風雨中兩隻烏鶇挑釁野貓?原是「調虎離山」

2020-12-11 騰訊網

今天上午我市開始降雨,在風雨中,興祥苑小區居民陸先生發現有雛鳥從巢中掉落。陸先生為雛鳥做了個新家,並呼籲市民愛護野生動物。

今天中午12時許,興祥苑小區居民陸先生在窗戶前洗碗,突然一陣急促的鳥叫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外看去,只見花圃裡有一隻橘貓東躲西藏,兩隻黑色的鳥輪流低空飛向橘貓向它挑釁,有幾次,貓騰空躍起,差點抓住黑鳥,陸先生不由得為黑鳥捏把汗。

「我知道這種黑鳥叫烏鶇,小時候跟著鄰居捕捉過烏鶇雛鳥,只養活過一隻,很聰明,叫聲也特別好聽。」陸先生介紹,一般情況下,烏鶇遇到貓會遠遠的逃開,這兩隻鳥這樣挑釁橘貓,可能是雛鳥在附近,親鳥為了保護雛鳥,故意冒險實施「調虎離山」之計。

陸先生於是下樓查看,沒走幾步,看到一隻雛鳥泡在積水裡,已經死亡;又向前走了幾步,又有一隻雛鳥仰面躺在水泥地上,也已經沒有了呼吸。陸先生來回走了兩遍,終於在灌木下發現一隻活著的雛鳥,雛鳥在雨中瑟瑟發抖,陸先生將雛鳥捉住。這時兩隻親鳥不再攻擊橘貓,而是站在枝頭,對著陸先生大叫起來。

「我要是不管雛鳥吧,它肯定活不下去了;但是我要怎麼才能把它送回父母身邊呢?」陸先生想把雛鳥放在樹枝上,但是雛鳥體力不支,抓不住樹枝。陸先生抬頭看到自家的窗戶防盜欄,因為上面有雨棚遮雨,防盜欄上沒有被雨水打溼。於是陸先生找來一隻空鞋盒,在裡面鋪了一些衛生紙,把雛鳥放進鞋盒,切了一些肉絲餵雛鳥吃下去,再把鞋盒放在防盜欄上。

「我把窗簾拉上,這樣可以讓親鳥放心的接近雛鳥。」陸先生介紹,他注意到,兩隻親鳥站在稍高點的樹枝上觀察鞋盒,如果沒有人打擾,或許會把鞋盒當成新家,繼續照顧雛鳥。

據介紹,烏鶇也叫「百舌鳥」,顧名思義,雄性烏鶇叫聲很動聽,還會模仿很多種鳥類的叫聲,並把這些學來的段落跟自己原本的唱法一起編到一首或幾首「歌」裡反覆鳴唱。也因為它的這種技能,使其成為我國南方比較受歡迎的歌鳥。但是成年的烏鶇野性較強,難以馴熟,常常因為撞籠而死亡,所以過去飼養烏鶇一般通過掏取雛鳥人工餵養。

「我小時候跟著鄰居掏了很多雛鳥,那時候不懂事,後來知道要保護野生動物,希望為過去的無知做一點彌補。」陸先生說,到了4月底,很多鳥巢中都有雛鳥,離開了親鳥,這些雛鳥很難存活下去,希望市民遠離鳥巢,更不要做掏鳥窩、打鳥的事情,讓我們和野生動物相伴著生活下去。

相關焦點

  • 風雨中兩隻烏鶇挑釁野貓?原是「調虎離山」
    今天上午我市開始降雨,在風雨中,興祥苑小區居民陸先生發現有雛鳥從巢中掉落。陸先生為雛鳥做了個新家,並呼籲市民愛護野生動物。 今天中午12時許,興祥苑小區居民陸先生在窗戶前洗碗,突然一陣急促的鳥叫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向外看去,只見花圃裡有一隻橘貓東躲西藏,兩隻黑色的鳥輪流低空飛向橘貓向它挑釁,有幾次,貓騰空躍起,差點抓住黑鳥,陸先生不由得為黑鳥捏把汗。
  • 這兩隻烏鶇為啥和小學生過不去
    最近一個多月來,兩隻黑毛黃嘴的鳥兒讓家住富陽市新登鎮新興街7弄8幢附近的市民頭痛不已。每天學生上學放學,這兩隻鳥就會出來搞「惡作劇」———俯衝下來,在學生身上留下一堆鳥屎後揚長而去。嚇得學生每次路過此處,便會抱頭以百米速度衝過這個「危險地段」。  新登鎮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傅同學,最多一天被兩隻鳥襲擊了3次,一天被迫換了3套衣服。
  • 烏鶇為什麼能對藍貓有的放「屎」?這段愛恨情仇可能我們都想錯了
    「戰場」另一邊,有一隻全身墨黑的烏鶇(blackbird)時不時飛掠。它有「子彈」——它的屎,每次路過藍牙的領地,就一通甩屎到玻璃上,留藍牙獨自在屋子裡暴躁。說來奇怪,藍牙的姆媽有兩個貓——一個英短QQ,一個藍貓藍牙。兩個都是男生,性格很不一樣:QQ非常溫柔,姆媽有時候都嫌棄它「略娘」;藍牙不同,它是直男中的「戰鬥機」。
  • 烏鶇為什麼能對藍貓有的放「屎」?這段愛恨情仇可能我們都想錯了
    「戰場」另一邊,有一隻全身墨黑的烏鶇(blackbird)時不時飛掠。它有「子彈」——它的屎,每次路過藍牙的領地,就一通甩屎到玻璃上,留藍牙獨自在屋子裡暴躁。說來奇怪,藍牙的姆媽有兩個貓——一個英短QQ,一個藍貓藍牙。兩個都是男生,性格很不一樣:QQ非常溫柔,姆媽有時候都嫌棄它「略娘」;藍牙不同,它是直男中的「戰鬥機」。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不過,這次我們說的並不是蜜獾,而是另一種「平頭」小動物,有鳥中「平頭哥」之稱的烏鶇。最近先後有兩位朋友,說被烏鶇攻擊了,向鶇龜先生諮詢應該怎麼辦。其中一位是因家中小朋友首先和烏鶇起衝突,進而導致全家人被攻擊;另一位則是在花園散步時,遭烏鶇攻擊,並且還被「追到娘家(同一小區)」打。實際上,每年春夏季,烏鶇攻擊人的事件確實不少。
  • 烏鶇育雛期間為什麼吃雛鳥屎?原來……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4日訊(記者陳奇雄)6月24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李維斌在漢口江灘觀鳥時,用相機拍下了兩隻成年烏鶇(音dong)悉心餵養四隻幼鳥的溫馨畫面。他還觀察到,這兩隻成年烏鶇竟將幼鳥拉出的糞便,吃得乾乾淨淨。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不過,這次我們說的並不是蜜獾,而是另一種「平頭」小動物,有鳥中「平頭哥」之稱的烏鶇。最近先後有兩位朋友,說被烏鶇攻擊了,向鶇龜先生諮詢應該怎麼辦。其中一位是因家中小朋友首先和烏鶇起衝突,進而導致全家人被攻擊;另一位則是在花園散步時,遭烏鶇攻擊,並且還被「追到娘家(同一小區)」打。實際上,每年春夏季,烏鶇攻擊人的事件確實不少。
  • 烏鶇育雛期間為什麼吃雛鳥屎?原來……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4日訊(記者陳奇雄)6月24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李維斌在漢口江灘觀鳥時,用相機拍下了兩隻成年烏鶇(音dong)悉心餵養四隻幼鳥的溫馨畫面。他還觀察到,這兩隻成年烏鶇竟將幼鳥拉出的糞便,吃得乾乾淨淨。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她向常州晚報記者敘述了自己全家的愛鳥故事——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我家「添丁進口」「一周前,我家的烏鶇孵化出的兩隻小幼鳥陸續都會飛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出去覓食了,還會不會回來,反正這窩我還給他們留著,也是念想……」4月20日,是今年「愛鳥周」的第一天,市民小沈和常州晚報記者說起自己一家前段時間的
  • 沒想到這兩隻路邊的小奶貓,就是世上僅存不足40隻的蘇格蘭野貓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特別稀有的動物現在僅存35隻,而其中有兩隻被你看到,這個概率有多大?大概是必被雷劈的機率還要大吧。而前一段時間,在蘇格蘭高地區域,就有人「被雷劈」了。有人在這片區域看到兩隻小野貓躲藏在樹叢裡,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流浪貓,但是走近一看發現好像還不太像。
  • 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屋簷下「添丁進口」
    本周,是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她向常州晚報記者敘述了自己全家的愛鳥故事——春暖花開時節,烏鶇在我家「添丁進口」「一周前,我家的烏鶇孵化出的兩隻小幼鳥陸續都會飛了,不知道是不是飛出去覓食了,還會不會回來,反正這窩我還給他們留著,也是念想……」4月20日,是今年「愛鳥周」的第一天,市民小沈和常州晚報記者說起自己一家前段時間的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
  • 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原標題: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慈谿新聞網訊「路上撿到一鳥,好像不太會飛。這是什麼鳥啊,我要怎麼辦?」17日上午,記者接到市民瀟先生的求助,他說對著一隻撿到的小鳥發了愁。
  • 講講身邊愛鳥的故事:烏鶇築巢添丁民居 紅隼留宿躲避風雨
    4月2日,在市區宋女士家築巢的烏鶇一家其樂融融,小鳥們茁壯成長。「鳥兒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看樣子就要飛走了。」宋女士說,鳥兒到來的這段時間給他們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她也趁此機會給3歲的兒子進行愛的教育。
  • 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 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原標題:這對夫婦有奇遇:不要錢做「月嫂」,烏鶇「感恩」打掃窗臺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近年來,上海已發現多起烏鶇在居民家窗臺或雨棚築巢的案例。  比如2016年5月,天山初級中學一名教師家中朝西陽臺外的盆景上,有兩隻烏鶇築巢,生下5隻小烏鶇。
  • 「烏鶇築巢鐵樹盆栽」故事迎來大結局:烏鶇五寶寶今展翅高飛
    本報追蹤關注的烏鶇夫妻佔據朱家盆景鐵樹做窩產蛋孵雛的故事,今天終於迎來了欣喜的大結局:經過17個日日夜夜的精心餵養,五個健康的小寶寶,伸伸懶腰,撲撲翅膀,亮亮嗓音,倏忽間,在一片嘈雜鳴叫聲中,響起兩下格外響亮的鳥叫聲,朱家人斷定「爸爸媽媽來了」。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
  • 10歲男孩「見證」烏鶇繁育過程
    「鳥窩裡面住著兩隻鳥,我激動到『爆表』。」聶明遠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鳥窩,心情格外激動。後來,驚喜接連不斷。4月5日,鳥窩裡有了第一枚鳥蛋,隨後4天每天增加一枚鳥蛋。聶明遠媽媽張薇說,那段時間孩子像個「科學家」,每天不停地觀察、拍攝、記錄,生怕錯過小鳥成長的任何一個環節。
  • 連雲港一市民家窗臺上孵出瑞典國鳥烏鶇(dōng)
    專家看了看說,了不得,這是瑞典國鳥,烏鶇(dōng)。鳥夫婦窗臺安家精心育兒3月的一天,小瑤無意中發現窗外的護欄邊傳來嘰嘰的聲音,仔細一看,家裡來「客人」了。「有隻黑色的大鳥站在窗邊,我一靠近就著急,卻不願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