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日前,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時期,雲南省不斷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信息等八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全力建設「數字雲南」,依託綠色能源優勢推動綠色製造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服務業已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達到1.2萬億元。
「三張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梁旭東介紹,過去5年,雲南提出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不斷推動產業規模發展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
具體來說,農業總產值從2015年的3383.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935.7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2019年達到5301.5億元;服務業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達到1.2萬億元;民營經濟戶數達312.7萬戶、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三次產業結構從2015年的15.0∶40.0∶45.0調整到2019年的13.1∶34.3∶52.6,非煙工業佔全部工業的比重從66.2%提高到75.3%,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到47.2%。
同時,「十三五」時期,雲南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為八大重點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聚焦世界一流「三張牌」,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綠色食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5A級供應鏈企業雲南「獨佔三元」
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翌介紹,「十三五」以來,雲南省現代物流產業的機制建設、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產業統計等基礎保障工作,實現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開創了雲南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新局面。
國家A級物流企業實現數量倍增,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5個州市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全省口岸貨運量連續4年增速超過30%,跨境物流規模持續擴大;縣鄉村三級物流網和冷鏈物流設施不斷完善,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9.8%;全國首批4家5A級供應鏈服務企業,雲南「獨佔三元」,囊括全國首個生產製造型和首個商貿流通型供應鏈服務企業。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炯介紹,雲南加快旅遊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大決策,提出了「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的全域旅遊理念,先後實施了「整治亂象、智慧旅遊、無理由退貨」旅遊革命「三部曲」戰略,持續推動雲南旅遊文化業轉型升級。
能源成雲南第一大支柱產業
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說,「十三五」以來,雲南在電力優勢、推進煤炭良性發展、油氣開發、新能源開發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其中,2019年,雲南能源工業增加值達1300億元,躍升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統計顯示,目前,雲南省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達到10073萬千瓦,居全國第7位。國家水電基地基本建成,金沙江、瀾滄江流域已投產水電站20座,裝機累計4599萬千瓦,較2015年兩江幹流裝機3686萬千瓦增長24.8%。全省風電裝機878萬千瓦,佔總裝機的8.8%;光伏裝機387萬千瓦,佔總裝機的3.9%。新增800萬千瓦風電、3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成直流輸電通道10條,「西電東送」能力由「十二五」末2500萬千瓦提升至現在3990萬千瓦。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介紹,「十三五」期間,雲南實施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重大技術改造、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五大工程,把握「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節奏,促使「一煙二電三有色」的產業格局正被重塑優化,綠色鋁材、綠色矽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昆明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廖興陽
責編:肖窈
編審:沙蘭梅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