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燒了百官行述,為何留下太子給任伯安的信?扳倒太子在此一舉

2020-12-19 歷史鑑賞者

手握百官行述的任伯安,被八爺黨拋棄以後,居然和太子胤礽之間扯上了關係。胤礽還特地寫了一封信給任伯安,希望從他手裡得到百官行述。

我覺得這一安排有失妥當,太子胤礽想要做這件事,親自寫信的風險未免太大,很容易讓人抓住把柄,完全可以找個代言人,即使出了事兒,也有個頂包的。

這件事也就是第二次廢太子的起因。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了以後,意識到只有主動出擊,才能保住自己的大位。所以再次上臺以後,胤礽想要通過百官行述,抓住百官們的弱點,從而讓這幫人聽自己的話。

想法十分合理,可是操作起來就有點困難了。畢竟百官行述想要搞到手很難,況且任伯安這傢伙昔日還是八爺黨的鐵桿粉絲。

一、雍正燒毀百官行述,卻留下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

雍正當年路過江夏鎮的時候,曾經被八爺黨成員之一的劉八女羞辱了,他發誓要找江夏鎮報仇。這回借著奪取百官行述的檔口,雍正派年羹堯辦了這件事。

劉八女和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那可都是富可敵國的大財主,這回被年羹堯一鍋端了江夏鎮,可把老年高興壞了。

江夏鎮的所有財寶被他們一搶而空,只是孤零零地交給了雍正百官行述和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雍正很生氣,但也覺得竊喜,手下人貪財不是一件壞事,至少有弱點可以控制。

雍正拿到百官行述以後,把一幫兄弟們都給叫了過來,而且他當著眾多兄弟們的面,把百官行述給燒了。這需要很大的氣魄。這麼做至少有三個好處。

第一,就是任何一個皇子,都甭想利用百官行述去操控百官了,這麼一來皇位繼承人的選拔權,可就又落在了康熙皇帝的手裡。第二,雍正燒毀了百官行述,那就沒有人可以威脅這幫大臣了,康熙是最高興的人。因為這幫大臣再次全心全意只聽他的話,不再受人威脅了。第三,雍正博得了康熙的賞識,因為這件事做得足夠光明磊落,達到的效果也令人十分滿意,所以這讓康熙對雍正刮目相看。這麼多好處堆在這裡,這比雍正手握百官行述,那要香得多。畢竟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這件事,早晚會露餡,如果不提前找個好的藉口下臺,那就下不了臺了。

但是雍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光明磊落,因為他燒的只有百官行述,卻留下了太子和任伯安之間的通信。

二、鄔思道讓高福把信給了八阿哥,八阿哥又想讓十四阿哥做替死鬼。

鄔思道多精明,表面上看,雍正留下了太子給任伯安的信,那是為了保護十三阿哥胤祥的周全,實際上這封信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鄔思道知道這封信是扳倒太子的重要籌碼,但是這件事不能讓雍正親自參與,哪怕是雍正府上的人,最好都不要參與。

於是鄔思道想到了一個人,他再次想要讓八阿哥胤禩來做這個替死鬼。當時雍正府上的高福已經被八爺黨的人好吃好喝地收買了,恰好是利用的好時機。

所以鄔思道就讓高福把這封信給了八爺黨的人,八阿哥得了這封信以後,喜上眉梢,認為自己的機會又來了!

但是轉念一想,雍正這傢伙實在是太陰險了,不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所以八阿哥胤禩也不願意做這個壞人,於是找來了十四阿哥胤禵做頂包之人。

這些個傢伙,都是老謀深算,就是欺負十四阿哥年輕氣盛。也就是說十四阿哥被八阿哥當槍使,而八阿哥被鄔思道當槍使。

其實背後鄔思道也被雍正當槍使,只不過雍正沒有挑明,他甚至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一直等到這封信落在了康熙手裡以後,雍正果斷出手把失去價值的高福給宰了,因為留著他,今後就是個累贅,很可能會把事情給供出來。

三、第二次廢太子的直接策劃人,其實就是雍正本人。

看似這是鄔思道在策劃一切,可集團真正的掌舵人,他能不知道這件事?如此重要的一封信被高福偷走了,難道雍正會一點都不知情?這不會吧?

其實雍正也希望通過某種方式,把這封信送到康熙跟前,自己直接送是最愚蠢的方式,這會讓康熙覺得雍正有奪嫡的心思。

因此雍正必須要找一個可以給自己擋一刀的人來處理這件事,所以雍正裝作什麼都不知道,讓一目了然的鄔思道全權負責這件事。

鄔思道深知帝王心術,他明白康熙的所思所想,自然也明白雍正留下這封信的用意,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謀劃。

鄔思道跟八阿哥、十四阿哥不同的是,他明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卻還能心甘情願地去做這件事,這就是他和雍正之間默契的配合。

至於十四阿哥胤禵,這位皇子不是沒有智商,我認為他也清楚自己是被八阿哥胤禩當槍使,但是他也願意做這個槍,為什麼?因為扳倒了太子,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況且這個時候他還潛伏在八爺黨當中,公開反對八阿哥的提議,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你是不是也想奪嫡?

總結:康熙把信還給了太子,標誌著即將第二次廢太子。

康熙看了信以後,內心還是比較平靜的,把胤礽再次弄上來,本來就是為了平息皇子們的鬥爭。結果事與願違,皇子們是越鬧越兇,完全超出了康熙的預期。

這回他們兄弟幾個又合夥來搞太子了,這小子要是再不下臺,可能會被這幫弟兄們給活活整死。算了,你還是下臺好了,所以康熙就這麼輕描淡寫地把這封信還給了胤礽。

結果胤礽孤注一擲,打算發動兵變,被早已準備好的康熙一招制服。信是胤礽寫的,是十四阿哥胤禵送來的,康熙最多能看到八阿哥胤禩這一層是主謀。

至於躲在背後一臉人畜無害大義凜然的雍正,其實早就偷摸著在心底發笑了。計劃辦成了不僅扳倒了太子胤礽,而且也讓康熙對胤禩的印象更差了。

參考資料:《雍正王朝》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一、先來說說何為百官行述百官行述記載了大清300多名官員的把柄,是原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在戶部任主事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搜羅匯集的大作,可謂是一件大殺器。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連當地官兵都殺,康熙為何不問罪?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劉八女和任伯安,帶著記載著百官隱私把柄的《百官行述》逃到了江夏鎮。 這一本《百官行述》的存在能夠威脅滿朝文武百官,有這樣的東西在手,便很容易引起殺身之禍。
  • 雍正王朝:四爺做這件事,讓康熙暗中叫好,終於成為「隱形」儲君
    《雍正王朝》中,太子的被廢,絕非一朝一夕;胤禛的上位,也非一日之功。儲君,關乎愛新覺羅家的顏面以及大清的江山社稷,對這個位置的人選,康熙可謂慎之又慎。康熙的帝王生涯,橫跨六十年,他白天兢兢業業地工作,晚上也會勤奮地「耕耘」,因此,他不僅有文治武功,而且留下的皇子就有二十多位。但是,他的天下再怎麼大,也不可能帶到陰曹地府,總會留給後繼之君。於是,選擇誰來接班,成了康熙晚年的頭等大事。同時,也成了讓他頭疼不已的煩心事,這又是為何呢?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導讀:康熙皇帝復立太子後,開始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但被復立的太子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寫過江夏鎮任伯安的書信被康熙皇帝掌握後,太子胤礽決定鋌而走險,想當第二個李世民。
  • 一個淮安營的駐軍,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能被斬盡殺絕?
    影視劇《雍正王朝》中,四川提督年羹堯率領500名四川綠營軍,千裡奔襲安徽省南部的江夏鎮。抓捕任伯安、劉八女的過程中,遭遇駐紮江夏鎮附近綠營軍淮安營的阻撓。年羹堯一聲令下,淮安營的官軍被斬盡殺絕。那麼,一個淮安營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看看清朝軍隊的組成。
  • 《雍正王朝》裡胤禛請兄弟們吃火鍋有什麼目的?這算是鴻門宴嗎?
    顯然不是,與其說是請兄弟們吃飯,不如說是請八阿哥胤禩一個人吃飯,其他兄弟只是打橫作陪的,為何這樣說呢?這是因為,胤禛想要得到任伯安抄錄的《百官行述》,而這些東西正好放在朝陽門外八阿哥胤禩府邸對面的萬永當鋪裡邊,這萬永當鋪實際上是八阿哥胤禩的私產,這麼緊要的東西放在自家門口安全些。
  • 《雍正王朝》太子與鄭春華通姦,為何胤禛登基之前要殺鄭春華
    在《雍正王朝》中, 鄭春華就是康熙皇帝諸多妃子中極為平凡的一個,但是她也不簡單,和太子胤礽勾搭上了,鄭春華應該並不受康熙皇帝寵愛,從她懷上胤礽的孩子,並出現明顯的妊娠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康熙皇帝應該很久沒有臨幸她了。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為什麼把年羹堯關進柏林寺?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5期:雍正王朝: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一、先講一下這件事的背景:太子胤礽復立,康熙帝南巡,太子監國後,開始大肆打壓八爺黨成員。為了控制百官,他聽從手下人的建議,與任伯安達成了一項秘密交易,那就是用劉八女、任季安(已被處死)換取百官行述。由於此時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管理,為了達到放人目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殺掉鄭春華,以此為把柄予以控制。
  • 八阿哥胤祀與雍正鬥了一輩子,到頭來得到了什麼
    雍正王朝》老八胤祀的結局很不好,精心策劃的「逼宮」不但以失敗告終,還落得「阿其那」的壞名聲,可謂身敗名裂。想起康熙在世時,他原本是最有希望奪嫡的一位皇子,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千不該、萬不該,他卻偏偏在太子的黨羽肖國興身上作文章,借用康熙的幌子騙取肖國興的信任,想借他的供詞扳倒太子胤礽。只是此時的康熙還沒下定決心廢黜太子胤礽,而胤祀可以說掌握不了火候,貿然出狠招,結果適得其反,不但丟失了任伯安、劉八女等錢袋子,還失去了康熙的聖心,從此與奪嫡無緣。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罪不可赦,為何還能官至陝甘總督?
    一部雍正王朝,職場套路不知幾許。歷數國產劇,雍正王朝電視劇可謂是獨樹一幟,可以說是一部相當成功的經典之作。不只是上映以後萬人空巷,創下了當時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更是歷經二十一年的市場考驗而經久不衰,被很多人反覆觀看著。
  • 雍正皇帝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大阿哥?
    雍正繼位之後,肯定要收拾曾經在奪嫡大戰中的對手,但是為何他如此善待廢太子,但是對待大阿哥卻絕不留情呢?一、雍正為何不放過大阿哥大阿哥胤褆是康熙第一個孩子,但是很可惜她的母親並非正視,所以他只是庶出,沒有資格做太子。不過清朝亂不是沒有原因的,在未來皇位的繼承上沒有做過硬性規定,而是賢者上。
  • 雍正王朝:太子與鄭春華私通,是太子風流,是鄭春華淫蕩?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給我們的印象是誤國誤民、損公肥私、濫用職權、草菅人命、賣官鬻爵、沒有擔當。這樣的人德行這麼差,怎麼配做太子? 而且他竟然大膽到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廝混,再聯想到太子的品行,不難發現,必定是太子胤礽主動找的鄭春華。在劇中我們看到,太子有意在大眾面前拿走了鄭春華的手絹,此種調戲行為,已經是大逆不道。 但作為康熙妃子的鄭春華,面對太子的誘惑,也沒有把持住。畢竟鄭春華也就30歲左右,正是青春年紀。
  • 雍正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囚禁十四年的大哥?
    但康熙晚年在立儲之事上卻頗為苦惱,直接導致了九子奪嫡的尷尬場面,最後由四阿哥即雍正奪得帝位,當他即為之後,善待了廢太子一家,卻不赦免被囚禁了十四年的大哥,這是為何? 大阿哥為人品行不端而被康熙和雍正厭惡 我們先來解釋雍正為何不釋放大阿哥的原因。
  • 雍正王朝:康熙被胤礽戴了「綠帽子」,為何還會再次立他為太子?
    《雍正王朝》中,胤礽本該成為賭王的人,結果成了賭徒,還將一手好牌輸得精光。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畢竟老爸不是省油的燈,兄弟們也不是好對付的人。在這場奪嫡的遊戲中,胤礽的職業生涯如同過山車,起起伏伏。他第一次被廢時,康熙對其已經失望透頂,為何還要給他機會呢?首廢太子,用力過猛熱河狩獵時,到處暗藏殺機,八爺等人興風作浪,偽造調兵手諭,以至於形勢晦暗不明。康熙為了防止中途生變,就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這當中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
  • 雍正王朝: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的救命恩人
    《雍正王朝》評10:他表面上要殺太子,實則太子的救命恩人大阿哥胤禔,宮廷鬥爭中的小丑蔣幹作者:董狐筆/全文約2100字,閱讀約需要7分鐘。大阿哥胤禔在《雍正王朝》出場的時候,已經是中年油膩男了,在康熙的一群皇子當中,顯得庸庸碌碌毫無建樹,但又沒有涵養,城府不深,處處表現出自己的野心。這種露骨的司馬昭之心,不僅康熙知道,眾皇子都知道,連大臣們也都看得出來。可惜胤禔的權鬥才能,遠遠撐不起他的野心,只能屢次被他人利用。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登基後,為何對廢太子以禮相待,卻對老八老九毫不留情?
    例如八爺黨的主要人物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被雍正收拾和打壓了一番,其中老九最可憐,被人活活地折磨致死。其他的政敵如老大、老三等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當然,作為雍正帝陣營的老十三,不僅沒有被打擊,反而進一步加官進爵,被封為鐵帽子王,可謂受寵至極。然而,作為雍正對手之一的廢太子胤礽,雖沒有像老十三那樣被雍正不斷封賞,卻也被雍正以禮相待。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一,明朝滅亡留下的隱患清王朝是建立在壓迫漢人的基礎上,當清王朝軍隊入關之後,各地的漢人百姓就激烈的抵抗。甚至當清王朝一統天下後,漢人反清復明的聲音依舊是一聲更比一聲高。多爾袞派遣清軍將領們平定其他地區的時候,多次交代要找尋朱三太子的下落,但是當清軍剿滅了南明之後,也從未找到朱三太子的下落。不過國內的反清復明勢力有不少卻打著朱三太子的名義,但是當清軍剿滅他們的時候,卻並未發現所謂朱三太子的存在。於是這個朱三太子究竟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