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影的傳奇之路上,邵逸夫的大哥和二哥被新加坡首富先後逼走

2020-12-06 零號風球

2014年1月17日,107歲的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各界紛紛哀悼,讚頌他的傳奇人生,邵逸夫是香港當之無愧的影視大亨,他旗下的邵氏兄弟出產了上千部的電影,他當年執掌的TVB王國是目前目前亞洲最大中文內容的供貨商,在香港有著近乎壟斷的競爭狀況,他自1957年來到香港,此後在香港影視界的競爭中他堪稱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創下了影視王國的輝煌成就,回顧邵逸夫打江山的過程,其中的艱難與廝殺並不亞於邵氏兄弟拍攝的功夫片,但這些困難過後,他也開拓了更大的帝國版圖,這其中,他與新加坡商人陸運濤的銀幕之爭是一個代表,可以說,他們的那一場惡鬥影響了香港電影業的格局與發展。

1964年,對於邵逸夫和他的公司來說是一個禍不單行的年頭,2月5日,他的長子邵維銘突然被綁架,七月,邵氏當紅明星林黛自殺身身亡,同年,邵氏最倚重的導演李翰祥和邵逸夫談判破裂,帶上人離開,而那個時候,邵氏與電懋的競爭業進入了你死我活的狀態,壓力如同香港的颱風,滾滾而來,壓城欲摧;而截止到1964年,邵氏在香港從事電影製片發行已經有32年,其中幾經波折,在邵逸夫之前,他的大哥和二哥也想在香港一展宏圖,然而相繼倒在了競爭的壓力之下,先後淡出電影圈,現在輪到了邵逸夫。

除了兒子被綁架以外,其餘的事情都與當時邵氏最大的競爭對手電懋有密切的關係,電懋的老闆陸運濤是新加坡首富,而且鍾愛藝術,從1953年進入香港後拍攝了一系列叫座又叫好的電影,而且還引進了健全的製片體制,先進的攝製理念,有因財力雄厚,一開始就展現出一統江湖的雄風,就是因為敵不過陸運濤等新秀,當時在香港掌握邵氏電影製片業務的邵老二打算放棄邵氏電影事業,這一切讓邵逸夫無法接受。

1957年,50歲的邵逸夫帶著拯救家族影業的決心來到香港,與陸運濤狹路相逢,在新加坡發展電影院線時,他們就領教過對方的手段,邵逸夫和三哥經過十幾年打拼才在南洋建立了139家院線,而陸運濤三年之內就以高端院線的路線動搖了邵氏的半壁江山,同年,為了製作供應院線的影片,更來到邵氏的大本營在香港建立電影公司,逼走邵老二。

邵逸夫來港的第一年,並未對電懋針鋒相對發起挑戰,他默默在當時還是一片荒涼的清水灣買下了46公頃的地皮,著力打造一座龐大的邵氏影城,而這一舉動,奠定了邵氏能成為影視霸主的根基,但陸運濤並未在邵逸夫重立門戶,無所作為的時候進行封殺,反而放鬆了警惕,開始追隨自己內心的藝術喜好,拍攝了許多相對小眾的文藝電影的嘗試,這也後來發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想要了解後面更多的故事,可以關注一下,下集更新!

相關焦點

  • 鄒文懷離開邵氏,只因和邵逸夫的「寵妃」起了惡戰!
    邵逸夫人生中的前50年,一直跟著大哥混,很少有自己當家做主的機會。等到大哥邵醉翁在1950年退休之後,邵逸夫就再也管不住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心了,想大幹一場。可是此時,在他的前面還有二哥,沒辦法,邵逸夫只好和三哥聯手以「二哥年事已高需要清淨」為由,架空了二哥,從而拿到了掌權的機會。
  • 「香港電影傳奇」字頭的誕生:邵氏春秋
    邵山客到了南洋後,發現不少戲院雖然和「明星影業」有渠道合作,但是片源不穩定,一些鄉下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於是採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為了家族生意,邵逸夫放棄考大學,與哥哥拉著放映車在東南亞打起了遊擊,直到1930年,南洋邵氏兄弟公司才正式掛牌。一次,邵逸夫為了採購有聲電影設備去了趟好萊塢,實實在在地開了眼界,他暗暗發誓自己也要做出一個東方好萊塢。
  • 香港邵氏,大哥邵醉翁才是開拓者,親兄弟後來分道揚鑣
    說到華語電影的百年發展,就繞不開香港邵氏家族。邵氏家族最有影響力的無疑就是邵逸夫。邵逸夫的崛起,絕不是個人單打獨鬥,他有大名鼎鼎的親兄弟四人,他被稱為「邵老六」。說到邵氏電影,要從邵逸夫的老爸邵玉軒說起,更離不開大哥邵醉翁。
  • 都看過邵氏電影,卻不知邵逸夫故居就在鎮海
    也許你看過很多邵氏電影,卻未曾踏入過邵逸夫先生的故居,沒關係,今天小編就帶你瞧一瞧~邵逸夫簡介邵逸夫生活照邵逸夫是中國有聲電影的鼻祖,1958年他在香港設立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
  • 「大善人」邵逸夫,4個兒女全部和他斷絕關係,為何誰也不繼承遺產
    邵逸夫的大哥敢於邁出第一步是很有先見之明的,隨後還成立了天一影業。通過努力,天一影業發展很好。而邵逸夫的大哥一直想把影業做成家族產業,於是邵逸夫在中學畢業後便加入了天一影業工作。並且在16歲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前往新加坡開展事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兩年之內成功在新加坡站穩腳跟。
  • 邵逸夫:逸夫樓遍布全國
    邵家兄弟幾乎都進入娛樂圈,大哥邵醉翁於1924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闖入當時尚屬草創時期的中國電影業。  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從此開始其一生與電影業的不解之緣。1930年,經受多番磨難的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掛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1929年到193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蕭條。
  • 影視大亨邵逸夫安詳離世 88年影視路大盤點
    【電視期1980年-2002年】  重心移至電視,TVB出名劇  1970年代末  上世紀70年代後期,受嘉禾電影的衝擊,邵氏的電影產業受到影響,邵逸夫將重心轉投新興的電視行業,邵氏電影開始減產,租出或賣出院線。
  • 影視大亨邵逸夫製造華語經典 看走眼錯失李小龍【2】
    方逸華——90歲給一個名分   1952年,邵逸夫在夜總會觀看演出時認識了當時南洋的當紅女歌星方逸華(圖右)。她從邵氏採購部小職員做起,很快成了邵逸夫事業上的得力助手。1997年,邵逸夫與方逸華結婚。
  • 「小氣」邵逸夫:一生捐了3萬棟逸夫樓為什麼少了「逸夫」二字
    邵逸夫的邵氏家族曾是江浙一帶的名門望族,但到了邵逸夫這一代,家族早已淪陷。邵逸夫成年時,邵家只有一棟上海老房子和一個叫「笑舞臺」的上海劇場。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電影公司」,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此時,肖正在讀高中。1926年,高中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弟邵仁美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
  • 《傳奇大亨》:跟著張翰一起,重溫百年電影傳奇
    前陣子和攝影師蔡崇暉聊起往昔,驚覺馬金祥、何潘、黃嶽泰等舉足輕重的攝影師很多都出自邵氏,導演方面更不必說,吳宇森、劉偉強、王家衛等也都一樣。時至今日,從邵氏走出來的幕前幕後人才北上之後,依舊在為了電影事業發揮光和熱。
  • 我們的青春回憶,興盛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是如何輝煌和沒落的?上
    三、逸夫登場邵逸夫,浙江寧波人,家中排行第六,香港演藝圈稱為 「六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1925年,大哥邵醉翁與老二邵邨人、老三邵仁枚、老六邵逸夫共同創辦天一影片,主打古裝片和大眾路線,頗受市場歡迎,成立一年多便聲名遠揚。天一的異軍突起,引起同行的聯合封殺,即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
  • 他是香港「無冠首富」,出生於清朝,一生捐款達百億
    它是由香港著名的「無冕首富」邵逸夫捐給祖國的。1985年那次會議上,心繫祖國教育事業的邵逸夫,通過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地捐贈巨款修建教學樓。其在逸夫大廈的年投資高達1億元。截至2014年1月7日,全國各地已有近3萬座逸夫樓,幾乎遍布中國各地。邵逸夫一生對大陸的捐贈也達到了100億元人民幣。
  • 邵逸夫侄子駕遊艇出海潛水 誤闖印尼水域被扣留
    邵逸夫侄子 在印尼被扣  駕豪華遊艇出海潛水 為邵氏機構執行董事  據新加坡媒體今晨報導,一艘由邵逸夫家族成員所擁有的遊艇從新加坡出發,因被懷疑闖入印尼水域,船上7名乘客、11名船員被印尼當局扣留。
  • 特別策劃|大亨小事:邵逸夫的20段軼聞掌故
    二三十年代,邵家在上海的電影公司受到排擠,邵逸夫不到20歲就開始闖蕩南洋。那時候他從卑微的電影放映員做起,把放映機、銀幕等裝上一個流動放映車上,然後走村串鎮,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鄉村市鎮奔走,這樣的畫面有一種中國八九十年代農村露天電影的即視感。靠著一部破舊的放映機,邵氏建立起東南亞的發行網,逐漸在海外紮根。
  • 邵逸夫曾捐6000多座逸夫樓,為何一些樓的「逸」字卻少了一點?
    邵家兄弟成立了一家電影公司,兄弟幾人分工明確,由大哥擔任導演,二哥擔任編劇,三哥負責發行,邵逸夫負責做製作人,他們開始自己拍攝電影。這家電影公司一共拍攝了一千多部電影作品,在1924年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故事電影,這部電影上映後令上海觀眾十分喜愛,邵氏兄弟的美名也從此傳播開來。
  • 傳奇大亨顧氏四兄弟有原型嗎 真實歷史原型都是誰
    劇中,顧桑落是顧家大哥,面對電影產業,他是一個掌控大局的管理者、領導者。顧桑落用心栽培幾個弟弟,希望他們有所建樹,對老么四弟顧延枚更是滿懷期望,希望他好好讀書。但顧延枚的雄心卻是推動電影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因為想法的差異,兄弟兩人時常產生矛盾,但衝突歸衝突,並沒有因此而衝淡兩人之間的兄弟情。
  • 香港娛樂圈的兄弟檔:許氏最出名,袁氏最能打,邵氏最有權勢
    大哥秦沛60年代就出道,從業近60年,出演過300多部電影200多部電視劇,多次在電影中成為劉德華周星馳的死對頭,6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次獲獎,是香港影壇骨灰級的老戲骨。二哥姜大衛童星出道,做過龍虎武師,20歲被武俠大導演張徹發掘,迅速成為邵氏武俠片當紅小生,和狄龍一起成為70年代香港影壇最閃耀的雙子星,23歲就憑藉《報仇》成為亞太影展影帝,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影帝。
  • 邵逸夫的一生:一部香港影視現代史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香港上海商會成員,香港知名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被家人發現昏迷於香港西貢嘉澍路清水灣大廈住所之內,隨後趕到的救護車將昏迷的邵逸夫送醫。
  • 107歲影視大亨邵逸夫家中仙逝 TVB播紀念特輯
    1月7日清晨,107歲的邵逸夫在香港家中安詳辭世,百歲傳奇人生畫上句號。 邵逸夫190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是香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據悉,邵逸夫追思會的詳情將另行公布。 邵逸夫兩子兩女自小便交由在新加坡的兄長邵仁枚教養。1981年,原本幫父親打理業務的大兒子邵維銘據說因為方逸華入主邵氏,導致他與弟弟邵維鍾退出董事局。兩子移居新加坡後,父子不相往來20多年。 直至2007年邵逸夫的兩個兒子才終於露面,雙方關係開始好轉。雖然有記者早前與邵維銘談起方逸華時,他擠出笑容說:「我和阿方姐,好得很啊!」
  • 文化輿情第065期 邵逸夫辭世 邵氏精神何去何從-文化產業頻道-中國...
    六叔在香港,名叫邵逸夫。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卓伯棠表示,邵逸夫成立的邵氏電影公司,曾經每年出產數十部電影,對行業的貢獻好大,而且電影都以中國文化為主題,能夠給一些在當時未能返回內地的海外華人觀眾一種心靈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