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藝博會最大規模臺灣畫廊群體來了:18家藝術機構將登陸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上海藝博會最大規模臺灣畫廊群體來了:18家藝術機構將登陸

2019年09月09日 09:06:00來源:華廣網

 

  華廣網9月7日上海訊(特約記者玉龍)記者了解到,2019年中秋節期間舉辦的第23屆上海藝術博覽會上,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國臺灣地區畫廊群體,來自中國臺灣的18家畫廊集體亮相。

  在本次參展陣容中,有多年堅守上海市場的傳承藝術中心、首都藝術中心、99°藝術中心、漢鄉藝術,也有再度回歸上海藝博會的晴山畫廊、阿波羅畫廊、敦煌藝術中心,而印象畫廊、伊日藝術計劃、藝星藝術中心等將首次在上海藝博會亮相。

  中國臺灣地區畫廊大多有著近30年的經營歷史。如今,越來越多的第二代畫廊主開始接班,他們不僅帶著對老一輩的尊崇和敬仰,更帶著他們對未來臺灣藝術新的詮釋和國際視野經營理念的期冀。

  據了解,在今年的上海藝博會現場,藏家們不僅能看到老一輩畫廊主花費畢生精力包裝的臺灣知名藝術家,更能領略到新一代畫廊主頗具國際視野的經營理念,達米恩·赫斯特、傑夫·昆斯、洪易、KWAS等更符合當下年輕藏家口味的傑出作品將在上海藝博會現場與觀眾見面。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焦點

  • 第二十三屆上海藝術博覽會開幕 18家臺灣畫廊「抱團」參展
    這是藝博會歷史上首次實現雙館展出,110家畫廊藝術機構雲集申城,包括來自日本、韓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家海外機構,參展佔比為歷史之最。第二十三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夏俊龍 攝雙館齊開,定位不同。
  • 看好臺灣藝術市場:藝博會很尷尬,畫廊年輕卻成熟
    臺北藝博會總監王先生介紹道,藝博會產生銷售的稅率為5%,然而2013年前是不收稅的,並且古董等在臺灣可以自由交易,而大陸對1949年前物品的交易則規則嚴苛。臺灣藏家向來沉穩、熟練、靈活且投入,他們會對收藏投入很多時間。臺灣藏家較其它地區來講更為保守,在購買一件作品前願意花費長時間進行學習和了解。大部分藏家對新媒體和裝置藝術的興趣不高。
  • 下半年17家藝博會行程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作品的篩選 環境也面向多層次藏家群體,只提供5萬元以下、均價為2萬元的具有投資藝術潛力的藝術作品。不光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更激動人心的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 藏家。  也納當代藝博會為奧地利最大型且是歐洲唯一連接東西歐的國際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超過100家,參展國家大約25家,亞洲區僅有兩家獲選參展,其中一家為臺灣的尊彩藝術中心,據悉尊彩藝術中新將推出出生於1980年的藝術家陳依純個展。
  • 2017上海藝博會11月初登陸浦東世博展覽館
    今年上海藝博會整個展會面積達2.5萬平方米,屆時將有來自美國、德國、以色列、捷克、賽普勒斯等16個國家的約140家畫廊參展,數千件國畫、油畫、雕塑、版畫、裝置、陶瓷等藝術品參與交易。據主辦方介紹,在新的參展陣容中,亮點板塊層出不窮。
  • 上海藝博會今開幕 呈現雙向「國際化」-藝博會 藝術家 畫廊 藝術品...
    青年報記者 吳愷 攝  東方網11月2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201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今天在世博展覽館開幕。此次藝博會將有來自美國、德國等16個國家的約140家畫廊參展,數千件國畫、油畫、雕塑、版畫、裝置、陶瓷等藝術品參與交易。規模創了歷史之最。  不僅如此,青年報記者昨天在先期探訪時發現,今年藝博會還是有一些新的變化值得關注。比如說「國際化」。
  • 匯聚國內外31家畫廊 當代藝博會首度在川「試水」
    此次活動共吸引31家畫廊、藝術機構參展,其中三成為國外知名畫廊,展品包括安東尼·葛姆雷、安尼施·卡普爾、常玉、朱德群、周春芽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  這也是繼去年底開幕的首屆安仁雙年展後,我省舉辦的又一項重量級當代藝術盛會。首屆Art Chengdu究竟呈現了哪些重磅的藝術作品?它又能為成都和四川的藝術生態帶來什麼?記者來到展廳現場打探。
  • 美西年度藝術盛事 洛杉磯藝博會圓滿落幕
    美術館展區成為藝博會新亮點藝博會成立之初,不過是十幾家畫廊為了提升交易額而拼湊的一個「集市」,而隨著規模及影響力的日益擴大,藝博會也慢慢成為學術交流和信息傳播的絕佳平臺。如今,竟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美術館參與舉辦特別展出項目。美術館展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進一步豐富了藝博會的內涵和意義,也增強了藝博會的學術性和教育功能。
  • 2020第七屆西岸藝博會能否逆勢而上?20家畫廊主們這樣說
    西岸線上藝博會截圖雖然畫廊單元參展數量受疫情影響銳減,但此次西岸首次打造線上畫廊單元,從11月2日12:00起正式在西岸博覽會官方網站上線,向公眾開放。共有17家國內外重要的畫廊參展,呈現近200件精選的藝術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多種形式。並持續至11月15日18:00,與博覽會同期結束。
  • 海峽兩岸藝術作品首次亮相北京藝博會(圖)
    海峽兩岸藝術作品首次亮相北京藝博會(圖) 2012年08月16日 18:5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雅昌專稿 | 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2018年3月8日,第13屆東京藝術博覽會將在日本開幕,本次展會共有164家畫廊(包括18家海外畫廊)參展,首次出展29家,均是歷年最多的一次。
  • 【雅昌專稿】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2018年3月8日,第13屆東京藝術博覽會將在日本開幕,本次展會共有164家畫廊(包括18家海外畫廊)參展,首次出展29家,均是歷年最多的一次。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能夠把如此數量眾多畫廊整合在一起,品類橫跨古董、工藝品、珠寶、現代、當代等各類藝術品,打造日本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本身就成為日本一級藝術市場的縮影。
  • 三月到臺灣來看展,一場酒店藝博會如何彰顯寶島藝術野心?
    2018年3月15日下午3時,臺南酒店藝術博覽會於臺南市大億麗致酒店正式拉開帷幕。51間畫廊佔據酒店2層樓的房間,給臺灣的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酒店藝博會。參展藝博會的畫廊分別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地。
  • 首屆廣州當代藝博會圓滿落幕 參展畫廊暢談「初體驗」
    12月20日,為期4天首屆廣州當代藝博會即將落下帷幕之際,十位參展畫廊、藝術機構代表匯聚一堂,暢談此次來廣州參加首屆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初體驗」。藝博會藏家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截至本屆當代藝博會結束,多家參展畫廊給出了高度評價。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趙軼表示,廣州當代藝博會從展牆搭建到燈光設計,沒有出現過任何紕漏,這讓我們感受到了主辦方的專業和用心。
  • 大陸藝術市場火熱 臺灣畫廊紛紛掀起「登陸潮」
    大陸藝術市場火熱 臺灣畫廊紛紛掀起「登陸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6日 13:17 來源: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伴隨著大陸藝術市場的持續火熱,臺灣畫廊再度湧現「登陸潮」。
  • 臺灣畫廊年後「突圍」登陸
    新年剛過,臺灣畫廊又湧現出在大陸「登陸」的熱潮。據悉,臺灣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大未來畫廊,在北京的據點已經裝修完工,將於4月中旬開幕。享有國際聲譽的藝術家趙無極數年前前往臺灣時,只拜訪了大未來畫廊,足見該畫廊對於整個臺灣藝術市場的風向標作用。
  • 藝術播報 | 臺北藝博會 74國參與創紀錄
    ,2018臺北新藝術博覽會在臺北世貿三館盛大開幕,首個晚間的VIP之夜,也讓人見證了臺北新藝術博覽會的超高人氣和買氣,同時,得益於在四個場館的藏家提前預展,所以在5月17日晚開幕伊始,幾乎每一家參展畫廊都有數張的紅點標籤(代表著藝博會中此件作品已經成交),除此之外,開幕當晚的VIP日畫廊不斷的更換著展覽作品,藏家亦興奮刷卡帶走看中的藝術家作品。
  • 高雄藝博會開幕 從本土化到「東北亞與東南亞藝術交匯」
    這是第三屆高雄藝博會,從首屆的62家畫廊、第二屆的92家畫廊,擴展為今年的104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法國、韓國、泰國、越南等畫廊分布在四個展區。尤其是日本藝術和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兩個特展,充分體現本屆藝博會定位: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基於臺灣的本土市場,建立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藝術對話。
  • 濟南藝博會:一場展,一座城
    濟南藝博會自2013年至今已連續舉辦六屆,參展藝術家、藝術機構逐年增加,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荷蘭、西班牙、朝鮮、韓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杭州、臺灣、景德鎮等國內外100多家知名藝術機構及藝術大咖參展,每屆觀眾達10餘萬人次,被業界公認為濟南較大、品質高、人氣旺、具有影響力的藝術類品牌展會。
  • 國際藝術品交易進入"上海時間",全球頂尖機構「搶灘登陸」西岸藝島...
    這座以聚合型的藝術空間、一站式的交易服務、全要素的產業生態打造的藝術品全產業綜合體,已然引起全球頂尖藝術品行業機構的「搶灘登陸」。此外,發布會同時宣布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線上展示交易系統上線,將為全球高品質藝術品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務。該系統通過承接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整體配套服務,以加速「網際網路+交易服務」的服務型經濟發展,助力上海建成千億級規模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 上海畫廊業經歷大洗牌
    據有關部門統計,滬上冠以「畫廊」之名的店家共有320家,但真正的畫廊屈指可數。藝博會:意欲組建畫廊協會上海藝博會和拍賣會一樣,都是藝術品的二級市場,又由於其特殊的背景,在上海藝術品市場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