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航企盈利能力哪家強?南航、國航、東航排前三

2020-12-12 每日經濟新聞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市航企中的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排在前三位,這與三家機隊規模的大小排列順序是完全一致的。不過從淨利潤來看,三大航的排名就發生了變化,分別是國航、東航、南航。

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所有航空上市公司都已公布中期報告,哪家航空公司上半年最賺錢也浮出水面。

通過對各上市航企及旗下航空公司的數據進行整理,筆者從中也看出了不少決定航空公司收入、利潤以及盈利能力大小的內在邏輯。

儘管對於航空業來說,一直以來採購航油和購買飛機是最大的成本支出,業績好壞也有「靠天吃飯」的因素,但具體到不同的航空公司,其實還是可以通過其他努力,展現出差別巨大的盈利能力。

首先從營業收入來看,上市航企中的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排在前三位,這與三家機隊規模的大小排列順序是完全一致的。

不過從淨利潤來看,三大航的排名就發生了變化,分別是國航、東航、南航,這個排名與更能反映三家盈利能力的淨利率排名也是一致的。

 

在公布半年報業績的同時,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吉祥也透露了各自旗下眾多控股子公司的業績,如果算上這些控股子公司後進行重新排名,就更能發現盈利能力跟機隊規模並不是完全正比關係了。

淨利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下圖是通過計算已經披露了中報業績的多家航司淨利率後作出的排名。

 

可以看出,東航系子公司整體盈利能力靠前,中聯航、東航武漢、上航、東航江蘇、東航雲南排名全部在前12位,排名第一的中聯航的淨利率更是高達16.5%。

而海航系子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則靠後,天津航、北部灣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排名後6位,後兩者整體虧損。

在排名前5的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的機隊規模最大,為80架,排名前15的公司中,只有上航和國航股份機隊規模在100架以上,意味著規模大的優勢並沒有體現在盈利能力上。

那麼,是什麼更在影響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呢?

首先,航空公司擁有的資源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包括主基地所在地、航線時刻等。在淨利率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中,有五家的主基地位於北京和上海,目前首都機場和上海機場的時刻都是一刻難求,擁有京滬時刻就是擁有了賺錢的利器。

根據民航局此前放開部分航線市場定價的政策,今年3月開始,多條航線的全價票價格上調,從京滬始發的對價格不敏感的商務航線,自然也是更能享受提價帶來的收益增長。

其次,航線補貼也佔據了不小的利潤貢獻。從政府、機場等獲得的航線等補貼額度,對航空公司的業績一直有不小的影響,由於近年來各地政府(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對開通國際遠程航線和國內獨飛航線熱情高漲,航空公司每開通一條上述航線,都會獲得每班一定數額的補貼。

2017年,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獲得的補貼總額就分別為24.79億元、49.41億元、31.28億元和9.09億元。春秋航空的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共收到政府補助4.82億元,其中航線補貼3.85億元,意味著補貼收益佔據了淨利潤的半壁江山。

此外,降本增效挖潛內功,也可以讓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拉開差距。淨利率排名前兩位的中聯航和春秋航空就都是低成本航空公司,而隨著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傳統航空公司也都在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比如國航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引入「機隊優化運營」計劃,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整個機隊運行效率,今年上半年公司機隊引進速度放緩,收入卻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過去六年都是個位數增長),就是因為機隊運行效率的提高。

東航也通過工作流程的優化努力降低各個業務板塊的成本,今年上半年的人機比同比下降了5.2%,人均貢獻收入卻提高了8.4%。

除了「靠天吃飯」,航空公司可以做更多。

(第一財經 陳姍姍)

相關焦點

  • 上市航企2018年業績比拼,到底哪家最賺錢
    五一小長假前,八家航企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幾家航司的財報發現,去年由於油價上漲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大部分國內航企的淨利潤同比下滑,只有中國國航和春秋航空實現了逆勢增長。不過進入2019年,由於油價和匯兌損益的影響減小,大部分航司一季度帳面上的業績有所好轉。
  • 四大航年報大比拼:盈利能力海航強 收入水平國航高
    2015年,國航賺錢最多,實現淨利潤72億元,而東航、南航、海航隨後,分別為50億元、50億元和33億元。從趨勢來看,南航淨利潤實現翻番,同比增長106%,隨後是國航,淨利潤同比增長68%,而東航、海航增速略低,分別達42%和23%。但我們比較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並不能拿淨利潤簡單的比大小,因為航空公司的規模差異不小。
  • 四大上市航企披露2017年成績單 到底哪家最賺錢
    (原標題:四大上市航企披露2017年成績單,到底哪家最賺錢)
  • 航空公司哪家強?南航機隊飛機最多,你猜大國航排第幾?
    又要準備出遊了,那麼難題又來了,到底選擇搭乘哪家航空公司呢?別著急,下面小編就來為您盤點一下中國前8大的航空公司,看看誰家的機隊最大。機隊規模大,那和選擇哪家航企出行有什麼關係?小編答曰,「我......
  • 南航國航聯合運營A380 東航是旁觀還是參戰?
    業內人士楊波表示,上述合作實質上是用南航A380替換國航的777-300ER飛機,共同經營北京——巴黎航線。「雖然國航在國際市場實力強於南航,但並不等同於能夠消化A380,因為最近兩年國航自身也在大規模引進遠程寬體飛機。在國際市場弱於國內市場的情況下,國航自身也面臨遠程飛機的壓力。
  • 東航上航重組「新東航」 國航南航添「新愁」
    本次聯合重組完成後,「新東航」的資產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規模效應將得到逐步體現,盈利能力將持續得到改善,抗風險能力將顯著增強。  東上重組和東航內部改革是一盤棋,都是東航整個戰略的一部分。東航還將對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包括飛機結構、人員結構、市場結構等。
  • 東航國航南航誰的競爭力更強?
    首期進入監測體系的企業包括國內1200多家上市公司和部分非上市公司,其中,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競爭力指數高達1.7871,位列交通運輸類上市公司之首(相關報導請見本報6月30日F1、F2版)。這一結果使得「坐擁上海、肩挑西(西北航)、南(雲南航)」的東航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也使得航空運輸企業競爭力成為了業內人士爭論的熱門話題。
  • 天合聯盟成員將整體搬至北京新機場 東航、南航業務量均佔40%
    這麼一來,那京滬黃金航線上東航徹底敗給國航了,而目前在PEK-SHA航線上東航具有壓倒性優勢,佔據客運量的50%,而國航不足40%(京滬航線是東航最主要的盈利航線,沒有之一),作為對等CA會搬出SHA去PVG嗎?另外,南航一開始就是放棄PEK去首二大幹快上的節奏,在首二基地投資規模相當龐大;而東航的投資規模偏小,再追加投資也來不及啊,方案修改審批可有得折騰了!
  • 南航國航東航上調機票退改籤費用 南航變動最大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南航、國航、東航這三大航退改費用小幅上漲,其中南航變動最大,經濟艙全價機票不再享有免費變更的機會。不過,廈航、福航等其他航企暫未跟進調整。   近日,國內部分機場發布公告提醒,稱南航、東航、國航自本月27日起小幅上調機票退改籤費用。
  • 波音737的加稅 也難壓住國航、南航、東航、起飛勢頭
    繼3月底股價同時放量站穩「120日」均線後,國航(00753)、南航(01055)、東航(00670)於4月10日分別大漲9.52%、8.62%、7.19%,以齊漲姿態一掃此前陰霾,似乎有一絲反攻上行的意味,而在他們背後,是積攢了多時的行業利好在強力支撐著。
  • 利潤吃緊航企推專車接機等增值服務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海航和國航均已悄然恢復了此前曾推出過的選座費。另據了解,目前深航也在部分地區試行非頭等艙乘客通過購買休息券享受頭等艙休息室服。此前,東航和南航還在部分航線試運營空中wifi服務,暫不收費。民航專家綦琦認為,航企空中wifi不收費應是階段性政策,未來wifi服務應該會給航企帶來收入。
  • 傳國航將獲國家注資95億元 超過南航與東航總和
    三大航中,南航、東航將各獲最低30億元的國家資本金注入,難道獨缺國航?昨日有消息稱,國航即將獲得95億元的國家資本金注入,注資金額將超過南航和東航的總和。(資料圖) 中新社發 井韋 攝昨日尾盤即將收市時航空股出現異動,上海航空從跌3%到漲停,只用了20分鐘時間;中國國航從下跌2.21%到上漲6.86%,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海南航空從下跌2.82%到上漲6.27%也只用了15分鐘。三大航中,南航、東航將各獲最低30億元的國家資本金注入,難道獨缺國航?
  • 國航東航相繼跟進,第三方值機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南航、國航、東航三大航企先後對第三方值機宣判死刑國航在官網發布公告稱:近期國航發現未經國航授權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以非正常方式擅自為國航旅客辦理值機選座等業務,存在潛在的航空安全、旅客個人隱私洩露等風險。就在不久前,4月18日,南航發布消息稱,南航網上選座和值機,未授權任何第三方網絡平臺,19日起必須上南航官網官微等選座值機。南航方面相關專家表示,非授權網絡平臺不具備合理安排座位和航班載重平衡的能力,易引發航空安全風險;也有可能非法截存旅客身份數據、帳號數據和行程數據等信息,並由此產生旅客個人隱私洩露和會員帳戶被盜用的風險。
  • 國航南航曲線入滬 東航上航恐失去主場優勢
    這些航空公司執行的每周18個往返班次中,上航與海航及廈航各獲得每周2個往返班次,「三大航」國航、東航及南航則分別獲得了每周4個往返班次,而國航、南航將「客場」分羹兩岸直航「熱點」航點上海的消息,同業矚目。
  • 三大航旗下物流業務先後混改 貨運航空成產業新動能
    至此,三大航旗下的航空物流公司——國航旗下的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國貨航」)、南航旗下的南航物流和和東航旗下的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物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開展。
  • 2014年四大航之"最":國航最穩定 東航變化大
    2014年四大航年報業已出爐,盤點2014年報及四大航近些年來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四大航各有特點,即國航最穩,淨利多年第一;東航變化最大,業績和聲譽提升較快;南航規模最大,營收增長也最快;海航最善於資本運作,投資收益表現搶眼。
  • 攜手翱翔 ARJ21飛機入編國航、東航、南航機隊
    三架飛機同時交付標誌著ARJ21飛機首次入編國際主流航司運營機隊。此次交付給國航、東航、南航的三架ARJ21飛機均採用90座全經濟艙布局,並根據三家航司的需求進行了客艙內飾定製化設計。按照計劃,2020年國航、東航、南航將陸續各接收3架ARJ21飛機。國航與中國商飛緊密協作,全力以赴做好ARJ21引進的各項準備工作。
  • 三大航成績單大PK:南航營收最高 東航淨利逆勢增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三大航成績單大PK:南航營收最高,東航淨利潤逆勢增長 受疫情影響,2月三大航載客量下降逾八成。隨著東航和國航年報出爐,三大航去年成績單一覽無遺。2019年,南航、國航、東航分別錄得營業收入1543.22億元、1361.80億元和1208.60億元,南航同比增長7.45%,東航營業收入增長幅度為5.16%,而國航營收同比下滑0.43%。受燃油成本下降和匯兌損失減少等因素影響,2019年僅東航歸屬淨利潤保持正增長。
  • 民航之翼:2019年國內哪家航空公司最賺錢?
    每當年報出來的時候,各航空公司的業績成為大家議論的熱門話題,那麼2019年度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又是怎樣排名的呢?因為大型航空集團旗下有著許多航空公司,因此我們分兩個層面進行對比。一是四大航的業績對比。二是四大航以外的航空公司業績的對比。
  • ARJ21國產客機正式入編國航、東航、南航機隊
    2019年8月30日,國航、東航與南航同時宣布,分別與中國商飛籤署飛機購買合同,三家航空公司計劃引進105架ARJ21-700飛機。此次交付給國航、東航、南航的三架ARJ21飛機均採用90座全經濟艙布局,並根據三家航空公司的需求進行了客艙內飾定製化設計。按照計劃,四年內陸續完成交付。國航、東航、南航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機隊規劃和航線布局,進行了特色化的選型,並派出經驗豐富的工程代表對飛機製造過程進行了嚴格的監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