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上的「華為應用市場」輸入「12306」進行搜索,首先跳出來的是一款名為「智行火車12306」的APP。寫著「12306」,又位列推薦首位,申城市民吳先生「想當然」地以為這就是官方的訂票APP,隨即進行操作,搶春節的火車票。但一搶完票,吳先生發現不對:本應該1380元的3張火車票,卻收了他1470元!仔細一查才得知,不經意間,這款軟體悄悄地以「加速服務」的名義,額外收了他90元。
第三方軟體提供服務幫助搶票,適當收費未嘗不可;但事先不告知、藏著掖著,難免讓人感到其「別有用心」。而這些軟體之所以能得手,更離不開各大「應用市場」的「幫忙推薦」。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隨後搜索了蘋果的「APP Store」、三星應用市場等手機上常見的軟體下載來源,發現正牌軟體「鐵路12306」均不在推薦位置,一些市場上,更是得翻上好幾頁才能找到……
無意中買了90份「加速包」
吳先生首先提供了幾張手機截圖。截圖顯示,他使用這款「智行火車12306」APP搶到了3張2月20日北京南至上海虹橋的G17高鐵票,2張大人票、一張兒童票,總計1472.50元。他詳細描述了1月22日當天的搶票過程:
北京至上海的高鐵票每天中午12時30分放票,提前30天,1月22日可以買2月20的車票。由於沒到放票時間,軟體提示吳先生可以「預約搶票」。當天上午,他在APP中設置好了車次坐席,預約搶票。12時30分剛過,軟體運營方打來了語音電話,提醒搶票成功,需打開APP付款。隨後,吳先生按照軟體提示一步步確認操作。在軟體訂單詳情頁面,軟體告知了取票號,並要求吳先生支付費用,總計1427.50元。當天12時47分,吳先生通過微信,支付了票款。
而由於此前1月18日時,吳先生也通過這款軟體購買了2月15日上海至北京的高鐵去程票,當時票量充足,吳先生直接操作購買,並未使用預約搶票的功能。翻閱前後微信的的付款記錄,他發現了問題:去程3張票僅花了1382.50元,怎麼返程貴了90元?
△吳先生的購買記錄顯示,同樣的線路,返程票比去程貴了90元。
在軟體中仔細翻找後,吳先生發現,使用預約搶票功能後,軟體自動為其勾選了90份「加速包」,即3張票一張30份,每份1元錢。但是,在搶票操作全程中,軟體並沒有詢問他是否需要加速,屬於「自作主張」。而且,北京至上海由於車次眾多,票並不難買,所謂的「加速」完全沒必要。
吳先生撥打「12306」,質問對方為何「自作主張」收取加速費?對方告知「12306」並無此項服務,也沒有此項收費。吳先生網上一搜才明白,儘管名字裡「12306」,自己用的並非是官方APP。一個證明是,在微信的付款憑證中,多付錢的返程訂單,收款商家名稱為「智行」;而正常價格的去程訂單,商戶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資金清算中心」。吳先生稱,他這是被華為的應用市場給「騙」了。
△在微信的付款憑證中,多付錢的返程訂單,收款商家名稱為「智行」;而正常價格的去程訂單,商戶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資金清算中心」。
記者體驗:收費「暗戳戳」
由於這款軟體為上海的企業開發,近來一段時間,上海市民服務熱線「12345」,接到全國數起類似吳先生的反映。青島用戶張小姐也誤把「智行火車12306」這款APP當成了官方APP,訂購了兩張四平至青島的火車票後,多付了60元的「加速包」費用。黑龍江用戶王女士反映,她在買票中多付了20元加速包費用,但退票操作後,加速包費用並未退還……
1月29日,記者也在安卓手機上體驗了一番。在「華為應用市場」的搜索框中,僅輸入「12306」關鍵詞,下方隨即跳出了兩款推薦軟體,一款即為「智行火車12306」,另一款為「去哪兒旅行」。點開「智行火車12306」,「華為應用市場」顯示該軟體已有「一億次安裝」,下方還列有「官方」、「人工復檢」等標籤。若不細心比對,一般人的確很容易當成官方APP下載了。
△圖為華為應用市場搜索「12306」的結果,「智行火車12306」排在推薦首位,且有「官方」標籤。
下載軟體後,註冊激活,在體驗「搶票」功能時,軟體提示記者要先註冊登錄「12306」帳號,此舉應該是為了將「12306」帳號與該軟體捆綁。完成註冊後,記者以2月26日上海虹橋至北京南的G122次高鐵為例嘗試搶票操作,設置好出發日期、車次、坐席、乘車人後,點擊「下一步」,軟體彈出「成功率預估」界面,提示搶票成功率僅有76.4%。再點擊「下一步」,軟體提示可以有「預付票款自動出票」和「搶到票再付款」兩種搶票模式。記者點擊前一種,軟體隨即要求記者預付票款583元,果真比票價553元多出了30元。點開支付頁面的「詳情」按鈕,記者發現其中已包含了「加速包」30份。
△記者體驗搶票過程,付款時發現確實多出來30元。
軟體究竟什麼時候為記者勾選了這一服務?記者重新來過全過程。原來,在上述「成功率預估」界面,一直往下翻到頁面底部,才出現一條「加速包」選項,軟體已默認填上了30份。記者嘗試將「加速包」減至0份,所謂的成功率下降至70%。
△「加速包」的勾選藏在了成功率頁面的最下方,默認幫用戶選取了30個。
需要「加速」麼?截至發稿前,2月26的G122次依然有票,並不需要「搶」。但軟體全程都沒有主動詢問記者,是否需要加速,而且將選項藏在了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地方。
官方軟體被排在第17位
在「智行火車12306」軟體中,記者了解到所謂的「加速包」搶票,是指利用軟體的伺服器資源,提高掃描餘票的次數,不需要用戶一直手動刷,從而提高搶到票成功率,只是一個輔助手段。記者致電軟體開發公司的服務熱線,詢問為何莫名其妙就付了加速費用,一名客服人員向記者解釋,搶票時,加速包是默認勾選的,用戶如果不需要,得手動取消。記者提出此舉不合適,對方稱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申請加速包的退款。
軟體暗藏收費,固然有爭議。但記者發現,更關鍵的問題在於,此類第三方軟體「霸佔」了各大軟體市場的推薦之首,並在名稱上面均冠以「12306」打擦邊球,使用戶難以分辨孰真孰假。
記者首先搜索了蘋果手機內置的「APP Store」,輸入「12306」關鍵詞,結果中首位推薦的是另一款名為「智行飛機票」的軟體。下載打開後,記者發現,其就是上述華為手機上安裝的「智行火車12306」,開發企業也為同一家。在「APP Store」的搜索結果中,正牌「12306」軟體「鐵路12306」排在了第三位,需要往下翻一屏才能看到。不過,或許是審核嚴格,「APP Store」中,這些第三方軟體名稱中較少直接使用「12306」,迷惑性一般。
△蘋果「APP Store」中,一款「智行飛機票」排在搜索結果首位。記者發現,其就是「智行火車12306」。
記者隨後又嘗試了三星手機中內置的三星應用市場。同樣輸入「12306」搜索後,反饋結果中排第一位的是名為「智行火車票」的軟體,後方還特意注有「官方」二字。下載發現,其依然是上述「智行火車12306」軟體。往下看,「高鐵管家12306」、「12306買火車票」、「掌上火車票12306」、「12306出行」等等軟體充斥其中,一直翻閱到第四屏,記者才找到真正的官方「鐵路12306」APP,位列第17位。而且,一些第三方軟體的圖標幾乎都和官方的一模一樣,真假難辨。
△三星的應用市場中,搜索「12306」,大量真假難辨的軟體充斥搜索結果。官方軟體竟排在了第4屏第17位。
翻閱這些第三方軟體的使用評論,不少用戶反映的「需要收費30」、「搶票功能是擺設」等等,被淹沒在大量「水軍」評論之中。
警惕第三方軟體的「競價排名」
為什麼官方軟體排名如此靠後?這些應用市場難道也有「競價排名」?
記者致電鐵路部門了解情況,一位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12306」沒有與任何一家第三方進行合作。在「12306」官網,不僅網站名稱強調「鐵道部火車票網上訂票唯一官網」,頂部也一直以跑馬燈的形式提醒「沒有授權其他網站開展類似服務內容,敬請廣大用戶注意」。顯然,第三方軟體冠名「12306」不妥!
至於官方軟體的排名,鐵路部門稱軟體的運營方為「鐵科院」下屬的「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記者轉而嘗試聯繫鐵科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各大應用市場的排名並不清楚,認為是應用市場自行排名的。
記者轉而諮詢一名為APP提供包裝引流服務的業內人士,她告訴記者,目前幾乎所有的應用市場排名均可以人為幹預。以蘋果的「APP Store」為例,蘋果有一套具體的算法來顯示軟體的排序,這個算法雖然沒有公布,但可以通過揣測得知影響排序的一些因素,從而衍生出刷排名的具體方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僱傭水軍搜索、下載、評論,將軟體刷至搜索結果首位。在蘋果「APP Store」中,「鐵路12306」僅有9000餘條評論,而一些非官網軟體評論均在幾萬至數十萬不等。據該業內人士透露,在一些安卓的應用市場,排名甚至可以花錢直接購買。
應用市場的亂象,與前些年百度的「競價排名」頗有些類似。「競價排名」曾導致虛假信息充斥,誤導用戶;飽受詬病後,百度隨後採取措施,將官方信息予以「置頂」,這一思路應值得各大應用市場借鑑。同時,提醒手機用戶下載APP時要擦亮眼睛,認準官方,避免被「第三方」軟體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