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7日報導臺媒稱,2018年,日本航空公司多次發生因機長執勤前喝酒而影響飛行安全的醜聞,這一系列醜聞讓日本航空公司苦心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也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的質疑聲。杜絕機長工作期間飲酒成為日本航空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21日報導,2019年1月3日,澳大利亞航空公司評級網站針對全球405家航空公司進行飛行安全評定後,公布了全球前20名最安全的航空公司,過去一直名列榜上的日本航空公司今年卻落選了。
日本航空公司今年之所以沒能名列前20名,主因是該公司最近發生的數起機長起飛前喝酒甚至因此被逮捕事件,造成外界對該公司的飛行安全疑慮,因此被踢出前20名。就在該排行榜公布數天後,1月9日甚至還傳出在2017年12月,該公司一名59歲的機長在進行執勤前酒精測試時,居然叫同組的部下代替酒精測試。
事關飛行安全,這個荒謬的事件傳出,讓外界質疑日本航空的管理是否出現問題?而機長酒精測試出問題,其實也並非第一次了。日本社會開始關注機長飲酒問題,是在2018年的10月28日,一名日本航空公司的副機長實川克敏(42歲),在執行飛行任務前50分鐘,酒精測試超標。一個月後的11月29日,倫敦法院判決副機長實川克敏有罪,並處以10個月的徒刑,日本航空公司也在隔日宣布將實川克敏開除。
報導稱,這個事件震撼了全日本,也讓日本航空公司苦心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日本航空公司高層不但連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道歉,同時展開內部調查。
內部調查發現,日本航空公司所使用的酒精測試儀器過於老舊,且精度上不如新式酒精測試儀器,加上酒精測試方式採用直接呼氣,並非使用吸管吹氣。此外,在實川克敏一事中,實川克敏的身心狀態不佳,由於他的同期同事絕大多數都已晉升機長,他年屆42歲卻仍是在副機長職位,在長期鬱悶的狀態下,養成了必須靠飲酒才能入眠的習慣。
這樣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的狀況讓許多日本人無法接受,日本國土交通省也對此展開全面清查。
清查後發現,日本國內的各家航空,採用的酒精測試儀器與基準不盡相同,除了有上述「精度」標準不一的問題之外,機器老舊自然也是值得關注。也因此日本兩大航空集團全日空航空公司與日本航空公司,決定全面淘汰舊型機器,並且改變酒精測試方式,期望杜絕機長的飲酒問題。
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8年12月,也向各家航空業者下達了業務改善命令,杜絕機長飲酒,讓各家業者制定更嚴格的標準。例如日本航空公司目前就規定,機長執勤前24小時內禁止喝酒,而外站更是全面禁酒。此外,目前包括日本航空公司與全日空航空公司,在進行酒精測試時都必須要有地勤人員陪同。
日本航空公司社長赤坂佑二在2019年1月1日接受媒體聯訪時,也表明將防止機長飲酒列為新年度的目標,誓言將持續強化飛行安全。
日本知名航空評論家、前日航機長小林宏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認為目前日本的航空業過於輕視機長飲酒的問題。因此不管是政府或是航空公司,都應該要趁這次事件好好整頓,想辦法恢復民眾對航空業的信賴。
報導稱,其實航空業機長飲酒的問題長期存在,由於2018年醜聞爆發後,民眾才更加關注類似的事件。各家航空也紛紛開始亡羊補牢,除制定酒精測試新基準、更新酒精測試儀器之外,小林宏之認為,飛行員並非是機器,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穩定休息與睡眠,才能有冷靜準確的判斷力,因此飛行員都應該要有所自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