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之味」大陸嘗新求變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京6月15日電 題:「臺灣食之味」大陸嘗新求變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緊跟大陸消費升級趨勢,抓住年輕人「買買買」的「癢點」……記者15日在中國特許加盟展(南京站)的臺灣連鎖品牌館發現,傳統「臺灣食之味」大陸嘗新求變,眾多新入局者躍躍欲試。

當天,中國特許加盟展(南京站)開展,臺灣餐飲品牌亮相臺灣連鎖品牌館。他們大多是首次來到南京,擬在長三角招募加盟夥伴。

資料圖 臺灣美食受民眾青睞。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珍珠奶茶、炸雞排、臭豆腐、芋圓甜品、茶飲,眾多「臺灣食」「臺灣味」深得大陸食客歡心,餐飲連鎖店在很多城市遍布大街小巷。如何推陳出新、「老味」變「新味」,成了臺灣餐飲業者在大陸開拓「舌尖」市場的首考題。

珍珠奶茶是臺灣小吃的「名片」。從業多年的臺灣「核果森林」品牌發展運營主管張世德向記者回憶,上世紀90年代,臺灣同業者來到大陸開珍珠奶茶店,風靡一時。如今,喜茶、一點點、CoCo都可等落戶大陸的飲料品牌有千餘個,新面孔層出不窮,競爭激烈。長久立足必須另闢蹊徑。

一些臺灣新式茶飲主打「低卡牌」。今年3月剛在大陸推出堅果奶飲的「核果森林」,將大陸年輕人對卡路裡的「錙銖必較」作為「切入點」。張世德說,大陸年輕食客講求成分天然,願為品質「買單」,他們索性將杏仁等堅果榨成乳脂,做成奶茶,以滿足年輕人對奶茶的多面「期待」。

在臺灣「古早味」「眷村味」高頻出現時,一些新入局者希望以「本土味」贏得顧客。

剛剛在南京開店「試水」滿一年,臺灣「炸雞大獅」經理黃威中說,訂單最多的3種雞排口味,是「臺式」風味濃厚的椒鹽、糖醋、清淡麻辣口。他認為,確有很多士林夜市雞排品牌「移」到大陸,但這裡小眾群體的消費量級也很可觀。不刻意做口味改良,也是一種創新。

「臺味」在大陸擴大「通路」的方式也愈發智能化。

臺灣益欣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林志儒告訴記者,支付寶、微信等活躍用戶基數大,支付方式異常發達。他們另闢蹊徑,將智慧支付方式在兩岸做「打通」,即大陸餐飲分店的支付可與臺灣母公司直接連通。他們還開發了掃碼下單、訂餐管理、電子發票、店長叫貨、智能廚房等系統,已服務數千家兩岸餐飲企業。

「『臺灣味道』在創新之中才能歷久彌新。」林志儒說。(完)

相關焦點

  • 大陸女嫁到臺灣後:有人抱怨有人求變
    一樣的膚色、一樣的語言,嫁到臺灣的大陸女子在嶄新的生活面前,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平庸有人出色,有人抱怨有人求變,人生風景各不相同——  臺灣中華生產黨黨主席盧月香,回到故鄉永定推廣臺灣水稻,還要幫黨員們開拓大陸市場。
  • 食味臺灣!心花怒放嘗美食!純玩 臺灣6日樂享美食團 -直航往返
  • 永旺有個小臺灣,不用搭飛機就可嘗遍臺灣菜!6.8折限時任吃!
    眷村就像個小大陸,融匯了大陸各省人和各省的美食。同時,一道海峽分隔了他們與他們在大陸的家鄉。眷村孕育了兩岸百姓共同記憶,也承載了一代人的鄉愁。「誼蘭眷村」終於開到番禺了,想吃臺灣菜不用飛到臺灣,在永旺,我們就能嘗到正宗的臺灣菜~
  • 康師傅放棄臺灣市場幕後 大陸市場求穩是關鍵
    原標題:大陸市場「求穩」是關鍵 康師傅放棄臺灣市場幕後 摘要 【康師傅放棄臺灣市場幕後 大陸市場求穩是關鍵】康師傅退出臺灣市場成為2017年第一天的爆炸性新聞
  • 臺灣漁民擬與大陸求合作被阻 怒吼「官逼民反」
    大陸契作蝨目魚數量不多,卻是穩定價格的重要指標。圖為臺南學甲養殖蝨目魚遇寒流大批死亡,漁民遭受重大損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因「農委會」發公文,指未經許可不得擅與大陸籤訂協議,於是原訂9月19日赴北京爭取繼續契作,改為當天赴「農委會漁業署」抗議。協會10日召開理監事臨時會,發表4點聲明,要求主管機關陸委會應明確規範政治行為及政治機關。漁民頭系抗議圍巾怒吼「官逼民反」、「獨裁、鴨霸」。
  • 【全臺大陸美食嚴選】唯有家鄉味,方能解千愁 食享
    用盡人生最快速度向浦東機場移動,過安檢之後聽到浦東機場廣播裡無限循環著「尊敬的花生湯君,你所搭乘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航空公司的航班即將起飛,請速至登機口。」在臺灣,遍地都是日韓料理、輕食、泰式美式和臺菜熱炒,而原來在大學旁邊的川菜館、家鄉菜、八大菜系甚至小吃什麼的都變得可望不可即。每次花生湯君回一趟大陸,都是在吃吃吃中度過的(詳見本人腰圍)。而每每在臺北吃到標有「某某乾拌麵」「某某大餛飩」名字但是又不好吃的店鋪時,總在想,在臺灣哪裡可以吃到嚴選的大陸美食?
  • 中郵變臺郵 臺灣寄信到大陸從「國家」變地方
    中郵變臺郵 臺灣寄信到大陸從「國家」變地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10:24 來源: 一早總公司換上新招牌,外觀掛上紅布幔,但由於改名程序太過倉卒,今天上午公司網頁仍忘了更改,「中華郵政全球信息網」高掛網站首頁上。服務郵政公司近20年的高層主管忍不住感嘆,改名過程確實太匆促,未來寄信到中國大陸,使用「臺灣郵票」等於直接從「國家」降格為地方,員工搖頭說「我們反而是吃虧了」。
  • 食城記之臺灣(中)
  • 大陸客:食在臺灣 實在美味(圖)
    大陸客:食在臺灣 實在美味(圖)     臺灣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見的筒仔米糕。圖為高雄光遠路上的50年筒仔米糕,取自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臺灣《旺報》今日刊登《食在臺灣 實在美味》一文,此文由赴臺遊的大陸遊客撰寫,文中介紹了臺中美食筒仔米糕及臺灣特色燒烤。
  • 臺灣人在大陸:上海處處臺灣味 讓我備感溫馨
    臺灣人在大陸:上海處處臺灣味 讓我備感溫馨   中新網12月21日電 臺灣《旺報》21日刊登投稿文章《臺灣人看大陸——上海的臺灣味》,文章作者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臺北人,她為躲避嚴寒跑到上海休假,卻發現兩三年不見的上海處處有臺灣的痕跡,臺灣的飯店、臺灣的便利店、臺灣的小吃……讓她備感溫馨。
  • 不用去臺灣也可嘗遍臺味——廈門街上的"臺灣味"
    臺灣水果、高山茶、金門高粱酒、金門貢糖……走在廈門市最繁華的中山路上,各種臺灣商品琳琅滿目。慕名而來的大陸遊客來此紛紛駐足,購買自己喜愛的各種臺灣商品。  不僅僅在鬧市區,整個廈門都充滿著濃濃的「臺灣味」:獨特的廈門臺灣街、臺灣民俗村備受關注,具有臺灣特色的奶茶店、蛋糕店、便利店全市處處可見。
  • 舌尖上的港臺行 《食之契約》兩大新饗靈美味來襲
    舌尖上的港臺行 《食之契約》兩大新饗靈美味來襲萬物復甦之春,是最好的遊歷時節。對吃貨來說,又是一個吃遍大江南北的新年伊始。春遊吉日,《食之契約》濃縮香港、臺灣兩大熱門城市的味道,傾心打造二次元港臺伴手禮,御侍大人,來嘗一嘗?伴手禮是出門到外地時,為親友帶回的禮物,寄託著親友的思念,同時也濃縮著一個城市的味道。
  • 民進黨當局現在知道找大陸了?臺灣藥品緊缺,島內向大陸求幫忙
    編輯:初陽前不久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家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運轉,不得不推遲上班的時間,而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不僅有大陸地區,臺灣地區受到這一次的疫情衝擊仿佛更為嚴重,因為這一次的疫情,使得大陸很多人的計劃不得不發生改變
  • 【元宵】臺灣年味:傳統味
    >臺灣沒有像傳說中那麼民風淳樸但是那些不經意間的保留下來的習慣造就了臺灣的傳統年味◆ 平安符過新年,臺灣人多會去寺院、廟裡祈福求平安,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求平安符。◆ 農民曆農民曆其實就是大陸講的黃曆,因為農民伯伯種菜耕地,都是根據黃曆上的指示進行,所以在臺灣有著農民曆這樣的稱呼。雖然大陸也用農民曆,但從佔比上來說臺灣使用農民曆的人數會比較多一些。
  • 大陸觀光客變少 臺灣掀起一波飯店旅館求售潮
    >分之1到3分之2,這項利空襲擊不但觀光類股,近年已面臨住房下降壓力的島內旅館飯店,最近悄悄掀起一波大逃殺的脫手潮。 據報導,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商用不動產市場上最近突然出現一波飯店旅館求售潮,10棟中約有8棟,都屬於飯店旅館,其餘為辦公商業大樓,求售比例之高,歷年罕見。
  • 尋找臺灣的花生味
    尋找臺灣的花生味 2014-11-21 15:36: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讓安全能禁得起檢視,讓風味能被細緻詮釋,才是所謂的「臺灣花生味
  • 臺灣茶農遭大陸退貨下跪求幫忙,吳敦義:找民進黨
    「求『副總統』幫忙。」一位臺灣茶農下跪大喊。
  • 臺灣賣往大陸的茶葉被退回 茶農下跪求吳敦義幫忙
    >【觀察者網】「求『副總統』幫忙。」一位臺灣茶農下跪大喊。這是6月9日發生在臺灣中部南投縣參加鹿谷鄉凍頂烏龍茶春茶展售會上的一幕。據《聯合報》等臺媒報導,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當天到南投縣參加凍頂烏龍茶春茶展售會,在離開時前臺中縣茶商公會理事長、茶農陳再福突然下跪大喊「求『副總統』幫忙。」陳再福說,最近銷往大陸的茶葉都被退回來,他擔心生意會被拖垮。
  • 【臺灣早餐攻略】豆漿應該加醋吃?我想飛去臺灣嘗一嘗
    燒餅油條豆漿這些大陸傳統的平民飲食因緣際會傳入臺灣。許多大陸朋友到了臺灣的豆漿店就常拿上海LV旁的XX眷村來相比較,這裡跟各位解釋一下,桃園市是地名,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所屬的行政區域所在,眷村遍布全臺並非只桃園獨有,惟桃園眷村數量最多,而眷村文化亦是臺灣與大陸一衣帶水的另一值得介紹給大陸朋友的話題,另找篇幅再講講眷村的故事。
  • [尋「味」臺灣]臺灣夜市裡的年味
    春節將至,臺灣年味漸濃。臺灣各大商圈春節系列活動起跑,炒熱年節氣氛。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19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些店家為求吉利,將其改稱為官財板。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一開始不稱棺材板,而為雞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