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6月15日電 題:「臺灣食之味」大陸嘗新求變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緊跟大陸消費升級趨勢,抓住年輕人「買買買」的「癢點」……記者15日在中國特許加盟展(南京站)的臺灣連鎖品牌館發現,傳統「臺灣食之味」大陸嘗新求變,眾多新入局者躍躍欲試。
當天,中國特許加盟展(南京站)開展,臺灣餐飲品牌亮相臺灣連鎖品牌館。他們大多是首次來到南京,擬在長三角招募加盟夥伴。
資料圖 臺灣美食受民眾青睞。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珍珠奶茶、炸雞排、臭豆腐、芋圓甜品、茶飲,眾多「臺灣食」「臺灣味」深得大陸食客歡心,餐飲連鎖店在很多城市遍布大街小巷。如何推陳出新、「老味」變「新味」,成了臺灣餐飲業者在大陸開拓「舌尖」市場的首考題。
珍珠奶茶是臺灣小吃的「名片」。從業多年的臺灣「核果森林」品牌發展運營主管張世德向記者回憶,上世紀90年代,臺灣同業者來到大陸開珍珠奶茶店,風靡一時。如今,喜茶、一點點、CoCo都可等落戶大陸的飲料品牌有千餘個,新面孔層出不窮,競爭激烈。長久立足必須另闢蹊徑。
一些臺灣新式茶飲主打「低卡牌」。今年3月剛在大陸推出堅果奶飲的「核果森林」,將大陸年輕人對卡路裡的「錙銖必較」作為「切入點」。張世德說,大陸年輕食客講求成分天然,願為品質「買單」,他們索性將杏仁等堅果榨成乳脂,做成奶茶,以滿足年輕人對奶茶的多面「期待」。
在臺灣「古早味」「眷村味」高頻出現時,一些新入局者希望以「本土味」贏得顧客。
剛剛在南京開店「試水」滿一年,臺灣「炸雞大獅」經理黃威中說,訂單最多的3種雞排口味,是「臺式」風味濃厚的椒鹽、糖醋、清淡麻辣口。他認為,確有很多士林夜市雞排品牌「移」到大陸,但這裡小眾群體的消費量級也很可觀。不刻意做口味改良,也是一種創新。
「臺味」在大陸擴大「通路」的方式也愈發智能化。
臺灣益欣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林志儒告訴記者,支付寶、微信等活躍用戶基數大,支付方式異常發達。他們另闢蹊徑,將智慧支付方式在兩岸做「打通」,即大陸餐飲分店的支付可與臺灣母公司直接連通。他們還開發了掃碼下單、訂餐管理、電子發票、店長叫貨、智能廚房等系統,已服務數千家兩岸餐飲企業。
「『臺灣味道』在創新之中才能歷久彌新。」林志儒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