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鄉村振興|四川眉山:龍江村的桃樹林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2021-02-08 度看四川

航拍桃子種植基地。

8月3日,走進眉山天府新區貴平鎮龍江村,曾經撂荒的山坡上,成片的桃樹正茁壯成長,滿目蔥翠。

龍江村有這般綠意盎然的景致,源於該村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對「既要生態建設又要產業發展」的思考。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樹林介紹,前些年,村裡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一些土地沒人種而撂荒。後來,該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種植大戶,帶領村民發展桃子產業,不僅美了山村,更富了村民。

生態產業美村莊

龍江村下轄17個村民小組,有1608戶、5303人。「沒發展桃子產業前,村民靠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維持生活。」劉樹林說,因為種地掙不到多少錢,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村子一天比一天冷清。

轉機出現在2014年,常年在外經商的村民朱澤強返鄉種桃樹。「當初,我想的是桃樹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高,而且投產早、效益較高,希望通過種植桃樹,給我們這個小山村帶來一些改變。」朱澤強說。

朱澤強的想法得到了村上的大力支持。村委會邀請技術人員進村規劃,統籌整合土地流轉,同時,對朱澤強進行果樹栽培、修剪等技術指導。

經過多年發展,朱澤強的桃子種植基地成為省農科院的示範項目。「目前,我們的桃子種植基地發展到700多畝,種植了9000多株桃子,每畝產量3000斤左右,包含胭脂脆桃、油桃、白花桃等多個品種。基地的桃子,品質好、口感好、儲藏時間長。」朱澤強說。

在朱澤強的帶動下,當地村民陸續種上了桃樹。如今,該村桃樹種植面積10畝以上的大戶有27戶,已脫貧戶種植桃樹的有23戶。

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桃樹,逐步推動了龍江村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放眼望去,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都是桃林,整個村莊綠意盎然,越來越美。

助農增收奔小康

發展桃子產業,在扮靚鄉村的同時,還讓村民進一步增收致富。

村民付水容的丈夫有心臟病,不能做農活,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付水容種了1畝多的桃樹,每年收入1萬多元,她在朱澤強的桃子種植基地上班,一年能掙6000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轉租金4000元,一年下來,有2萬多元的收入。依靠桃子產業,付水容一家順利脫貧。

和付水容一樣,建檔立卡貧困戶餘群英也依靠桃子產業脫了貧。餘群英的丈夫患有肺氣腫,女兒是殘疾人,以前,一家人都靠種地為生,生活困難。現在,她一邊在家養殖家禽,一邊在朱澤強的桃子種植基地務工,加上土地流轉金,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了。

桃子產業成為了該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依靠桃子產業,該村已脫貧戶戶均年增收15000元。在朱澤強的桃子種植基地,有務工人員100人,其中已脫貧戶20餘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

「有了產業,返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裡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劉樹林說,下一步,龍江村將以桃子產業為依託,引導更多村民發展經果林,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村民收入。

來源:眉山日報

相關焦點

  •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田野,凝聚著豐收的希望; 鄉村,激揚著振興的號角。美麗的鄉村,一直牽動著城裡人的故土情懷。為了給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吸引市民周末郊遊,該市加快推進河口村、黃草營村等鄉村旅遊示範點和鄉村振興示範點提升改造項目,挖掘鄉村資源稟賦,發展「周末經濟」「節會經濟」,成功舉辦文殊鎮第三屆鄉村旅遊文化節暨河口村首屆沙棗花節、石橋村首屆梨花節。
  • 2020「尋美鄉村、樂遊眉山」鄉村旅遊季啟動儀式舉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鄉村旅遊已經從傳統的「觀鄉村景、吃鄉村飯、住鄉村屋」單一的觀光體驗模式向多元化的鄉村度假與農業休閒轉變。人們所嚮往的田園生活,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原生態的鄉村風光、鄉土風情,融入現代生活理念。「把日子過成詩」,似乎更能打動都市人。
  • 【鄉村振興】「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
    組團發展 全域推進「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作為京津地區的「菜籃子」「米袋子」,近年來,固安縣立足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從一臺丹稜「村晚」看四川鄉村振興
    緊接著,四川清音、四川蓮蕭在大雅堂博物館大院上演。臺下,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2月4日,「歡樂過大年·邁向新徵程」——我們的小康生活2021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在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齊樂鎮獅子社區舉行。作為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的全國14個示範展示點之一,丹稜「村晚」為何受到全國青睞?
  • 藝術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美術學院成立藝術與鄉村研究院
    10月12日,四川美術學院整合校內外優勢藝術資源,掛牌成立了藝術與鄉村研究院。這也是我市首個用「藝術+」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院。據介紹,該研究院整合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新媒介美術創作實驗室、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西部文化遺產與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重慶市高校創新工程中心等校內外資源,下設鄉村建築與環境研創中心、藝術與社會創新中心,還設立國內外名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匯聚智慧,共同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 湖北廣電關注棗陽:奏響鄉村振興曲 唱好村美民富歌
    近日,湖北廣播電視臺《直通襄陽》欄目以《棗陽:奏響鄉村振興曲 唱好村美民富歌》為題關注棗陽以發展農村產業為支撐以黨建引領為保障,開展鄉村振興行動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的鄉村振興之路近年來,襄陽棗陽市以整治鄉村環境為基礎,以發展農村產業為支撐,以黨建引領為保障,開展鄉村振興行動,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的鄉村振興之路。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綿陽市涪城區堅持以「五個振興」為鄉村...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阿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一年前,他來到楊家鎮鮮家壩村,創辦了阿貴家庭農場。「涪城區重視、關愛人才,讓我們非常感動,也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紮根涪城鄉村的阿貴,帶著團隊深耕技術開發,採取「批發+採摘」「線上+線下」的方式,實現了平均畝產值4萬元。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 揭東區:生態宜居鄉村美 產業興旺村民富
    雲南社區村民江壁輝對美麗鄉村的建設誇讚不已。去年以來,結合大港溪水體整治,雲南社區狠下力氣,對全村沿河和沿路違章搭建物進行全面清拆,並落實外立面美化、綠化和亮化,有效提升了社區面貌。雲南社區的美麗蝶變是揭東區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必須要打的硬仗。
  • 「無問西東」民宿發展大會舉行 用民宿撬動鄉村振興
    10月30日,「無問西東」民宿發展大會暨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頒獎盛典在四川彭州龍門山盛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民宿主、平臺運營方、專業服務提供商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這個總體量高達500億的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用民宿撬動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 雅安雨城:美了鄉村 樂了遊客 富了村民
    鄉村變化新 近郊遊遊新村 雅安雨城區因「西蜀天漏」而得名,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20天,森林覆蓋率達72.35%。 近年來,雨城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綠色」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新能源」,以建設幸福美麗鄉村為突破口,估計村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成為幸福美麗鄉村的新載體。 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不少城裡人嚮往的生活。於是,胡遠將旅遊目的地瞄準城區周邊農家樂。既要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還要離得近,一番搜索後,胡遠發現滿足這些條件的農家樂其實真不少。
  • 無為市:「鶴毛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建設美麗鄉村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生活富不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果的體現。無為市鶴毛鎮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始終以堅持「兩手抓、兩落實」為總基調,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把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放在「臉面」上來,努力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好。
  •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卓尼縣重視用先進示範典型引路來打造示範村,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創出了一條新路子。鄉村旅遊之所以成為卓尼縣村民擺脫深度貧困,發家致富的有力抓手,典型引路的作用至關重要。「旅遊不是門票賣了多少,尤其鄉村旅遊,主要是老百姓口袋裡進了多少。」卓尼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包建衛一語道破。從貧困村到小康村五月的卓尼氣候宜人,鮮花爭奇鬥豔,陣陣花香飄過,醉人心脾。
  • 眉山彭山:打造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鳳鳴花谷 攝影 溫選鵬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鳳鳴花谷位於眉山市彭山區鳳鳴街道江漁村,是彭山區重點打造的鄉村旅遊點之一,主打現代花卉觀光旅遊,並力推花卉衍生功能及產業,讓遊客在花海間體味田園生活,感受鄉村風情。
  • 四川丹稜推進鄉村振興:古村保留古韻 建設尊重自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四川丹稜推進鄉村振興綠色打底 幸福敲門本報記者 王明峰彩色的道路兩側,黃澄澄的「愛媛」橘子掛滿枝頭,掩映著一座座小洋房,自駕其中,仿若在畫裡穿行「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交通運輸部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四川第一站亦在這裡舉行。路通人暢,果園飄香。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 2020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榜單發布,開啟鄉村振興新十年
    10月30日,「無問西東」民宿發展大會暨中國民宿榜「黑松露」獎頒獎盛典,在四川彭州龍門山盛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民宿主、平臺運營方、專業服務提供商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這個總體量高達500億的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用民宿撬動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 廈門市:鄉村振興生態美 產業發展百姓富
    昨天,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學習體驗活動走進同安軍營村、翔安馬塘村等地,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見證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山鄉巨變。 在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軍營村,大家看到,昔日邊遠的山村依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躍發展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6日電題: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新華社記者王雪冰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三蘇木村的「魚悅農家樂」院落裡,遊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
  • 「回首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嶽陽君山:鄉村振興篇
    1月3日,走進嶽陽市君山區良心堡鎮福星村,滿眼油菜青翠欲滴,碧野無垠,藍天白雲下,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好一幅恬靜美麗的鄉村畫卷。每年三月的良心堡鎮,4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綠色的海洋就被春天染成了金色的花海,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我區因勢利導,大力推行「生態+鄉村旅遊」模式,打造節會經濟,已連續舉辦八屆「良心堡油菜花節」。油菜不僅美了村裡的「顏值」,也富了村民的腰包。
  •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
    新華社蘭州9月12日電題: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新華社記者王銘禹乾旱少雨、戈壁廣布曾是甘肅省酒泉市農業發展的短板。近年來當地巧打「氣候牌」,利用戈壁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變劣勢為優勢,培育出了高產高效的戈壁農業。
  • 「尋美鄉村 樂遊眉山」鄉村旅遊季活動走進東坡老家
    四川在線眉山訊(伍小花 記者 王青山 姚粼)9月12日,「尋美鄉村 樂遊眉山」鄉村旅遊季第七場主場活動走進「東坡故裡」眉山市東坡區,開啟主題為「東坡泡菜爭冠,桂花湖頒獎」的鄉村旅遊活動。下午,在花海.桂花湖景區,遊湖賞花,體驗特色親子遊樂項目,參加「尋美鄉村 樂遊眉山」鄉村旅遊季攝影、短視頻、遊記大賽頒獎儀式,現場抽取互動禮品,觀看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四川清音《歡迎您到眉山來》、歌伴舞《我愛東坡美》、川劇絕活《變臉吐火》等精彩的節目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