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總統派特使訪華 印媒不滿稱"跳過了印度"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馬爾地夫總統亞明。(路透社)

海外網2月8日電 印媒稱,馬爾地夫總統亞明已派遣特使前往中國、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對當前馬爾地夫局勢進行簡報,卻沒有派代表前往「最親密盟友」印度。對此,馬爾地夫大使館稍後解釋稱,這是出於行程安排原因。

印媒稱馬爾地夫特使「跳過」印度

多家印度媒體8日報導,馬爾地夫總統亞明在選派特使前往友好國家說明當前局勢時,「跳過」了印度。據稱,馬爾地夫總統特使將前往中國、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對目前馬爾地夫不斷加深的政治危機進行簡報。

對此,印度報業託拉斯報導稱,馬爾地夫駐印度大使艾哈邁德·穆罕默德(Ahmed Mohamed)解釋稱,「其實印度是馬爾地夫總統特使原定訪問的第一站,但是,預定日期與印度領導層時間不合適。印度外交部長目前不在國內,印度總理本周也將前往阿聯。」

馬爾地夫大使館也在網站上發布「澄清說明」稱,「部分印度媒體報導稱,馬爾地夫共和國總統特使跳過了印度。這不是事實。總統特使、馬爾地夫外交部長穆罕默德·阿西姆(Mohamed Asim)原定於2018年2月8日訪印,但在印度政府的要求下取消了行程。」

另據《馬爾地夫時報》8日報導,馬爾地夫總統亞明特使開始訪問友好國家,向這些國家提供最新情況。其中,馬爾地夫經濟發展部部長默罕默德·賽義德7日晚赴中國訪問,外交部長穆罕默德·阿西姆7日晚赴巴基斯坦訪問,漁業與農業部長默罕默德·肖恩8日赴沙特。

馬爾地夫政治危機加劇,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日前,馬爾地夫總統亞明拒絕按法院命令釋放反對派人士,觸發政治危機。馬爾地夫最高法院1日晚突然發布裁決令,要求亞明及其政府無罪釋放前總統納希德等9名反對派領導人。當天,反對派支持者走上街頭遊行慶祝,並與警方發生衝突。

馬爾地夫政府3日晚間發布聲明說,政府將依法執行最高法院的裁決令。然而,最高法院4日再出一紙裁決令,稱因總統亞明拒絕釋放反對派領導人,將對其進行彈劾。這一裁決令引發了馬爾地夫軍隊及警方不滿,軍方和警方誓死捍衛現政府。

馬爾地夫軍隊4日封鎖國家議會,警方逮捕多人,包括首席大法官阿卜杜拉·賽義德、法官阿里·哈米德以及負責所有司法事務的司法行政部負責人哈桑·賽義德,觸發新一輪的政治危機。5日,亞明頒布為期15日的全國緊急狀態令。6日,前總統納希德呼籲印度對馬爾地夫局勢進行軍事幹預,並派軍方特使前往馬爾地夫。

印度方面稱對馬爾地夫局勢「密切關注」。6日,印方稱對馬爾地夫政府宣布緊急狀態感到「困擾」,並稱對首席大法官及政治人物的被捕表示「關切」。

中方:有關爭議是馬內政,國際社會應尊重馬主權和領土完整

對於馬爾地夫局勢,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中馬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合作,為促進馬經濟轉型升級和人民生活條件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對馬援助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絲毫無損馬主權和獨立,更談不上危害印度洋地區的安全。中馬友好合作是面向馬全體人民的,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耿爽表示,中方一直密切關注近來馬爾地夫局勢的發展。中方認為,當前馬國內出現的有關爭議是馬內政,應由馬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國際社會應尊重馬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各方對話提供協助和便利,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願就馬局勢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共同推動馬儘快恢復正常秩序。

此外,外交部和中國駐馬爾地夫使館已經將中國公民赴馬爾地夫的領事提醒級別提到最高級。2月5日,外交部和中國駐馬爾地夫使館根據當地安全形勢發布了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馬爾地夫的安全提醒。中國國家旅遊局也已發布安全提醒,提示國內旅行社暫停組織赴馬旅遊。

外交部提醒,請中國公民密切關註上述提醒,在計劃春節出境遊的同時,高度重視旅遊安全風險問題,與旅行社、酒店及航空公司充分溝通協商,妥善解決因客觀突發因素引發的連帶問題。(編譯/海外網 姜舒譯)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姜舒譯、孫蒙

31257853,.馬爾地夫總統派特使訪華 印媒不滿稱"跳過了印度",.2018-02-08 21:59:33,.204263,.姜舒譯、孫蒙

相關焦點

  • 馬爾地夫總統特使訪華 印媒:忘了印度優先?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馬爾地夫近來局勢動蕩,而印度對其形勢的關心裡,似乎總是摻雜著對中國的情緒……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2月8日報導,馬爾地夫總統亞明(Abdulla Yameen)宣布從5日開始全國進入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目前,他已派遣特使前往友好國家中國、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對當前馬爾地夫局勢進行簡報。
  • 馬爾地夫政治危機再發酵!前總統呼籲印度軍方特使介入
    海外網1月6日電 馬爾地夫總統亞明於日前拒絕按最高法院命令釋放包括前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在內的反對派人士,觸發政治危機。當地時間6日,納希德呼籲印度派遣一名印軍方支持的特使,敦促馬爾地夫政府釋放最高法院法官和其他被逮捕者。
  • 德媒稱馬爾地夫危機令印度處境尷尬:想幹涉又不知怎麼做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 德媒稱,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近日來的政治危機吸引了各方的關注。中印兩國都在印度洋地區有著戰略利益,雙方早已開始在馬爾地夫「掰手腕」。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月12日報導,現任總統亞明已經派遣特使前往「友好國家」中國、巴基斯坦、印度,解釋其政府為何要反對最高法院的裁決、並宣布緊急狀態、拘捕兩名最高法院法官。作為亞明的最主要競爭對手,前總統納希德則直接呼籲印度出兵幹涉,迫使亞明釋放法官以及其他反對派人士。
  • 印媒:馬爾地夫為什么正在轉向「中國優先」?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雲天明 王會聰】馬爾地夫政府和反對派的角力仍在繼續,這場政治危機中的「中印爭奪」因素被媒體屢屢熱炒。《印度時報》10日發表長文,總結馬爾地夫如何一步步倒向中國。報導引述不明消息源稱,馬爾地夫總統特使薩伊德上周出使中國時,甚至要求中國派出安保力量保護中國在馬投資的安全。
  • 印媒:馬爾地夫為什麼倒向了中國?為什麼呢?
    報導引述不明消息源稱,馬爾地夫總統特使薩伊德上周出使中國時,甚至要求中國派出安保力量保護中國在馬投資的安全。報導稱,「沒什麼比這更能激發印度的進一步行動了,毫無意外,中國對此提議表示拒絕」。11日,馬爾地夫國防部發表聲明,否認曾向任何國家尋求軍事力量支援。
  • 印媒:就算中國批評,印度也該介入馬爾地夫局勢
    印度媒體一向認為亞明是「親華派」,且馬爾地夫可能步斯裡蘭卡、尼泊爾、巴基斯坦後塵,進一步向中國靠攏。6日就有媒體呼籲,印度應該像世界上所有主要大國一樣,在「自己的地盤」承擔起責任。逮捕前總統加堯姆(馬爾地夫新聞網圖)路透社2月6日報導,目前流亡在斯裡蘭卡的另一名前總統納希德(Mohamed Nasheed)呼籲印度政府派出一名由軍方支持的特使前往馬爾地夫,敦促政府釋放被捕的
  • 馬爾地夫陷入政治動蕩 印媒大談是否出兵
    原標題:論不容掙脫的熊抱:馬國陷入政治動蕩 印媒大談是否出兵  2月6日,馬爾地夫警察在反對黨總部附近警戒。[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雲天明 本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 本報記者 趙覺珵]「印度是否應該幹預馬爾地夫危機?」在《印度快報》網站上,一項正在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接近7成的投票者支持印度幹預馬爾地夫內政。以陽光和海灘聞名的度假勝地馬爾地夫,正處於「緊急狀態」中,日漸白熱化的政治危機吸引著各方目光,而一個周邊國家的媒體公然討論幹預其內政。這種直白頗不尋常。
  • 印媒評達賴去藏南:印度沒必要挑釁中國底線
    歐巴馬的顧問去見達賴   針對美國總統特使的此次「印度之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9月15日表示:「我們堅決反對達賴以任何名義和身份到任何國家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的官方人士以任何形式與達賴進行接觸,我們也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借涉藏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美方非常清楚中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
  • 釋新聞|親印度領導人上臺後,馬爾地夫會疏遠中國嗎?
    20日,薩利赫的特別顧問、前總統納希德更是出言稱新政府將退出與中方籤訂的自由貿易協定。「變天」的馬爾地夫是否會「倒向」印度的懷抱,此前與中國的合作是否會遇冷?這些疑問一時間成為印度和西方媒體熱衷追逐的話題。然而種種跡象顯示,要下這些結論顯然為時尚早。「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這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
  • 印度將提供14億美元援助 馬爾地夫總統: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印媒稱,印度總理莫迪12月17日在與馬爾地夫總統薩利赫會晤後宣布向該國提供14億美元援助,以幫助這個島國擺脫經濟危機。兩國還籤署了4項協議,其中包括一項關於籤證便利化的協議。據《印度快報》12月17日報導,在一個月內與薩利赫的第二次會晤中,莫迪表示,新德裡希望改善與馬累的貿易關係。他說,印度公司在這個島國有很多機會可以利用。在與薩利赫舉行過雙邊會談後,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成功的會談。我們誓言加強關係。我們希望擴大與馬爾地夫的貿易聯繫。
  • 外交部就美日對臺舉動、馬爾地夫局勢等熱點答問
    問:第一,馬爾地夫總統特使正在中國訪問,與中方官員進行了會談。馬方提出了什麼要求?中方會給予馬方什麼樣的支持?第二,據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和印度總理莫迪的通話中,雙方重點討論了馬局勢。雙方表示關切,呼籲馬政府維護法治。聯合國安理會也舉行了會議。
  • 埃及新總統穆爾西訪華 埃媒稱「首訪世界大國」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劉睿 陶短房】埃及官方23日發布消息稱,應中方邀請,埃及首任民選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將於8月28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外交部網站23日稱,穆爾西就任後首次訪華,中方對此高度重視,兩方將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並籤署一系列雙邊合作協議。
  • 在馬爾地夫,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結果很尷尬:前總統感謝中國,印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截圖文章分別從中馬友誼大橋和印度大橋展開敘述。文章稱,在印度洋的中心,2.1公裡長的中馬友誼大橋從一個田園詩般的環礁上蜿蜒而出,連接著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它的國際機場。CNN稱,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今年8月份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 馬爾地夫總統就職剛滿月就首訪印度,啥信號?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馬爾地夫總統薩利赫(圖源:莫迪推特)周一(12月17日),馬爾地夫總統薩利赫將出訪印度。對於他就職剛剛滿月就首訪新德裡,外界普遍不感到意外。一是因為他早在競選時就提出「印度優先」的外交政策,一直被部分印度甚至西方媒體描繪為「親印派」領導人。二是為「投桃報李」,畢竟在一個月前的就職典禮上,印度總理莫迪作為唯一一位外國領導人高調出席捧場。在印馬關係升溫的背景下,兩國高層頻繁走動也在情理之中。
  • 日媒稱外相欲訪華被拒絕 卻積極聯繫多方抗衡中國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屠麗美】日本共同社21日報導稱,由於不滿安倍政府在南海問題和朝核問題上的應對,中方以日程安排困難為由,對接待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到訪表示為難,令後者「不得不」放棄訪問中國的計劃。這種說法沒有得到中方的確認。
  • 印度給馬代10億美元還中國貸款?馬爾地夫外長這樣回應
    馬爾地夫新總統薩利赫本月中旬上任,新政府的三位部長24日—27日同時訪問印度。《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稱,馬外長沙希德27日在印度表示,印度將為馬爾地夫新政府提供「緊急援助」,但沒有提及具體數字。《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稱,在本周一於新德裡舉行的會議上,印馬兩國外長同意就經濟和安全事務開展合作。
  • 傲慢的印度,又在尼泊爾碰了釘子
    18日,該修正案在尼泊爾議會聯邦院獲得通過,將經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籤署後正式生效。  這波操作之後,尼泊爾的領土面積將較原來增加335平方公裡。雖然地方不大,卻引發鄰國印度的強烈反應,原因在於尼印兩國對於上述三個地區的領土主權長期存在爭議。印度外交部稱尼泊爾此舉是單方面行動,「不是以歷史事實或證據為依據」,拒絕承認尼泊爾新版圖。  挑起本輪領土爭端的實際上是印度。
  • 印自顧不暇之際,卻向馬爾地夫提供巨額貸款,專家:值得中國警惕
    印度此舉看起來是幫助馬爾地夫,但其實據專家解讀,此舉實則劍指中國,值得中國警惕。 如今印度疫情愈發嚴重,每日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面對國內如此嚴峻形勢,印度政府卻向馬爾地夫提供巨額貸款,其背後用心不得不讓人懷疑。
  • 不毀約,馬爾地夫新財長為中國基建談價碼
    【文/觀察者網 郭涵】 馬爾地夫「親印」總統薩利赫上周甫一宣誓就職,就聲稱要退出馬中自貿協定。如今,在薩利赫即將訪印之際,新任財政部長又聲稱中國基建投資「價格虛高」,但不會推翻已有合同。 馬爾地夫前總統亞明曾表示,一半以上的債務都是前任政府欠下的 圖源:法新社 沙希德稱馬累奉行「印度優先」政策,總統薩利赫將於12月17日訪印,作為上任後首次外訪
  • 朝鮮特使來華不僅為援助更是為修補中朝關係
    5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特使、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龍海。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環球網綜合報導】朝鮮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做為金正日的特使突然來華訪問,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