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人的小木屋
2017年9月份以來,由於工作的原因,我一連四次橫跨巍峨的阿爾泰山脈。尤其是在嚴冬季節進入大山腹地,這樣的機會是許多攝影「發燒友」夢寐以求的,不可想像的,自然而然的讓朋友們就有那麼一點的「羨慕嫉妒恨」了。
在工作之餘,我拍了圖片,寫了短文,讚美了阿爾泰山的四季,謳歌了那山、那水和那景。今天,我想說說「那人」——圖瓦人,還有「那屋」——小木屋。只有這樣,似乎才能算是比較全面的、比較系統的向朋友們介紹了我心中的聖地、遊人的天堂、上帝的後花園——喀納斯。
圖瓦人是世代居住在喀納斯湖區、是我國56個民族之外的少數民族。傳說圖瓦人是蒙古大汗鐵木真的後代,是成吉思汗西徵使遺留下的一隻部隊,或者說是一個部落。他們善騎馬、善滑雪、善歌舞,勇敢強悍,古樸敦厚,依然保留著比較原始的遊牧和狩獵的生活方式。
每年7月份左右,圖瓦人都要集聚在一起舉行一次「敖包節」。這個時候,平日裡寧靜的喀納斯湖畔彩旗飄揚,人歡馬叫,熱鬧非凡,人們進行賽馬、射箭、摔跤、歌舞等娛樂活動,盡情抒發他們心中的快樂和喜悅。
喀納斯是圖瓦人冬季的定居點,每年春暖花開的時節,他們就趕著牲畜去高山上牧草更加豐厚的夏牧場放牧。深秋時分,又回到喀納斯。每年的10月25日,圖瓦人將在這裡舉辦「點燈節」。傍晚,人們點起柴堆圍坐在周圍,舉行隆重的祈禱儀式,期盼這個嚴冬能夠平安度過。儀式結束後,人們各自回到小木屋,點亮油燈,這是一年中辛苦勞作的結束的標誌,隨後,大雪就封山了,這裡就成為冰雪的世界了。本人的拙作《冬日喀納斯,童話裡的仙境》,就描寫了冬季喀納斯的美景。
圖瓦人有一個美好的家園,那就是用原木壘起的小木屋。小木屋非常別致,極具有歐洲風格。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山谷河畔,炊煙飄搖、奶酒飄香;小橋流水、古樸自然。小木屋成為喀納斯和圖瓦人獨特的標誌,青山綠水環抱的草地上一座座小木屋排列在那裡,裝點了綠油油的草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村落,這就是圖瓦人的家園,圖瓦人世世代代在繁衍生息,延續了民族的根、鑄就了民族的魂。
圖瓦人的小木屋和喀納斯湖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構成了喀納斯獨居魅力的人文、民族風情。一棟棟、一排排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牛羊,與高山、森林、草地、藍天白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自然文化景觀。春夏秋冬四季,喀納斯、小木屋呈現這人們眼前的景致都不相同,給人們的視覺感受,心靈體驗也不相同。
圖瓦人的小木屋它不僅僅是阿爾泰山的一道風景線,也是攝影家、畫家心中的聖殿、創作的源泉。人們鍾愛圖瓦人豪放、英武的性格、獨特的生活習俗,更喜愛小木屋的外形、色彩和幽靜。這一切都給人們帶來創作的靈感和激情,許多著名的佳作都出自喀納斯,出自小木屋。
喀納斯、圖瓦人、小木屋,我永遠以忘懷的天堂,儘管多次前往,始終都有是第一次神往的幻想。儘管這裡的山山水水都有我的身影,但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屋,依然使我魂牽夢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