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長期照護險申請開通兩周 市人社局回應六大關注點

2020-12-12 紅星新聞

7月1日起,成都市正式啟動長期照護保險政策試點工作,並正式受理這項全新社會保險的申請。目前,長照險的申請開通已過去兩周時間,全市各區(市)縣的22個現場申請點位,以及受理在線申請的手機客戶端「蓉城照護-AP」,均收到了許多參保人員的申請。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首批申請長照險的參保人員,目前正在按規定程序接受審核、評定。通過了最終評定、審核的申請者,最快將於下月享受到長照險待遇。

長照險試點實施並開通申請後,針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醫保個人帳戶調整劃撥比例、長照險的覆蓋群體、保障範圍、待遇撥付等群眾關切的六大問題,記者專訪了市人社局醫保處副處長楊建。他表示,長照險制度的試點,既因應了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趨勢,也豐富了現行社會保險體系。通過為長期重度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護,既可讓失能人員生命更有尊嚴,也能為其家庭減輕經濟精神雙重負擔。

【探訪】

申請開通首日

經辦機構上門受理評估

7月6日,在簡陽市家樂養老中心2樓,85歲的陳選清臥在床上,移動困難,護工將她扶起,為她擦了把臉。女兒劉興華告訴記者,陳選清3年多前就失能在床,無法自理。7月3日,她幫母親申請了長照險,如果能夠評定通過,成功申請到,這將有望成為全家生活的轉機。

養老中心的護工告訴記者,陳選清雖然頭腦清醒,但患有較為嚴重的骨質疏鬆,身體活動困難,走路、如廁,都需要人來幫忙,無法自理,甚至吃飯也需要有人幫忙。記者在病房中看到陳選清,她的病床前擺放著便桶,因骨質疏鬆,骨關節突出,看上去骨瘦如柴。她臥在病床上,聽力退化,說話含糊不清。

劉興華告訴記者,自己早前在新聞中看到過長照險要試點,「但是不太敢相信這是真的」。直到7月1日試點正式啟動後,經辦機構專門來到養老中心,上門來幫老人主動提供申請受理服務。

由於擔心很多失能老人或家屬在政策實施初期還不了解,「我們是上門去主動宣傳和辦理的」。簡陽市醫保局副局長張有芳告訴記者,申請開通首日,簡陽的經辦人員就集中來到幾家養老醫院或機構,主動為老人們提供申請受理服務。所以,在陳選清所在的養老中心,目前已有8位老人申請後通過了第一環節的初評,接下來將進入專業審核和公示環節。

代申請要交授權書

「評估很嚴謹」

68歲的鄧茂珍和陳選清住在同一家養老機構。經辦機構上門來受理申請時,常年坐在輪椅上的鄧茂珍也成為了申請人之一。

丈夫胡啟友告訴記者,申請程序並不複雜,提交材料包括3項,分別是鄧茂珍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原件和複印件、社保卡原件和複印件,以及鄧茂珍的有效病情診斷證明、醫學檢查檢驗報告、入出院記錄等病歷材料的原件或複印件。

而家在成都天府新區的徐麗燕,則是幫婆婆申請長照險的代理人。她告訴記者,她提交的申請材料包括5項,分別是婆婆本人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原件和複印件、社保卡原件和複印件,以及婆婆的有效病情診斷證明、醫學檢查檢驗報告、入出院記錄等病歷材料的原件或複印件;還有代辦人也就是我本人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原件和複印件,婆婆按了手印的代辦委託書。

據胡啟友稱,提交申請後,妻子鄧茂珍目前已經有專門的評估人員對她進行了上門評估。雖然評估結果還在等待,但整個評估過程在他看來「非常專業」。

他記得,現場評估是評估人員上門來到妻子所在的養老機構,為申請材料通過的老人們進行逐一現場評估。「就像測試一樣,好幾位專業的經辦人員,給她問問題,測試能力」。胡啟友記得,每個失能者的評估都差不多要半小時,主要測試了吃飯、上廁所、走路等生活基本能力情況,還有例如畫圖測試記憶等等,「整個過程非常嚴謹」。

期待著申請成功

「到時就能給母親買更好的奶粉」

陳選清的女兒劉興華年過六旬,也已是退休人員。劉興華告訴記者,由於母親臥病多年,送到專業的機構照護最為穩妥,不過費用接近三千元每月。三千元,恰好是陳選清的退休金數額。而除了機構照護的費用,劉興華還需要負擔一部分母親日常吃穿用度的開銷,「我自己的退休金是四千元,家中開銷加上母親的開銷,勉強維持吧」。

劉興華稱,如果母親能夠申請到長照險,每月一千多元錢的待遇,對於家庭而言,是雪中送炭。「平時沒有多餘的錢給母親買的糖果、糕點和好奶粉,就能給她買了」。

徐麗燕的婆婆則是一直在家中,由徐麗燕的公公照顧。她告訴記者,申請長照險,婆婆選擇的是居家照護。但公公已經75歲,「身體也很不好」。而自己和老公又每日在外奔波。

徐麗燕最期待的是,如果能夠申請到待遇,「就能給婆婆找一位專業的護理人員了」。

【專訪】

人社局回應長照險六大關注點

1、長期照護保險好在哪?

據市人社局醫保處副處長楊建介紹,長照險制度試點是黨和國家立足國情,著眼更好保障改善民生,作出的一項重大民生決策部署,並已寫入了國家「十三五」規劃。

他表示,目前我國現行五項社會保險制度,保障了居民從出生到年老,以及發生疾病、失業、工傷等情況時的基本保障問題。但對生命末期最容易發生的長期重度失能之後的生活照料保障尚無制度安排。「從搖籃到天堂,社保應是生命全周期的保障」,從國際經驗看,當一個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後,就應當對失能保障作出制度安排。

而對於我國來說,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建立長照險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老齡化加劇也帶來了長期失能照料的剛性需求。他介紹,長照險與養老保險不同。養老保險解決的是退休以後沒有工作收入下的剛性生活需求,而長照險解決的是失能以後需要請人照護的剛性照護需求。

此外,隨著少子化、無子化家庭的增多,「子女沒有多餘精力去全方位照顧失能老人生活,必須藉助第三方」。建立長照險制度,既能讓長期重度失能人員生命更有尊嚴,也能為其家庭減輕經濟精神雙重負擔。

2、覆蓋人群為什麼只有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參保人員?

楊建介紹,長照險是一項全新的社會保險制度,為了穩慎推進,國家層面要求先行在部分人群中試點。

長照險制度是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需要通過政府、企業、個人、社會多方籌資。而城鎮職工個人可以通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劃撥比例進行籌資,無需再另行繳費,不額外增加負擔。隨著長照險試點的推進,覆蓋範圍也將逐步擴大,「全覆蓋是一定的」。

3、為什麼醫保個人帳戶每月劃入的錢少了一點?

對於一些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提出的「個人醫保帳戶被扣款」問題,楊建介紹,並非扣了個人醫保卡裡面的錢,而是因為調整了個人帳戶的劃入比例。

他介紹,整個醫保基金功能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用於大病住院治療的統籌基金,另一部分是用於小病門診看病購藥的個人帳戶基金。按照社會保險共濟和統籌的原則,為確保長照險制度平穩運行和對長期重度失能人員提供有效保障,需要通過政府財政投入、調整醫保統籌基金和醫保個人帳戶進行籌資。

但醫保個人帳戶調整比例並不多。以今年為例,試點實施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籌資比例,每月醫保個人帳戶減少劃入的額度,不到每月劃入金額的1/10。而參保人員一旦失能,每月享受待遇接近2000元。此外,對於參保超過15年的人員來講,每增加兩年參保,待遇也將多1個百分點。

「責任共擔、互助共濟,是社會保險的基本原理」,楊建還介紹,隨著老齡化加劇,越來越多的失能老人將給許多家庭帶來照護壓力,這也是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的現實問題。或許有些參保人員會認為失能離自己很遠,但無論是對自己未來多投入一份保障,還是為親朋鄰裡中的失能人員及其家庭提供現實幫助,參加長照險都是非常必要的。

這不僅是對敦親睦鄰、守望相助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還對構建更加完善的互助共濟社會關係網絡,服務建設和諧社會系統工程具有積極作用。

4、保障對象為什麼只有長期重度失能,而非短期、中度輕度失能?

楊建介紹,長照險作為一項全新社會保險制度,需要理性設計。在制度設計時堅持保障人員低覆蓋起步,保障待遇低水平起步,籌資水平低負擔起步,所以先期才將保障範圍從重度失能人員開始。另一方面,在失能群體裡面,長期重度失能人員失能時間長,失能情況不可逆轉,經濟壓力與精神負擔也更重。待制度試點逐步推進,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後,將逐步擴大保障範圍。

他還介紹,老年痴呆患者,也就是失智人員,從失能情況來看也應當屬於長期失能人員。但由於其鑑定標準和服務標準與身體失能人員完全不同,尚無成熟可借鑑的經驗,還需要抓緊研究與制定具體標準。目前,市人社局正組建專家團隊抓緊進行課題研究,爭取早日出臺標準,將長期重度失智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5、為什麼成都成為試點?

楊建介紹,成都之所以成為全國首批15個試點城市之一,首先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人社部門的積極爭取。另外,成都也有現實需求。成都老齡化程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5個百分點,失能老人比較多,現實需求也比較大。

此外,楊建還表示,成都在長照險試點中,將努力探索一條最適合市情民情的成都模式,給市民帶來先行優勢,讓參保人員切實享受這一惠民政策;同時將通過試點積累經驗,為將來國家建立長照險制度提供成都經驗。

6、為什麼長照險待遇是給照護機構或照護人員,而非申請者本人?

對此,楊建介紹,成都開展長照險試點,一方面有效減輕失能人員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切切實實滿足失能人員的照護剛需。所以,採取購買服務方式為失能人員提供照護服務。

「我們會通過制度運行分析、日常巡查、隨機抽查尋訪、參保人員評價照護機構服務等措施,對照護服務機構服務情況實施動態跟蹤管理,確保失能人員享受到規範、標準和滿意的照護服務。」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垚

編輯 潘莉

相關焦點

  • 成都長期照護險申請開通兩周 市人社局回應六大關注點
    7月1日起,成都市正式啟動長期照護保險政策試點工作,並正式受理這項全新社會保險的申請。目前,長照險的申請開通已過去兩周時間,全市各區(市)縣的22個現場申請點位,以及受理在線申請的手機客戶端「蓉城照護-AP」,均收到了許多參保人員的申請。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首批申請長照險的參保人員,目前正在按規定程序接受審核、評定。
  • 成都將失智導致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
    本報訊(記者吳亞飛)根據成都市出臺的《關於將失智導致的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保障範圍的通知》,11月1日起,成都將失智導致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保障範圍。  長期照護保險是為長期失能人員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日常護理等服務提供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 成都長期照護保險已有上萬人受益 或將失智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1月16日報導 今天上午,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做客《成都面對面黨風政風熱線》,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截止到本月12日,成都市已經有11032人參保長期照護保險,2018年有望將失智人員納入到範圍內享受保障,目前已經開始做課題研究。
  • 成都:長期照護保險今年擬將失智人員納入保障
    本報訊 (記者 徐璨) 長期照護保險試點於去年7月1日全面推開,長期重度失能人員每月最高可享受到價值1796元的照護服務。現在情況如何?有多少人受益?昨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截至1月12日,我市已經有11032人參保長期照護保險,2018年有望將失智人員納入到範圍內享受保障。
  • 下月起可申請!成都將失智導致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照險保障
    成都市作為國家首批確定的15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之一,去年7月1日,成都全面推開了長期照護保險試點工作。截至2018年9月,成都市已受理失能評估申請2.6萬餘人,享受待遇1.79萬餘人。大批的失能人員,尤其失能老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生活照料問題。
  • 成都市因失智導致重度失能人員 下月起將納入長期照護保險
    10月30日,記者從市人社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進一步完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減輕失智人員家庭的照料負擔,按照逐步擴大保障範圍的原則,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將失智導致的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保障範圍的通知》,從2018年11月1日起將失智導致的重度失能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保障範圍。  據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失智人員申請長期照護保險待遇應首先進行失能評定。
  • @老年人,1月起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1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近日,上海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積極發揮新近頒布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效應,堅持以異地養老的上海失能老人迫切需求為導向,以「謀定快動」的執行力抓開局,2021年新年伊始即出實招助力上海老人異地養老,啟動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試點。
  • 智能化為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提供新機遇
    中新網北京5月31日電 (招嘉虹)31日下午,由老齡社會30人論壇、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中日養老體系與政策比較——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多位專家學者就中日兩國老齡社會發展現狀、存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其中,長期照護保險成為最熱話題。  「嬰兒有父母心甘情願為他們買單,但誰來為老人買單?」
  • 「十三五」成就巡禮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通報「十三五」成就
    「十三五」成就巡禮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通報「十三五」成就 2020-12-12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今年內將失智參保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
    「在申請了長期照護保險之後,我們請了護工一起照顧母親,不僅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也提高了母親的生活質量。」和陳江華一樣,因為申請了長期照護保險而改善了家裡失能人員生活質量的家庭越來越多了。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6月30日,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共受理失能評估申請22959人,享受待遇16013人,社會效應初步顯現;享受待遇的人群以60歲以上人員為主,佔比94.64%;待遇方式以居家照護為主,佔比約82.36%,「親情優於專業」制度特色凸顯;籤訂協議照護服務機構53家,推動了當地醫養結合發展。
  • 試點3年來,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到底起了哪些作用?
    人民網成都9月29日電 據成都市醫療保障局官微消息,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試點正式實施以來,3年多過去了,試點工作情況如何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成都市長期照護保險試點工作 2017年7月,成都市正式開始長期照護保險試點工作。
  • 市人社局上線,等你來提問
    哪些人可以申請失業補助金?如何申請失業補助金?12月16日上午9:30—11:30,武漢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將上線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就失業補助金申請相關問題,實時在線回答網民提問,解讀最新政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期失業補助金政策引起了廣大市民的廣泛關注,為引導幫助符合條件的人員高效、便捷申領,12月12日市人社局發布了失業補助金申請須知。失業補助金是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出臺的一項階段性政策。由於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申請,也不知道是否符合申請條件,近期不少人通過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諮詢,成為民生熱點。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 長期護理險是什麼意思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舉個例子:在此前的試點城市中,上海的陳阿婆就已經用上了長期護理保險。
  • 市人社局最新通知!
    市人社局最新通知!為進一步落實市政府「放管服」改革舉措,方便群眾就近辦理社會保險業務,從2020年4月起,靈活就業人員辦理下列社會保險業務:(一)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新參保;(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續保;(三)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停保;(四)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選檔;(五)靈活就業人員欠費申請核銷
  • 市人社局局長紀敏:織密網保民生,搭平臺攏人才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社工作牽起社會發展的兩端,它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而在接受半島專訪的時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紀敏有著更深層更長遠的考慮: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意義,讓青島更加宜居、幸福、創新、國際。未來,青島人社要在保障民生方面繼續發力,還將打造中國智谷,致力於更高層次的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
  • 長期護理險,還需從「長」計議
    近日,「社保第六險要來了」的新聞衝上熱搜,不少人點讚:「這個可以有,非常有必要,支持!」所謂「社保第六險」,即長期護理險。它是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 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 成都將建三級老年專科醫院
    到2020年,全市老年醫療護理床位要增至8000張以上;2016年12月前,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此外,成都市還將支持市八醫院(原市慢性病醫院)建設成為三級老年專科醫院,支持市五醫院建設老年病特色專科和老年病急危重症救治特色中心。昨日,記者對成都市八醫院和市五醫院進行了探訪。記者了解到,對於未來三年內建成三級老年專科醫院,市八醫院已經在著手準備。
  • 長期照護 籌資需「從長計議」
    人社部於2016年6月27日發布的《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按照該指導意見,我國將在河北承德市、吉林長春市、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上海市、江蘇南通市和蘇州市等15個城市進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
  • 2020青海省考報名入口開通了嗎?-青海人社局
    青海人社局:報名入口同步開通,請廣大考生保持關注!   2020青海省考報名入口開通了嗎?由青海人社局考試快訊提供,以及提供2020青海公務員報名入口考試信息。更多關於2020青海省考報名入口開通了嗎?,青海省考報名,青海公務員報名入口,青海省考報名入口快訊的內容,請關注青海公務員考試網!! 2020青海省考報名入口開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