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閣水哥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被貶謫黃州。這一年,對於他個人來說很難,與其說是貶官,不如說是圈禁。可是對於赤壁來說,那真的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春天。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
01 千古風流
對於風流這個詞,內涵意義很多並且褒貶極端。而大多數場景之下,我們都會將這詞送給那些高雅的名士或者是低俗的街頭混混。這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都能一併使用的詞語,確實呈現了千年文學的流變對定義的重大的轉折。
而蘇軾的《赤壁懷古》顯然不是講述當時的風流名士,而赤壁在他心裡也是兩種「風流」並存。
第一種是屬於豪傑的赤壁。正如《念奴嬌》所講的「大江東去,故壘西邊」。
第二種是智者的赤壁。《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驚」。
兩種風流,代表這蘇軾的兩樣的心境。從時間來說,先有赤壁賦,再寫念奴嬌。當蘇軾貶謫黃州,困守這遠離政治核心圈的地方,灰心喪氣之感變成了隨緣自得的哲學思辨。「烏臺詩案」對於蘇軾的打擊是真的很大。因詩獲罪之下不得不做出了保護性的措施。表達的是對於貶謫的無怨無悔,隨遇而安的心境。
但是他心裡依舊不甘。在野的周郎面對雄霸天下的曹操尚且可以一戰,為何自己要躲進這小船之中,和朋友賞月弔古呢?
不見驚濤拍岸,只有白露橫江。
02 豪傑
那個橫江槊詩的曹操還在嗎?蘇軾借著友人之口問出這個疑惑。如此豪邁的曹孟德依然無法跨越赤壁,終落得兵敗之下場。這是一般人眼中的結局。
而在智者看來,生命苦短的人間之嘆似乎才是蘇軾想說的。為啥要立功,還不是一杯黃土埋了的結果。曹操用《短歌行》給出了他的答案。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從及時行樂的低端需求,跨越到了天下的思考中來。人固有一死,但天下的得失更加重要。曹操要做周公,這是明確的。不管能不能到達這麼一個高度,至少達標了曹操的心志與目標。
而蘇軾又在這個基礎上,更加深了一步。
「惟江上之清風,於山間之明月」
豪傑應該如同清風明月一般。雖然他不在了,但是當風起時,就知道他曾經來過。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飛!蘇軾似乎在探究一種叫做永恆的東西。
而真正的赤壁記錄了只有周郎的英姿勃發而已。
豪傑,如夢中之境。而夢,猶如莊周之蝶
03 夢
對於此時的蘇子來說,黃州似乎就是一個夢。前面一個政治上的夢破了。而此後的放肆潛懷之夢才剛剛開始。
初嫁的小喬,意氣風發的周郎。在赤壁遇到了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是戰還是降?
正如張昭等人所言,曹軍勢大,不可爭鋒。為了江東百姓,不如早早的投降吧。是的,為了家裡的妻小似乎投降是很不錯的選擇。可是周郎並不這麼想。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分析利弊,條陳得失。自願率軍阻擊曹軍這才是英雄周瑜所要做的逆天之事。也許這輩子就幹了這麼一件大事,但足以記載清史。
赤壁,終於要捲起千堆雪了。
而蘇軾卻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有一名道士,羽衣蹁躚對他說,在赤壁你快樂嗎?
不快樂,但是很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