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赤壁印象:千古風流豪傑夢,敢愛不敢恨的現實困境

2020-12-08 南閣水哥

文丨南閣水哥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被貶謫黃州。這一年,對於他個人來說很難,與其說是貶官,不如說是圈禁。可是對於赤壁來說,那真的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春天。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

01 千古風流

對於風流這個詞,內涵意義很多並且褒貶極端。而大多數場景之下,我們都會將這詞送給那些高雅的名士或者是低俗的街頭混混。這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都能一併使用的詞語,確實呈現了千年文學的流變對定義的重大的轉折。

而蘇軾的《赤壁懷古》顯然不是講述當時的風流名士,而赤壁在他心裡也是兩種「風流」並存。

第一種是屬於豪傑的赤壁。正如《念奴嬌》所講的「大江東去,故壘西邊」。

第二種是智者的赤壁。《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驚」。

兩種風流,代表這蘇軾的兩樣的心境。從時間來說,先有赤壁賦,再寫念奴嬌。當蘇軾貶謫黃州,困守這遠離政治核心圈的地方,灰心喪氣之感變成了隨緣自得的哲學思辨。「烏臺詩案」對於蘇軾的打擊是真的很大。因詩獲罪之下不得不做出了保護性的措施。表達的是對於貶謫的無怨無悔,隨遇而安的心境。

但是他心裡依舊不甘。在野的周郎面對雄霸天下的曹操尚且可以一戰,為何自己要躲進這小船之中,和朋友賞月弔古呢?

不見驚濤拍岸,只有白露橫江。

02 豪傑

那個橫江槊詩的曹操還在嗎?蘇軾借著友人之口問出這個疑惑。如此豪邁的曹孟德依然無法跨越赤壁,終落得兵敗之下場。這是一般人眼中的結局。

而在智者看來,生命苦短的人間之嘆似乎才是蘇軾想說的。為啥要立功,還不是一杯黃土埋了的結果。曹操用《短歌行》給出了他的答案。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從及時行樂的低端需求,跨越到了天下的思考中來。人固有一死,但天下的得失更加重要。曹操要做周公,這是明確的。不管能不能到達這麼一個高度,至少達標了曹操的心志與目標。

而蘇軾又在這個基礎上,更加深了一步。

「惟江上之清風,於山間之明月」

豪傑應該如同清風明月一般。雖然他不在了,但是當風起時,就知道他曾經來過。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飛!蘇軾似乎在探究一種叫做永恆的東西。

而真正的赤壁記錄了只有周郎的英姿勃發而已。

豪傑,如夢中之境。而夢,猶如莊周之蝶

03 夢

對於此時的蘇子來說,黃州似乎就是一個夢。前面一個政治上的夢破了。而此後的放肆潛懷之夢才剛剛開始。

初嫁的小喬,意氣風發的周郎。在赤壁遇到了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是戰還是降?

正如張昭等人所言,曹軍勢大,不可爭鋒。為了江東百姓,不如早早的投降吧。是的,為了家裡的妻小似乎投降是很不錯的選擇。可是周郎並不這麼想。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分析利弊,條陳得失。自願率軍阻擊曹軍這才是英雄周瑜所要做的逆天之事。也許這輩子就幹了這麼一件大事,但足以記載清史。

赤壁,終於要捲起千堆雪了。

而蘇軾卻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有一名道士,羽衣蹁躚對他說,在赤壁你快樂嗎?

不快樂,但是很暢快。

相關焦點

  • 蘇軾的赤壁印象:千古風流豪傑夢,敢愛不敢恨的現實困境
    文丨南閣水哥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被貶謫黃州。這一年,對於他個人來說很難,與其說是貶官,不如說是圈禁。可是對於赤壁來說,那真的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春天。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
  • 蘇軾的赤壁印象:一個夢想,兩種風流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而蘇軾的《赤壁懷古》顯然不是講述當時的風流名士,而赤壁在他心裡也是兩種「風流」並存。第一種是屬於豪傑的赤壁。正如《念奴嬌》所講的「大江東去,故壘西邊」。第二種是智者的赤壁。《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驚」。
  •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一豪傑 蘇軾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蘇軾兩首絕命詩悽楚哀慟,令人不忍卒讀。「烏臺詩案」發生之後,宋神宗母曹太后,以及當朝許多人紛紛營救。宋太祖趙匡胤曾對其子孫說:「除了謀反罪,不殺讀書人。」
  • 蘇軾的赤壁,1詞2賦寫盡勝敗英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而蘇軾的《赤壁懷古》顯然不是講述當時的風流名士,而赤壁在他心裡也是兩種「風流」並存。第一種是屬於豪傑的赤壁。正如《念奴嬌》所講的「大江東去,故壘西邊」。第二種是智者的赤壁。《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驚」。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天下人記住「黃州」這個名字,大概是蘇軾那場莫須有的冤案,讓他跌跌撞撞、帶著一身驚懼與傷痛闖入這裡——黃州,這座不知名的小城,張開懷抱熱情地擁住了他。蘇軾在這裡療傷,也在這裡蛻變,從蘇軾到東坡,他用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他有迷茫、有困頓、有失意,但更多的是徹悟與提升。
  • 蘇軾和辛棄疾都曾寫過《念奴嬌》,卻演繹了不同風格,網友:真妙
    我們都知道蘇軾曾經寫過一首《念奴嬌》,被流傳千古,甚至在我上學的時候,還記入了當時高中的語文課本,而這首詞也是非常的有意境,以至於當時背誦的時候還不禁感慨。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辛棄疾也寫了一首《念奴嬌》,但是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卻是有蘇軾的截然不同。
  • 故宮文華殿熱展蘇軾主題,咱也展:蘇子赤壁千古風流主題書畫
    故宮博物院在文華殿熱展蘇軾主題書畫為解眼饞,在十七書藏裡狂搜一批蘇軾赤壁情懷相關的歷代書畫,小展一下蘇子豪情《赤壁賦》引發的千古書畫風流,一起欣賞。北宋蘇軾自書赤壁賦蘇先生除了前後赤壁賦當然還有那闋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 蘇軾,在黃州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表達這樣的心聲
    在宋代元豐五年時,蘇軾45歲,因為烏臺詩案的影響,蘇軾被貶謫到了黃州,黃州的經歷讓蘇軾徹底實現了脫胎換骨,讓蘇軾成為了人人皆知的蘇東坡。在黃州之後,有一天,蘇軾來到了赤壁,這一天是一個黃昏,古老的赤壁仿佛在等待著蘇軾的到來。滄桑的赤壁有很多話語要對蘇軾訴說。
  • 從「寂寞沙洲冷」到「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教你如何走出困境
    面對困境,蘇軾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呢?蘇軾除了寫過流傳千古的《赤壁賦》,他的這首《念奴嬌》亦是詞中的上乘之作。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蘇軾在「假赤壁」的抒懷之作,三國英雄今安在,人間如夢華發生!
    因為我實在不敢想像這樣的事情如果落在我的頭上,我會有多少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我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但是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大人物卻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他就是北宋大詞人蘇軾。公元1080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反對新法被貶謫到黃州,即今天的湖北黃岡。
  • 赤壁三詠:蘇軾在黃州成就了經典的傳奇
    這一年,成就了蘇東坡在文壇上的神話,「赤壁三詠」是蘇東坡在文學藝術領域上的巔峰之作,這源於他心理的變化和審美的升華。信念重鑄「赤壁三詠」終於成就蘇軾的傳世經典人都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感情,受到外物的刺激發生審美感興,有了審美感興就吟詠出情志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 赤壁,千古風流浪漫之地
    名噪千古的赤壁古戰場原是個水富山幽的秀美之地。赤壁市原名圻,再早還叫過沙羡。蒲圻的名字是三國東吳國主孫權起的他酷愛這個地方湖泊眾多,菖蒲水草叢生,認為吉祥。蒲,蒲草。圻水澤邊緣。邊界的意思。西漢高祖六年有的沙羡名,也是與地貌徵有關,河多沙石,渚清沙白。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被譽為「古今...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朝代】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而詞中透漏出的「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也是東坡《赤壁懷古》詞不到之處,這種《滿江紅》蘇東坡也寫不出,這不是水平的問題,而是經歷得不同。因為嶽飛從頭到尾說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感情。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瀟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有些東西值得永遠懷念,像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寫的故事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白話譯文】摘自古詩文網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考
    當然這蒼涼之感並沒有為全詞定下消極的基調,而應該是其後兩句「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的襯託:千古風流人物雖然隨歷史的長河一去不復返,但他們建立的功業卻萬世流傳,正如人們還在傳說的周郎赤壁。「三國周郎赤壁」,也有作「當日周郎赤壁」的,這一說是說蘇軾寫完這首詞後,有人對蘇軾說「周郎不必言三國」,蘇軾以為然,故改為當日周郎赤壁,陸遊《入蜀記》中「樂府雲『故壘西邊,人道是,當日周郎赤壁』」。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天下人記住「黃州」這個名字,大概是蘇軾那場莫須有的冤案,讓他跌跌撞撞、帶著一身驚懼與傷痛闖入這裡——黃州,這座不知名的小城,張開懷抱熱情地擁住了他。蘇軾在這裡療傷,也在這裡蛻變,從蘇軾到東坡,他用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他有迷茫、有困頓、有失意,但更多的是徹悟與提升。
  • 蘇仙蘇軾最為豪放的筆頭——《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蘇軾和辛棄疾都曾寫過《念奴嬌》,卻演繹了不同風格,網友:真妙
    我們都知道蘇軾曾經寫過一首《念奴嬌》,被流傳千古,甚至在我上學的時候,還記入了當時高中的語文課本,而這首詞也是非常的有意境,以至於當時背誦的時候還不禁感慨。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辛棄疾也寫了一首《念奴嬌》,但是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卻是有蘇軾的截然不同。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兩首《念奴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