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千古風流浪漫之地

2021-01-10 萍小妮愛旅遊

名噪千古的赤壁古戰場原是個水富山幽的秀美之地。赤壁市原名圻,再早還叫過沙羡。蒲圻的名字是三國東吳國主孫權起的他酷愛這個地方湖泊眾多,菖蒲水草叢生,認為吉祥。蒲,蒲草。圻水澤邊緣。邊界的意思。西漢高祖六年有的沙羡名,也是與地貌徵有關,河多沙石,渚清沙白。

水盈秀溢的武赤壁

一路好山水,一路好風景。山,最高的海拔60米低的最高處也才海拔40多米。要爬的第一座山叫金鑾山。這山的山腰彎曲出一個弧度來,山彎間一片開闊的臺地,一座不大的粉牆黑瓦的小庵堂,一顆粗而又粗幹指雲霄冠如華蓋的古銀杏樹。山腰臺地不高,有石階可上,山臺下是一大片水塘,小環境極是清幽。就想呆在這兒,坐它半天一天的,享受那份幽謐和寧靜。

近1800年前,相中這個地方的是三國鼎鼎有名的人物龐統,他隱居在這個地方,挑水批閱兵書,和諸葛亮、周瑜、魯肅等等老相識坐在一起對弈、飲酒。品茗、高談闊論。這個地方後來蓋起過有九重大殿的庵堂,名鳳雛庵。因屢遭戰火。只剩下了一重清道光年間重修。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現在這個樣子反倒和鳳雛先生在這裡隱居時的樣子接近了,那時的名字叫西山草庵。

金鑾山上徑幽林鬱,沿徑下山,見溝裡長有葉子奇寬奇大的植物,樣子像蒲葵。就有了亞熱帶叢林的感覺一叢一簇的,綠得喜人誘人。據說是和芋頭差不多的種菜。再上山,是南屏山了。南屏山矮得看不出山的模樣來,卻是諸葛亮搭土臺,披髮揮劍借東風的地方。合被後人美化著,成了刻著」借風臺名號的武侯祠。武侯祠前有條蹬道,蹬道一坡到頂,它有多高,這山就有多高了。站在蹬道下看南屏山,那是很有味道的,一年四季春常在,綠蔭如畫,還有禿山變秀山的傳說,與諸葛亮與大喬小喬有關。說諸葛亮讓二喬在祭風臺旁繡五彩屏風才能借來東風並使禿山長滿鮮花佳木。周瑜很生氣,先是生諸葛亮的氣,後是生曹操的氣。生諸葛亮的氣是諸葛亮居然提出讓孫策和自己的夫人做繡女,生曹操的氣是諸葛亮說曹操雀臺揚言要擄二喬到此臺做歌女。

傳說只是傳說,這裡的氣候條件怎能出一座禿山?下了南屏山。就看到了一座小水庫,一道小攔水壩,壩旁是魚攤兒和魚館。聽當地人說,這裡的魚品種可多了彎刀魚、武昌魚、江鰱、江黃魚。鳳尾魚等等等等,攤兒上的魚乾就有好幾種。賣魚乾而不賣鮮魚,是因為淡水魚一出水就死。魚豐,全魚宴的內容也豐啊!聯想有點危險,很容易出口水的。於是,不想魚,想長江,想長江上的古戰場。至此,還沒看到長江呢,看到的竟是田地和村莊。村莊前有一大片地方是建築工地緊貼長江的山叫赤壁山。赤壁山頭上實際是個望景臺。是寬闊而又平整的望景臺。山上有望江亭。有當代人雕塑的寓意豐富。寫實寫意兩結合的周瑜石像,有翼江亭。

山尖叫赤壁磯,像柄利劍插進江裡。站在赤壁的仿古牆內,憑牆望去,望到的是浩淼江水,朦朧依稀的烏林。長江在這裡是馴順的。溫柔的,無法讓人聯想到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烽火狼煙那樣的景象,更無法想像承載近20萬大軍的戰船在這裡被燒毀時的慘烈悲壯場面,平靜的江水似與血腥無緣。我被告之,面前的江面就是曹操訓練水師之地,他的軍馬屯於彼岸的烏林:而赤壁磯這一側,也就是我們的腳下,是周瑜與黃蓋觀敵船、望敵情計的地方。曹操的兵也是上過壁磯的,不幸被及時趕來的東吳兵打退了。

在赤壁摩崖石刻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看不出蘇軾《赤壁懷古》詞的氣魄。江水在傳統吃水線以下至少10米處平靜地流淌。江上有一條馱載汽車的渡輪正開過來,渡口碼頭就在赤壁山的西南,直線距離不過幾百米的樣子。大江從西而來。

娥皇女英昔日的湯池

站在太陽初升、曦暉微沐的龍佑赤壁溫泉客房外的走廊上,憑欄向外眺望,東邊是丘峰籠翠的山頭,正北正西,一棟棟的別墅小樓,小樓間的芭蕉林,花圃與遠山在曦暉中織出的畫卷,既寧靜又溫馨,它是朦朧的又是絢麗的,絢麗在朦朧中,朦朧在絢麗中,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況味,空氣也好極了。

下樓,路在青蔥翠麗中浪漫地彎拐著,頃刻。溫泉中心出現在眼前,主廳外,熱氣蒸騰,乳白色的輕煙籠成一抹又一抹輕紗,輕紗中的美人蕉赤紅著碩大的花穗肥大的芭蕉葉盎著濃烈的碧翠,把煙嵐水汽的玄迷,烘映得格外美麗而幽深。溫泉小鎮,也就是度假村中的商業街,藍白兩色的房屋錯落有致,盡頭一座過街塔樓。街不長,穿過去發現度假村是被水環圍的,水又為山所隔山間有水。水間有山,山都不高,荊深草茂,水似河似湖,熱氣嫋嫋,遍水是溫泉的感覺

酒店中心外向水的一面,遊廊和木亭裡有桌椅,這是一層臺地。看臺地上的人工湖中的建築和花草的倒影比看建築和花草本身更有趣味。不過,我知道,這裡最有魅力最讓人流連的是溫泉。是天然湖,我們在溫泉中心看到了獨門獨院的小別墅,一院一戶,院很小,院中種著芭蕉,客房外有曬臺,從客房和曬臺可直面湖景、山景,室內室外的浴池也都是溫泉水,這是相當滋潤的小環境。大眾式的溫泉池名堂繁多石板床溫泉,石板床下流淌著溫泉水。溫泉水通過石板產生熱,人體躺在石板上面,接受熱石療,據說,可改善血液循環,祛風降溫,對胃寒、風溼病、關節疼痛等症有很好的助療效果。高溫泉,是刺激興奮神經,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的。枸杞子泉,夏枯草泉舒筋泉、活力泉等等,都配置了中草藥。銀浪池、兒童樂園,是為了孩子們建造的,親親溫泉魚池養殖的溫泉魚充滿了靈性,進入溫泉水,那些魚立即圍攏上來,幫你全身上下按摩,同時吃掉身上壞死的角質層。

竹溫泉池在竹簧翠林叢中,水霧繚繞,恍若仙鏡,溫泉水是從五洪山上引下來的。五洪山,自古就有溫泉,傳說娥皇、女英就在這裡泡過溫泉。幾千年的歷史了龍佑赤壁溫泉度假村,巧借了千古風流的浪漫休閒地。至於借的是娥皇女英的傳說還是借的赤壁古戰場的聲名。

相關焦點

  • 蘇軾的赤壁印象:千古風流豪傑夢,敢愛不敢恨的現實困境
    可是對於赤壁來說,那真的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春天。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流傳千古的前後赤壁賦即將誕生,這一次蘇軾留給了一個屬於他的赤壁印象。01 千古風流對於風流這個詞,內涵意義很多並且褒貶極端。而大多數場景之下,我們都會將這詞送給那些高雅的名士或者是低俗的街頭混混。這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都能一併使用的詞語,確實呈現了千年文學的流變對定義的重大的轉折。
  • 張志和的《漁歌子》為什麼能「風流千古」?
    張志和的《漁歌子》,是中唐文人詞最經典的代表之作,「風流千古」的說法,是出自清人劉熙載,他在《藝概》一說中說:「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漁歌子》全詞如下: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雖然經考察三國古戰場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36公裡的長江南岸,但這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人們記住這裡,只是因為它是文學史上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後《赤壁賦》的誕生地。因此,人們又叫它「文赤壁」。
  • 真正的赤壁懷古之地在哪裡?
    孫劉聯軍利用曹軍不善水戰之短,利用火攻大破曹軍。其時,「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傾之,煙焰張天,人馬溺死者甚眾。」(《資治通鑑》)這次戰役,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智取強敵,對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樣著名的戰場,自然是文人雅士們吟詠感懷的對象。然而奇怪的是,古戰場赤壁的具體位置,竟然眾說紛紜。
  • 六句經典詩詞,堪稱千古風流,美不勝收!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詩句出自宋代柳永的《鶴沖天·黃金榜上》,這幾句詩詞大意是:幸運的是那裡住著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細細地追求尋訪。與她們依偎,享受這風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歡樂。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願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赤壁賦名揚千古,佛道的超曠不可忽視,其實底色是儒家
    《赤壁賦》名揚千古,不僅僅是因為蘇軾才華橫溢,還和他的儒釋道精神息息相關。作品裡有厚重的佛道思想,其實,蘇軾的思想首先是儒家的。林語堂說蘇東坡是跳動的火焰,無論何時何地,都給人以溫暖。蘇軾一夜未眠,痛心地寫下:「有田無人,有人無糧,有糧無種,有種無牛,餓死之餘,人如鬼臘。」黃岡東坡赤壁這都是王安石變法導致的。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和王安石變法息息相關。這類似屈原。個人的命運是扛不過國家的。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蘇軾很喜歡這個地方,在這裡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名篇,如課本上的《赤壁賦》,又分為前後兩篇文章,「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此地的戰略重要性和曾經在此發生過的傳奇故事。真實的生活不會因為被寫成了小說而流傳千古,而是因為其自身足夠精彩,足夠厚重,承載著深重的歷史和精神。
  • 臨濟宗何以能千古風流?
    有意氣時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這首意氣風發、氣勢宏闊的偈子,是後人頌揚臨濟義玄禪師的。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末葉,義玄禪師從江南北上,來到了北方的滹沱河畔,住持臨濟寺。一日,鎮州節度使王紹懿來到寺中,在僧堂前,他問:「這一堂僧人還看經麼?」臨濟義玄搖搖頭:「不看經。」
  • 嵩明蘭公祠:千古風流不容絕
    蘭公祠建祠以降,或毀於兵火,或湮沒於風雨,「每於風流將歇之會,即有接踵而興者」,歷代皆有賢達重事修葺,所以古蹟故址一直榮與存焉,迄今人文香火猶盛,風流綿延不絕。蘭公祠在歷史上究竟經過多少次重修,我們無從考證,但其中三次重大的修葺壯舉,均幸有碑文為證;而率爾慷慨舉義的三傑,誠非等閒之輩,此三人,允稱蘭茂之千古知己也。
  •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九: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一般指《三希寶帖》、《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仲尼夢奠帖》、《自敘帖》、《蜀素帖》、《草書千字文》、《前後赤壁賦》、《草書詩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都是傳世至今,現在還存在的。會根據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九:元趙孟《前後赤壁賦》。《赤壁賦》千古美文,加上趙孟元代冠冕。
  • 《念奴嬌·赤壁懷古》:令人慾罷不能的三種古典美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樣一首將豪邁與古典美融合在一起的優秀作品。詩詞與作者《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是這樣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歷代吟詠赤壁詩詞選
    《詠赤壁》  ——王周(唐)   帳前斫案決大計,赤壁火船燒戰旗。   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   《悠悠赤壁》   ——杜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   帝子留遺憾,曹分屈壯圖。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究其原因,在於入聲韻有助於強有力地表達激越矯健的思想感情。《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韻腳均為入聲字,「物、壁、雪、傑、發、滅、發、月」,故而讀來慷慨激越。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中平平仄(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仄(韻)。
  • 詭神詩話:風光好·月昏昏,千古風流醉魄魂,似為鄰
    千古風流醉魄魂,似為鄰。 清詞麗句今猶在,仍流彩。尋覓情思卻若塵,惜無痕。 4、醉魄魂:吟魂醉魄,原謂陳後主叔寶也,後也有指李白,如宋代強至《席上走筆贈別李子先》有「醉魄吟魂李謫仙,風流未絕驗家傳。」
  • 赤壁三詠:蘇軾在黃州成就了經典的傳奇
    元豐五年的七月、八月和十月,蘇東坡終於被曹孟德「橫槊賦詩」的滾滾長江,驚淘拍岸的「周郎赤壁」之誘因所觸發,聯想到「赤壁之戰」,因「赤壁之戰」而緬懷起一勝一敗的周公瑾和曹孟德。於是,被喻為千古絕唱的「赤壁三詠」——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應運而作,橫空出世。
  • 千古風流書不盡,一棹清歌唱未休;五首破陣子,繾綣紅塵願不收
    千古風流書不盡,一棹清歌唱未休。時光於我,似乎只是來見證衰老的,提醒自己已不再年輕,該成熟了,該安靜了,也該淡然了。更換年華流錦瑟,繾綣紅塵願不收。就讓我如此安然的老去吧!不記得心酸,不記得惆悵,只有窗外那細碎的雨滴,飄在夢裡。落在心上,柔柔的,瀰漫著花香。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讀了前一句,才明白它被誤解有多深
    千百年來,唐詩宋詞始終以高效的穿透力洞徹文壇鴻野,以蓬勃的生命力聞染歷史長河,被我們長久地奉為藝術至寶,如和璧隋珠一般備受珍惜。正因為唐詩宋詞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致於我們往往黯淡了元曲的奪目光澤,忽略了它的無窮魅力。
  • 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千古風流
    在漫天飛雪中踏上前往黃州的路途,而正是在那兒,他達到了一生詩詞創作的巔峰,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這樣的千古文章。 面對人生無法永恆的遺憾,他參透其中的辯證哲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更進一步樂觀地看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此番感悟古今相通!
  • 杜牧《赤壁》:未銷鐵戟,自將磨洗
    如同我們遊覽古蹟,往往會關注到曾經在此地生活過的人、發生過的事,而後發生某些感慨一樣,古人也會在某些地方生發感慨,如陳子昂在幽州臺,崔顥在黃鶴樓,杜甫在武侯祠……有時,他們感時傷事,借古諷今;有時,他們豔羨古人,感傷自己;也有時,他們只是慨嘆歲月之匆匆、天地之無情;也有時,他們試圖努力地從過往之中找到一些東西……《赤壁》的尷尬之處在於不管是杜牧的「赤壁」還是蘇軾的「赤壁」
  • 赤壁懷古:清微淡遠,中正平和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