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茶 美妙茶詩十六首

2021-02-13 一心書院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幽居初夏》

(宋)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山家》

(唐)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

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春晝回文》

(唐)李濤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紗窗避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吃茗粥作》

(唐)儲光羲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

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避炎暉。

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尋戴處士》

(唐)皇甫冉

車馬長安道,誰知大隱心。

蠻僧留古鏡,蜀客寄新琴。

曬藥竹齋暖,搗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訪,殘雪似山陰。

《夏日題老將林亭》

(唐)張蠙

百戰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井放轆轤閒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

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

《詠孟端溪山漁隱長卷》

(明)陶振

翦裁蒼雪出淇園,菌蠢龍頭製作偏。

紫筍香浮陽羨雨,玉笙聲沸惠山泉。

肯藏太乙燒丹火,不落天隨釣雪船。

只好巖花苔石上,煮茶供給趙州禪。

《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宋)辛棄疾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

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

雲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吟凍雁,嘲飢鵲。

人已老,歡猶昨。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最愛霏霏迷遠近,卻收擾擾還寥廓。

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更多一心書院內容, 請戳閱讀原文瀏覽

在百度、大眾點評、美團等搜索「一心書院」,了解更多書院信息。

回複數字 1 ,了解書院近期活動詳情;

回複數字 2 ,了解書院教學環境、課程介紹、教師簡介;

回復「姓名+電話+課程」,我們會安排專業顧問為您進行免費諮詢和幫助。

如何分享:點右上角 → 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訂閱:點左上角 → 查看公共帳號

查找公共帳號:一心書院

或搜索微信帳號:yixinwenhua

大雅小趣,一心可得

教學範圍:蒙學、書畫、古琴、古箏、圍棋、茶道、香道、花道

浦東校區:楊高中路2797號聯洋新市民中心4樓(芳甸路100號)

徐匯校區:南丹東路18號興都大樓6樓

來電諮詢:400-021-5899

相關焦點

  • 一心茶 中國最美的十六首茶詩詞
    《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定風波·暮春漫興》(宋)辛棄疾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中國自古以來,也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元曲,歷來是我們稱道的文化明珠。茶詩,在許多詩人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像著名的詩人白居易、盧仝、蘇東坡、李清照等,都是極愛茶的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吟詠茶的詩詞佳作。
  • 一心茶 茶等的是一個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傾心的茶
    以此心此緣創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從茶人角度而言,緣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裡生根、發芽、開花。 在千千萬萬的人當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禪者和茶者。在千千萬萬年當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趕上了,那也沒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吃茶了嗎?
  • 西湖詩鑑賞 | 龍井茶與詩
    北宋郭祥正所作《和公擇遊壽聖院啜茶題名》為最早的龍井茶詩之一。「使君尚清淨,攜客無杯餚。茗酌披佛經,塵緣頓沉拋。疏雲墮簷際,微風泛林梢。吾心已皎皎,吾學豈饒饒。濡毫題名姓,識此逍遙交。」寫其前往龍井茶區考察,到龍井壽聖院拜會獅峰龍井茶開山祖辨才,期間酌茗誦經,靜心息慮,拋塵緣,進而得到逍遙之境。
  • 活出詩的意境、茶的滋味
    詩茶紙上詩詞心上花,如茶似夢拽芳華。其香繚繞千滋味,才下雲頭又入霞。妙菩提賞評:從古至今把詩比喻成茶的詩寥寥無幾。可謂別開生面。所以古人說詩養心。正是這種對詩詞的樂趣讓生命燦爛多彩,芳華永駐。詩的美妙正像茶一樣千滋百味,甘苦與共。最後一句:「才下雲頭又入霞」這句詩力透紙背地表達了詩和作者的生活已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形影不離的藝術境界。這句詩可以與李清照的詞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比美,有異曲同工之妙。全詩構思新穎獨特。意境悠然美妙。正如陸遊所說:「如汝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 林清玄丨七碗茶詩的啟示
    這真是問倒我了,「從古到今」是一個多麼長的觀念,茶詩可考的就有幾千首,更別說那些不可考的了,若要選出好的茶詩,編成一冊《茶詩三百首》也絕無問題。  但是,哪一首茶詩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又把茶寫得極好的,我倒是可以推薦盧仝的《七碗茶》詩。
  • 茶言茶語:茶禪相融 一物一心不相離
    茶禪相融,一物一心不相離。(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茶文化,禪文化,融成茶禪文化,是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相傳神農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隨著華夏文明之發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興起。制茶法由唐餅茶、宋團茶、明葉茶、至清工夫茶;飲茶法從唐煮茶、宋點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藥用而飲用、而藝用、而禪用;由上層社會「雅玩」入俗為民間「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
  • 【茶道】盧仝詩畫裡的茶和事
    「七碗茶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整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唐元和六年,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茶葉,邀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品新茗,甘甜鮮爽的美妙意境,豪爽通透,文思泉湧,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產生。詩中盧仝將品茶過程中的審美體驗、奧妙之處描繪的出神入化,酣暢淋漓。
  • 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確有情到意深之感!
    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詩茶不分,或茶詩相依,確有情到意深之感,而我國最早的詠茶詩,是西晉詩人張載寫的,詩日「芒茶冠六情,滋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把品茶與人生的歡樂相連。其後蘇軾的「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以茶會友,品茗吟詩,鄭清之「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體現出一種文化生活,是藝術和美的享受。
  • 茶言茶語:微妙禪法 化於詩與茶
    徑山寺又稱興聖萬壽禪寺,位於杭州餘杭,位居南宋禪院五山之首,是當年日本禪僧參謁求學的首選目標,先後有多名日僧在此掛褡求法。    徑山寺茶宴,包括了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謝茶退堂等10多道儀式程序,賓主或師徒之間用「參話頭」的形式問答交談,機鋒偈語,慧光靈現,是中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成為南嶽禪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蓋碗茶,詩和遠方……
    中年茶老闆一聲不響的擺上幾隻小蓋碗,抓一撮茶葉挨個放進碗裡,提起暖水瓶又挨個倒好水,蓋上蓋子,暖壺往地上一放,折身回院裡去了。這是十幾年前在成都寬窄巷子喝茶的場景。一份小紅蓋碗茶,2.5元,從早喝到晚。
  • 一心茶 世上只此一間紫藤廬
    備茶,是和器物對話;泡茶,是和山林對話;飲茶,是和自己對話;看茶,是和知音對話。茶是從我們生命裡生長出來的,「用茶與生活對話」是我們親近的方式。泡壺好茶,要從「正」開始。慢慢鋪開一方素巾,把精神集中在眼下,一把老銀壺,一瓢烏來清泉,一套古樸灰白的曉芳窯,構建了容納茶和自己的空間,「正」讓自己對器物充滿靈感,每個器物的特點全部都會湧現出來。泡茶是入靜的方便法門。
  • 小罐茶:以茶論道,傾注最深切的愛國情懷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遊的詩總能輕易撩撥起人們內心的情感之弦。這是一曲英雄的悲歌,傾注著詩人深切的愛國情懷。陸遊愛詩也酷愛茶,著有一萬多首詩,其中有300多首茶詩,詩人對茶的喜愛可見一斑。
  • 詩中有茶,茶中亦有詩,那些詩與茶交織成的絕美古詩句
    這首清雅又回味無窮的友情詩出自宋代詩人杜耒。前兩句,客人寒夜來訪,詩人家中無酒便點火燒茶,招待友人。後兩句對坐品茗之時,窗前剛剛綻放的梅花就和尋常一樣,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別有一番韻味,顯得和平常不一樣。整首詩看似隨意,但卻很形象反映了詩人的喜悅高興,言語清新自然,無一絲一毫雕琢之筆,讓人讀來回味無窮。《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 蘇軾茶文化的入門詩,教你泡茶,帶你走進茶的世界!
    他夜裡辦公要喝茶,寫詩填詞離不開茶,睡前醒來要要喝茶。茶對蘇軾來說,可以說是生活必需品了。他一生與茶結緣,寫下了許多論述茶的詩文。他創作的散文《葉嘉傳》,以擬人手法,形象地稱讚了茶的歷史、功效、品質以及製作等各方面的特色。有一次,蘇軾曾和司馬光談論茶和墨的特性。蘇軾認為茶和墨有很多相同點,都很香很硬。雖然它們的脾氣並不相同,但是操守是一樣的。
  • 前月浮梁買茶去,景德鎮原是大唐茶都?白居易詩為何離不開茶?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最著名長篇樂府詩之一。仕途失意的江州司馬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時,偶遇彈奏技藝爐火純青的琵琶女,青春貌美時紅極一時,年老色衰卻遭人拋棄。同情歌女的不幸,感懷自身的失意,詩人含淚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湖南常寧:春天的塔山茶園美如畫 茶中有詩 詩中有茶
    史上涉茶的那些常寧詩文亦概莫能外——明末清初,大義山至聖寺智纘大師的七古《和彭兵憲題雲陽署》,開篇就是茶,而且是「趙州茶」,「今時漫說趙州茶,且共良朋誤歲華。最喜文心符白鳳,卻憐戰骨擁黃沙。江頭有客頻敲楫,門下何人素籠紗。昨夜金風生紫岫,庭前亂落竺乾花。」詩的作者智纘,號緒庵,明末進士,明清交匯、兵荒馬亂中遁入大義山至聖寺,是至聖寺開山祖師淨訥的高足。
  • 兩碗茶.
    ▲點擊藍字「況味茶苑」,關注最美茶文化微信況味茶苑 ︱ 品茗預訂0513-89000335
  • 「一詩一會」小林一茶:馬馬虎虎也,俺的春天
    日本俳句詩人小林一茶(1763—1827)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詩體,始於十六世紀,由十七個音節組成,「國際化」後通常以三行短詩的形式呈現。除了特定格式之外,每首俳句中往往有一個「季題」,即使用與四季及新年等節日相關的用語進行創作,如「驟雨」、「雪」、「櫻花」、「蟬鳴」等。
  • 吃、睡、喝茶,三首飲茶詩,白居易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盛唐茶韻!
    這首詩讓讀者不由得思考,自己到底是樂人?是憂人?還是無憂無樂者?閒暇時光,品一杯香茗,自問一把吧?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何種生活,再決定自己是要做一個樂人、憂人還是無憂無樂者!第二首《閒眠》暖床斜臥日曛腰,一覺閒眠百病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