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獲得專業有趣的財經評論
這家「顏值」爆棚,願意讓人沉浸一整天的實體書店,不僅連結了人與文化,還連結了人與生活和藝術。
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四》在國內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方面,所有復聯成員說著不太標準的漢語賣力宣傳。另一方面,配合的影迷在午夜的電影院萬人空巷。很難想像,國內的電影院在上世紀90年代,曾一度凋零到了快要消失的程度。但是,從2012年開始,中國電影產業開啟了連續多年百億人民幣量級的增長速度。消費升級大趨勢,在中國電影產業體現的淋漓盡致,下一個有如此增長速度和潛力的領域,極有可能就是——書店。
在言幾又天使投資人星瀚資本楊歌看來,相比電影院「短期的沉浸式體驗」,未來的書店將為用戶帶來「沉浸一整天」的消費需求,以及為商業地產帶來巨大客流。
「凋零」往往預示著「機遇」
就像曾經一段時間,大家絲毫沒有欲望進入電影院,人們閱讀紙質圖書的欲望也一度低迷。羅蘭貝格公司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由於電商平臺的巨大衝擊,傳統實體書店在2002年前後開始遭遇巨大困難,超過半數私營書店關閉,國有書店也是艱難度日。
彼時,很多傳統書店經營者開始琢磨未來怎麼辦的問題,今日閱讀的創始人但捷也是其中的一員。
他開始世界各地跑,找各種各樣的書店,泡在裡邊研究,從書店的設計,圖書分類,顧客行為,到商業模式,但捷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日本的鳥屋、臺灣的誠品,以及歐美國家的很多書店,他都跑遍了。
通過研究和對比,但捷發現經營運轉良好的書店,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首先是「做得好的書店,幾乎都是多元化經營模式」,其次是相比原來企業大多都是以商品為核心經營,這些書店演變成了以消費者為核心,他們圍繞著顧客,設置不同的主題,並對主題進行延伸,同時還融入了非常多的元素和構思,不再只有規整排列的圖書和安靜的環境。
這給了但捷很多啟發:書店要從單一銷售圖書,變成一個文化的綜合消費體;要從商品為核心轉變成以消費者為核心;未來的書店一定是城市的多元複合空間。
至此,言幾又的雛形慢慢在但捷心中有了輪廓,「言幾又特別注重客戶的體驗,一切邏輯從消費者出發,我們希望做一個文化綜合體,而非百分百的書店,更不是傳統書店。當然書店是我們體系的核心內容,通過圖書連接文化,連接大家的生活。」
這也是楊歌對於言幾又的判斷。雖然在投資之初,楊歌或許未料到言幾又可以逆勢生長如此旺盛,但他堅定地看好,因為「除了看得見的言幾又之外,看不見的言幾又是一種連結,是線下空間與人的連結,人與人在線下的連結。」
文化消費產業升級不是空穴來風,與電影院產業的落寞興起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根據公開的產業統計數據,實體書店業也是在2013年到2014年間出現了觸底反彈的跡象。
言幾又正是在2014年開始創辦,經過近5年發展,言幾又不斷突破邊界,發展出了自己的一些核心功能:
最核心的能力還是書店,這是其它功能和場景的大背景。但相比傳統實體書店,但捷希望將重點從圖書銷售轉移到圖書推薦上,雖然最終目的是圖書購買,但如何觸發購買慾望以及提高用戶體驗,成了圖書推薦環節的重點。因此,在圖書陳列和分類模式上,言幾又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雖不像傳統書店那樣邏輯分類嚴密,卻經常會讓用戶在店內閒逛的時候,發現驚喜。
很多大家並不知道的書和並不了解的內容,會被言幾又推薦和發掘。因為但捷希望讓大家發現更多未知的東西,這種改變是編輯和陳列的核心邏輯,會根據消費者興趣愛好做出不同的分類。例如在有關日本旅行的圖書周圍,會陳列關於日本藝術、日本匠人相關書籍,而這樣的陳列完全符合人類的發散思維。
此外,相比很多書店追隨暢銷書品,言幾又更願意精選圖書,包括很多有深度的、小眾的出版物,而這樣的圖書也會對書店的氛圍和調性產生重要影響,氛圍和調性對於一個文創類實體店的作用無需多言。
除了產品之外,言幾又第二個核心能力便是設計力,正如言幾又品牌三個字,組合在一起是一個「設」字。言幾又十分注重設計,一直致力用先鋒和美學設計來營造書店氛圍。因此,言幾又一直與日本、香港等世界各地優秀設計師保持合作。言幾又西安的邁科店,就是鳥屋代官山的設計師耗時一年的設計成果。
但捷表示,西安邁科店已經是現在中國頂級和一流的書店。不僅僅是設計水平,邁科店開業時每天人流量超過一萬人,邁科店已經成為去西安旅遊必須打卡的網紅書店。與此同時,在廣州、北京、杭州,每個言幾又旗艦店的設計都不一樣,絕不重複。言幾又的用戶有一個習慣,就是到各個城市都要去言幾又的書店「打卡」。
第三個能力是場景。言幾又不僅有圖書和文創用品相互搭配、融合,言幾又每年還有數以千計的文化活動在這裡舉行,知名作家籤售會、明星粉絲見面會、藝術沙龍、電影沙龍、小型現場音樂會、時裝品牌發布會、汽車發布會、設計師論壇等等。2018年,言幾又做了2000多場的活動,吸引了一百多萬聽眾到現場參與,城市多元複合空間概念得以落地。預計在2019年,言幾又會舉辦超過3000場活動。
最後一個能力是生活方式。除了產品和複合空間,這裡同時融合了更多的消費方式,無論咖啡館,還是主題閱讀餐廳,與書店的結合都是開創性的。言幾又甚至還和華為合作了一個華為店,此外和香港美發品牌也合作了一個店。還有威士忌酒廊、日料店、健身俱樂部等等。希望言幾又連接人和文化,連接人和生活,最後達到連接人和藝術。
在星瀚資本楊歌看來,注重裝修風格、體驗空間感比較強、跨界綜合商業體的「言幾又」,在商業地產裡形成了一個「島群效應」,起到了非常強的「引客、吸客、留客」的作用。
實體書店已是「新瓶」裝「新酒」
根據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開始,實體書店渠道的零售規模同比上升2.33%,逆轉了之前行業負增長的態勢。在全民閱讀的國家戰略與實體書店政策的雙重激勵下,以鍾書閣、西西弗、言幾又為代表的一批私營書店加速發展步伐,以新型書店的打造搶佔行業回暖高地。
所有實體書店使勁渾身解數,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回暖,大家紛紛改變了「文牘如山」的刻板印象,書店無論從外觀風貌、業態構成、價值內核都發生了華麗而巨大的轉變。
言幾又定位於20-40歲城市的白領和中產階級,現在全國有60家店,入駐了14個城市,主要是國內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深,杭州,南京,成都,重慶,廈門,天津,西安等。
雖然布局進程非常快,但言幾又目前全部都是直營店,而且暫時沒有接受加盟的打算。但捷認為,多元的設計讓言幾又每一家店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與此同時,單店的運營難度和複雜程度也相對較高,在整個後臺和標準化的體系沒有做到非常好之前,暫時不會考慮做加盟。
關於選址,言幾又傾向於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熱門商圈裡選址,尤其是人流量大的地方。人流量大的熱門商圈成本不菲,但回報同樣可觀。數據顯示,言幾又的用戶增長速度也很快。2018年言幾又進店的客人接近3000萬人次,註冊的會員用戶超過100萬。
談到未來的發展,但捷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規劃:
第一,繼續開分店,保持節奏,2019年全國新增超過100家門店,除了當下的一線以及新一線城市之外,開拓其它16個城市,以面對更加廣闊的消費人群;
第二,更好地完善供應鏈體系和後臺體系,以便在前端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體驗;
第三,在研究人和文化,研究人和生活,研究人和人三個方向繼續發力,在言幾又的平臺上,通過產品和服務的打造,將消費者與作者、與設計品、與志同道合的其他人相連接。
言又幾以前側重於線下,未來計劃要突破邊界,重視線上線下的融合。最近,言幾又已經和知乎開始了線下體驗店的合作,打通言幾又和知乎的會員,把知乎的課堂引到線下,讓線上知乎的問答達人到線下來跟他們的粉絲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此外,多種多樣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嘗試將會在言幾又展開。
「我們會利用線上的技術、渠道、流量來滿足線下的需求,未來的言幾又將是一個線上線下同步融合、一體化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很多行業的一個趨勢。」但捷預計,言幾又將在2019年實現盈虧平衡,到2020年會進入一個比較好的盈利周期。
目前言幾又經歷了4輪融資,走到了B+輪。此輪由洪泰基金領投,總融資規模3億多人民幣,市場估值10億人民幣左右。融資款將主要用來擴張線下店面、完善供應鏈,以及整體後臺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等,下一輪的融資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回顧創業之初,在實體書店一片頹勢的那幾年,沒有人看好書店這個方向,為了籌集資金,在A輪融資前,但捷陸陸續續見了近百個投資人。還好有人願意相信他,今天才能在這麼多城市看到言幾又。
突破邊界、不斷創新,走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
傳統書店落寞和凋零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探索,沒有人知道方向,但鍾書閣、西西弗、言幾又、字裡行間等一大批私營的新型書店正在快速崛起,像電影院一樣,開始重新走回人們的視野以及日常生活。
未來的紙質圖書市場將如何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紙質出版物銷售量和購買量,最近幾年成逐年上升的趨勢,並沒有像10年前有些觀點預測的那樣,「電子出版物將完全取代紙質出版物」。
但捷認為,雖然電子書是大方向,但是顛覆不會來得那麼快,「雖然現在的90後,00後已經接觸了很多的電子出版物,但是大家的閱讀習慣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紙質書和電子書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長期共存,至少未來20年內,紙質書還不會被電子書全面替代。」
而且,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會迅猛增長,「尤其在一線城市,衣食住行已經不是問題,大家自然而然會轉向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消費,而書籍將是文化消費這個最大板塊的最好入口。」
這也將給實體書店帶來新的生機。但是,如果想獲得爆發性增長,從商業模式上來講,不能只靠銷售書的模式,必須要創新和變化。但捷表示,言幾又借鑑了鳥屋和誠品的一些經驗,但是中國大陸的市場跟臺灣和日本的市場有很大的差別,中國大陸市場受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更大,市場競爭也更為複雜。因此,言幾又需要突破邊界、不斷創新,「走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