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了它,我們不用再羨慕臺灣有個誠品了。」
從幾十平米的街角小店,到5000多平米的購物中心「大店」,未來還會擴大到幾萬平米。
門店活動,客流量達到近萬人。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覺得「圖書」的錢不好賺,他卻能把自己打造成實體書店的現象級?
別著急,往下看……
10年:關過店、遲疑過,從未放棄過
關鍵詞:關店、重新開店、從傳統到新興、在書店吃飯
2006年,「今日閱讀」書店成立,言幾又(需求面積:2000-5000平方米)是在今日閱讀的基礎上,升級出來的品牌;如今,今日閱讀是言幾又的旗下品牌。2013年,言幾又創立,2014年北京中關村正式開出第一家店。
言幾又董事長兼CEO 但捷:
很慶幸,我們沒有倒下!
這10年間,關過店、遲疑過,但從未放棄過。
「最早的今日閱讀達到60多家,遍布整個西南,以社區小型店為主。在2012~2013年期間,基本都關閉了。所以現在大家看到是8家今日閱讀實際上是在2012年以後,逐步在商業中心開出來的500~1000平方米更大體量的店,裡面會融合咖啡館、文創產品的新型今日閱讀。」但捷說。
目前,今日閱讀20家,言幾又3家,言幾又·見1家。小型的今日閱讀大約有2、3萬冊藏書,大型言幾又店有十幾萬冊藏書。
它們的定位?
- 今日閱讀:以閱讀圖書為主,附加產品為輔。
- 言幾又:是一個複合式的綜合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具備設計功能的創意型的城市公共空間和文化地標。
線下的文化空間裡面,用新興產品體驗,來改變原來傳統書店比較沉悶的氣氛。
所以,在言幾又除了有圖書之外,還有文創產品、創新創意設計品,以及作為社交屬性和文化空間,所展現出來的各種場景的體驗空間,包括專用的活動區、手工體驗等和生活相關的所有業態。
- 言幾又·見:選址在成都來福士廣場。這是以餐廳為主的文化閱讀主題餐廳書店,用文化概念來玩轉餐飲和圖書的商業模式。由於是以餐廳為主的,所以圖書的數量配比較少。
小編筆記
每個創業的人,每個做品牌的人,都有關店,重新再來的經歷。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吸取市場帶給我們的教訓,找到適合自己的突破口,重新再來幾次又有何妨!
店鋪發展:連鎖化,不複製
關鍵詞:從1.0到3.0時代、綜合型體驗中心
言幾又的每家店的設計風格都有所不同,這也正是希望能滿足各種顧客的審美和體驗需求。因此,對於言幾又的店面模式發展,是採用「連鎖化,不複製」的方式。
- 1.0模式:傳統書店+咖啡文化+文創產品。面積在500~800㎡左右。原因很簡單,書和咖啡是最容易結合,也是最自然的商業組合。
- 2.0模式:除了書店、咖啡館,還加入文化文創生活概念,包括文創生活產品、主題餐廳、設計品的產品區、兒童娛樂圖書等。同時,每個店都設置專用的活動區,引入文化沙龍。面積在3000-5000㎡左右。
這樣一來,無論哪個年齡層的人,都可以在店裡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和體驗區域。比如,三五好友到言幾又店裡的咖啡館聚會聊天、參加豐富的文化沙龍活動、聚餐吃飯、兒童教育等。
- 3.0模式:從現在的5000㎡,上升到上萬平方米的店。內容更豐富,從文化延伸到生活,從生活再延伸到線下的實體店所需的所有產品。包括進口超市、健身房、精品酒店等業態。目前,言幾又正在從2.0向3.0過渡。
「3.0模式,除了體量、內容豐富度之外。我們希望把言幾又做成小型的、更綜合化的生活方式的集合店,讓大家在言幾又裡面,能夠真正待上一天。」但捷說。
- 4.0模式:真正打造成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綜合型的體驗中心,或者城市的文化中心。
小編筆記
店面升級分很多種,有給店面陳列做出升級,有店面設計做出升級,還有對產品服務做出升級……無論做出哪種升級,最終不能脫離自己品牌的影子。
比如,言幾又,從只有圖書,到咖啡、文創,再到超市、健身、酒店這些業態。產品和服務在變,但主營的圖書永遠不變。只是基於一種產品,推出的其他衍生產品,這種固定消費以外帶給我們的附加額,是亮點。當然,這其中的運營成本和資源的整合,是需要大量成本。
跨界:4000㎡,11個火爆項目
關鍵詞:體驗平臺、反連鎖模式、新消費方式、文化院線
從書店來講,實體的商業轉型在於,把書店做成一個平臺,不只是圖書的平臺。言幾又而言,是這樣做的:
- 文化創意產品,各種各樣新潮、潮流、時尚的商業模式的平臺。
- 活動、社交體驗空間的平臺。
它區別於其他品牌的特點是,言幾又更重視從文化衍生出來的多元化的其他商業模式相融合,比如,除了圖書之外,還有其他豐富多樣的產品。
經典案例 1:
最有代表性的門店案例,就是成都的IFS店,面積4000多㎡,就有11個店中店:
- 全球最火的Jenny@Eataly超市引進來。
- 韓國最火的蜂巢冰淇淋Softree。
- 成都最火的港式茶餐廳。
- 結合很多手工體驗店。包括十八字金、鹹人拾木、小浣熊、科莫花品、小鳥音響。
- 在成都最火的文創造型工作室(左士造型),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做頭髮服務。
- 最美證件照普格菲照相館。
除此之外,還有標配的咖啡館、兒童體驗、專用活動區板塊。
經典案例 2:
在成都,言幾又為臺灣富邦銀行打造第一個書店銀行項目。合作原因很簡單,臺灣富邦銀行希望言幾又幫他們把營業網點做成書店,因此,書店銀行的概念誕生了。目前,在上海外灘,也會繼續做第二家書店銀行。
總而言之,言幾又的品牌發展,希望最終成為一個城市的複合型城市公共空間,最重要的落腳點是在「文化品牌」上,換言之,是一個文藝院線。
基於圖書,除了融合超市、造型、設計師品牌、文創等這些業態以外,言幾又也會加入健康的內容板塊,以及聯合辦公板塊。同時,言幾又還將和電影院融合。
這種多樣的平臺,可以把言幾又打造成未來城市生活中,消費者「閒下來」就想去的地方。
小編筆記
很有趣,從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實體書店,到現在以誠品、方所、言幾又為代表的多業態融合的書店。我們真該感謝這些年網際網路帶給實體書店的衝擊,如果沒有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競爭,也許書店就不會以現在這樣的商業模式而存在和發展。
如今,大家都在為新零售做出自己的品牌變革和創新。而真正能救活自己實體店的也許並不只停留在「新」,而是在實體店裡,人和人,人和產品,產品和品牌之間的真實感、以及與顧客三觀情感的共鳴。
Q & A
Q:言幾又如何選址?
A:分面積來看。像言幾又大體量的品牌,首選都在購物中心,並且是城市的商業地標。比如成都IFS、上海來福士、廣州K11。像今日閱讀只有500~1000㎡小體量,有時選擇做社區型商業。
Q:言幾又盈利模式?
A:我們的盈利模式很簡單。一種,就是零售的方式,零售就是賣貨,賺差價。另一種,就是我們結合那麼多店,跟這些品牌有一個利益分享模式。第三種,言幾又都是會員制,我們跟會員有很多精準營銷的模式。第四種,我們有很多的非營銷模式,比如體驗、互動性產品、教育性的產品等。
Q:未來的實體商業轉型,書店應該從哪幾個方面突破?
A:未來實體商業轉型,我覺得有幾個方向:第一是多元化、結合化。未來大家對產品的需求度越來越豐富;第二就是體驗化,未來的線下商業空間,你絕對不能只是賣東西,而要讓大家有更多的體驗和娛樂,注重參與的感覺。
Q:做文化行業是不是很吃力?而且回本很慢?
A:從文化行業來講,在未來5~10年是最有前途的朝陽行業。我做書店十多年了,做書店確實很吃力,而且很難掙錢,回本很慢,更有甚者可能不回本。
如果我們現在把書店,轉型成一個綜合文化的文化空間和複合型,就會比原來只做書店好做一些。
2016年,我們開店和擴展速度就快了很多,並且財務指標和盈利指標也還不錯,而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都在於十年的沉澱,找到了時機,並且也獲得了投資。
Q:言幾又未來發展計劃?
A:從城市區域來看,現在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之外,今年我們會再新進入四個城市:廣州、杭州、廈門、重慶。2017~2018年,我們主要集中在國內一線和1.5線城市來發展。
從開店數量來看,今年,言幾又有21個店的開店計劃,其中有15個是言幾又·今日閱讀,6個是大型版的言幾又標準店,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來呈現。
我們最新在西安的旗艦店,是和日本的蔦屋御用設計師合作的,他幫我們做整個店面設計和規劃。相當於一個蔦屋版言幾又,在設計和品質上,也是作為我們向國外先進的品牌學習或者合作的方向。
以上是3月14日的新店商研習社 · 大咖微講堂亮點筆記總結
我們是一個有追求,有高度,求新穎的微信號
我們希望分享一切新鮮,又得到市場驗證的成功品牌
在實體大轉型時期,
讓我們一起關注實體商業創新,逆襲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