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四川方言玩一次飛花令,才曉得四川話有多好玩
所以當喝得二麻二麻的張眼鏡提出要玩「飛花令」時,我們幾個人都以為他又先喝嘛了。「你們幾個彎腳杆。玩俗的贏不到你們幾爺子,這次我們換一個雅的。」說罷,張眼鏡就正兒八經地開始介紹起來「飛花令」。聽了幾句,我發現「飛花令」並不陌生,以前看央視某個詩詞節目時就有介紹過。
-
《一人之下》這部「方言」國漫,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種方言嗎?
最令人驚喜的當屬各個地方的方言,特別是馮寶寶的四川話,讓墨汐聽得甚是歡喜。墨汐最近和朋友討論最多的就是這部動漫到底出現了多少種方言,至今兩人還是沒弄明白。各位小夥伴們知道這部劇一共出了多少種方言嗎?墨汐只能說寶兒姐把這個四川妹子的彪悍性格演繹的淋漓盡致呀!憑藉方言圈粉無數的寶兒姐絕對是第一人。張楚嵐:河北話張楚嵐說的是河北保定方言,可是漫畫中張楚嵐是在曲阜上的小學,難道他還會說東北話?有可能說張楚嵐是誰你不知道,但是「不搖碧蓮」你絕對聽過。
-
四川方言裡的「豬」
婁豬的「婁」,這個字原本特指母豬,到宋代《集韻》裡已經將「婁」作為了豬的泛稱。 在平水韻中,婁與留同在一個韻部,讀音相同。而在四川方言裡,讀音發生些許變化,將二聲的留,讀作一聲的溜。因此「溜溜」便成了「婁婁」的同音借字,從而賦予了豬的含義。《民國南溪縣誌》中,還記載著南溪當地稱牙豬(公豬)為「牙溜」,並指出:「溜,平聲,呼豕也。」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如果有空的話,你可以默一下這幾個問題。 你有好久沒有看到過四川方言劇了?你現在說的四川話裡頭還剩好多方言詞彙?無論「打牙祭」這個詞的來源如何,都有吃肉或者吃一頓肉食的意思。後來自然這個詞就引申為吃肉或會餐加菜的意思了。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四川話是流行於川渝地區及周邊省份鄰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四川話是如何被大眾喜愛的?文化輸出在早些年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這麼一位四川成都的老藝術家。
-
四川方言大賞|你曉得「相因」,是啥子意思不?
四川話的存在感有多高?它上過的熱搜可能比川川子吃過的火鍋還要多(嗯?也就是電影臺詞要用四川話、歌詞裡頭要加幾句四川話、擺龍門陣的時候就不說了,必須使用四川話。就連一些歪果仁都不會說普通話,只會說四川話。
-
動物派、神怪派、凡人派,四川方言江湖的三大幫派
「抱雞婆」在四川方言裡指的是孵蛋的雞,暗指潑辣而體態臃腫的婦女。由抱雞婆引申出來的歇後語很多,比如「抱雞婆長鬍子——窩裡老「,」抱雞婆打擺子——咯咯咯「,」抱雞婆抓糠殼——空歡喜「等等。「抱雞婆打擺子——咯咯咯「還經常能在一些老成都人嘴裡聽到。打擺子就是害瘧疾的意思。咯咯咯,字面上指得是母雞不停地叫喚,實際上比喻話很多,不停地嘮叨。
-
那些和佛教用語有關的四川方言
方言是每一個地區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的承載。方言詞彙的詞源更是五花八門。以四川方言為例,有些方言詞彙來自通俗小說,歷史典故,有些方言詞彙來自袍哥暗語,有些方言詞彙來自約定俗成的口語。四川方言裡有一種詞源比較有趣,這些語詞不存在於普通話或其他方言中,而是從佛教用語中演變而來的。這些詞經過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運用演變後,儼然成為了正宗的四川方言。
-
四川方言裡的「老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四川老子云南媽,貴州兒子背鹽巴」。雲貴川的這句舊俗語是啥子意思喃?早些時候的雲南人張口就是帶「你媽囉」、貴州人說話喜歡帶上「兒囉」,而四川人則喜歡以「格老子」開頭。以前川人的嘴裡最喜歡兩個「子」:錘子和老子。錘子我們暫且不表,老子卻是川人的最愛。
-
四川方言丨胡華強:說「瓜」
「瓜」的基本意思就是「傻」,但在成都方言裡,「瓜」的含義遠不止於此。表示「傻」的意思:你好瓜啊,這麼簡單的題都答不出來!表示尷尬:當著大家的面你揭他的老底,弄得他好瓜啊!表示不入流:大家都很隨便,你何必那麼瓜兮兮的嘛?
-
方言是世界上最響亮溫暖的聲音,那麼,四川方言有哪些打動了你?
詩句中的"鄉音"指的就是地方的方言,或叫家鄉話。我想,無論跨過多少山河大海,穿過多少人山人海,經過多少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就是自己家鄉的方言了吧。曾經的我到福建求學,剛去的時候,作為川妹子的我,即便講的是普通話,但普通話裡總能聽出四川口音來,這是在福建的四川人的評價。而當在福建待了10來年回川後,我的川音裡還能聽出福建口音來,這是在四川的福建人的評價。
-
《四川方言詞典》出版社回應:「撲爬跟鬥」修訂再版
20多年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四川方言詞典》。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該詞典的內容片段,「有鹽有味」的解釋引得眾網友紛紛點讚 「簡單粗暴,深入民間,實用度爆表」。昨日,該書編者之一張一舟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編寫這本詞典的幕後故事。
-
研究了全國7大方言區,最後發現四川方言是最能「打」的
四川方言起於上古時代的古蜀語和古巴語,後來隨著巴蜀地區的歷史進程不斷變化。四川方言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宋代的學者把四川方言與西北方言統稱為"西語"。另一個階段則是元代到現在的四川方言。元代時期隨著蒙古人和女真人兩次入侵,巴蜀地區人口劇減。
-
郭德綱于謙相聲裡的幾個北京方言俚語 很有趣
常聽郭德綱于謙相聲的都會發現,他們倆的相聲不像趙本山趙家班的小品有濃厚的地方語言特色。一點也沒有也不現實,相聲本來就是出自京津,郭德綱于謙相聲裡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北京天津的個別方言詞彙。郭德綱曾經在一段相聲裡說過相聲普通話和北京話之間的關係,既不是完全的普通話又不是北京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語言。方言俚語會讓特定的人群感覺親切,當這些方言俚語被藝術大師們包裝和傳播以後,就不僅僅是對一種方言的傳播了,同時傳播的也是一個區域的文化。
-
逐浪一夏丨百年前有個老外四川話說得特別溜
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翻譯我們祖國的各種方言!」嗎? 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縱觀書籍,這樣的四川話和英語的對照隨處可見。全書一共有32個專題,從第一課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同教書先生說話)開始,內容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Hiring a Cook(請夥房)、Hiring a woman Servant(請老婆子)等等,每個專題下會有相關的句子翻譯,一共有1002句日常四川話被翻譯成了英語。
-
這個被稱為「惡魔之語」的地方,方言就有12種,能看懂就算厲害!
隨便說幾個農村方言吧,大傢伙可以試著讀讀看:北京方言:尖果:意思是漂亮的女孩蒼果:意思是老太太河南方言:得勁:意思是舒服,爽的意思:意思是能行不,能幹成什麼不待老:意思是嫌麻煩不想去做個就:意思是蹲著四川方言:戳拐:意思是辦事出差錯,出了問題悶墩兒:意思是傻乎乎的湖南方言: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5集:巴中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中話。巴中話屬西南官話成渝片。
-
這股來自東北的神秘力量,四川網友表示不服!附四川方言速成指南
東北話的日常洗腦系列還包括↓就連外國企業到了東北,也要換成鄉愛字幕組↓東北話有個優點:一直是一門具洗腦性質的方言,在寢室放一個東北同學,四年後還你一個家鄉……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方言,南腔北調,趣味十足,小編大概列舉幾個地方,來看看他們的方言都有哪些特點吧!一、東三省「艾瑪,削你啊!」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的《四川方言》我們走進內江,品品內江人的方言味道。
-
如何毫無痕跡地用四川話恭維人?|四川方言中的恭維語
這個時候四川話就派上用處了。如果你留意過四川話裡面的用詞,就會發現其實四川話的方言中存在著大量的恭維語。四川方言裡的恭維話或幽默詼諧,或生動形象,充滿了四川人的生活智慧。按照老輩子傳授的經驗,誇人先誇長相,長相不行就誇氣質。四川方言裡頭有很多此類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