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肆玥
#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李白在年輕的時候出蜀漫遊時候寫得一首《渡荊門送別》。
這首詩雖然名字叫渡荊門送別,但是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送別詩,它並不是為了送別某個友人而寫的,而是李白在出去旅遊之前寫的告別自己家鄉的詩!詩仙就是詩仙,沒有送別,也要創造送別!
那為什麼偏偏在渡荊門的時候寫這首詩呢?荊門,就是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就有楚蜀咽喉之稱。沒過荊門,還在蜀地,過了荊門,就進入楚地境界了,這裡其實是一個分界點。
其實,李白寫這首詩也是有原因的。他雖然「五歲識六甲,十歲觀百家。」但是卻從來沒出過遠門,一直在四川的戴天山讀書,出遊也是在附近的峨眉山溜達。這趟出行,是他人生第一次遠遊,也是他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開始。這就和現在的我們上大學一樣,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遠門,同樣,大學也是很多人追求人生理想的開始。
第一次出遠門,對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來說,肯定是激動和心潮澎湃的,所以,有必要記錄一下。其次,李白在蜀地生活了二十幾年,對這裡的感情也非常深,馬上要長時間離開生養自己的家鄉,難免有很多不舍。所以,這首《渡荊門送別》,寫得合情合理。
那麼,李白是如何寫這首沒人送別的送別詩呢?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一起誦讀一下這首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好,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正文,逐句學習,一探究竟。
這首詩的第一句就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這裡的「從」是「往,向」的意思;「楚國」即楚地,在現在的湖北一代。
整句的意思就是:我大老遠乘船來到荊門之外,要去往楚國故地漫遊。開頭這句,開門見山,交代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為後幾句詩做了鋪墊。
下一句說,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這裡的「平野」指平曠的原野;「盡」就是消失、窮盡;「江」指長江;「大荒」就是廣闊無際的田野。山脈隨著平野的出現而逐漸消失,江水奔入平曠的原野後,依舊滔滔東流。
注意哦,這裡要劃重點了!
這裡的「隨」和「入」用得特別好,「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和原野之間的景色變換描寫得非常生動,給人一種非常真實的空間感和流動感;而「入」字則 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
山隨著原野消失,江水流入原野中,它們之間的轉接是那麼自然流暢,毫無違和感。這也能看出,此時的李白,心裡是非常激動的,不僅心情開朗,且洋溢著無限青春的朝氣,連看到的景色都像是行雲流水一般歡快。
他確實很激動,這不,讚美完眼前地下的山河,還不忘抬頭看看遠處天上的月和雲彩,我們接著看下一句。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裡的「下」指「向下移動」;「結"是「形成」;「海樓」即「海市蜃樓」,用來形容天空中雲霞多變形成的景象。月亮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從天上飛來的一面鏡子,雲彩變幻無窮,形成了一片海市蜃樓。這裡連用兩個比喻,把月亮比作飛天鏡,把雲彩比作海市蜃樓,表達作者對此情此景濃濃的喜歡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自己特別開心或者極度難過時,看周圍事物是什麼感受?是不是一開心,花兒都對你笑;一悲傷,看誰都覺得對方是在瞪你。就像我們上小學時學校喇叭經常放的歌一樣,「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一聽就知道,這是愛上學的小孩兒唱的。
而李白之前一直住在山裡,是根本看不到這樣的廣闊平原和月影雲彩的,第一次見這樣的美景,難免掩蓋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這就和我們第一次看見流星一樣,是非常激動和欣喜的,所以開心地連用了兩個比喻修辭。這下,你學會怎麼在寫作時表達心中的喜悅了吧!
看起來,李白是被這一路的美景所迷住了呀,不停地稱讚稱讚,又激動又用比喻,是不是忘了自己寫詩的目的了?別急,最後一句,為你揭曉。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憐」是「喜愛」;「萬裡」形容「行程之遠」。整句的意思是說,即使這一路的美景非常令人沉迷,但是我還是喜歡故鄉的水,它們不遠萬裡來送載著我東行的小船。看看,這才是高手,前面使勁兒誇讚荊門之外的景色多麼美,讓你誤以為他喜新厭舊了,最後一轉頭,還是最愛家鄉的水,可見作者對家鄉的感情之深厚,不愧是在蜀地長大的孩子。與此同時,他還不忘給自己找個送別的「朋友」,真的是年少有趣!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整首詩的結構:首聯開門見山,交代此次出行的目的;頸聯和頷聯介紹途中美景,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尾聯一轉,表白家鄉的水,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真摯的熱愛。整首詩意境高遠,氣勢豪邁,雄渾壯闊,想像瑰麗,可以看出,當時的李白,是意氣風發、倜儻不群、充滿了對未來的熱情和嚮往的!
同時,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白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一點兒不害怕不說,面對未知的未來,更是信心滿滿,意氣風發。而這樣的人,往往更能夠有所成就!
如今,很多人都害怕長大,害怕長大以後過得不好。但是,其實每個人的未來都是未知的,沒有誰就一定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我們踏踏實實打拼的。所以,面對未知,不妨學學李白,多一些勇敢、多一些自信。要知道,未知並不可怕,正因為未知,才能擁有無限可能。
END
作者介紹
肆玥,是以前那隻閒不住的懶蟲妞兒啦;一個放肆的丫頭;一個越來越沒能耐的超現實派理想主義者;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重度焦慮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