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好學,九點看懂印章之美

2020-12-14 學畫微言

現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篆刻。什麼是一方好印?其實很多人是不清楚的,問起來,想半天,不過是一句「我喜歡就是好」的傲慢的應付。傲慢是現代人的通病,此病難醫,遠離就好。

我們不說「傲慢」的事,說一下如何判斷一方印的好壞吧!

判斷一方好印我們可以先從情味、理法兩個方面入手。

情味就是一方好印的審美層面,有情感、趣味、格調、意境,等等。一方印通過他的章法、刀功、印文等傳達出來的意味,比如,韻律、錯綜、平整,或者高古、渾厚、飄逸、樸拙、等等,又或者是印文所引起觀者或拍案、或頷首的共鳴。

理法是篆刻的道理、法度,篆刻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可追溯到甲骨文時代。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澱和傳承,有相當完善的法度。各個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審美情趣,秦印、漢印有所不同,但是都遵循金石的獨有味道,就是金(刻刀)與石(石料)碰撞產生的獨特美感。產生並傳承至今的各種刀法和章法布局,比如衝刀、切刀、挪讓、伸縮。

如果覺得上面的兩點有些籠統,我們也可以拿起一方印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一看章料,這個簡單,就是看石頭,這個石頭好不好看,網上到處是資料翻來看看就是。不過石料的真假是個問題,這個我也看不懂,經驗就是別買太貴的石頭,因為造假是有成本的。

二看印文,就是看印章上刻的是什麼字,什麼詞,或者是肖形印的形象。這個也簡單,印文詞句所表達的意義,或者是肖形印的形象,比如生肖等,要有趣味、好看。

三看結字,結字就是書法功夫,各種書體,行、草、隸、篆、楷、金文、甲骨文、石鼓文均可入印,關鍵是要有依據,有美感,不能胡亂搭配,更不能胡編錯別字。

四看章法,章法就是印面的點劃的布局,也就是點、線、面的安排,或者叫構成關係,要遵循對比協調的規律,能產生美感。篆刻的章法貴在氣、勢、情、韻皆備,最後落實到點劃布局的整體和諧統一。

五看刀功,篆刻的刀法分很多種,概括來說就是衝刀和切刀,其他都是這兩種刀法的延伸。篆刻之美就是刻刀划過石頭產生的刻痕的美,衝刀的徐行急進,切刀的點簇黏連,使石面產生崩裂的殘缺美和力量感,也就是金石感。

一方好印首先具備的就應該是好的刀功,好的刀功講究一氣呵成,很忌諱拖沓描摹、反覆蹭。這與治印之人的功夫有關,是長久的雕刻練出來的力度。好的印面有濃濃的金石味道和浮雕感,特好看。

六看氣息,這個有點難度,與欣賞著的氣質修養有很大關係。一方好印拿來細細揣摩,會有好的氣息傳達給你,或古雅、或蒼勁、或雄渾,給人以美的享受。

最後還要看這方印是否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篆刻是一門藝術,藝術品有個特點就是唯一性和不可複製。因此一方好的篆刻作品除了要有深厚的傳統內涵,還要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他與治印者的個體生命是息息相關的,來源於作者的學識修養和氣質個性,可以說人的不可複製性決定藝術作品的獨特性。

以上作品均為微拍作品

小宗治印——王偉宗印章專場拍賣

王偉宗,2006畢業中央美院壁畫系。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職業畫家。

2002年獲中央美院基礎部素描二等獎,並有多件作品被留校收藏。

2004年北京國際藝術營聯展。

2005年學院新銳油畫聯展,798前方畫廊。

2006年,王偉宗個人油畫作品展,798記憶空間。

2006年作品《壟上行》入選參加第四屆"學院之光"展覽。

2006年9月9日 翼 八0藝術展 (群展) 傑孚畫廊 (中國 北京市)

06年畢業以後從事油畫創作,中間主持了蘭州伏羲女媧自然歷史博物館壁畫的創作和上海淞滬會戰紀念館大型壁畫工程的創作和繪製工作。

2007年王偉宗作品在北京保利「中國現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拍。

2009年王偉宗作品《玉米地》在北京中久富萊「當代油畫專場拍賣會」成功拍出。

2011年王偉宗作品《選美之一》在中國嘉德「大學時代專場拍賣會」成功拍出。

2012年後謝絕了市場的喧囂,回歸傳統,專心從事書法、國畫、篆刻創作。

2014年塵世浮想——王偉宗繪畫作品展

2015年7月19日敘事與抒情——劉新歌+王偉宗+小滿繪畫作品展

2017年參加中國軍事博物館壁畫創作工程

2018年後寫意中國畫青年藝術家家邀請展,民族文化宮

2018年後沙峪畫會第一回展——遊牧,北京南岸九號藝術館

後寫意畫會王偉宗老師印章書畫微拍群

群宗旨:

見證藝術家的藝術之路

與藝術家一起互動交流

作畫視頻,新作欣賞,學畫問答,作品微拍、詩畫互動

查看下方留言可客服加入群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印章與篆刻藝術:方寸之地 氣象萬千
    它從最初的實用印章的應用中發展而來,逐漸成為以文人藝術家為創作主體,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篆刻藝術,並且在兩千多年的演變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兼顧和統一,將漢字文化在印章這樣的方寸之地內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精彩發揮。   昭示權信之用   在世界範圍內,最早的印章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出現在古巴比倫的滾筒式圖案印章。
  • 零基礎學篆刻:隋唐宋時期的印章
    唐代印章還有新事物出現,一是齋館印,中國印章史上最早的齋館印是唐代丞相李泌的「端居室」印,後世的文人齋館之印,均發源於這方漢白文印式的齋館印,如圖:這位皇帝藝術家,對於印章史,貢獻也不小。比如還有那方著名的「內府圖書之印」的九疊印(這也是九疊印的代表作品):
  • 印章的種類二篆刻講堂四十六
    在春秋戰國時期,鳥蟲篆就在青銅器上流行起來,後來被引入了印璽之中,但是初始之時還不夠完善,直到西漢初葉這種文字才漸漸的完善。如今我們在很多出土的西漢印中,可以看到很多印文文字自然流暢,左右呼應,方圓兼備的鳥蟲篆印章。鳥蟲篆印章特殊的風格,特殊的文字一直慢慢不斷的延續發展,直到今日,仍被廣大印人所鍾愛,我們如今可以從很多篆刻大師的作品中找到鳥蟲篆印的身影。
  • 西泠八家篆刻印章成拍賣亮點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印的採用、2009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印章已經逐漸成為收藏的新門類,並在拍賣市場上連破驚人紀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家。   「西泠八家」篆刻印章成拍賣亮點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中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印信史,更是藝術史。
  • 為什麼篆刻印章都喜歡劃破印邊?
    篆刻作品做殘破處理不只是印邊,印文也有,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大致幾個方面因素:首先不得不說下源頭,我們學篆刻,要「印宗秦漢」,自元代趙孟及吾丘衍開文人篆刻之先河起,文人逐漸取代匠人走去篆刻行列,根據自己的身沒情趣自篆自刻出各種風格的印章,但是,各家各自的風格或迥異或新奇或流俗
  • 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轉移印稿  現在要開始具體的製作一枚印章了~首先要把印文寫到印面上。由於印章印出來的是一個鏡像面,所以印文都是反的字。  蘸點水均勻地塗抹和打溼紙張,水多了就隨時用紙巾吸走。Cast 還有話  寫著手工篆刻的時候,分分鐘讓我回憶起那些被我刻壞的石料……那是我刀下的亡魂,逝去的青春……至於現代版的光敏印章和機械雕刻的公章製作?
  • 篆刻印章風水效應
    篆刻印章風水效應旗是使命、理想、目標、祝福,鼓是行動、奮鬥、進取、努力,印是通過勤奮打拼取得的名譽、地位、權力、聲望。印在風水中,具體而言就是印章,俗稱圖章,「橡皮圖章」是對有名無實的諷刺。中國古時,印是權力象徵,面相中,眉心對上的位置是「印堂」,「印堂」是面相十二宮之首——命宮。
  • 書法篆刻:什麼是印章的「味」?
    從這個意義上說,印章之「味」與空間感的關係是密切的。缺乏「味」的印章,更多地裸露的是刻技、條理。「味」的流露是需要嫻熟的技巧與精密的構思的。但與此同時的認識、感覺、思路、方式、心態卻不都是同等、同向、同步的。要處於一種和諧的結構之中,技藝的作用就不是那麼突出了。
  • 創業印章首屆DIY手工篆刻文化活動完美落幕!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創業印章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特邀深圳市書法院趙永金院長」親自講述篆刻文化,並教現場大家如何雕刻。活動當天共有30多人參與並感受體驗了篆刻技藝,現場藝術氣息濃厚...  為了讓活動兼具欣賞性與參與性,本次活動一共設四個區域,分別為:籤到區、篆刻體驗區、拍照抽獎區、玉石陳列區,所有工作人員統一身著古裝接待來賓。
  • 篆刻印章送老師,這樣的畢業典禮有意思
    一枚看似簡單的姓名印章寄託了學生的真情期望這塊由駱珂笳為鹹曉婷老師獨家定製的印章,大小約2.5釐米見方,看似只是簡單地用鳥蟲篆刻(先秦篆書的變體,是屬於金文裡的一種特殊美術字體)寫了姓名,但除了感謝鹹曉婷老師對他的諄諄教誨,這方印章還包含了更深的寓意。
  • 篆刻在指尖流淌——記胡寶全的篆刻藝術
    「父親是個刻章的行家,兄弟姐妹也都從事篆刻,家中也有不少篆刻方面的書籍,對於篆刻,我是耳濡目染。」胡寶全說,有時,也會跟著父親去小東街做點刻私章的生意。1982年,胡寶全高中畢業了。由於家庭經濟不寬裕,畢業後,胡寶全進入了內江市銘牌廠,從事篆刻作業。進入銘牌廠之後,胡寶全開始全面系統地接觸篆刻藝術,學習篆刻知識。
  • 方寸之間 篆刻之魂
    學習篆刻技藝 學校供圖篆刻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近期,現代快報小記者工作室組織部分小記者走進常青學堂,近距離體驗篆刻印章,尋找篆刻別具一格的靈魂。篆刻研學課堂介紹了五個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講授了篆刻的歷史文化,通過視頻學習的方式教授現代快報小記者們如何製作陰刻和陽刻的印章。老師通過視頻學習耐心給大家講解,引人入勝的篆刻知識,吸引著小記者們積極探討學習。老師準備了精美禮品以資鼓勵。視頻學習後,小記者們紛紛親自動手嘗試篆刻,對篆刻橡皮有著極大的興趣,最後的評比環節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第一名小朋友贏得了大獎禮品一份。
  • 大二男生篆刻印章贈畢業學長
    以石為紙以刀為筆 迷上傳統文化技藝大二男生篆刻印章贈畢業學長圖為翟基旺和他的篆刻印章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柯稱通訊員任麗瓊唐穎)兩天時間、十餘道工序、全手工製作……換來一份有溫度的畢業禮物。昨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翟基旺,將親手篆刻的印章交給大四學長陳雙雙。「畢業之際,祝你笑容長展,前程似錦。」翟基旺向他解釋印章上刻著的「長樂」二字。兩年來,翟基旺共完成了42件篆刻印章,其中大多數送給了師長及同窗好友。「篆刻是一門以石為紙、以刀為筆,拙巧結合的藝術,是一種將思想與情感放諸於方寸之間的修為。」
  • 學習篆刻打基礎:不被篆刻人重視的隋唐宋元,印章界究竟發生什麼
    當然,也是上行下效,大臣們也玩收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米芾,據說他一個人就有印章超過一百方以上。關於米芾,沙孟海的《印學史》界定他為「文人刻印的第一人」,鑑藏印在米芾手裡發展到了極致,僅故宮藏的禇遂良摹《蘭亭》的米芾跋,他就連續用了「米黻之印」「米姓之印」「米芾之印」「米芾」「米芾之印」「米芾」「祝融之後」這麼多印。
  • 書法篆刻:印章不能只停留在方寸以上
    有的篆刻作者對空間的擴展,明顯地思維仍停留在方寸之上,而不是一種象徵性的暗示和擴散,這樣在後人的審美心理中佔據的就不可能是感覺空間、思維空間,而是篆刻家那種局限的刻意為之的技巧。諸如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官印、私印,總是被盤纏、屈曲的九篆充斥,這種形同柴架的線條不講法不合六書不說,總是堆疊充斥於全部印面;而清乾隆十三年「欽差督理叄省織務內關防」、「禾屯吉衛指揮使司印」,用滿文九疊代替滿文楷書,其實是重蹈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官、私印中的覆轍,如「合水縣印」、「直隸大沽協中右營中軍都司關防」,都是目無神,儘是人工雕琢意。
  • 書法篆刻:印章的空間,即是人的心靈空間
    人類美態度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是人類以生存活動為基礎,在生存生命需求的內在驅動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結果。一代代刻工、印匠及篆刻家都是在長久地改造自然的同時,改造著對自然的認識與對自身主體的認識。「味於理則失物之真」,這是追求藝術的一條真理。它的意義在於,當我們面對前人範作的時候,是必須超越物障的。譬如於秦漢印法的認識,效仿自然不容置疑,但所見失卻漢印古抽渾厚的金石天趣,決非技藝不濟近些年來篆刻展中仿某些印家之作風以替代自己的創作的也為數不少,終歸很難成為個性化的內在情感過程,反而可以看出對印之精神沒有咀嚼蒙養之功,技藝的上手反而成為內心的重負。
  • 中國傳統文化——篆刻印章,小小方格成就多彩!彰顯身份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篆刻印章,小小方格成就多彩!彰顯身份地位在我們的名揚固化中,多件許多的印章以及許多的篆刻文字。那邊都是我們的篆刻印章文化。很多時候一個人的篆刻印章,都可以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甚至說是地位。
  • 東漢「急就章」,印章中的「便條」,順帶說一下學篆刻的取法方式
    (王羲之《喪亂帖》)(王獻之《鴨頭丸帖》)(懷素的《苦筍帖》)(楊凝式《韭花帖》)如同書法一樣,中國印章史上也有大量的「便條」式印章,而這些印章中的傑出作品,又大都出自東漢末年。據《資治通鑑》載:「漢獻帝興平二年十二月為李傕、郭汜所迫,倉皇出走……公卿以下群帥,競求拜職,刻印不給,以錐畫之。嗟乎!漢官印威儀一至如斯!」
  • 大二男生痴迷篆刻,刻印章贈畢業學長
    昨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翟基旺,將親手篆刻的印章交給大四學長陳雙雙。「畢業之際,祝你笑容長展,前程似錦。」翟基旺向他解釋印章上刻著的「長樂」二字。兩年來,翟基旺共完成了42件篆刻印章,其中大多數送給了師長及同窗好友。
  • 方圓法篆刻講堂二十四章法九
    在篆刻史上對方圓關係處理的看法也是有變化的,早期的很多篆刻名家是反對「方圓雜陳」,主張於字畫折射、伸腰、出頭處,求方圓的微妙變化。認為「方主之,必圓佐之;圓主之,必方佐之,斯善規矩也」。我們還是來結合一些印章印文的實例來加以分析,方便大家理解。這是清代篆刻家巴樹烜的兩方印章,可以很清楚的說明剛才提到的早期篆刻家所認為的方圓處理的兩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