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洲地產上位成深長城大股東
中洲地產通過從二級市場增持深長城4.68%股份的方式,「上位」一躍成為深長城的第一大股東,以0.47%的微弱優勢領先於「聯泰系」,暫時拿下深長城的控制權。
-
深長城擬收購惠州中洲置業等三家公司
中洲地產、惠州中洲投資、中際實業均為深長城的關聯法人,其中中洲地產直接持有深長城68,503,947股股份,佔其股本總額的28.62%,為深長城第一大股東。 作為此次關聯交易的目標公司,惠州中洲置業註冊資本100萬元,從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建築裝修裝飾工程、國內貿易等業務,其核心資產包括昊恆地產95%股權。
-
深長城更名「中洲投資」 中洲集團A股曲線借殼上市
本次會議上,深長城宣稱,因公司股東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結合公司品牌發展需要,董事會同意公司將名稱由「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深圳市中洲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也標誌著深長城正式進入中洲時代。 據悉,在今年1月,深長城原總經理吳見斌離職後,董事長姚日波就引進中洲系高管劉繼周出任公司副總經理。
-
中洲控股:11.56億收購大股東土地資產
中證網訊 中洲控股(SZ.000042)5月12日晚間公告稱,為配合公司戰略發展,增加土地儲備,同時解決公司與股東之間的同業競爭,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及併購貸款向深圳市中洲房地產有限公司、惠州中洲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惠州中洲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惠州市康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惠州市昊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
-
世說| 一封來自證監局處罰公告 隱藏著黃氏兄弟中洲沉浮
深長城當年半年報披露,深圳市中洲房地產有限公司在第二季度進駐深長城,拿下521.30萬股股份,成為深長城的第五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為2.18%。之後的時光,中洲地產雖有增持,但並無大動作,直至2013年3月,深長城才對外披露,中洲地產擬為原控股股東深國資委股份轉讓對象。
-
深長城與中洲系涉利益輸送 黃光苗黃振達為舊友
、黃振達家族)、瑞昌捷(控制人為黃將南、黃將忠家族)、中洲系(控制人為黃光苗、黃光亮家族),加上其他多名自然人(黃美清等),其間鋪呈著一張隱秘繁複的人物關係網。 如「黃氏」股東的核心——黃光苗家族與黃振達家族同為潮汕商人,均出生於汕頭市濠江區達濠島中部的珠浦社區,現均任深圳潮汕商會名譽會長。
-
中洲控股大股東逾10億惠州土地資產注入公司
中洲控股(000042)5月12日晚間公告,為配合公司戰略發展,增加土地儲備,同時解決公司與股東之間的同業競爭
-
「深圳拿地大王」中洲地產黃光苗要有更清晰的戰略發展方向
6月19日,中洲控股對外公告稱,大股東中洲置地所持的4928萬股股份已解除質押。對中洲地產黃光苗來說,月初還一個好消息傳來,中洲控股在第16屆(2019)年中國藍籌地產年會」獎項評選中,榮獲「2019藍籌地產企業」獎項。
-
中洲控股退出資產33億的中洲寶華 接盤方有央企背景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洲控股退出資產33億的中洲寶華 接盤方有央企背景 收入劇降,中洲何去何從?工商資料顯示,中洲寶華原股東深圳市中洲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中洲地產」)與深圳中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洲集團」)已退出,中洲地產經股權穿透由上市公司中洲控股全資持有。中洲控股董秘暫未回復新京報記者的採訪問題。財務方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洲控股收入大幅下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降低67.8%。
-
國有資產流失案踢爆 格力房地產出水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財經時報 >> 資本新聞國有資產流失案踢爆 格力房地產出水2004年08月23日15:30:53 財經時報 王旗 粵最大國有資產流失案踢爆 格力集團房地產出水 半年來風波不斷的珠海格力集團近日又出狀況。
-
深振業退出中洲控股或隱藏深圳國企改革新動向
深振業甩賣中洲控股深國資或全面反擊經濟觀察網 記者廖傑華 一周之內,深圳國資委旗下的深振業A便完成了對中洲控股的兩次甩賣。而深圳國資委力保的另一上市平臺天健集團,因籌劃重大事項也停牌超過一周。中洲控股日前披露,深振業A於9月16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2.19%股份。
-
中紀委加碼國企反腐 解密:國有資產損失如何追回
今年巡視的重點是國企,作為第一家被專項巡視的國有企業,中糧集團就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大連北良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的下屬公司,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濫用職權、違規轉讓國有股權,低價轉讓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流失2.5億元。那麼,巡視中如何發現問題?反腐敗如何挽回國有資產損失? 2014年3月27日至5月9日 ,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中糧集團開展了專項巡視。
-
原大連北良老總宮明程涉國有資產流失
中紀委網站消息,中糧集團關於專項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披露,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宮明程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存溢價收購或低價轉讓項目。截至10日下午3時,9個省區及單位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整改情況。
-
[擔保]中洲控股:關於公司2018年度擔保額度的公告(更新後)
1 100% 19 東莞中洲城市開發有限公司 人民幣 4 100% 20 成都深長城地產有限公司 人民幣 1 100% 21 成都中洲洲成房地產有限公司 人民幣 2 (6)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市中洲地產有限公司總資產300,573萬元,淨資產 21,564萬元,2017年度營業收入1,160萬元、淨利潤1,526萬元。
-
深圳地產界的潮商,一個詞——生猛!
2015年「萬寶之爭」高峰時,寶能系成為全球最大房企——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姚振華曾位居胡潤百富榜第四位。寶能系現在還是萬科第二大股東,成為穩定萬科股價的主要力量之一。資本運作突顯了姚振華極為狼性的一面,是深圳房企中最擅長資本運作的,被譽為「股神」。
-
中洲控股前三季淨利大跌近9成 母公司注入資產遙遙無期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中洲控股(000042.SZ)日前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2020年1-9月實現營收57.07億元,同比增長50.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12萬元,同比減少89.41%,其中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
-
深航澄清"建集資房涉嫌國有資產流失"是不實之詞
5月25日,網傳「深圳航空在一塊以公司名義競得的土地上建起了『深航假日名居』,且該地塊的房產被經營管理人員以『集資房』的名義和途徑瓜分,十年後這些房產在『確權』完成後,將成為個人私產,深航資產就流失了80億國有資產。」 針對此輿情,新華網即向深圳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深航」)發去採訪函核實並得到積極回應。
-
國有版權資產面臨流失風險 管理難度大價值難測
如果能出臺政策鼓勵國有企業儘快摸清版權家底,同時建立版權資產價值評估體系、扶持版權交易市場,引導文化企業切實開發、利用好版權資源,將大大提高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的實力與底氣。 大量版權資產成為「沉默」的金山 據了解,我國現有國有文化企業9000多家,帳面資產規模近1.4萬億元,但其中主要是固定資產。
-
中洲集團旗下泓潤金控股權生變 大股東同心投資退出
近日,新京報記者獲悉,中洲集團參股的一家企業日前發生投資人變更,另一投資方退出,中洲集團成為獨資股東。中洲控股2019年報顯示,泓潤金控為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中洲置地有限公司的附屬企業;中洲控股2018年曾與泓潤金控發生關聯交易,向後者收取物業管理費43萬餘元。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市中洲置地有限公司股東為持股94%的中洲集團與持股6%的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