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島內民眾海外就醫去年花健保3.4億元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2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健保署」公布,去年臺灣民眾海外就醫核退費用統計,金額高達新臺幣3.4億元,為近3年最高。其中以在大陸就醫件數、費用最多,約佔8成、新臺幣2億4千萬元。

    據報導,「健保署」統計,去年臺灣民眾申請緊急醫療費用海外就醫地區,以大陸就醫件數最多,佔8成以上,依次為泰國、中國香港、美國、日本;核退金額排行,以大陸居冠,約新臺幣2億4千萬元,依次為美國、日本、泰國。

    申請緊急醫療費用核退的門診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件數與金額都居冠,而急性支氣管炎、腎衰竭件數分別為第2、第3;急診以外科或內科處置併發症件數最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居次,不明熱第3;住院以外科或內科處置併發症件數最多、生產次之,肺炎第3。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林寶鳳指出,去年臺灣民眾出境因不可預期緊急傷病,在境外就醫向健保申請醫療退費,總共13萬1239件,較去年負成長1.72%,核退金額新臺幣3.4億元,成長2.08%。

    林寶鳳表示,若臺灣民眾在海外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可在門、急診治療當日或出院日起6個月內,向投保單位所在地的「健保署」分區業務組申請核退費用,核退金額採核實支付,並以每季支付島內醫學中心平均費用為上限。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漏洞百出,健保快「窮了」
    相關機構通過現有的數據進行預算對比發現,臺灣健保面臨著嚴重的財務緊缺,健保費率多次上調,且表示應在未來建立相關完整的收支連動機制。這表示,臺灣健保費率將只上不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對2021年健保基金的收支進行的預測評估,編列業務的收入將會是7362億元,而業務的成本費用預計在7375億元。
  • 杜絕民眾「逛醫院」 臺灣健保制度將有重大變革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天表示,為杜絕浪費,擬透過3方向推動使用者付費,包括藥品部分負擔從200元(新臺幣,下同)吃到飽改為定率制、增收檢驗檢查以及癌藥部分負擔。根據「健保署」統計,受到保費調降、人口老化、新藥給付等因素影響,健保財務收支自2017年起首度出現短絀98億元,2018年擴大為266億元,去年再擴大為336億元,最快明年安全準備金就會低於1.5個月,必須依法調整費率。
  • 健保卡被鎖是詐騙 「健保署」呼籲臺灣民眾提高警覺
    華夏經緯網11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臺灣「健保署」統計,「健保署」6個分區今年1到10月總共收到6萬2206通民眾諮詢電話,都是疑似接到詐騙,話術以「您的健保卡違規使用,要被鎖卡,請按9由專人服務」為大宗,也有零星是接到「醫院要申請給付」等,民眾若不察,很可能受騙。
  • 綠營政客以「調整健保制度」為名割裂兩岸
    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已緊繃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島內一些綠營政客這回拿臺灣的健保制度問題做文章,持續攻擊臺商和陸配。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日聲稱,將提案「修法」,限縮臺商與陸配子女的健保權益,「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迫不及待跟進,大嚷著要檢討某些陸配與他們子女的居留資格,使其無法加健保,並減縮外籍人士權益。而在今天,護理師出身的臺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表態,民眾黨會支持「修法」,且她個人覺得,對臺灣沒貢獻、沒繳稅的能不能用健保,大家可以來討論。
  • 去年濫用健保看病超90次
    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為支應「健保」給付,明年編列7322億元預算,比今年增加381億。而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近期提出報告指出,臺灣去年門診就醫次數超過90次,等於是每4天看1次病的人數,竟達3萬4281人。「健保署」也對此進行輔導,但經輔導後而減少就醫者,下降比率僅17%,只節省3.98億,顯現成效已鈍化,應檢討改善。根據臺灣地區現行「健保法」第72條規定,為減少無效醫療等不當耗用保險醫療資源的情形,保險人應每年擬定改善方案,並報主管機關核定。
  • 臺灣健保為何瀕臨破產?
    臺灣地區的健康保險制度自稱世界一流,歐美各國的專家們曾赴臺考察訪問,對島內現行的保健制度讚譽有加,認為很值得他們參考效法。     臺灣的健保確實有其特點;它的涵蓋面廣,只要是當地合法居民,或合乎規定的外籍人士,都可以納入健保系統之中。一般來說,需要繳納的健保月費,相對的比較低廉。
  • 臺健保署:整合有困難
    臺「內政部」規劃新版身分證結合健保卡,兩卡合一雖便利,但「衛福部」健保署表示,身分證並非各年齡層民眾都持有,健保卡未來改革將納入更多功能,兩者整合有困難,盼臺當局再考慮。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臺籍民眾一出生就必須申辦健保卡,但直到青少年時期才持有身分證,而部分長期居留臺灣的外籍人士也可申請健保卡,兩卡整合有困難;此外,因健保卡使用率與遺失率皆高,目前健保署提供不少便民換卡服務,若兩卡整合,行政流程必須更嚴謹,換卡效率恐變低,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 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原標題: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健保署」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自5月20日起,新手爸媽到戶政事務所辦理新生兒出生登記時,可同時申請健保卡,臺北市民可多加利用。
  • 臺灣健保錢快用完了,陳時中不顧爭議再拋震撼彈
    臺灣「健保」明年的安全準備金將即低於1.5個月,健保費率面臨調漲壓力。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昨日表示,年底勢必要增加健保的規模,不排除由「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而保費的調漲亦在討論之中,依健保5年精算報告,明年費率應由現行4.69%調至5.69%,如此可以維持3年。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 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1)
    11月3日中午,臺「行政院長」林全與民進黨「立委」舉行「便當會」,決定通過黨籍「立委」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大陸學生納保除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外,還限定為「經許可來臺就學的學位生」,至於短期來臺的交換學生或只是來臺修學分而沒有取得學位者,則排除在外。「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稱,短期一學期或一年交換生川流不息,因此決定不納入。
  • 一起來圍觀中國臺灣健保制度
    提供美國全民在經濟上納保的範例」,短短六年間,臺灣人民的健保的納保率快速增長,從67%覆蓋到97%以上,納保率成本很低。讓西方國家驚訝的是,臺灣的「全民健保」覆蓋廣、項目多、但費用僅佔島內生產總值的6.17%,而美國支付範圍小於臺灣,但佔比高達15%,歐洲和日本的比例則是7%-10%。臺灣健保制度獲得世界各國的讚譽,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瑞士的「第二優保」。下面我們來看看臺灣健保制度有哪些優勢:臺灣「全民健保」採取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方式,是一種繳費互助、社會統籌、平等就醫的醫療安全保障制度。
  • 臺灣健保:醫療制度烏託邦?
    ■編者按自去年以來,大陸關於"醫改基本不成功"的討論一浪高過一浪,一海之隔,臺灣地區的醫療制度因西方媒體對其毀譽不一而被稱為"烏託邦",同樣引起外界的高度關切,3月底,全國記協因此組織了大陸赴臺醫療保健採訪團,對臺灣的"健保制度"進行了探訪。
  • 改革第一槍 臺灣新任「健保署長」力推「換腎」
    華夏經緯網5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洗腎長年高居臺灣地區健保醫療費用支出榜首,臺灣醫界呼籲推廣腎臟移植;新任「健保署長」李伯璋開出改革第一槍,將器官捐贈列為未來重點政策,提升腎友生活質量與存活率,更節省健保支出。
  • 2300萬人的健保14億人用?疫情當下綠營點燃「健保」烽火
    2300萬人的健保14億人用?疫情當下綠營點燃「健保」烽火   趁著新冠肺炎疫情,島內綠營人士「以疫謀獨」的伎倆又升級了。這一次,他們盯上了臺灣的健保制度。連日來,一些綠營人士鼓吹要檢討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要拿陸配及其親屬開刀,引發外界反彈。
  • 臺灣簡訊:臺灣健保每年支出250億治民眾感冒
    中新社香港七月四日電 題:臺灣簡訊  臺灣健保每年支出二百五十億治民眾感冒  臺灣「中央健康保險局」統計,全臺灣每人每年平均因感冒就醫三點六一次,健保支出達新臺幣二百五十億元,其中五成七系小感冒。
  • 全民健保——最實惠的臺灣奇蹟
    原本不屬於勞保、軍保、公保、農保、漁保……各種社會保險受保對象的「化外之民」──從來沒有享受過醫療保險的老百姓,對全民健保的開辦,如大旱之望雲霓。但是,真正促使健保早早上路的,主要卻不是這些平民百姓。健保一年高達3000億臺幣以上的預算,讓島內眾多利益團體,早已垂涎三尺,他們急著蠶食這塊龐大的利益大餅,因此使盡各種手段,逼迫臺灣行政當局不斷提早實施健保的進程。
  • 臺灣全民健保:海內外稱羨的醫療保險
    原本不屬於勞保、軍保、公保、農保、漁保……各種社會保險受保對象的「化外之民」──從來沒有享受過醫療保險的老百姓,對全民健保的開辦,如大旱之望雲霓。但是,真正促使健保早早上路的,主要卻不是這些平民百姓。健保一年高達3000億臺幣以上的預算,讓島內眾多利益團體,早已垂涎三尺,他們急著蠶食這塊龐大的利益大餅,因此使盡各種手段,逼迫臺灣行政當局不斷提早實施健保的進程。
  • 臺灣一醫師因不滿請款遭「健保」核刪 絕食抗議
    原標題:臺灣一醫師因不滿請款遭「健保」核刪 絕食抗議   醫師汪立偉不滿「健保」核刪,昨天赴「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揚言絕食抗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7月1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宜蘭診所骨科醫師汪立偉3月向「健保署」申報約72萬(新臺幣,下同)款項,卻被核刪兩次僅剩約43萬,虧損約30萬元。昨天下午2時該醫師在「健保署」臺北業務組絕食靜坐抗議,含淚控訴,揚言「沒打算活著回來」。   汪立偉是醫師為抗議「健保」核刪而絕食的首例。
  • 臺灣健保費率方案曝光 明年保費有望少繳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試算出14種費率版本,若依工商團體呼籲明年費率從現行費率4.91%降至4.41%,每人每月雖可少繳30至50元(新臺幣,下同)保費,但健保將虧損240億元,後年就需要調漲費率至5.06%,需多繳70至80元,故該署仍傾向維持費率4.91%,長期財務較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