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小吃,就避不開路邊攤,現在雖然城市管理上越來越嚴格了,但是只要商戶對情況比較熟悉,它們還是會在各個地方將自己的小餐車推出來,然後在露天場所公開售賣自己的食物,這些路邊攤的小商販其實大部分就是附近的居民或者是租住在附近,有的是以此為生,有的則是兼職在做,做的東西種類不少,燒烤,小吃,紅薯,肉夾饃等等都是有的,這些食物都非常受歡迎,不過不管是哪個路邊攤上一般都會有這樣一種食物,那就是烤腸。
烤腸大家都是吃過的,不僅僅是路邊攤,在一些便利店裡面也有賣,足以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而且一根烤腸的價格也比較便宜,大部分就是2到3塊錢一根,烤腸都是放在微波爐或者碳火上烤熟的,烤熟之後可以不加任何佐料就能直接吃,味道是非常不錯的,平常我們在超市買1根火腿腸價格和它差不多,但是吃起來明顯感覺肉味比較少,主要的就是澱粉,吃起來還比較淡,但是烤腸吃起來很香,味道很濃鬱,往往吃一根還不過癮,要說起來肉有這麼多,應該價格放在6塊錢以上大家都是能夠接受的,但是為什麼這麼便宜呢?路邊攤的烤腸,吃起來明明感覺全是肉,為什麼2塊錢就能買到?
後來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其實與它所使用的的肉有關,在我們的印象中,認為烤腸應該是用豬肉做的,但是即使豬肉降價了,烤腸這麼大小的豬肉,路邊攤做出來只賣2塊錢還是不划算的,所以它肯定不是純豬肉,也像其他的火腿腸一樣加入了很多其他的物質,比如澱粉,香精等等來「撐量」,但這樣做澱粉放多了肯定就沒有什麼味道了,而且豬肉沒那麼多的脂肪,也不會那麼香,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烤腸其實不是豬肉做的。
從烤腸冒出來的黃油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大部分的烤腸不是豬肉而是雞肉,這些烤腸都是一些食品廠加工出來的,主要的原料是雞胸肉和雞皮,這些雞都是速成雞,養殖和成長速度很快,所以價格也是比較低的,雖然我們在市場上看到雞肉並不便宜,但是在養殖場的雞,數量是非常多的,如果統一售賣的話,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雞肉比起豬肉來說更香,即使加了澱粉也不會明顯影響口感,吃起來也更有味道。
路邊攤的烤腸,吃起來明明感覺全是肉,為什麼2塊錢就能買到?其實這些烤腸都是用便宜的雞胸肉和雞皮做的,味道好,價格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