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020-12-21 再生網

2018年開春,勇奪《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刷爆了朋友圈。

「一單外賣送到了,一首詩也背會了,心裡特別高興。」這樣的幸福感,是他心頭之光,他生命之火。做一個外賣小哥,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是真的辛苦。

永遠趕在截單之前奔波在大街小巷,不時還要承受店家或是其他人的臉色,生活中也有頗多不順之處。但只要有一樣東西支撐著,就可以不慌張。

雷海為在送外賣的路上開始背詩的時候,一定也沒有想到,自己在節目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這一天。

正如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對他的讚賞。

你所有在日曬雨淋、風吹雨打中的辛苦,你所有偷偷地在書店裡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

有人說,生活好難,夢想好遠,我快熬不過去了。也有人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這一刻我為自己熱愛的事物付出了實打實的努力,光陰沒有虛度,就問心無愧。

- 2 -

為什麼古人教導我們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呢?因為古人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很多人看了這句話也許會有疑問,既然德行是根本,財並不重要,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辛苦地去賺錢呢?實際上對這句話不能做這樣的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說德行是一切事情的根本,而財富是枝葉花果。

就像我們看一棵大樹枝繁葉茂,原因在哪裡呢?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它根深蒂固。植物的這個枝葉能夠延伸到哪裡,它下面的根也就必須延伸到哪裡。人們雖然看不到根,但是它並非不重要,反而是植物成長最重要的部分。

在曾國藩的外孫聶雲臺先生寫的《保富法》一書中,就可以非常深刻地理解這一點:

聶雲臺先生記載了清末民初很多富裕家庭後代子孫興旺發達或是衰敗的情形。其中他就舉到了曾經寫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名言的林則徐

林則徐當時為什麼要去嚴厲地禁菸呢?

當時西方列強來到中國,看到中國的士兵一邊背著步槍,一邊背著煙槍,他們覺得這樣的士兵怎麼能夠打仗呢?所以才覺得中國可以侵略。看到這樣的情形,林則徐非常擔憂,就向朝廷上書,極力地請求戒菸。他的請求被允許,就被朝廷派往廣東一帶去禁菸。 

1839 年,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當時英國商務代表義律送給林則徐一套鴉片菸具,白金煙管、秋魚骨菸嘴、鑽石菸斗,旁邊是一盞巧雅孔明燈和一把金簪,光彩奪目,起碼值十萬英鎊

林則徐道:「義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廣州肅清煙毒。這套菸具屬於違禁品,本當沒收,但兩國交往,友誼為重,請閣下將菸具帶回貴國,存入皇家博物館當展品吧!」義律被諷刺得無地自容,只好將禮品收回。

其實,在禁菸過程中林則徐只要稍微地放鬆一下,一邊禁菸,一邊接受一點賄賂,就可以獲得上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但是林則徐考慮的是當時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覺得如果不力行戒菸的話,中國人確實要變成東亞病夫了,所以他一路上拒收賄賂、嚴格戒菸。

後來由于禁煙,英國商人生意受到了損失,於是英國就挑起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戰爭失敗以後,清政府為了向西方列強求和,不得不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把林則徐發配到邊疆去充軍。

反觀當時廣東的三家富商,他們在鴉片戰爭中發了國難財,可以說過著富甲一方的生活。他們住的地方雕梁畫棟,吃的是山珍海味,可以說富可敵國。

但是聶雲臺先生說,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發現林則徐的後代個個都有成就,而且書香不斷,出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而這三家富商的後代,沒有一家的子弟是成才的

所以回過頭來再看這些事情,我們才知道其實林則徐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而這三家富商卻是天底下最愚鈍的人了。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些古訓告訴我們,條件成熟的時候一切才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至於鮮花與掌聲,金錢與名利,都是這極致幸福之後的水到渠成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但行好事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 你知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出處嗎?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安利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出這句話的人可是大有來頭,他的名字叫馮道。五代十國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卻很少被人們所知。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奸臣。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太史公贊朱家「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
    我們就穿越一下,到漢朝時期,看看一個布衣人士朱家,如何「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並且得到《史記》作者司馬遷的讚揚「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從函谷關往東,人們無不伸長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深刻寫照。季布是楚國人,跟隨楚霸王打仗,是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多次與漢王劉邦交戰,並且取得勝利,使漢王多次處於戰場失利狀態。項羽被打敗自刎後,劉邦懸賞千金捉拿季布。大軍潰敗,到處是漢王的軍隊,季布就四處逃避,流落到濮陽,被一家周姓人家收留。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著深刻的哲學蘊意。01、俗語的來源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原文:「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想清楚這四句話,難得糊塗過日子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增廣賢文》裡就說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有的時候,想的太多,想的太長久了,並不是啥好事。我還記得以前,我們有個同事,想去創業了,但是一直猶豫不決。所以,前程事業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想得太多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接下來就看,老天爺的安排了。和有緣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這句話是活佛倉央嘉措,在《我問佛》裡說的,「和有緣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是劫。」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此文藝風的句子,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是現代人寫的,其實不然。它最早是出自五代時期的宰相詞人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這首詩從文學水平上,顯然是無法與唐代的詩壇高手相提並論的。
  • 古語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啥意思?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明代《增廣賢文》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又成為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知、要,添了幾分主動,加了幾分情願,重了些味道,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此,咱們便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層含義。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的人感情炙熱,有的人感情淡薄,有的人心靈脆弱,有的人內心堅韌,有的人品行端正,有的人品行惡劣。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
  • 2020運輸人影響力互助獎渠勝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是渠勝華對此也表示理解,「有賣東西的也都不敢去,我自己都不知道有沒有攜帶病毒。」馳援武漢那段時間的艱難,只有渠勝華心中最清楚,「那段時間應該是運輸人最苦的日子,沒吃喝沒喝,在車上除了方便麵就是掛麵。」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第一、俗語出處及意義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詩云:「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國產動漫的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樣子?
    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的執行製片人郇然從創作層面展開分析他對英雄角色塑造的理解。他認為國產動漫的優勢在於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歷史文明、神話傳說、陰陽五行,甚至是諸子百家的處世之道,這些都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說的是但凡是做了好事,不要去計較這叫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也不要糾結自己人生的道路會變得怎樣,既然是在行善事,便不要只看重回報。
  • 網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網友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不知道會不會有結局,或者說是會有怎樣的結局,但我知道跟他在一起很開心,他對我很好,在一起就真心付出,好好珍惜對方。人一生很短暫,什麼最重要?開心才真的重要,對嗎?如果愛了就一定要在一起,那如果不愛了又怎麼辦?誰能給愛情一個絕對的期限?有平平淡淡相愛相守一輩子的,也有轟轟烈烈如流星般絢麗而短暫的。
  • 德雲故事13:德雲社活得最通透的角兒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要問現在圈內活得最通透的團體,估計沒有人能與德雲社相提並論。所有人都在追求「權」「利」的同時,都遺忘了自己最初信念與夢想。不論是外界對他倆如何評價,孟鶴堂和周九良都坦然接受一切,因為他們知道,悠悠眾口,不可能全是完美稱讚之詞。作為德雲社的小角兒們,也會在自己的相聲中說一些自己的小哲理。尚九熙就是其中一個。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德佑新人的快速成長之路
    04「從細節出發,用心服務客戶」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今的姚傑,已經成長為寧工新寓店的租賃組組長,帶領門店新人衝向未來高峰。  他總結快速成長的秘訣說:「門店氛圍很好,大家親密無間互幫互助,有事一起衝!還要感謝我的師傅,我開的每一單,他都是全程陪同指導,也感謝我的客戶,幫助他們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 航空工業西飛張志穎:但知行好事 莫要問前程
    還記得剛來西飛的時候和前輩去開會,行業內的專家坐了一屋子,我身處其中卻緊張又心虛,會上說的專業術語我一知半解,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前輩,強裝鎮定但心裡卻忐忑不安,生怕別人問自己專業問題,答不上來該怎麼辦。前輩們總對我說:「抱著學習的態度就可以了,總有第一次。」可我卻覺得自己坐在那裡,名不副實,看著別人在會議上侃侃而談,自己只能默默地記下並不是很明白的會議內容,羞赧又無奈。
  • 【德潤人心】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講的是做好事、救人於危難、為人雪中送炭,這比修建佛塔寶剎的功德要高得多。當然不僅是救人之命,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也可以為自身高尚品德的建立增磚添瓦。做好事不僅給他人帶來幸福與歡樂,自己也會從中得到愉悅和滿足。但是要記住一點,做好事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助別人,是不求回報的。不僅如此,也要不連累無辜,否則「殃及池魚」就會變成好心辦壞事,那麼做好事的價值和意義就會大打折扣了。
  • 他出家8年收養了22個子女,卻被寺院驅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哪裡都是修行」,道祿如是說,也是如是做,道一句「大和尚」善哉!
  •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能做的也只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每個人都是那麼的不容易,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能做的便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有人說成年人的無奈是從錢開始的,他們的傷心是靜悄悄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或許很累、很難過、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可是當天亮之後一切又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卻沒有人知道那些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實際上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 濰坊高新雙語學校朱紅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有良好師德師風的教師,於朱老師目標是成為學生「思想和靈魂的導師,終身學習的榜樣。」作為老師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樣才可以做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者。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為了到達基本的「學高為師」者,朱老師每天堅持背單詞,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