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婆媳矛盾的爆發主要是兩代人不同的育兒觀念造成的,我深表贊同。年輕人有了新的育兒觀念,老一輩的還是秉承他們那個年代的帶娃經驗,甚至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慶幸的是,我家在育兒方面,我和婆婆的觀念,沒有出現衝突。我是個"甩手掌柜",婆婆從醫院退休後,基本上負責帶娃的事務。現在孩子7歲了,在婆婆帶娃的這幾年,孩子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積食,吃得好,長得快,真的感謝婆婆。
不少當家長的都或多或少的遇到過孩子積食的問題。因為孩子還小,身體還在發育,消化系統也沒那麼成熟,脾胃發育不完善,孩子的飲食稍微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不消化,積食的問題。
一、孩子積食、脾虛,身上有這幾種表現,家長注意觀察
1.不思飲食
孩子積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食慾下降,這也是父母最容易觀察到的。如果強迫他吃東西,孩子會有牴觸情緒,情緒會變得更差,容易煩躁。如果孩子出現消化不良後,就不要再給孩子餵食了,這樣會增加積食的程度,增加脾胃的負擔。
2.舌苔發黃
如果孩子舌苔發黃,口中有酸腐味,吃東西沒有味道,說明孩子積食了。舌苔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要每天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
3.腹脹腹痛
孩子腹部脹痛,腹部的溫度會比四肢的溫度高,可能是積食在作怪。食物不消化,堆積在腸胃中,會導致孩子出現腹痛,腹瀉或者便秘的問題。
4.抵抗力下降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生病,動輒發熱、咳嗽、腹瀉,說明腸胃抵抗力下降,脾胃功能也降低,不能正常運化食物和吸收營養,這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體質越來越差。
二 、婆婆帶娃7年,孩子從未積食,只用了1招,身高猛長,吃飯也香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情況,即使只有一點,也要警惕。脾胃是後天的基礎,關係到孩子生長發育的全過程。長期的積食,脾胃不好,會讓孩子體質變差,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平時婆婆很重視孩子的脾胃,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內金紅果飲,幫助孩子消除食積。
是專門針對小兒消食化積的,由山楂、山藥、沙棘、雞內金、麥芽、高良姜等9種溫和天然的健脾養胃消積食材組成,孩子積食的時候喝,可以化解積食,沒有積食的情況下,可以養護孩子的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消化和吸收營養。
三、少吃2種飯,多做2件事,增強孩子的脾胃功能,孩子長高長個
1.少吃睡前飯
有些父母通常害怕孩子晚上會餓,所以他們會在孩子睡覺前再餵一頓飯。婆婆從來不會這樣做,因為睡前給孩子餵食會影響睡眠和脾胃的休息。時間長了,脾胃會越來越虛,積食越多。
2.少吃大人飯
孩子脾胃嬌嫩。成年人可以吃的很多食物,小孩是不能吃的,比如冷食,油膩食物等。這些食物會給脾胃帶來很大的負擔,讓孩子積食容易生病。
3.多給孩子養脾胃
婆婆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都是營養均衡的,日常狂野會給孩子吃點山藥、山楂等有助於消化的食物,說可以幫助孩子調理腸胃,清理體內堆積的食物,同時可以幫助孩子健脾和胃。
4.多給孩子揉揉腹部
婆婆每天幫孩子揉肚子,也可以幫助孩子健脾胃,促進脾胃發育,讓孩子的胃更好的蠕動,幫助孩子消化食物,防止孩子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