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真的是個懶惰的人嗎?兩次被冊封為太子,卻都被康熙親手廢掉

2020-12-13 綠葉子說歷史

在康熙晚年,眾阿哥為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場「九子奪嫡」的鬧劇,這也是康熙最不願看到的一幕。早些時候,康熙曾兩次把胤礽立為太子,把他當作儲君,以求避免皇子為了繼承權而明爭暗鬥。但遺憾的是,胤礽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不僅沒有政治才能,品行也不端正,對康熙不孝對兄長很不友好,甚至還一直記載著他和庶母曾經有過不清不楚的感情。這樣的事情也未免令人感到疑惑:當真是胤礽軟弱無能嗎?如果這真是一句俗話,沒有治世之才,為什麼康熙還要用他作儲君呢?

不言而喻,在眾多阿哥中,胤礽是地位最高的一位,作為康熙與孝誠仁皇后的獨子,他肩負著愛新覺羅和赫舍裡氏兩家的榮耀。那一年,赫舍裡氏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也正是出於這個考慮,決定娶孝誠仁皇后為妻,這場政治聯姻內外都很重要,康熙初生便頗受人關注,康熙也希望這位獨生子將來能有大作為,於是在一歲的時候就公開立他為太子。

根據史書記載,由於嫡皇后生下胤礽後即死於難產,因此康熙特地將胤礽交給自己心愛的寵妃養育,還讓張英等人傳授胤礽知識,甚至抽空帶胤礽練習騎射。這一點,康熙的確給胤礽注入了不少心血,當年康熙也確實有過把繼承權交給胤礽的打算。只是遺憾的是,與愛新覺羅不同的是,胤礽的性格是百分百遺傳了赫舍裡氏的垃圾基因,即使從小就飽讀詩書,但依然不懂得人人皆知,要不是胤祥多次出手相助,恐怕他早就被康熙厭棄了。

雍正為人所共知的年青人天子,最初登基時主政,接連剷除了幾個佞臣,才勉強穩定了政局。正因如此,知道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所以康熙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私生活檢點,翻閱野史也很難找到康熙的「另類情史」。可胤礽不同,也許是因為自幼被人寵愛,因而性格也越來越驕縱,十分好色,不僅對自己的庶母有過一絲好感,甚至還在宮外養過好幾個女人。由此可以看出,康熙的行為根本配不上他的身份,這也從一個側面註定了他的悲慘結局。

這一年,康熙有心操持胤礽,於是便在出遊時將監國權讓給了他,胤礽只是皇太子,不能與近臣交往,更不能發展黨羽,這是皇室最忌諱的。而胤祥卻全然不顧,在監國期間行為極不檢點,甚至連胤祥也多次好言相勸。更有甚者,康熙心中根本沒有父子情誼和手足情誼,有一次十八阿哥病倒了,十八阿哥是康熙晚年最寵愛的小兒子,因為自己忙著辦事,沒時間照顧弟弟,於是康熙想讓康熙照顧弟弟。是誰成想胤礽根本不想理弟弟的死活,連康熙生病的時候都不管,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而這一切早已經被康熙看穿了。

實際上,在首次被廢為太子之後,胤礽還有翻身的機會,畢竟他是康熙養育多年的儲君,康熙也不想讓這些年的心血漂流。可是被再次側立為太子之後,胤礽竟然公開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甚至想要左右朝廷官員的升遷。這說明,此時的胤礽早已心不在焉,再加上他在此之前曾說過康熙不敬之言,再一次被廢也是情理之中。應該說,胤礽的大善事都是自己辦的,只要他能做兄弟姊妹、父慈子孝,即使沒有做太子,也不至於坐牢半生,鬱鬱而終。

相關焦點

  • 康熙廢太子胤礽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為何還兩度被廢掉太子之位?
    康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開闢了清朝時期的輝煌盛世,從政治、從軍事、從經濟等等各方面來看,康熙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為清朝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被後人傳為一段佳話。但是管轄天下社稷綽綽有餘的康熙,卻在皇位繼承的問題上犯了愁,太子愛新覺羅·胤礽,雖也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可處理人際、應對社會問題時就遠不及康熙了,並且在這些事情上,他還一度惹惱康熙,導致太子之身份被康熙廢了兩次,最終原本可以到手的皇位也就不了了之了。
  • 胤礽跟康熙的妃子苟且,康熙竟沒殺他還重立他為太子,這是為何?
    《康熙王朝》中體現的胤礽跟鄭春華偷情的事情,其實只是編劇杜撰出來的,在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的史實,只是胤礽確實是因為了一些原因被康熙廢掉了,只是後來卻將他放了出來還重新立他為太子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歷史上的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不過,話說回來,胤礽能得冊立為太子,並不是因為他在康熙諸子中特別出類拔萃。而是他的身份特殊。他是皇后赫舍裡氏所生,而且,皇后赫舍裡氏在生下他後,不足兩個時辰便去世了。既是嫡長子(胤礽親兄、嫡長子承祜早夭折),又是皇后唯一的兒子,康熙義無反顧地在當年十二月十三日將這個襁褓中的嬰兒為皇太子。為了培養這個帝國未來的儲君,康熙煞費苦心。胤礽六歲以前,康熙親自教他讀書,耐心講授四書五經,培養他熟練運用滿、漢、蒙三種文字,並授以騎射、言詞、文學諸藝。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真實歷史上,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胤礽,確實是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胤礽,是康熙與自己最喜愛的皇后生的兒子,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因難產而死,一者是因為康熙對其母親的懷戀;二者也是其母的娘家為索尼家族,為了拉攏他們;出生不久的胤礽就被立為了太子。
  • 周培公暗示康熙立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瞬間言聽計從了?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次子胤礽出生於北京紫禁城坤寧宮。次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冊封胤礽為皇太子,並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太和殿正式為太子舉行冊封大典,授予胤礽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是為大清國的儲君。
  • 兩次廢掉太子,並非康熙的衝動之舉,原因過於真實
    康熙朝的太子胤礽本是皇后赫舍裡所生,其外祖父一家,索額圖官拜康熙朝大學士,可謂顯赫至極。胤礽本人更是身份尊貴,剛出生就被立為太子。康熙是把他從小就帶在身邊,貼身調教,父子之情,遠超於對其他阿哥。若不是非常失望,康熙是斷不會做出廢太子這種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最終導致康熙廢掉太子。
  • 這才是太子胤礽兩次被廢的原因,康熙大帝才是九龍奪嫡的最大贏家
    由於康熙大帝太能活,在剛滿周歲就被冊立為太子的胤礽,在太子這個位置上一待就是30年。其實這事放誰身上身上誰都急。胤礽的太子生涯也是大起大落的這個詞的代表,兩次被立,兩次被廢,最後還是死於囚禁。說實話,這種死法有點難看。真的,在胤礽風光的時候誰會想到,他的死法會怎樣悽涼。其實胤礽在早期的時候還是很受恩寵的。
  • 康熙用兩立兩廢太子胤礽的親身經歷,告訴你「溺子如殺子」!
    作為帝王,康熙自然不缺女人,可孝誠仁皇后12歲嫁給康熙,與少年康熙一起除鰲拜、平三藩,兩人同甘共苦、相敬如賓。摯愛的去世,讓康熙肝腸寸斷、悲痛欲絕,為皇后做出諸多超出祖制的身後之事,並將對皇后的愛轉給了她的兒子,康熙十四年底,沿襲明朝慶典儀式,對年僅一歲零七個月的胤礽正式冊封為太子。
  • 康熙為何要將不足一歲的胤礽立為太子?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巳時,皇后赫舍裡氏在難產的狀態下又誕下了皇二子愛新覺羅胤礽,焦急等待很久康熙皇帝玄燁見到剛剛出生的嫡子,立即為孩子起了個名字,叫做保成,他希望周天諸佛保佑此子能健康成長。此時的坤寧宮內外一片忙碌,迎接著新皇子的到來。
  • 為什麼康熙要將不足一歲的胤礽立為太子呢?
    在康熙四年(1665年),剛滿十一周歲的康熙大婚,迎娶了比他大3個月的赫舍裡氏,當天冊封為皇后。新郎和新娘其實都還是小孩子,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少年天子康熙和情竇初開的赫舍裡氏相處得非常融洽,兩人也非常恩愛。 在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與赫舍裡氏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嫡長子承祜出生。可惜的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皇子承祜夭折。
  • 胤礽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康熙為何要廢了他?
    從冊封胤礽為太子那刻起,康熙便經常將其帶在身邊,給他講授儒家經典、治國之道。隨著胤礽的成長,康熙講授的內容也逐漸深化,不僅講授祖宗創業不容易,也講守成之艱難以及行軍布陣之法。「大凡往古成敗,人心向背」,康熙皆「事事精詳指示」。同時,鑑於自己政務繁忙,康熙還為胤礽請了當世名儒,如熊賜履、李光地、張英等人。幾位大臣自然不敢怠慢,對胤礽傾囊相授,從而使他從小就系統性地接受了儒家傳統教育。
  • 兩次廢立太子的康熙,是真的很討厭這個孩子嗎?被其他兒子糊弄了
    太子胤礽的地位,其實是牢不可破的。這孩子是赫舍裡皇后的兒子,赫舍裡皇后跟康熙是原配夫妻,可以說康熙眾多媳婦兒中,最疼愛的就是赫舍裡皇后。可憐赫舍裡皇后,在生下了太子胤礽以後,便撒手人寰了。為了紀念赫舍裡皇后,康熙果斷將年僅2歲的胤礽立為太子。
  • 康熙朝太子胤礽廢黜,是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肯定不是啦,康熙的眼光沒有那麼差。胤礽作為康熙皇帝的嫡次子,很大程度上是佔了生母赫舍裡氏的光。赫舍裡氏是康熙的結髮妻子,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原本是為了牽制鰲拜的政治婚姻,但康熙、赫舍裡氏成婚之時,年紀尚小,培養出深厚的感情。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而作為失敗者的皇太子胤礽,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實力作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皇子,滿周歲即被康熙立為太子,一生兩度廢立,歷經大起大落。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廢掉了之後,最終是由四皇子胤禛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現如今的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經常圍繞著這一段歷史,展開創作。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這是因為他是清朝唯一一個被公開立為皇太子的人,又是歷史上唯一被廢兩次的太子。開始的時候他這個帳號算是頂級配置,可被給他註冊帳號的老爹和下面一幫想要升級帳號的弟弟們給逐漸給搞成垃圾帳號了。歷史上的胤礽可不像胤礽影視劇中那般爛泥扶不上牆,歷史上的胤礽文武雙全,而且能力不俗,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並非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出於本心電視劇中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可不是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他本來內心中也是想冊立胤礽為太子,因為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裡氏,一是赫舍裡氏皇后身份,二是康熙此前在感情上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上面說過康熙之前被太監黃敬帶著逛青樓,被朱三太子的妹妹所迷惑,還險些被其所暗害,而康熙痴迷於朱三太子的妹妹最傷的就是皇后赫舍裡氏。
  • 年富力強的康熙,為什麼早早立胤礽為太子?僅僅是因為赫舍裡氏嗎
    前幾年熱播的各種清宮劇,讓廣大的吃瓜群眾們知道了康熙的幾位皇子,知道了"九龍奪嫡",知道了這些人爭奪皇位的那些破事。這其中四、八、十三、十四阿哥一般都是正面形象,而作為早早就被立為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則很多時候都是以反派面目出場。
  • 雍正即位後,對廢太子胤礽一家人相當的照顧,對大哥卻不聞不問
    說實話這一段真心讓人看不懂,要知道康熙兒子們的數量可是相當可觀的,這麼多的兒子,康熙是不可能對每一個孩子都極度關心的。說白了就是康熙看到自己的兒子們已經長這麼大了,怕他們奪自己的皇位,所以提早一步把太子這個最有野心的傢伙給廢掉而已。
  • 康熙的太子爺胤礽被兩立兩廢,這究竟其中發生了什麼?
    康熙的兒子眾多,雖然四阿哥胤禛最終繼承了康熙的皇位,但他卻不是康熙皇帝最愛的兒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康熙最疼愛的兒子——胤礽,這個不滿20歲就被冊封為太子的人,他的兩立兩廢的全過程。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皇太子胤礽畫像幼年太子,皇父器重胤礽,康熙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列入序齒排行第二),他也是康熙皇帝與孝誠皇后赫舍裡氏生的第二個兒子,是名副其實的嫡次子。他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生下胤礽之時,孝誠皇后不幸薨逝,康熙皇帝把對她的愛與愧疚都深深地轉移到胤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