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號「阿彌陀佛」,到底要怎麼念?

2020-12-23 水往雲來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已經被人們廣為傳頌。無論修行與不修行的人,都懂得念一句「阿彌陀佛」。有的人可能聽說過「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這裡的「南無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

很多人念了阿彌陀佛很多年,但是不知道正確的發音方法。其實,南無阿彌陀佛的正確念法是(南ná無mó阿ē彌mǐ陀tuó佛fó)。很多人說,念佛只要心到了即可。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佛號一定要念誦準確,不然,你始終錯著念,就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在過去,念佛號是莊嚴的修行,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隨意。在念佛號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禮拜之後,再端正姿勢,然後開始念佛。現在的人不知道,覺得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心到了就可以。這種「和稀泥」的想法,其實是對佛的不敬。

我們熟知的念誦佛號的方法,最早是由佛陀在世時傳出來的。有人請求佛陀開示「最方便法門」,於是,佛陀就說,在所有的佛土中,有一尊佛,叫無量壽佛,也稱之為光中極尊,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如來,是一切佛世界如來中,最尊貴者。他的名字,就是阿彌陀佛!

緊接著,佛陀就說了極樂世界的情況,以及如何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關於這次佛陀開示的記載,就是《佛說阿彌陀經》。

根據經中記載,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隔著十萬億個如來教化的佛土範圍。阿彌陀佛成佛,距今已有十劫。

很多人以為,阿彌陀佛只有十劫的歷史,其實不然。當現在這尊阿彌陀佛入滅後,他的一生補處菩薩——觀世音菩薩,將成就佛果,替代他的位置。雖然說是「替代」,其實是連名號一起替代的。也就是說,將來觀世音菩薩替代阿彌陀佛的位置後,也會沿用阿彌陀佛的名號。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名號,無始以來就存在。只是現在的這尊,修成「阿彌陀佛」只有十劫。其實,觀世音菩薩的位置,也是如此。很多人看到在觀世音菩薩之前,還有一尊「觀世音」,其實就是現在的觀世音菩薩,接替的「上一任」觀世音菩薩的位置而已。

那麼,這句佛號,到底要怎麼念呢?

我們知道,修行的人,就是修心。真正念佛,其實也是修心。一個人在念佛的時候,許多思想念頭會冒出來。如果任由不管,念著念著,心中就想到你所執著的地方去了。真正念佛,就是要斷開執著,一心專注在所念的佛號上面。這樣才能達到念佛的目的。

念佛是一種修行,與平時在生活中的修行,並無差別。《金剛經》中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論在做什麼事,都不要存有執著,這樣才會顯露出自己的清淨本性。這叫明心見性。念佛號雖然不是做事,但是對於修行的要求,並無二致。

《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如果一個人,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心生歡喜,執持他的名號,需要做到「一心不亂」。

什麼才是「一心不亂」?所謂的一,就是制心一處,你的念頭,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上。不會被任何外來的、內心的任何東西所動搖。

佛教中有句話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很多人以為,如果念佛號做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要念了,因為等於白念。其實並非如此。

每個人的定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念佛號時,當心中開始散亂的時候,就要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佛號上面。因為念佛號就是功夫。如果感覺心散亂就不念了,那麼你的念佛功夫,永遠都不會有進步。

念佛號,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下去。很多人有很大的佛緣,也有很大的智慧,但是為什麼總是半途而廢呢?其實就是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

修行是一種功夫,念佛也是一種功夫,一個人的成就,並非是像慧能大師那樣,聽到佛經,就能開悟,然後修十幾年,就能講經說法,成就大德。

更多的人,需要在年深日久的念佛中,不斷地加深自己的功夫,最後,才能做到心不顛倒,花開見佛。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到底要怎樣念誦,才是對的?
    只要一個人聽到佛號,甚至是誦持佛號,即使歷經多少萬劫,最終也能成就佛道。我們現在知道的佛號,最出名的,要算是「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了。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福建以及沿海一帶,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說。可見無論是阿彌陀佛,還是他的名號,都深受廣大出家眾和在家眾的喜愛。
  • 提倡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怎麼看這種觀點?
    現在有人提倡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怎麼看這種觀點?達照法師答:這個提倡呢,如果你對淨土的信心具足,能夠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念到底,那正行具足,念經也是助行。有正行,有助行,而且你就在念經念佛的同時,你總要吃飯,總要走路,總要說話,總要待人接物,你這待人接物做事的時候都是往善的地方、好的地方做,把這些善的功德都回向淨土,也是正助合行,也是可以往生的,這是第一。就是能聽話、能做到的人也是一定能夠往生的。首先,我們對這個要肯定。
  • "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念到底,福報不可思議!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呢?
  • 妙善師開示:「一句佛號念到底」的客觀內涵
    「一句佛號念到底」的客觀內涵就是於一切時間空間範疇之內都要守住正念覺照;(系統了解,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念到底」的支撐就是系統的人生規劃和成道格局,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一切人事境緣即使當下可控,但下一秒的「意外」也依然在路上;(實證實修,進公眾往生心法入群學習)心不靜時即使念佛,僅僅是種下來世的菩提種,因為業識主流還在塵相上;一句佛號念千聲萬聲百萬聲都不難,但是念到「專而無雜、感應道交」卻寥寥無幾。
  • 如何才能做到始終把心安在阿彌陀佛佛號上
    二、懂得念阿彌陀佛佛號的殊勝利益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有無量意。阿彌陀聖號,具無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菩提,無量莊嚴、無量智慧、乃至無量之無量.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能表。一切經、一咒。阿彌陀佛就是一切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法。
  • 【一句佛號】眼見色,阿彌陀佛;耳聞聲,阿彌陀佛;鼻嗅香,阿彌陀佛;口嘗味,阿彌陀佛,全是阿彌陀佛!
    我們修行,要掌握住這個認知,修什麼?清淨。用什麼方法修?無量無邊的方法,眼見色修清淨,耳聞聲修清淨,鼻聞香修清淨,口嘗味修清淨。怎麼才叫清淨?不被境界所染就叫清淨。這個境界會讓我們生煩惱就不清淨,境界讓我們生智慧就清淨。賢首國師教給我們四德,在《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一德「隨緣妙用」。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僧人們要經常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佛門中的僧眾和俗家信佛的人們,口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念「阿彌陀佛」,甚見面、一打交道,都要自動念一聲這個佛號,這是為什麼呢?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負責管理這個人人嚮往的地方。他在佛教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在許多寺院佛殿中,阿彌陀佛與佛祖、藥師並列而坐,即佛教經常說到的「三尊」,由此可見阿彌陀佛的地位之高。他不僅地位高、威望高,佛號也比較多,除去前面提到的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外,尚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清淨光佛等,共有十三個佛號。
  • 念佛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你可能還不知道
    念佛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你可能還不知道。在我國有著「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稱,觀世音自然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有很深的因緣,有很多人在家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但是要記得把所念功德要回向西方極樂世界。
  • 阿彌陀佛:聞我佛號,罪垢滅除,皆生淨土……
    這一聲佛號,灌注了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願力,可助你不墮三惡趣,往生極樂淨土世界……怎麼說?聞得一聲「阿彌陀佛」就能消弭罪業,逃脫因果報應?那我們還靜修、苦行,放下屠刀作甚?天天喝酒吃肉,風流快活,記得抹完嘴時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完事了?當然不是這樣!
  • 佛教:念「南無阿彌陀佛」應該怎麼念?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成佛,從此花開見佛,回歸法界。我們在念佛時,要出和雅音、發誠敬心,做到這兩點,念佛就容易相應。從正面來說,念的音聲要和雅,韻律要平穩,每個字音都要很正,而且音聲要很圓潤。這有非常大的關係。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幾句話禪宗上常說的。自心起念,還念自心。以佛果覺,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頓同果覺。住於念佛,心印不壞。功德之寶,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稱為寶印。
  • 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圓滿地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
    佛在這裡要表什麼法?大家想,憍陳如是佛弟子中第一個成道、第一個證果的阿羅漢,他是佛的第一弟子。第一弟子,佛在告訴我們,《無量壽經》是第一開悟的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依此經典修學的,即是如來的第一弟子。我們聽了以後,是不信心滿滿?我們選修《無量壽經》,選念阿彌陀佛,你不要小瞧了自己,你現在就是如來的第一弟子。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沒有信願,就不會產生效果
    佛音妙法大智慧蕅益大師晚年起了個別號,用得很多,叫西有道人,西是西方,有就是告訴我們,西方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西有道人,取這麼個名號,勸導大家真有,你要真相信,要真的想去。怎麼個去法?念阿彌陀佛就行了。
  • 30年佛者:「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念了半輩子,才找到含義
    但現在有許多所謂的信佛之人,雖然嘴上號稱修佛,但實際上在他們當中有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天天誦念的阿彌陀佛的含義,更遑論修之一字。這屬實是滑天下之大稽,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吧。
  •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含義,你知道嗎?
    學佛的人,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口裡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句佛號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含義很深很廣,在佛教中稱為六字洪名。「南無」在這裡不讀「nan wu」,而是讀「na mo」,這是古音,是漢唐時期的發音,因為寺院一般都是口口相傳,所以沿襲到現在的經咒佛號都是古音。而「nan wu」是現在普通話的發音,和古音是不同的。既然這兩個字是音譯,所以還是要讀古音,讀「na mo」,這樣才妥當。「南無」是恭敬之詞,是頂禮、敬禮、皈依的意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的名號。
  • 為什麼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理解「南無」二字的含義是關鍵
    「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含義是什麼?首先,我們來看「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要搞清楚這句佛號的意思,理解「南無」二字是關鍵。因為阿彌陀佛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一尊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出家前,與佛陀釋迦摩尼一樣,也是一位尊貴的王子。為了普度眾生,讓眾生遠離生老病死之苦,他投身於清苦的佛教事業。在《阿彌陀經》中有記載,在他還是比丘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獻身佛教的決心,發了十四八個大願。這四十八個大願包括:只要清淨無妄想的連念十遍他的佛號,就能往生去極樂世界。
  • 為什要常念「阿彌陀佛」?
    不管是不是佛弟子,想必大家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會陌生。各地的寺廟、寺院也處處可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阿彌陀佛又稱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一個「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的名字,阿彌陀佛,簡稱「阿彌陀」或「阿彌」,均指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如來」,也即「釋迦牟尼」。因而,阿彌陀佛又稱阿彌陀如來。
  • 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作用?
    所以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意義十分深廣。「南無」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是恭敬、頂禮、皈依的意思;「阿彌陀佛」譯過來則是無量覺、無量光、無量壽,代表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意為「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前後合起來,「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向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致敬」,亦即「向阿彌陀佛致敬」,佛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此可以引申為「向一切有覺悟的人致敬」。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念「阿彌陀佛」,做不到這兩點,再念也無用!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似乎成為佛教的代名詞和標誌,人們一聽到它,內心就油然生出敬畏和恭敬之心。「阿彌陀佛」是佛弟子見面的招呼語,也是人們修行常誦的佛號。那麼,阿彌陀佛是誰?念「阿彌陀佛」,如何做才能有功德呢?念「阿彌陀佛」,做不到這兩點,再念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