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史話:從晚清到民國,都使用過哪些國旗?

2020-12-13 小春說歷史

國旗史話:從晚清到民國,都使用過哪些國旗?

古代的中國,並沒有國旗的概念,直到清朝才有所改變。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與西方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在談判籤約、通商貿易等一系列外交活動中,西方國家無不高懸國旗,莊重與威嚴自然而生。而大清國卻無國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鑑於此,清政府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決定頒制國旗。

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呈上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等多種方案。慈禧太后認為「龍」是君王的化身,而金黃色又是皇家獨享的象徵尊貴的顏色,所以選用了黃龍旗。

1866年,總理衙門制定了代表大清國的第一面旗幟,並將其用作北洋水師軍旗。該旗式樣為三角形,底色為正黃色,中間繪一青色飛龍,龍頭面對的方向有一赤紅色玉珠。1881年,李鴻章又奏請將三角旗改為長方形旗幟,1888年,經慈禧太后批准,黃龍旗正式成為大清國國旗。

19世紀末期,民主革命的火種在中國南方大地蔓延,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10次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當時起義軍使用的是十八星旗。

十八星旗,也稱為鐵血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旗幟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

武昌起義的勝利在全國得到了連鎖反應,各省紛紛起來響應,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內地18省中有14省先後宣告獨立並建立革命政權,革命之火開始呈現燎原之勢。在各省紛紛獨立的全國革命大風潮中,清廷最終無奈妥協,由隆裕太后代行頒布退位詔書,並以諭旨宣告接受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各地降下黃龍旗,升起五色旗。

五色旗,旗面以紅、黃、藍、白、黑五條色帶橫排組成。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以示五族共和之意。它是辛亥革命時期南京起義時的標誌及護軍都督府的旗幟,由革命黨領導人宋教仁等繪製。

這裡面有一個插曲,那就是孫中山不同意使用五色旗,而更贊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由興中會領導人之一陸皓東設計。旗底為藍色,以示青天。旗子中央置一向四周射出叉光的白日。後來孫中山解釋:叉光代表幹支之數,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以後,青天白日旗改以紅色為底,謂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當時,孫中山給出的反對意見是:「清朝舊制,海軍以五色旗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滿清之國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體。」

為此,1912年1月3日,各省代表會議對國旗問題重新討論,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由同盟會制定,一個黨派不能代表全國各方面意見,之前五色旗已經被武昌起義軍採用,意義更重大,於是會議再次決定以五色旗為國旗。

孫中山為了重申應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的理由,於1912年1月12日發出《復參議會論國旗函》,認為當時正值「革命用兵之際,國旗統一,尚非所急」,所以他提議:國旗問題「不欲速定之於此時」。

由於上述情況,南京臨時政府存在的三個多月中,全國沒有統一的國旗。如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等省均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的辦公室內,也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後,1912年6月8日,臨時參議院再次討論國旗問題。會上爭論激烈,最後採取折衷辦法: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軍旗,鐵血十八星旗為陸軍軍旗。

自1927年4月起,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一直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再不用五色旗。

相關焦點

  • 從晚清到民國,都用過哪些國旗,你知道麼?
    清政府是沒有國旗的,清朝後期與西方各國產生交往。由於對「國旗」概念認識不足,還吃過西洋鬼子的虧。一八八八年,李鴻章在與西方各國的交往和互派外交人員等活動中看到西洋各國都莊嚴地懸掛著本國國旗。太后根據郭嵩燾的意見,使用黃龍旗(如下圖,黃底藍龍戲紅珠),為大清國的國旗。並設計為四角龍旗(之前曾使用過「三角龍旗)。當時的西洋人,對「龍」沒有認知,難免有人嘲笑。但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龍是代表帝王,而黃為五行中的中央正色。也有「朕即國家」的寓意。一九一二年,清帝退位,黃龍旗也跟著「壽終正寢」了。
  • 從晚清到民國,各階段國旗的變化,都有其獨特的內涵
    國旗的歷史眾所周知,國旗是一個國家神聖的象徵,一般是由樣式、色彩和圖案來表達一定的內涵。每個國家的國旗都有其獨特的政治特色或者文化傳統;當然,國旗更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在主權國家的領土、領海、領空上一般不會隨意允許掛上別國的國旗。
  • 從明朝至民國,中國共使用過這6面國旗,你認為哪個設計的最好?
    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統治階層將「紋章」作為家族的象徵,後來紋章的緞帶顏色與徽章圖案就發展成為國旗。圖為明國國旗。世界上各國國旗的顏色主要有紅、白、綠、藍、黃、黑等,這些顏色各有一定的含義,形狀絕大多數是長方形,中國自秦朝統一以來,大多數時候沒有國旗,一直到明朝,才明確國旗的概念。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最初的國旗產生於近代歐洲。圖為明國國旗。
  • 民國時期的國旗變遷史
    這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民國國旗,在各種民國時期的影視劇中最為常見。然而,它卻不是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旗。只是在北伐戰爭、東北張學良「改旗易幟」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才真正獲得正統的國旗地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五星紅旗取而代之成為了中國的正式國旗。五色旗。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旗,也是中華民國早期正式法定國旗。但是奇怪的是現在影視劇中卻不經常見到。
  • 從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再到民國,國旗樣式的變遷
    電視中常會演到古人打仗時會插一面棋子,用來鼓舞士氣,或者宣判勝利結果,以此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其實古人並沒有國旗概念,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直到清朝末期才正式出現,而且還是因為吃了兩次西方人的虧後,加急提議確立的。
  • 中國曾經使用過的五面國旗 數數你認識幾個?
    中國第一面國旗是晚清時候確立的,1840年國門被打開後,清政府與列強打交道越來越多,總理大臣李鴻章上書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最後慈禧太后選定黃龍旗作為為大清國國旗。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旗以及國旗所代表的涵義
    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自古就有,中國歷史悠長,歷史上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出現過有眾多的國家,應該有許許多多的國旗。其實不然,國旗作為代表主權國家的旗幟,是西方主權國家出現後的產物。16世紀前,尚不存在「民族國家」或「主權」的概念,所以沒有象徵民族主權國家的國旗。
  •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旗都是長方形的嗎?哪些國家的國旗不是長方形的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旗都是長方形的嗎?哪些國家的國旗不是長方形的時間:2020-07-13 17: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旗都是長方形的嗎?哪些國家的國旗不是長方形的 小雞寶寶考考你,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國旗都是長方形的嗎?
  • 從明朝到民國,中國有6面國旗,你覺得哪一個設計最好?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也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而且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很三樣非常重要的東西,這三種東西都非常的重要,任何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都不能缺少。這三樣東西分別就是「國旗」「國歌」還有「《憲法》」,這三種東西中的前兩種是國家人民意志的象徵,後面一種是一個國家的總的規程。
  • 明朝開始就有國旗了,清朝國旗太敷衍,這6面國旗你認識幾個?
    【明朝開始就有國旗了,清朝國旗太敷衍,這6面國旗你認識幾個?】明朝隆慶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明朝商船看到外國人的商船船頭上都掛有一面國旗,於是自己也設計了一面「國旗」。
  • 歷史中的中國國旗
    一、黃龍旗清朝末期,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被西方的大炮打破後,漸漸的和西方國家的交流逐漸增多,出於外交的需求,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誕生了。晚清重臣李鴻章在呈給慈禧太后的圖樣中,上面都繪有龍、虎、豹、獅、麒麟、八卦等獸形及傳說中的動物圖案。
  • 五色國旗長什麼樣?五色國旗和五星旗比拼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本是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革命人士使用的旗幟,1906年同盟會本部討論國旗方案時即被提出,當時五色象徵五行,紅為火、黃為土、藍為木、白為金、黑為水,民國成立後五色被賦予五族共和之意。
  • 國旗:國家的符號象徵
    國旗起源於古代軍旗,作為戰場識別的標誌,希臘和羅馬的古籍中都有使用軍旗的記載,在歐洲中世紀時大量出現當時歐洲的騎兵由於使用盔甲難以分辨敵軍,因此使用各自所屬紋章上盾徽的圖案作為軍旗,今日瑞士的州旗和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艦首旗仍採用紋章旗幟。 世界上最古老現今仍在使用的國旗是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圖案,稍偏左側。
  • 日本國旗的含義是什麼?關於日本國旗的段子有哪些?
    關於日本國旗的由來和含義,廣大網友奉獻了無數的精彩段子,不得不佩服廣大人民群眾的想像力,最奇葩的說日本國旗就是一塊姨媽巾。關於日本國旗的段子我們先不說,日本國旗真正的由來是什麼呢? 下面十萬個帶你看看日本國旗的含義是什麼? 關於日本國旗的段子有哪些? 關於日本國旗的段子有哪些?
  • 近代中國使用過的國旗,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與抗爭史
    1912.-1915.10.22 中華民國五色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
  • 從國旗史透視黨國史
    對黨旗國旗的爭論,是爭奪政治話語權之所需,也牽涉到政治統合、民眾啟蒙、社會動員等問題。早在清末,同盟會內部為了選擇「國旗」,就產生了激烈的爭議。有人主張十八星旗,有人主張根據歷史習慣用五色旗,因為紅黃藍白黑這五色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正色」。其中對立最激烈的則是主張青天白日旗的孫中山和力主井字旗的黃興等。
  • 裡約奧運會現「國旗烏龍」 國旗應如何正確使用?
    頒獎儀式上,錯誤的中國國旗仍在被使用。(東方IC)中國網新聞8月9日訊(記者戚易斌 李智)2016裡約奧運會開幕幾日來,中國國旗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性象徵。每當國旗冉冉升起,都是國人為之自豪的時刻。然而裡約奧運會的升旗儀式卻屢屢出現讓人尷尬的場面。8月6日,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國選手杜麗、易思玲分獲銀牌和銅牌。
  • 國旗小百科之這兩面國旗這麼像,卻都不是日本國旗
    國旗小百科之日本國旗叫啥有很多讀者朋友看完都留下了自己的觀點,但在這個地球上,日本國旗還和另外兩個國家的國旗特別相似,今天秘聞君就帶大家認識一下第一個國家:南亞人口大國先介紹的這個國家來自南亞,看看下面這面國旗,你能認出來是哪個國家的麼?上面的旗就是孟加拉的國旗。孟加拉國國旗於1972年1月27日正式採用,縱橫比3:5。此旗以1971年孟加拉解放戰爭中使用的旗幟為原形,原旗幟為紅色太陽照耀下的孟加拉國版圖。
  • 對不起,你這樣使用國旗違法了!
    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杆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託住,而後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摺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秒之間。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 此國沒國旗,用中國國旗替代,我國反對,於是在國旗上寫8個漢字
    眾所周知,國旗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在封建時代,世界上是沒有國旗這麼一說的。倘若實在要找個能代表國家的旗幟,無非是行軍打仗時的戰旗了。後來世界進入到「地理大發現」的探索時代後,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家和地域的概念開始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