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至民國,中國共使用過這6面國旗,你認為哪個設計的最好?

2020-12-13 天涯俠客行走歷史

國旗(National flag)是國家的一種標誌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它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最初的國旗產生於近代歐洲。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統治階層將「紋章」作為家族的象徵,後來紋章的緞帶顏色與徽章圖案就發展成為國旗。

圖為明國國旗。世界上各國國旗的顏色主要有紅、白、綠、藍、黃、黑等,這些顏色各有一定的含義,形狀絕大多數是長方形,中國自秦朝統一以來,大多數時候沒有國旗,一直到明朝,才明確國旗的概念。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最初的國旗產生於近代歐洲。

圖為明國國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明朝國旗去掉了月亮,將太陽放大。此時的明朝萬國來朝,太陽也象徵明朝本身,光照海內外藩屬國。注意看太陽之外的火焰,是12個角,代表一天12個時辰。進入清朝,中國使用的是三角黃龍旗。黃色是龍袍的顏色,龍也是皇帝的象徵,這個國旗與龍袍極為相似。旗幟上神龍戲珠,怡然自得。

圖為清朝國旗。後來經過改良,國旗由三角旗改成了長方形,上面的青龍變得更為威武,神龍戲珠,這個珠像是個太陽,這裡面隱隱含著一層明朝國旗的意思。當然,這個紅色太陽更像日本國旗,日本人估計不會喜歡清朝國旗。從明朝至民國,中國共使用過這6面國旗,你認為哪個設計的最好?

圖為清朝國旗。清朝滅亡,民國北洋政府,採用的是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旗幟,五色旗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和平共處。另外一個說法,早在清朝末年,北洋陸師、北洋水師均不使用滿清的黃龍旗,而使用五色旗,因此民國北洋政府的國旗只是一種延續。

圖為民國北洋國旗。民國北伐成功以後,民國政府將國旗改為「青天白日滿地紅」。這面國旗與明朝國旗極為相似,藍色代表青天,太陽由黃色改成白色,但太陽仍然是十二道光芒,既代表一天12個時辰,也代表一年12個月。

圖為民國國旗。與明朝國旗最大的區別是,用紅色作為底面,紅色在中國是喜慶的顏色,結婚穿紅旗袍,春節送禮用紅包,對聯也多用紅色,就連股市上漲都是紅色的(全世界股市上漲都是綠色,紅色是下跌)。

相關焦點

  • 從明朝到民國,中國有6面國旗,你覺得哪一個設計最好?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國家之前都出現過什麼樣的國旗。 其實關於這些旗幟的顏色,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所使用的差不多就主要是紅色和白色居多,其他的就是綠色、藍色等等了,而且整個旗幟的形狀差不多都是長方形的。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過去的那些朝代幾乎都是沒有自己的旗幟的,差不多到了比較近的明朝才出現了自己的國旗。那麼明朝的國旗是什麼樣子的呢?
  • 明朝開始就有國旗了,清朝國旗太敷衍,這6面國旗你認識幾個?
    【明朝開始就有國旗了,清朝國旗太敷衍,這6面國旗你認識幾個?】明朝隆慶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明朝商船看到外國人的商船船頭上都掛有一面國旗,於是自己也設計了一面「國旗」。
  • 國旗史話:從晚清到民國,都使用過哪些國旗?
    國旗史話:從晚清到民國,都使用過哪些國旗?古代的中國,並沒有國旗的概念,直到清朝才有所改變。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與西方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在談判籤約、通商貿易等一系列外交活動中,西方國家無不高懸國旗,莊重與威嚴自然而生。
  • 從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再到民國,國旗樣式的變遷
    其實古人並沒有國旗概念,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直到清朝末期才正式出現,而且還是因為吃了兩次西方人的虧後,加急提議確立的。對於扣押的船隻,英國領事稱其為在香港註冊的英籍船隻(確實註冊過,但扣押當時已過期),船上懸掛英國國旗,並且以水師扯下國旗為由,要求清政府釋放船員並賠禮道歉。1862年,長江水域上清英兩兵互毆,事後佔了便宜的英國人,以清兵沒有掛國旗認不出是清朝兵船為由,拒不負責。
  • 明朝的「國旗」長啥樣?好像在哪裡見過
    今天來說一說國旗的故事。國旗是從西方產生並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我國直到清朝末年才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下開始接受國旗這一象徵國家權威的標誌的。那麼,明朝哪來的國旗呢?明朝雖沒有明確宣布自己有國旗,但它已經有了象徵國家標誌的旗幟,只不過他們當時只是把它當作區分各國商船的旗幟,沒想到後來被人們理解成了他們的「國旗」。好了,我們先來看看明朝的「國旗」,一睹為快吧!
  • 中國曾經使用過的五面國旗 數數你認識幾個?
    中國第一面國旗是晚清時候確立的,1840年國門被打開後,清政府與列強打交道越來越多,總理大臣李鴻章上書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最後慈禧太后選定黃龍旗作為為大清國國旗。
  • 從晚清到民國,都用過哪些國旗,你知道麼?
    清政府是沒有國旗的,清朝後期與西方各國產生交往。由於對「國旗」概念認識不足,還吃過西洋鬼子的虧。一八八八年,李鴻章在與西方各國的交往和互派外交人員等活動中看到西洋各國都莊嚴地懸掛著本國國旗。而這「天朝上國」的大清竟沒有面代表國家的旗幟,李鴻章既感有失尊嚴,也覺著莫名地尷尬。於是奏請慈禧太后。請求頒發一面代表清政府的旗幟。太后根據郭嵩燾的意見,使用黃龍旗(如下圖,黃底藍龍戲紅珠),為大清國的國旗。並設計為四角龍旗(之前曾使用過「三角龍旗)。當時的西洋人,對「龍」沒有認知,難免有人嘲笑。但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龍是代表帝王,而黃為五行中的中央正色。
  • 近代中國使用過的國旗,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與抗爭史
    1890-1912年的中國國旗。889年天津軍械局完成了設計樣稿和營造法則:尺寸分為大小四號:頭號橫長一丈五尺六寸,直寬一丈六寸五分;二號橫長一丈三尺九寸,直寬九尺五寸;三號橫長一丈一尺五寸,直寬七尺六寸;四號橫長九尺六寸,直寬六尺三寸。旗為羽紗質地,正黃色。因畫龍不能經久,改用藍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1911.10 武昌起義時的旗幟。
  • 民國時期的國旗變遷史
    這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民國國旗,在各種民國時期的影視劇中最為常見。然而,它卻不是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旗。只是在北伐戰爭、東北張學良「改旗易幟」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才真正獲得正統的國旗地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五星紅旗取而代之成為了中國的正式國旗。五色旗。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旗,也是中華民國早期正式法定國旗。但是奇怪的是現在影視劇中卻不經常見到。
  • 韓國軍隊迎愛國節日 以十倍價格購國產國旗撤換中國產品
    據韓國《中央日報》6月4日報導,為迎接6月6日「顯忠日」(韓國的法定節日,是為紀念保護國家安全而獻出生命的烈士英雄的節日,其中戰死士兵大多死於韓戰——觀察者網注),韓國國防部不惜以十倍的價格訂購韓國本國生產的國旗,將軍隊之前使用的中國產韓國國旗全部撤換。軍方解釋稱,這樣做是顧及國民的愛國情緒。
  • 國旗知識:中國國旗的變遷史,曾聯松設計五星紅旗的故事
    中國自有國旗以來,三個被國際廣泛承認的政權分別為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這三個政權分別使用過四種旗幟,分別為黃龍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和五星紅旗。1840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
  • 組圖: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旗子,你知道哪幾種?
    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旗子,你知道哪幾種?圖為1873-1890年大清國晚期的黃龍旗,是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
  • 明朝時期設計的國旗,被多個國家效仿,此國被稱最有野心的國家
    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國旗,看到國旗就會想知道有什麼含義,中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也是最早有國旗的國家,據記載,中國最早的國旗是出自明朝。明朝時期,在位皇帝朱元璋,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雖然他的的後代都不怎麼優秀,但是朱元璋在位時已經讓國家變得很有意義了,還設計了黃底紅日旗,很多古畫中都有記載。中國的國旗開始於明朝,後來所有的朝代都是借鑑明朝所設計的國旗進行修改使用。在清朝時,中國的國旗是黃龍旗,不過在外交時用的都是紅底黃日旗,所以很多多家都以為紅底黃日旗是清朝國旗。
  • 世界上的第一面國旗:距今801年,不是人設計的,而是上天賜予!
    中國之有國旗,是始於清朝末年的黃龍旗。最早的黃龍旗(三角形)為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官職旗,後於創建海軍時,充做海軍旗,隨後再充當國旗使用,因而,黃龍旗就為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洋列強強行打開中國的國門,原本閉關鎖國的清朝不得不對外開放,所以,西方和中國的交往越來越多,因「亞羅號事件」,清朝上層這才意識到國旗的重要性。中英水兵鬥毆事件是讓清朝考慮制國旗的起點,1862年清朝以三角形的黃龍旗為中國官方旗幟,但它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旗,到1888年,李鴻章才正式上奏慈禧太后,要設計出代表清朝的國旗。
  • 章太炎為民國設計五色國旗
    章太炎 為民國設計五色國旗  1911年11月,武昌起義爆發後的一個月,44歲的章太炎就急著從日本回到中國,隨行的還有他的十幾名學生。  為民國選定五色旗  11月16日,一踏上闊別5年之久的中國土地,章太炎忙著做了兩件事,第一,從他一下車就忙著反對孫中山等人設立的上海臨時政府。「宜先認武昌為臨時政府,雖認金陵且不可,況上海邊隅之地」。在總統人選上,他同樣不支持孫中山,他說論功當黃興,論才當宋教仁,論德當汪精衛。
  • 對不起,你這樣使用國旗違法了!
    199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實行。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各級委員會,應當在工作日升掛國旗。全日制學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應當每日升掛國旗。值得注意的是,升掛國旗必須升至杆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旗以及國旗所代表的涵義
    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自古就有,中國歷史悠長,歷史上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出現過有眾多的國家,應該有許許多多的國旗。其實不然,國旗作為代表主權國家的旗幟,是西方主權國家出現後的產物。16世紀前,尚不存在「民族國家」或「主權」的概念,所以沒有象徵民族主權國家的國旗。
  • 全球總共有198面國旗,為何沒有國家用紫色?專家:想用,但不能
    女高音歌唱家劉媛媛曾以一首《五星紅旗》紅遍大江南北,她的歌中熱情地讚嘆道:「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的確,五星紅旗作為我國國旗值得每一個人尊敬和愛護,它以鮮豔的中國紅和明亮的暖黃色點燃了每個中華兒女心中的愛國情懷。
  • 韓國國旗作者是中國江蘇人 設計原因令人愕然
    韓國,與中國隔海相望,現在很多人喜歡韓國文化、美食、明星等等。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韓國的國旗其實也是中國人設計的。他就是清末著名外交家和學者、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的弟弟——馬建忠。今天我們在這裡講講韓國國旗的由來。
  • 中國能有現在的領土版圖,功勞最大的是哪個朝代?你認為呢?
    中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從未斷檔,從三皇五帝夏商周一直到現在,綿延不絕。無論是中華文化的延續,還是中國國土疆域的傳承,都必然跟曾經統治中國的各個朝代有關係。那麼,形成如今中國的疆域,你認為跟歷史上哪個朝代的關係最大呢?或者說哪個朝代的功勞最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