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研學旅行之開封博物館研學目標課程

2020-12-13 北京研學夏令營機構

開封到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的大城市。歷經多年的積累和沉澱,開封市博物館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全省全國享有盛譽。全新的展覽、陳列,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將會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更深切的感受到開封的「古」與「新」,共享社會進步結出的累累碩果。

開封博物館

河南研學旅行之開封博物館研學課程

走進開封博物館,見證歷史變遷。 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博物館的基本陳列, 見證從古到今從老丘到開封,見證了萬物之變遷,領略了世間繁華與落魄,順勢與災害的無限交錯。這個千年古城啊!孕育了多少通靈瑰寶,衍生了多少名人志士。

木板年畫館

了解非遺文化,動手製作木板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起源於唐,興於宋,鼎盛於明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孩子們通過學習木板畫製作流程,提升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感受了木版畫的鄉土氣息和濃烈的民間情趣

研學總結收穫:

研學活動總結 參觀「清明上河圖」後,寫出你對古城開封的感悟; 評比非遺文化木板年畫,選出優秀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河南研學旅行之嵩山少林寺研學課程課題
    登封位於鄭州的西南,總面積1220平方公裡,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市總人口約60萬,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著名的「文物之鄉」和「武術之鄉」。登封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就是由大禹的兒子啟,最早在今天的登封告成鎮建立。
  • 研學開封 知行中國 開封研學旅行已煥發創新之光
    研學開封,知行中國。隨著教育改革以及文旅融合的深入推進,開封研學旅行已煥發創新之光。多維度、寬視野、重體驗、深探究已成為開封研學旅行的一大亮點。  12月23日,記者了解到,為提高研學旅行人才隊伍建設,開封組織多個景區多次前往重慶、成都等地觀摩學習研學旅行工作經驗。今年8月,省文旅廳聯合開封市文廣旅局特意舉辦了河南省研學旅行開封專題培訓班。
  • 開封全力打造研學旅行基地
    縣街小學36名小學生在研學教員的指導下,或手持小刻刀在原木上盡情雕刻,或將一顆顆算珠放在直柱上,親手體驗木雕技藝和算盤製作……研學過程中,上手操作的技能體驗使學生在歷史古蹟中找到了非遺的樂趣,傳承了非遺文化,提升了綜合素質。在行走中學習,在活動中研究,是研學旅行的主要形式。大力發展研學旅行,對加強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博物館裡的「研學」背後:生意還是課程?
    我們就透過博物館裡的研學旅行亂象,來梳理一下研學旅行的發展脈絡。 教育部則將研學旅行的內涵深化, 2017年年9月25日,教育部以教材〔2017〕4號文的形式發布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將研學旅行納入到了學生的正式課程之中,並分年級階段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機制。
  • 博物館裡的「研學」背後:生意還是課程?
    教育部則將研學旅行的內涵深化, 2017年年9月25日,教育部以教材〔2017〕4號文的形式發布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將研學旅行納入到了學生的正式課程之中,並分年級階段設置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機制。
  • 如何做好研學旅行中的「研」與「遊」?華中師大發布研學課程手冊
    該課程手冊由華中師範大學專家教授牽頭編撰,武漢市漢陽區、江岸區、青山區、江漢區、東湖高新區等區教育局領導、教研員以及部分學校校長、副校長、德育主任、骨幹任課教師等40餘位專家參與編寫,將研學旅行與課本知識結合,並進行拓展和延伸,滿足了學校教學需求。
  • 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原標題: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本報訊
  • 開封博物館研學實驗課精彩開場 網上預約爆滿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桂榮)11月21日上午,預約開封博物館研學實驗課的學生們按時到來。疫情期間,每堂課的預約人數控制在20人以內,學生們戴好口罩,測量體溫,在開博研學教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嶄新的博物館研學之旅。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讓我們走進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海洋研學旅行國家海洋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是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同時也是我國海洋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關於海洋生物的新篇章!
  • 研學旅行"研"了什麼?"學"了什麼?
    需要對研學旅行的目的、意義、特徵和要素作分析,以便把握研學旅行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方向,促進研學旅行事業不斷深化和升華。在古代中國,文人一向有遊學之風,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裡路,遊與學一直緊密結合。有旅聖之稱的徐霞客在遊歷中學習研究寫下了《徐霞客遊記》。在歐洲17世紀興起了「大遊學」運動,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人都崇尚「漫遊式修學旅行」,起初是年輕人一到中學畢業,便被送往外國旅行,遊學者一邊遊歷名勝古蹟,一邊學習社交藝術等,並逐漸形成風氣,後來修學旅行成為知識階層和社會上層的一種生活方式。
  • 研學洛陽,讀懂中國!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正式開營
    據悉,該活動由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洛陽市教育局、洛陽市文物局及文保集團共同主辦,洛陽古都研學旅行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隨著「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課程融創中心、「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等先後授牌,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正式開營。
  • 研學重磅 |《中國親子遊與研學旅行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近日,由中國旅遊協會親子遊與青少年營地分會聯合華漢文旅集團研發出品的中國親子遊與研學旅行年度發展報告2019重磅發布。該報告詳細披露了中國親子旅遊及研學旅行客群在發展趨勢、旅遊產品選擇、融合發展等多方面的特點。本文根據報告的主要內容,進行部分內容提煉整理而成。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幾大分類,我們必須要知道
    隨著國家有關研學旅行政策的發布,業界內對於研學旅行的課程如何設計展開了積極的探索,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延伸,研學旅行課程在設計上繼承學校教育的精髓,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再結合當地資源特點,做出最契合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設計。按課程內容劃分1.
  • 博物館研學不能「遊而不學」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這幾年,每到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在各地博物館集結,成群結隊佔據展廳——他們就是博物館裡的研學大軍。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正式拉開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大幕,博物館因其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成為各類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 讓河南成為深讀黃河的生動課堂|旅遊
    河南作為世界遊學中心之一,一直以來都是感知中華文明、體驗黃河文化的重要目的地。如今,河南正全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大黃河遊學研學體系,讓億萬華夏兒女身踐黃河、修習古今、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是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築牢文化旅遊強省之魂,實現全球探尋體驗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窗口等目標的重要路徑。
  • 研學旅行線路勘察要注意什麼?課程目標如何設定?
    1、準確界定景區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資源屬性2、確保資源的安全性3、確定課程實施的時間長度4、確定課程實施的物質條件研學旅行課程的具體目標根據具體學習資源的不同會有所區別。科學、準備、適切地制定研學旅行課程的具體目標,是研學旅行區別於觀光旅行,能夠取得課程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礎。準確確定和陳述研學旅行課程的具體目標必須依據學習資源的相關屬性。
  • 開封博物館研學試驗課開課以來成為中小學生研習歷史文化好去處
    中宏網河南11月25日電(苗傑)11月21日上午,預約開封博物館研學實驗課的學生在博物館研學教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嶄新的博物館研學之旅。在另一個教室裡,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研學課程。音樂是用組織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
  • 科中研學--基於政策規約的研學旅行課程實施重建!
    一、現實困境:研學旅行課程實施的「學-行」分離分析我國近幾年的研究成果發現,研究者們普遍關注到了研學旅行課程實施問題主要指向「研學」 與「旅行」的分離。從課程理論視域來看,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目標對活動開展起著引領作用,決定著課程實施的基本方向。很多學校對研學旅行課程目標的定位模糊、宏大和異化,有的甚至缺失目標[2]。
  • 聚焦「五大」領域,全面推動我省黃河文化研學旅行工作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實習生 邢煜晨如何更好地推進中小學生黃河文化研學旅行工作,引領各地通過研學旅行講好「黃河故事」? 7月24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教育廳、開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河南省黃河文化研學旅行會議在開封舉行。會前,與會嘉賓現場觀摩了開封清明上河園、翰園碑林、鐵塔公園等3個觀摩點,對中國橋的奧秘、神奇的泥咕咕、虞廷清韻、曲水流觴等15個研學精品課程。
  • 研學洛陽,讀懂中國!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開營
    沉浸式體驗民宿,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白天參加手作體驗、夜間習天文、觀天象,聽蟬鳴、品茶香......今日,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掀開神秘面紗。7月26日上午,2020年洛陽市暑期文旅活動啟動暨東方博物館之都研學營地開營儀式在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天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