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燙個泡,關「嘴」什麼事?
吳女士(化名)做飯時不小心燙了一下右手。「真倒黴,還好傷口不大,自己包一下,估計過兩天就好了吧」。吳女士自己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就接著該幹嘛幹嘛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十天後,吳女士手上的傷已基本癒合,雖看上去還有點腫,應該問題也不大吧。「可這身上怎麼那麼難受呀?一陣陣兒地發緊,總不由自主地咬牙?」
吳女士覺得渾身不對勁。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感冒?似乎不像!趕緊去醫院看看吧。前後就診了幾家醫院,醫生也說不上個所以然。直到輾轉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吳女士才最終被確診為「破傷風」!
吳女士之所以會不自主地咬牙、身上一陣陣兒地發緊,正是破傷風外毒素引起的全身骨骼肌持續強直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
「破傷風?!我怎麼會得破傷風呢?」
醫生告訴吳女士,之所以會感染破傷風,正是因為十多天前手上的燙傷!燙傷造成的皮膚傷口,成了破傷風芽胞桿菌入侵人體的「突破口」!
破傷風芽胞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可存在於土壤、灰塵、人或哺乳動物糞便等中,連手術室中也發現過它的身影。
破傷風常見的病因包括:
1.皮膚黏膜有破口(如車禍、外傷、動物致傷、注射毒品、分娩或流產等);
2.皮膚軟組織感染(如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牙周感染、肛周感染等);
3.消化道破損病史(如消化道手術史、消化道穿孔等)。
被雞啄、魚咬、豬啃,都可能感染
天津89歲老人被家養的3隻烈犬撕咬,頭面、四肢、軀幹等多處皮膚肌肉撕裂,前臂、小腿皮膚肌肉更是大片缺失,深及筋骨,泡在血中的大爺送到醫院時,已是血肉模糊……雖然醫務人員盡全力手術搶救,而且還注射了「破傷風針」,但是術後第二天患者仍然出現牙關緊閉,肌肉抽搐,確診破傷風,雙重致命讓老人命懸一線;
重慶75歲老爺爺,被狗咬傷左小腿,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傷口潰爛,隨後出現張口困難、吞咽困難、頸部僵硬抽搐……診斷為破傷風;
湖南75歲奶奶,去自家雞窩捉雞,忙著做給愛孫吃,手背被雞啄傷也沒在意,10天後出現張口困難……診斷為破傷風;
屠夫老李,殺豬時被掙扎的豬咬傷,他抹上香爐灰沒當回事兒,誰知患上破傷風,差點沒命;
福建41歲李先生打漁時被鰻魚咬傷,自行處理傷口以為沒事,20多天後突然無法張口、呼吸困難,四肢失去知覺......被送進醫院搶救;
江蘇劉女士好心把誤闖入家中的蝙蝠放生,被咬了一口,緊急到醫院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並注射了「破傷風針」預防破傷風,但是最終仍然得了破傷風。
以上全都是真實的案例!
當然,也不是所有傷口都會感染破傷風。是否感染,要看傷口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汙染傷口和不潔傷口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很大,而清潔傷口在做好保護的情況下,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較小。
汙染傷口:被汙物、有機泥土(如沼澤或叢林的土壤)、糞便或唾液(如動物或人咬傷)汙染的傷口;已經感染的傷口;含有壞死組織的傷口(如發生壞疽、火器傷、凍傷、燒傷等)是汙染傷口。
不潔傷口:位於身體細菌定植較多的區域(如腋窩、腹股溝及會陰等)的傷口;超過6小時未處理的簡單傷口,都屬於不潔傷口。
清潔傷口:位於身體細菌定植較少區域的傷口;在傷後立即得到處理的簡單傷口(如刀片割傷),都屬於清潔傷口。
「破傷風針」,您打對了嗎?
破傷風芽胞桿菌這個「壞蛋」,在環境中隨時等著「入侵」身體的機會。一旦通過皮膚或黏膜破口侵入人體,它就會在厭氧環境中繁殖並產生外毒素,引起全身骨骼肌持續強直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
破傷風痙攣毒素可是一種神經毒素,毒性極強,對人的致死量小於1微克。
破傷風的重症患者可發生喉痙攣、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病死率可接近100%,即使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全世界平均病死率仍為30%~50%,是一種極為嚴重的潛在致命性疾病。
那為什麼不將環境中的破傷風芽胞桿菌這個「壞蛋」徹底去除呢?想法很好,可惜做起來太難!
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極其難對付,其芽胞在乾燥的土壤和塵埃中可存活數年,在100℃高溫下持續一小時才會被完全破壞。所以,我們很難將環境中的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完全去除。
既然「敵人」不能被徹底消滅,那就要隨時做好「防入侵」的準備。
破傷風得病是因為破口中的細菌分泌外毒素,如果能夠在外毒素到達神經前中和掉它,就可以降低發病率。
目前有兩個方式可以讓身體獲得破傷風抗毒素,從而保護我們不受破傷風的侵擾,一種是外源的被動免疫製劑,即注射「破傷風針」;二是主動免疫,即注射破傷風疫苗。
被動免疫製劑都是外源的抗體,雖然可以先幫自身抵擋毒素一陣時間,但缺點是患者受傷後特別是不嚴重外傷後不去醫院處理就無法獲得保護,而且外來的物質有可能讓機體產生過敏反應,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其在人體內存留的時間也不長,最多28日後即被人體代謝出去。
主動免疫製劑就是注射疫苗,它可以讓機體主動產生破傷風抗毒素,只有通過正確的注射程序注射破傷風疫苗,機體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抗毒素。它的特點是起效慢,一般注射約2周後抗體才達到保護性水平,但全程免疫後的保護作用最少可達5-10年,之後每10年加強一針即可。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受傷前就注射破傷風疫苗。如果沒有注射過破傷風疫苗,那麼受傷後除了要及時處理傷口以降低患病概率,同時還要對汙染及不潔傷口使用「破傷風針」,臨時給身體一個保護。之後要補充注射破傷風疫苗,以獲得長期保護。
破傷風要遠離,
小小傷口別大意,
注射疫苗要及時,
主動免疫更徹底!
【來源:老年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