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米道丨這種魚帶鱗吃才美味 原因是……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清蒸鰣魚 網絡配圖

張愛玲曾經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足見鰣魚的美味程度。

在眾多魚類中,鰣魚為上品,是名貴魚類之一。清蒸鰣魚就是一道舟山酒筵上的名菜,也是酒筵上的珍品。

鰣魚因「魚肉細嫩,富於脂肪」而聞名,是江鮮名餚之一,與刀魚和河豚並稱長江三鮮。如今,野生的長江鰣魚已難覓蹤跡,我們現在吃到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雖為養殖,但不少品種味道也很鮮美,當然價格也不低。

鰣魚

鰣魚有魚的鮮美,亦有肉的質感,吃到嘴裡滑溜細膩,肥腴醇厚,為一般魚類所不及。鰣魚,清蒸食之為最佳。食用時不必去鱗,因鰣魚的鱗片蓄有豐富的皮下脂肪,帶鱗清蒸,營養豐富,肉質特別鮮美,把鱗去掉,就會降低營養價值,減其風味。

鰣魚 網絡配圖

諺云:「鰣魚吃鱗,甲魚吃裙。」蒸完帶鱗的鰣魚之後,鱗下的油脂一半會自動滲入魚肉裡,一半仍浮於鱗上,芳香撲鼻,讓人一嘗難忘。吃時可將魚鱗放在嘴中吸吮,吸其脂肪,品其鮮味,然後吐出。

據說,從前江浙地區大戶人家新媳婦過門,遇到的第一個考驗就是做鰣魚。如果新媳婦在做的過程中去了鱗片,多半會被婆家認為沒見過世面,或不懂烹飪之術。

鰣魚還有一個特點是肉中有多如毛的細刺。鰣魚多刺,食之需小心,難以大快朵頤,然而鰣魚又鮮美難以抗拒,張愛玲才會因憾生恨,發出「恨鰣魚多刺」的感嘆。

清蒸鰣魚的做法 網絡配圖

清蒸鰣魚令人垂涎三尺,小編帶大家來看看舟山人是怎麼烹飪鰣魚的。取一條新鮮的鰣魚,不去鱗,宰殺洗淨,如魚體過大,可以縱向剖成兩半,將其放置盤中,再將醬油、黃酒、味精、精鹽、蔥段、薑末放入,上火蒸約15分鐘即可。通常魚體越大,口味越佳;魚體越肥,口感越香。

相關焦點

  • 這種魚吃的時候,要魚肉帶鱗一起吃,這樣吃法的魚,你嘗試過嗎
    也就是說我們平日裡面吃的食物種類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最常見的莫過於蔬菜,肉類這些了,而魚肉也是一種我們最常吃的食物。魚肉的吃法,大多數都知道,不過呢,也有一些魚的吃法是比較獨特的,就像下面這種魚一樣。這種魚吃的時候,要魚肉帶鱗一起吃,這樣吃法的魚,你嘗試過嗎
  • 浙米道丨抲鮸魚的時節 怎能沒有這道硬菜
    鮸魚十吃 網絡配圖海邊,夏日的夜最動人!晚飯時間,在農村等有院子的人家,愛把餐桌搬到院子裡,吹著海風、賞著落霞、一家人其樂融融吃著晚飯……真的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此時,若來點鮸魚鯗,就著小酒咪兩口,用舟山人的老話描述就是「這滋味賽過活神仙」。剖開晾乾的魚,稱為鯗。鮸魚鯗是舟山人愛吃的美食,鮮活的鮸魚來不及食用時,人們便將其曬乾成鯗,方便保存。鮸魚,俗稱「米魚」,盛產於舟山。在舟山有句諺語,叫做「秋季八月吃鮸魚」。此時正是捕鮸魚的時節!
  • 浙米道丨一條大鮸魚的花樣吃法
    網絡配圖這一期《浙米道》的主角就是上圖所示的這種魚——俗稱「大鮸魚」。重量在1.5千克以上,大則五六千克甚至近10千克。大鮸魚,從頭到尾都美味無比。你相信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條鮸魚的花樣吃法」!鮸魚頭的吃法在舟山坊間,鮸魚頭一般有3種吃法,即紅燒鮸魚頭、清蒸鮸魚頭、鮸魚頭骨醬。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經典吃法——紅燒鮸魚頭,和比較特別的吃法——鮸魚頭骨醬。
  • 無鱗魚為何不宜多吃?科學帶你認知無鱗魚,最後一項很關鍵
    隨著現在經濟收入的提高,人們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從以前的吃飽,到現在的既要吃飽更要吃好,因此如今餐桌上雞鴨魚肉隨之可見。但日常生活中飲食有很多的講究,如有些蔬菜不能同食,還有的人提出無鱗魚不宜多吃。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無鱗魚的那些事。
  • 老話說「無鱗魚勾舊病」,到底有沒有道理?無鱗魚是發物嗎?
    所謂無鱗魚勾舊病,是說吃了沒有魚鱗的魚,會引起一些大麻煩,例如會伴隨著血脂升高、膽固醇升高等。於是就有這句話,勸告大家不吃這種無鱗魚。與無鱗魚對立的,當然是有魚鱗的魚,認為這樣的魚,不會引起血脂、膽固醇變化。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
  • 四季酒店採逸軒 想知道日本帶鱗烤是什麼美味嗎?
    2017年7月14日訊,聽說過中國的帶鱗蒸鰣魚,想知道日本帶鱗烤(煎)的是什麼美味嗎?蒲菜明明是江南水八仙,大廚為啥卻選用長江以北濟南大明湖蒲菜呢?蒲菜和蘭花蚌,都是野生的鮮甜口,不過是淡淡的鮮甜,用的又是白灼手法,可能廚師害怕影響到客人體會這種鮮甜,所以調味過于謹慎,澆汁的味道太淡了。唇邊傳說
  • 中醫常說無鱗魚少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從營養價值方面來看,無鱗魚同有鱗魚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那關於無鱗魚要少吃都有哪些說法呢? 1、無鱗魚含膽固醇高,所以不能吃? 這種事情主要根據自己身體的代謝、吸收、排洩能力,來決定吃什麼魚以及吃多少量。
  • 無鱗魚、有鱗魚區別不大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些魚是有磷的有些是沒有磷的,那麼究竟是有磷的魚的營養價值高還是沒磷的魚營養價值高呢,大家眾說分雲,下面就由專家告訴我們到底是哪種魚營養在價值高吧。 魚類研究專家說,所謂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
  • 【清蒸魚】要選帶鱗的魚,借鑑南方菜做法,蒸完成加湯汁
    比如清蒸加吉魚、清蒸牙片魚、清蒸黑頭魚等。原汁原味的清蒸魚,不僅是一道美味,其清蒸的烹飪技法更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一起看看這清蒸的技法,到底有哪些「門道」吧。 青島晚報記者 單衍春■選材:帶鱗的魚才能清蒸南方一帶海邊的清蒸石斑魚,口感極為鮮嫩。青島廚師喜歡用本地魚類做清蒸,最典型的魚類有以下五種:黑頭魚、加吉魚、牙片魚、鱸魚和多寶魚等。鮮活的清蒸,冰凍的家常燒。
  • 帶鱗吃的鯉魚(2007.09.25)
    梁書記:我帶你們去看看。這一片就是文慶鯉吃的飼料了。魚就可以吃到稻穀了。吃完稻穀就可以上市了。記者:這個魚又吃稻穀,又吃馬蹄蔥,成本是不是很高啊?      吃魚不去鱗可是文慶鯉的一大賣點,它的魚鱗,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還含有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強人的記憶力。所以在市場上,它的價格可不低呢。
  • 浙米道|造型別致的海膽蒸蛋你吃過嗎?
    而看起來形態可怖的海膽其實也是一種上等的海鮮美味,現在正是海膽繁殖的好時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海膽黃不但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每100克鮮海膽黃中含蛋白質41克、脂肪32.7克,還含有維生素A、D各種胺基酸及磷、鐵、鈣等營養成分。海膽的吃法多種多樣,其中海膽蒸蛋是用海膽、雞蛋製作的一道家常菜。
  • 浙米道丨海鱸魚和淡水鱸魚 哪個更美味?
    海鱸魚 網絡配圖海鱸魚有別於淡水鱸魚,體型較大,鱗片粗糙,一般身長110-120cm,體重15-18kg,下頜長於上頜,魚嘴較尖。其中白鱸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較白,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點。淡水鱸魚 網絡配圖淡水鱸魚以上海松江為好,松江鱸魚身體肥圓,體長不過十多釐米,重一百多克,頭大而扁平,口闊而眼小,黃褐色,身披幾道黑條紋,還略帶黑點。
  • 這種魚全身無鱗,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你認識嗎?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汪汪劇場大放送,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魚,我們的皇帝走南闖北見過的東西可不少!可無論是養雞養鴨或者是養牛養羊等都肯定是要餵食的,這種不用餵食的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是不是個頭非常小,飲食量不大,所以就不用為了看來都是我跟你所說的不會死的魚是這種魚!
  • 河南小夥四代單傳只賣一種魚,不用去鱗去鰓,都能吃!
    而在河南也有一種特色美食,一整條鯽魚的除去內臟全都能吃,吃著酥香可口,下酒更是一絕,這就是糟魚了。下文轉載自作者:鄉味小家河南小夥四代單傳只賣一種魚,不用去鱗去鰓,都能吃!美食是一種大家都嚮往的東西,無論你是不是吃貨,只要有你喜歡吃的美食放在你面前,你肯定會受不了誘惑會去吃的。
  • 民間說「無鱗魚勾舊病」,有道理嗎?告訴你高血脂病人,如何吃魚
    有人說自己血脂高,不能吃無鱗魚,民間還有「無鱗魚勾舊病」的說法,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無鱗魚究竟有什麼害處? 一般我們說的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比如一些深海魚,無鱗的海鰻和海鱔,還有我們經常吃的鮐魚、鮁魚、魷魚和鱗片細小的帶魚、昌魚等,淡水魚中的無鱗魚有泥鰍、黃鱔、鯰魚
  • 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 冬季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入冬後,帶魚開始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了脂肪,而到此時,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福州話管這個時節的帶魚叫做「冬帶」。 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肥美的鮮帶魚很受歡迎,可也有市民對帶魚身上的「銀鱗」產生了困惑——帶魚鱗又小又黏,刮鱗的時候很難處理。對此,國家二級營養師穆亞敏說,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本洋的鮮帶魚,大的每斤45元,小的每斤35元。」
  • 吃過清道夫算啥!這種會走路的魚才是真正的美味,可惜成了觀賞魚
    前段時間小龍蝦,清道夫炒得沸沸揚揚,說起清道夫,大家都印象深刻,但是有種會走路的魚,大家吃過嗎?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這種會走路的魚就叫攀鱸魚。產自中國的南方,可能生活在南方農村的小夥伴,小時候見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市面上也很少見。
  • 浙米道丨這個時節,釀一瓶楊梅燒酒吧
    放一顆進嘴裡,酸酸甜甜又水分充足,別提有多美味了。但楊梅季比較短,新鮮的果實又不宜久放與冷藏。如何留住楊梅的甘甜呢?於是,楊梅燒酒便應時而生。 這期浙米道,小編就來教大家製作楊梅燒酒。步驟:1.挑選新鮮、成熟,沒有破損的楊梅;2.摘除楊梅的葉子、果梗,並用清水洗乾淨;
  • 這種淡水魚,無鱗無刺,被稱為「護眼魚肉」,養殖前景可觀!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現在餐桌上的魚品種越來越多,而巴沙魚就是其中一種非常優質的魚類,現在巴沙魚野生的比較少,所以大家吃到的基本上都是人工養殖的,它的肉非常白嫩、味道也很鮮美,礦物質含量很高,尤其是鈣,對於視力的提升有很大好處,現在市場上的需求也很廣泛,目前養殖巴沙魚的人也越來越多
  • 有人說「無鱗魚」少吃,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魚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從淡水到海水中,都有它們的存在,而且無論是生活在那種環境下的,只要是魚就會成為我們的口中餐。一般情況下,我們見到的魚都是有魚鱗覆蓋的,無鱗魚比較的少見。那麼,有人說無鱗魚少吃,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說無鱗魚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