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學科是什麼?什麼學科交叉受重視?為何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

2020-12-21 閩南網

  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將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而這距離上一次增加藝術類學科門類的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

  比起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這13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類顯得與眾不同,像是打通了所有學科之間的「牆壁」。

  集成電路等交叉學科將出爐

  為什麼學科交叉獲得如此重視?南京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辦公室主任陸現彩教授告訴記者,已有學科的分化和融合是學科發展的趨勢,也是新學科的生長點。「南大以基礎學科見長,上個世紀70年代末,比如計算機等學科從數學系分化而出,之後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從物理學科生長而出,南京大學曾一度建有50多個一級學科,學科體量位居全國前列。」

  最近幾十年來,科學上的突破和創新越來越依賴於交叉學科,據學者統計,從諾貝爾獎結果來看,最近25年交叉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已接近一半(49.07%)。比如集成電路專業就涵蓋了工科和理科多門專業知識,相關人才培養也需要高校各相關學科之間的有效協同。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操太聖教授認為,此次設立交叉學科門類,是對高校知識生產方式和未來人才培養模式上的一種政策引領。「過去細化的學科分類、按部就班的培養方式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人才的培養目標和過程都是『一目了然』的。但對於當下社會來說,過於細化的學科分類、單一學科培養方式,已經與科技發展,社會人才需求等相脫節。」

  操太聖告訴記者,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尖端、前沿的研究越需要突破單一學科的限制,而基於交叉學科的思維和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而交叉學科相對於過往邊界劃分明確的單一學科而言,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論基礎和視角,更容易產生創造性成果。

  記者諮詢各高校了解到,除了國家擬設於交叉學科之下的集成電路,包括人工智慧、數據科學等多個學科都正在列入到不少高校交叉學科的設置規劃當中,交叉學科將有望成為未來新興科技的「集中地」。

  提前布局,學科交叉早成潮流

  在未增設交叉學科之前,在高校中「學科交叉」早已經成為潮流,記者了解到,各高校多學科交叉和多領域協同研究的趨勢愈加明顯。

  南京大學基於學科前沿、國家急需、南大特色三個維度進行了很多學科交叉性的布局。「比如面對前沿產業技術領域,我們成立南京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化學和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等交叉學科的研究院;面對國家急需的領域,我們成立了海疆與海洋安全方向的交叉學科方向,提前布局了應急管理方面的二級學科。」陸現彩說。

  不少高校根據自己的主體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選擇了學科交叉方向,面向社會需要深入推進學科專業的調整。

  為加速現代農業發展,南京農業大學幾年前成立了國內高校首個作物表型組學交叉研究中心,融合物理、計算機、工程、控制、植物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發展。南京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姜東介紹,目前南京農業大學作物表型組學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後備項目。

  在江蘇大學,通過學科行動計劃這一「指揮棒」,學校正不斷強化農業工程學科的交叉,農業工程對接農業裝備、收穫機械、植保機械領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接農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學校正以發展農業裝備高端化和智慧化為制高點,著力解決我國農業裝備共性技術供給嚴重缺失、高端裝備支撐缺乏等『卡脖子』問題,切實把學科發展與農業現代化進程有機統一起來。」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說。

  打破壁壘,交叉融合併非易事

  設置交叉學科是對高校學科交叉的又一次認可,但目前學科交叉還面臨一定的困難。

  南京理工大學智能電網與控制學科負責人孔建壽教授告訴記者,學校幾年前圍繞國家智能電網與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需要,結合優勢專業特色,將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融合」成為智能電網與控制,孔建壽說,交叉學科建設起步並不容易,一方面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與香港城市大學建了跨學科實驗室,也引進了一些交叉學科的老師,「目前已經實現了從本科到碩博研究生的貫通的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體系。」

  「很高興看到,這次賦予了交叉學科與傳統學科同等地位。」孔建壽認為,交叉學科一直被視為「雙一流」建設的新增長點,但交叉學科建設目前為止也沒有和「雙一流」建設實現接軌。「要破除高校設立交叉學科的制度障礙,保障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活動的平穩開展。」陸現彩表示,「儘管有不少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但毫無疑問的是,交叉學科的設置將會讓學科具有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讓科學研究變得更加繁榮,讓學科建設更具活力,進而推進科研目標實現的路徑革命。」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頻萍 王拓)

原標題:交叉學科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專業代碼、考試科目代碼有什麼意義?交叉學科必看!
    專業代碼專業代碼一般為6位,其中前兩位表示該專業所屬學科門類。具體表示為:01哲學、02經濟學、03法學、04教育學、05文學、06歷史學、07理學、08工學、0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13藝術學。第三位數字是用來區分學碩和專碩的,學碩為0或1,專碩則是5。後三位則代表了該專業的排序。
  • 全國首屆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南科大舉行
    12月12日,在南科大舉行的全國首屆前沿交叉學科論壇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聯席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執行院長湯超以這個例子說明,學科交叉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一個主要源泉。當天,20多位院士專家、50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單位代表齊聚南科大,共同探討前沿交叉學科的發展之路。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學校提出「擴大工科優勢、整合醫科優勢、形成理科優勢、提升文科優勢」的思路,將建設學科分為國際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特色、骨幹基礎、戰略性學科五個層類,分層分類開展學科建設,精準發力,強化優勢特色,致力學科品質整體躍升。
  • 雙一流大學學科建設都做什麼?從十三五規劃我們歸納了5個關鍵點
    而這確實也是眾多「雙一流」高校在學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發力點。那麼,學校究竟都是如何建設學科的?本文將重點結合多所「雙一流」高校「十三五」規劃中對學科建設的布局和規劃內容進行分享,來看下「雙一流」高校「十三五」規劃學科建設的關鍵點都包括什麼。
  • 太原理工大學5個門類32個一級學科參加第五輪學科評估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標誌著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正式啟動。近日,太原理工大學在迎西校區逸夫樓601會議室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部署會。研究生院負責人就我校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作了安排,明確了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本輪學科評估中,太原理工大學理、工、文、體、法共5個門類參評,涉及參評學科為32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
  • 山大僅倆學科進「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究竟發生了什麼?
    所以你看到了,四川大學6個學科上榜,吉林大學5個。那麼,山大2個學科上榜「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和誰水平差不多呢?,2017年7月綜合實力排名在第十名。而且,山大在全國比較強的學科,絕對不止數學和化學。那麼,山大這麼多實力較強的學科,為何沒有進入「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 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今年更關注基礎理論和新興交叉學科
    據悉,今年的評選更加關注基礎理論科學和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候選人中首次出現研究新型光電材料、天文望遠鏡、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學者。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阿里巴巴達摩院為每位獲獎人發放100萬人民幣獎金。
  • 2020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北京大學39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00名,優秀!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國教育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所發布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自2010年起就一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會(IREG)承認並看重,在國內外教育界也是最受矚目、影響範圍最廣的高校與學科排名榜單之一
  •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
    展示交叉學科特點,推動構造物理化學創新——第一屆「構造物理化學理論和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 2020-12-1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留學:學科洗牌——大學院架構重組新動向
    現有的學位制度(學士、修士、博士)將在2020年4月重新整合,取而代之的將是全新的大「學群」架構,由現有的8研究科85個專攻轉化為3個學術院6個研究群6個專攻。東學君整理了其中的幾個重點,希望對各位小夥伴有幫助~如此大規模的學院改組在日本也是第一次施行,本次改組旨在順應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科研需求和培養具有多領域知識或技能的學生。
  • 重慶大學考研攻略(1):重點學科門類、學科評估、招生目錄
    重慶大學考研攻略(1):重點學科門類、學科評估、招生目錄 01 重慶 04 重點學科門類 重慶大學共有
  • 中山大學48個學科等級目錄,A+等級學科有兩個,A類等級學科14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山大學一共有48個學科參評,是廣東省所有高校中參評學科數最多的院校,同為985院校的華南理工大學只有33個學科參與評估。而211院校的暨南大學有30個學科參評,華南師範大學有21個學科參評。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2020中國最好學科發布!北京這所大學3個學科全國頂尖!
    在2012教育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風景園林學位列全國第一,在2016年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林大風景園林學學科獲評A+。2018年風景園林學開展國內首次同類學科國際評估,評估專家一致認為,"當前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已達到國際高水平地位,享有國際盛譽並產生了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在中國具有強有力的領導地位。"
  • 山東大學:聚焦雙一流建設,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人民網濟南11月25日電 今年2月,由山東大學牽頭組建的山東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公布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歷時8個月後,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山大揭牌,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建設究竟要建什麼,如何去建?山東大學經過多年探索和不斷創新,通過聚焦雙一流建設來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交出了一份自己的「山大答卷」。
  • 探析比較文學學科發展走向
    比較文學是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文學研究門類。在比較文學學科發展史上,「跨越」是一個顯著的標籤,而比較文學學科的邊界一直處於「移動」狀態。如何科學地定位比較文學學科的研究對象?比較文學邊界的跨越與拓展對比較文學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 喜訊丨我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祝賀: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福建師範大學26個學科上榜!
    近日,上海軟科發布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單顯示, 福建師範大學共有26個學科上榜,進榜學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61位、師範院校第8位,其中2個學科進入同類學科前5%,12個學科較2018年位次上升。
  • 是學科基礎也是學科方法:史學史學科地位解析
    雖然史學史被教育部規定為歷史學科的必修課程,但在很多院校包括一些頂尖院校的歷史教學中,它並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一些大牌的專家教授,在諸如學科評議、職稱評定乃至相關的學位論文答辯時,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出些許的不屑。箇中原因,固然與相關成果不夠深入,明顯帶有程式化、教條化等不足有關,然究其根本,亦可能與史學界未能真正理解史學史的學科價值有關。
  • 設計學學科發展簡史
    20 世紀以來,推至建造、工程、圖像與信息領域的西方現代設計以廣泛的社會服務全面發展,形成了設計自身的學科——設計學。設計學以設計為對象,研究設計的發生、發展、應用與傳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集中多種學問智慧,集創新、研究與教育為一體的交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