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鮮記丨這碗面,在蘇州火了27年!

2021-02-17 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

鮮,是食物的鮮美之味,也是時令的新鮮初嘗。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

每周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

一說起吃麵這件事,許多老蘇州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去哪家麵館,吃哪碗面,配什麼澆頭……光這麼一個話題就可以頭頭是道說上個把鐘頭。蘇州城中的麵館數不勝數,而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儀的那幾家,時間久了,這些麵館就自然而然成了日常生活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蘇州麵館雖多,但說起奧灶面,大家總能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響亮的名字——胥城。胥城大廈是蘇州的一家四星級酒店,但這裡最出名美食卻是一碗來自崑山的奧灶面。

胥城奧灶面,自1992年從崑山引進以來,已在蘇州火了27年,早已成為蘇州麵食中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更是許多遊客來蘇旅遊必打卡的美食之一。

寬敞的麵館大廳裡,每日食客絡繹不絕,一天能賣出1000多碗面。據說許多明星大腕來蘇州拍戲演出,都會專程來胥城,打卡這一碗非一般的奧灶面。

吃過的人,對這碗面念念不忘。而沒吃過的人,總會發出這樣一個「靈魂拷問」:這碗面,究竟憑什麼這麼火?

蘇州人常說:唱戲靠腔,吃麵靠湯。麵湯素來是食客們對於一碗麵好與壞最基本的判別。胥城奧灶面功力之高,都在這一口湯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胥城奧灶面的湯,分白湯和紅湯兩種。胥城大廚介紹說:「白湯和紅湯,都是每天熬煮9小時製成的,白湯吊鮮度,而紅湯則是吊濃度和香度。」

白湯吊湯的食材有老鴨、老雞各15斤、大江雞殼40斤、豬筒骨20斤,以及蔥、姜、紅棗等配料,約百斤食材才能吊出一鍋300斤的湯,胥城奧灶面的湯之所以好喝,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捨得放料,且真材實料。

百斤食材出水洗淨後,和蔥、姜、紅棗等配料一起放入冷水鍋裡煮開,然後加入料酒,改文火煮9小時,每天從凌晨一直煮到食客陸續到店,從清水一直煮至香氣濃鬱,沁人心脾,一鍋好湯才算吊成。

至於紅湯,吊湯的食材包括了20斤豬筒骨、30斤肉皮、20斤草魚頭及魚尾、3斤螺螄、8斤鱔骨,外加蔥、姜、紅棗和一包250克奧灶香料包。

大廚解釋說,這一包香料包就是紅湯「吊香度」的秘訣所在,包含了八角、草果、辛夷花、細辛、沉香、白扣等14味香料,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作用,按不同的比例搭配在一起,才有了這獨一無二的奧灶香。

紅湯的吊湯同樣需要多種食材下鍋後熬煮9小時。而與白湯不同的是,紅湯原湯鍋裡需每天留下三分之一的老湯給第二天,新老湯不斷更迭、不斷延續,才有了如此渾厚濃鬱的紅湯原湯。

吊好了紅湯原湯之後,這原湯還不能直接用作麵湯,還需過濾後,與白湯原湯按照1:1的比例混合,才能成為奧灶面的紅湯湯底。

聽大廚介紹到這裡,不得不感嘆,這一碗看似平平無奇的麵湯,原來有這麼多的講究,需要耗費這麼多的食材和精力才能吊成。之前總聽人說「一碗好湯,是奧灶面的第一要義」,此刻終於明白,所言不虛。

一碗奧灶面,麵條的口感好不好,挑剔的食客們吃一口便知道。

胥城奧灶面所用的龍鬚麵是特別定製的,直徑僅1.25毫米,比市面上大多數的蘇式面都要細一些。麵條的生產過程中,要經過足足六次壓面,這樣做出的龍鬚麵,才能爽滑且筋道。

胥城奧灶面分大碗和小碗兩種,大碗2兩面,小碗1兩面,想要硬面還是爛面,重青還是免青,都可在點單時告知店員。

標準硬度的麵條,是下鍋後煮30秒撈起。只見下面師傅把一縷縷遊弋在水中的麵條快速撈入爪籬中,然後利索地顛動爪籬,將麵條捲成整齊的「鯽魚背」,放入盛好了湯的面碗中。

蘇州人吃麵,講究趕早去吃一碗頭湯麵。頭湯麵,即麵館一早剛開門,用換上的清水所煮的第一批麵條。

而在胥城廚房的煮麵鍋前,一柱清水不斷流動,實時換新,煮出的每一碗麵,都如頭湯麵那樣,擁有最好的口感。

蘇州人常說,有一種幸福叫「今朝吃了一碗蘇式頭湯麵」。無論你住得多遠,起得多晚,隨時到胥城都能吃上一碗頭湯麵,對於愛吃麵的人來說,真是莫大的幸福了。

胥城奧灶面共五種澆頭:蝦仁、爆鱔、燜肉、燻魚、滷鴨,數量上雖不算多,但每一款都是蘇式面澆頭的經典。

蝦仁是手剝的新鮮河蝦仁,個頭偏大,用清炒的方式鎖住河蝦的原汁原味。

爆鱔是用每天現劃的鱔絲油炸而成的,油炸後再放入秘制的滷水裡回軟,吃起來爽脆可口,非常入味。

燜肉是最受蘇州人歡迎的面澆頭之一,物美價廉,一大塊吃下去,很有滿足感。胥城的燜肉,選用的是豬的肋條五花肉,在鍋裡燜制4小時,冷卻後再壓製成型。燜肉有肥有肉,有的還帶脆骨,看起來非常誘人。

燻魚,在有些麵館裡也被稱作「爆魚」。胥城每天採購新鮮的草魚,魚頭、魚尾用來吊湯,而魚身則是開片製成燻魚。炸好的蘇式燻魚呈金黃色,浸入燻魚滷中吸飽滷汁,就成了一塊塊棕褐色的燻魚了。

胥城的滷鴨,選用的是一等一的麻鴨,肉質上乘。洗淨的麻鴨,要放入裝滿香料的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才能皮酥肉爛,香氣入骨。煮好後,還要浸入滷水中,使滷鴨的味道更加鹹香。

大廚介紹說,吃奧灶面,什麼湯配什麼澆頭,其實也有講究。白湯麵,配蝦仁或滷鴨,是夏季清爽的吃法。而紅湯麵,則與爆鱔、燜肉、燻魚更相配。當然,食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任意選擇單澆、雙澆甚至多澆。

從早上7點至晚上9點,早午晚三市,胥城常常賓客滿座。敞亮的麵館大廳裡,一桌桌食客,吃著面、聊著天,許多都是帶著老人小孩,三代人其樂融融共享這奧灶面的美味。

還有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帶著飯盒、保溫桶來打包奧灶面帶回家。這碗面,已成了許多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了日常生活裡。

看到這裡,你可能也會認同,這一碗火了27年的胥城奧灶面,的確有它經久不衰的理由。如果你還沒嘗過這碗面濃香、鮮美的滋味,機會來了哦!這份來自胥城的福利,我們送給你!

胥城奧灶面

 價值45元單澆面券 

(滷鴨、燻魚、燜肉任選一)

免費送!

3個名額,每個名額2張!

 參與方式 

1、關注「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微信公眾號,並在本篇推送下留言,寫下你與奧灶面的故事(留言需為原創,不得抄襲,一經發現,取消抽獎資格)

2、小i將從所有文末留言中,隨機抽取3走心留言,送出福利。

 活動時間 

1、留言截止:12月9日早上10點;

2、入選公布:12月9日下午4點左右隨文推送,請及時關注「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微信推送;

3、領取需知:入選名單公布後,請獲獎者於12月10日16:00前在「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微信後臺對話框(見下圖)輸入「胥城奧灶面+實姓名+聯繫電話」逾期視為放棄,請知悉。

4、12月13日至12月20日(9:00-17:00),中獎者請憑「真實姓名及聯繫電話」到鳳凰街276號蘇州旅遊諮詢中心1樓領取面券,逾期視為放棄。

 體驗時間 

中獎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麵館地址 

蘇州市姑蘇區三香路333號胥城大廈

 你的「在看」,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蘇城尋鮮記丨喝了這碗粥,新年近在眼前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冬至才過去沒多久,一轉眼,本周日我們又將迎來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十二月,俗稱臘月,臘月初八即「臘八節」。
  • 尋鮮記丨蘇州人的春宴,鮮味正當時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一期,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蘇州的春天是色彩繽紛的,就連蘇州人餐桌上的春宴,也是同樣的色澤飽滿,明豔亮麗,讓人垂涎欲滴。
  • 尋鮮記丨走完蘇州這條定慧寺巷,嗝~
    綠豆湯、燒餅油條、蛋餅、湯糰……太多蘇州美食排行榜上的「老大哥」都隱居於此!本期《尋鮮記》我們帶大家從定慧寺巷西端的牌坊出發,由西向東一路逛吃逛吃。01紫笑香愛喝蘇式綠豆湯的人,大概都聽說過紫笑香這個名字。這家網紅小店,就藏在定慧寺巷中段的位置,每年僅在夏天營業。
  • 尋鮮記丨走完這條巷子,嗝~
    綠豆湯、燒餅油條、蛋餅、湯糰……太多蘇州美食排行榜上的「老大哥」都隱居於此!本期《尋鮮記》我們帶大家從定慧寺巷西端的牌坊出發,由西向東一路逛吃逛吃。愛喝蘇式綠豆湯的人,大概都聽說過紫笑香這個名字。這家網紅小店,就藏在定慧寺巷中段的位置,每年僅在夏天營業。
  • 蘇城尋鮮記丨高顏值+好味道,就是它了!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蘇州四季有花,而夏季毫無疑問是荷花的專場。無論你行走在蘇州的哪個區,都能時不時遇見或大或小的一片荷塘。那滿池的碧綠,那躲藏在碧綠之間的點點紅粉,芳香了整個夏。
  • 蘇州這12碗面,要在全國火了
    一說起吃麵這件事許多老蘇州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去哪家麵館,吃哪碗面,配什麼澆頭……光是「面」這個話題就可以頭頭是道說上個把鐘頭平江路深處,蘇州麵館「面若桃花」因為當紅吃播介紹的一碗「燜肉麵」在網絡上一夜爆紅。
  • 蘇城尋鮮記丨雪白的美景,烏黑的美食,這個地方有意思!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通安鎮的樹山村,此時已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日子。放眼望去,千畝梨園雪白一片,在遠處青山的映襯下,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田園畫卷。
  • 蘇城尋鮮記丨青魚尾巴鰱魚頭,這麼吃魚你試過嗎?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三,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又是周三啦!新年第一期《蘇城尋鮮記》,蘇小i先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吃好玩好,年年有魚!記得要多多關注我們官微哦!
  • 食尚水城,開啟一部運河美食的尋鮮記
    僅窯燻這一道工序就要反覆三次費時六天,每次燻烤一天一夜,晾一天一夜再放入窯內重燻,燻烤中每十二小時翻弄一遍,經「三窯六火」方算過關。焦棗製成後,帶有特殊的香甜味。如今焦棗跟著運河號子的歌聲遠銷海內外。據說,臨清什香面就形成於這段運河興盛的時期。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臨清,一番遊覽後感染了風寒,茶飯不思。地方官命大廚用手擀麵,配上十多種時令蔬菜和本地醬菜做成菜碼,乾隆皇帝見到後食慾大開,龍顏大悅之際賜名「什香面」。
  • 尋鮮記丨一蟹上席,百菜無味!蘇州七月,屬「他」最鮮!
    蘇州人對吃蟹這件事的執著與講究自不必贅言,一蟹上席,百菜無味,蘇州人吃蟹歷史悠久,流傳下了許多經典蟹菜、蟹點,甚至一整桌蟹宴。蘇州人常說:「秋風起,蟹腳癢。」在這個吃六月黃的季節裡,蘇州人常常會去菜場裡買生蟹帶回家做菜,遇上天氣好的周末,也會自駕到陽澄湖畔,在郊遊賞景的同時,找一家特色餐館,一嘗六月黃的鮮美。
  • 42℃ 去蘇州吃了十碗面 這絕對是真愛啊!
    42℃的天,吃心去蘇州,吃了十碗面:朱鴻興:楓鎮大面 時令佳品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楓鎮大肉麵是白湯麵中的佼佼者,這碗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楓鎮大肉麵的麵湯製作過程不叫做「吊湯」,而是叫「拼湯」,將酒釀露、大肉滷、肉汁鱔骨湯拼成一碗麵湯。
  • 湯底濃、羊肉酥,桐鄉這碗火了27年的面,家門口就能吃到正牌的!
    湯底濃、羊肉酥,桐鄉這碗火了27年的面,家門口就能吃到正牌的! 在遍地羊肉麵館的桐鄉做出名氣 這碗面,該有多好吃?
  • 這40碗面,就是我們在蘇州活下去的動力!
    在這座城市裡度過的每一天,不吃麵,總會覺得哪裡不對。今天我們精選了整整40碗面讓我們從蘇州吃到大江南北從陸地吃到湖泊、天空把蘇州的面都裝到飢腸轆轆的肚子裡去來蘇州吃麵,大家一定會向你提起胥城大廈。原因只有一個:那裡有代表蘇式面水準的奧灶面。火了30年,連葛優也特地趕過來吃過。
  • 尋鮮記丨久負盛名,傳承百年的一碗奧灶面,原汁原味香頭濃
    一碗久負盛名的奧灶面  蘇州人愛吃麵,每個縣市區都有至少一碗代表性的麵條,比如常熟的炒澆面、蕈油麵,太倉的雙鳳羊肉麵。對於崑山人來說,那一碗不可替代的老味道,便是久負盛名的奧灶面。2009年,崑山奧灶面製作技藝入選江蘇省級非遺。
  • 尋鮮記丨書院巷喊你吃早飯啦!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一期,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蘇州以美食而聞名的街巷有很多。前陣子,小i帶大家探秘了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葑門橫街,以及美食美景兩相宜的七裡山塘。
  • 尋鮮記丨據說,這裡是蘇州最甜蜜的一條街
    史家巷46號潘玉麟糖粥是皮市街上的「排隊傳奇」,營業時間也有些「任性」:寒暑假不出攤、下雨下雪天不出攤、家裡有事不出攤……想要吃上這碗超有名的糖粥「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這首耳熟能詳的蘇州童謠
  • 尋鮮記丨帶上512G的胃,才敢來西中市!
    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每周一期,蘇小i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嘗舌尖上的蘇式美味。本周,我們的蘇州街巷美食之旅還將繼續。「免青或重青、寬湯或緊湯、過澆或困底、硬面或爛面……」每一個吃客在點單時都能脫口而出一兩句關於蘇式面的行話,言語中透露著對一碗麵的期待與講究。
  • 30年,450多地,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他花了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只為尋找心中最愛的那碗面坂本一敏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他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蘇州湯澆面肯定榜上有名。上海雪菜肉絲麵、蘭州牛肉拉麵、北京炸醬麵、宜賓燃面、桂林馬肉米粉也都讓他讚不絕口。蘇州湯澆面中的白湯麵底3000多碗麵條下肚,坂本評出了中國「十大湯麵」和「五大乾麵」。
  • 吃麵也要講究時令嗎?這碗面再不吃就下市了!
    而且一定要當地最有名,最有特點,最好吃的,所以如果你來蘇州旅遊,我一定推薦你去吃麵。蘇州人對面有一種無法割捨的羈絆,面是蘇州人心裡的「靈魂」。蘇州人吃麵是有講究的,冷天吃紅湯麵,熱天要吃白湯麵。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這「楓鎮白湯大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