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7大城市群發展潛力排名,粵港澳大灣區排前3,成渝位列第4

2020-12-18 騰訊網

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城市群層面,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對於整個區域的發展則顯得尤為重要,既要負責分工協作,還要作為「發動機」輻射引領整個城市群的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家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十四五規劃建議,我國未來將主要發展7個城市群,以14個中心城市為依託,這七大城市群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何,我們且來看看。

一、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以北京和天津兩大城市為中心,是華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和發動機。北京和天津經濟實力不俗,均為萬億俱樂部城市,但是遺憾的是,天津和北京之間的差異正在快速擴大,近些年天津經濟縮水嚴重,在城市群中的輻射影響力也快速下降。反而北京發展迅速,科技創新能力領跑全國,也將成為整個城市群的發動機,輻射引領三省發展。

二、長三角城市群

地處華東地區,包括蘇浙滬皖三省一市,是我國實力最強的城市群,華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就是它。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城市。上海的實力不多贅述,經濟總量全國第一,雙循環經濟實力以及科技創新能力都遙遙領先,以一己之力即可擔當長三角地區的「發動機」!

三、粵港澳大灣區

位於我國南方,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也是我國改革開放力度最大、國際化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引領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珠三角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門兩個國際大都市組成,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其中深圳、香港和廣州3個中心城市屬於2萬億俱樂部,實力相當不俗。而且深圳的科技創新能力僅次於北京,位列全國第二,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四、成渝城市群

西部地區的增長極,涵蓋四川和重慶部分地區組成,以成都和重慶兩個萬億俱樂部為中心城市,也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重慶和成都,除了經濟總量大,在內、外雙循環經濟以及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也實力不俗,經濟結構較為合理,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正在衝刺我國第四極,未來潛力無可限量。

五、關中平原城市群

關中平原城市群,位於陝西關中地區一帶,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和山西部分地區,承擔著輻射引領大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任。西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唯一的中心城市,屬於準萬億俱樂部城市,經濟實力一般,但是內循環經濟和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外循環經濟還需不斷加強。就大西北地區來說,經濟實力最強的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帶動著大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責無旁貸,西安也責無旁貸。

六、長江中遊城市群

位於中部長江中遊地區,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的部分地區,以武漢、長沙和南昌3個為中心城市,其中武漢和長沙已經進入萬億俱樂部城市行列,經濟實力位於我國城市第一梯隊;缺點就是外循環經濟實力太弱,長沙的科技創新能力是短板,江西省會城市南昌經濟實力還不夠強,綜合來說,該城市群綜合實力在7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是最弱的。

七、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涵蓋河南省以及周邊山西、河北、山東和安徽等地方組成,是中部地區第二個進入七強的城市群,以萬億俱樂部城市鄭州為中心,目前鄭州在內外雙循環經濟方面比較均衡,科技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有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未來中原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能夠強強聯合,借用武漢的科技創新能力,中原城市群的科創短板將會得到極大提升,整體實力也將迎來重大增長。就此來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實力最強,未來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緊隨其後, 長江中遊城市群排在第五,關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分列第六、第七。

相關焦點

  • 成渝雙城十年經濟增長近四倍,打造我國城市群第四極
    截止到2019年底,經過國家批覆的城市群已經有十個城市群,分別為(按照批覆時間排序):長江中遊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蘭西城市群以及粵港澳大灣區。
  • 觀察|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分析:成渝城市群「雙核獨大」
    3)基於我們在2019年4月《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基本面+市場面」兩個層面27個指標分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遊發展潛力居前,之後是海峽西岸、山東半島、中原、遼中南、關中平原、北部灣等。
  • 2019中國城市群發展潛力排名: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居前
    城市群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我們在前期推出了《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2019》等系列報告,本篇結合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規律,對中國規劃建設的19個城市群進行排名,並對五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逐次分析。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
    3)基於我們在2019年4月《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基本面+市場面」兩個層面27個指標分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遊發展潛力居前,之後是海峽西岸、山東半島、中原、遼中南、關中平原、北部灣等。
  • 中國第四大經濟圈崛起之成渝經濟圈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佔到了全國的14%(GDP總量13.06萬億人民幣;人均GDP11.28萬人民幣美元匯率1.65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群擁有廣州、深圳、香港、澳門、東莞、珠海、汕頭、等眾多強市。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國第三大都市圈位於東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以及河北的石家莊、保定、唐山等城市。
  • 中國四大城市群,像一把弓箭,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四大城市群,這四個城市群組合起來像一把弓箭,是中國未來崛起的關鍵。這四個城市群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從區域分布看,四大城市群剛好立足於我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關鍵性不言而喻。
  • 2020中國成渝城市群大學排名出爐,四川大學第一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前5強,全國10所高校榮膺2020中國八星級大學(8★)美譽,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各城市群大學排名中,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位列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成渝城市群大學排名前3強。
  • 我國第5大經濟增長極呼之欲出,3個中心城市,將引領中部地區發展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目前體量最大的城市群,它包含了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第二大經濟省份江蘇省、第四大經濟省份浙江以及安徽省,是我國目前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近兩年隨著長三角城市群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戰略出臺,三省一市在交通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公共資源等方面的一體化發展越來越,彼此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 有個數 | 2019年中國七大城市群,人口吸引力誰最強?
    根據2018年國務院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中國七大城市群分別為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界面新聞統計了各大城市群涉及的省份人口數據後發現,過去一年裡,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增量最多,其次是長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 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項目 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是廣東肇慶市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發展潛力城市的廣東省肇慶市,12月9日舉辦「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共有78宗項目籤約,計劃投資總額980億元;開工項目67宗,計劃投資總額573.5億元,投資規模和項目質量均為歷屆之最。
  • GDP直逼紐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
    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意味著粵港澳合作新篇章的開啟,世界級大灣區即將強勢崛起!
  • 成渝城市群持續發力,投資重慶,正當時!
    成渝城市群,中國發展第四極 2016年4月12日,國家正式統一批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成渝由此成為繼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的中國第四大城市群。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進一步強調:成渝城市群要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將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區域內發展潛力巨大。
  • 中國10大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第4-10名分別是誰?
    >1 都市圈時代來臨:2019年中國大都市圈發展潛力排名1.1 從城鎮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第一份以「都市圈」為主題的中央文件,標誌著都市圈時代正式來臨
  • 58同城與安居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商業地產報告》
    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GDP達到116385億元人民幣,佔全國GDP的比重約為11.75%;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2019年為16.15萬元,約為當年全國人均GDP的2.3倍。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中,2019年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門,折合成人民幣為56.3萬元,其人均GDP不僅領跑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也排到第二名。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中國目前的城鎮化已經開始以區域為中心擴散,目前形成了四大都市圈分別是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和成渝經濟圈。中國四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
  • 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誰是城市群老大?
    近期,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通過了將黃山、蚌埠等七個城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群。這就意味著安徽的暗部地級市都加入了長三角,長三角也迎來新一次擴容……截止目前,以上海為核心城市,加上江蘇、浙江和安徽三大省份,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框架。
  • 麗怡酒店強勢進駐佛山 布局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
    這是麗怡酒店在佛山的第一個項目,也是麗怡酒店在粵港澳大灣區籤署的第5家酒店。此次入駐,意味著麗怡品牌布局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邁進了重要一步,突顯強勁的拓展之勢。酒店距離佛山火車站、廣州南站和沙堤機場僅3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商業綜合體雲集,已成為佛山最具發展潛力的商業地段。
  • 粵港澳大灣區:GDP可排全球經濟體第13
    來源:數據寶與當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實現金融隨著發展規劃的出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更大限度地發揮產業和經濟協同效應,在國內和國際的經濟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突破1.5萬億美元,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排在第13位,與俄羅斯和韓國的經濟體量相當。交易所市值位列全球第二,相當於日韓交易所市值總和。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突破20家,民營企業佔到八成。
  • 為什麼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未來中國城市群的樣板
    直至2019年2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這個區域視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以快速交通網絡的構築、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等領先於全國城市群的思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未來中國城市群的樣板,成果可期。
  • 中國這個城市群將打造全球第四大灣區,排東京、紐約、舊金山之後
    中國這個城市群將打造全球第四大灣區,排東京、紐約、舊金山之後文:阿力城市群的發展已經時不我待,中國若要全面崛起,必須以城市群為突破口,慢慢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燎原之勢,最終使得國內各地區平衡性地發展。前段時間,國家在城鎮化建設中,提出了中國四大城市群的方案,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小編覺得這四大城市群從物理學角度,體現了一種四平八穩的策略。長三角城市群在東,京津冀城市群在北,粵港澳大灣區在南,而實力相對較弱的成渝城市群則立足西部。如果四個點能一起綻放,勢必會讓全國範圍內形成一波地區發展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