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的西南端,贛、粵、湘三省交匯處,有一座文化名縣,它有「世界鎢都」稱號,它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大餘縣。
為何要說大餘縣是一座文化名縣呢?大餘縣古時候就被譽為「儒雅之邦」、「 禮儀之鄉」、 「梅花詩國」。自秦朝開通梅關驛道以來,這兒成了中原通往廣東、東南亞的主要陸路通道。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讚譽大餘「大江東去幾千裡,庾嶺南來第一州」。著名的劇作《牡丹亭》的故事也發源於此。
大餘古稱南安,後又叫大庾縣,因「庾」字比較生僻,所以改名如今的大餘縣,隸屬於贛州市,全縣總人口約31萬。
大餘縣山水風光秀麗,是生態養生的福地,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丫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高,山中秀木成林,瀑布成群,竹清茶香,奇花佳木遍布。是全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國家登山基地。
梅關古道分為兩個景區,南邊的廣東南雄市的梅關古道景區,北邊則是大餘縣的梅關古道景區。梅關古道設關始於秦朝,後來關樓為戰爭所毀,宋嘉佑年間建關樓後,才有梅關古道之稱。梅關古驛道歷經二千餘年滄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梅關是橫跨贛粵兩省天然屏障,這裡山勢險峻,峰巒對峙,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
此外大餘還有牡丹亭公園、大庾嶺、三江口原始森林等旅遊景點。
而說到大餘的特產,比較出名的有瑞香(一種花卉植物,大餘被稱為「中國瑞香之鄉」),還有一個美食特產——南安板鴨。南安板鴨歷史悠久,是江南省著名的特產。外形美觀,色澤白淨,皮薄肉嫩,骨脆可嚼,味香可口。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腊味珍品。
各位朋友,你們還有關於大餘縣的故事嗎?歡迎留言分享!(圖源網絡,數據僅供參考,如有紕漏敬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