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美西南航空半世紀踐行低成本航空模式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是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是僅次於達美航空、全球市值第二的上市航空公司(截止2019年底)。錯位競爭以及顯著高於行業水平的運行效率使得公司連續47年保持盈利。我們認為美西南航空的發展歷程證明了低成本航空模式長期的可行性。

對標A股:春秋航空

雖然受制於中國國情,春秋航空的運營模式及發展與美西南存在一定差異,但春秋航空保留了低成本航空模式重要的核心——高水平的運行效率。我們認為春秋航空有望像美西南航空一樣持續成長,並且較好地平滑航空行業的周期波動。

美西南:全球最大低成本航空

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是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空(旅客運輸量口徑),也是2019年美國國內旅客旅客運輸量第一大航司(市場份額22%)。美西南1967年成立於德克薩斯州,從1973年起的47年中,「9.11」恐怖襲擊、金融危機等都給航空需求帶來了重創,全服務航空公司紛紛虧損、破產重組,但公司仍然能持續盈利並逆勢擴張。截止2019年底,公司機隊規模747架,成為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空。

圖表: 美西南股價VS.標普500較1980年絕對漲幅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西南航空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但是在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看到了低成本模式經營的韌性,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疊加行業下行的周期中,以低成本模式經營的西南航空得以憑藉成本優勢,始終保持盈利。我們綜合西南航空自身發展及外部環境變化將公司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初創成長期(1967-1979)、快速擴張期(1980-2009)、穩定發展期(2010-至今)。

圖表: 美西南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核心競爭力分析:效率至上,錯位競爭

美西南從一家僅有4架飛機的地方航司發展為全球最大低成本航空,並保持了美國航空史上最長的連續盈利記錄,我們認為其核心競爭力在於以下三點:

1. 通過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創造增量需求打開藍海市場;

2. 通過低成本模式的高效運行抓住行業機遇逆勢而上持續擴張;

3. 通過與三大航的錯位競爭維持市場份額。

● 核心競爭力一:改變出行方式,創造增量需求

一小時以內飛行取代州內自駕。美西南成立初期,美國航司主要提供大城市、長航程(1000公裡以上)的服務,票價相對較高。公司早期目標是通過提供短途、高頻、1小時以內的飛行(800公裡)取代州內自駕。公司所在地德克薩斯州是美國GDP總量、土地面積和人口的第二大州(面積僅次於阿拉斯加州,GDP總量、人口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管理層認為只要能以更短的時間、更低的價格將乘客安全、準時、舒適地送達目的地,乘客沒有理由不選擇西南航空。因此公司早期的定價基準是低於目的地之間的自駕成本,早期50美元左右的平均客票價格對於中小城市、飛行距離較近但需要長時間自駕的旅客來說極具吸引力,美西南成功改變了這群人的出行方式,創造了行業的增量需求,「西南效應」持續引領著行業的變革,後期三大航為應對美西南帶來的調整紛紛布局支線運力。

圖表: 美國航空客運佔比逐步提升(旅客周轉量口徑)

註:旅客周轉總量包含航空、公路及鐵路。資料來源:美國交通部,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美西南平均客票價格

註:平均客票價格計算方式為客運收入/客運人次。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美國航空業RPM、ASM和客座率變化

資料來源: 美國交通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核心競爭力二:高效率、低成本帶來高利潤率

美西南領先行業的ROE水平主要來自其高於競爭對手且相對穩定的利潤率,而高利潤率則來自其對效率至上的低成本模式的成功運用。從運營數據看,公司通過短途、高頻、點對點的航線布局,有效提升了飛機的利用率、攤薄單位成本;從收入端看,公司簡化產品結構、保持了高比例的客運收入,票價大多維持在三大航的八折以上,相對較低的票價卻並未犧牲公司的服務質量,公司的準點率、安全事故率和乘客滿意度均保持在行業上遊。燃油成本端,公司成功的燃油套保策略在油價飆升的時候為其帶來大額收益、使公司得以盈利;非油成本端,公司早期中小機場的布局有效降低了起降費,更高的自購機隊比例降低公司的飛機持有成本。我們將在財務分析部分對這項核心競爭力進行詳細拆分。

圖表: 美國交通運輸部乘客滿意度指數

資料來源:美國交通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核心競爭力三:錯位競爭,份額提升帶來定價能力

公司成立之初獨闢蹊徑,選擇了三大航不提供服務的支線市場,這使得早期體量小的美西南避免了與三大航的直接競爭、能在藍海市場逐步發展壯大。而當同行遇到價格戰、油價衝擊、經濟危機而收縮規模的時候,更高的利潤空間使得美西南不僅沒有虧損還維持了運力的增長,市場份額的提升為公司帶來了話語權。截至目前,美西南的前十大基地(ASK口徑)與三大航的重合度仍然很低,核心市場與三大航存在差異。

圖表: 截至2019年美國四大航前十大基地對比(ASK口徑)

資料來源:CAPA,中金公司研究部

財務分析:高效運行攤薄單位成本,利潤率推升ROE

我們認為美西南最核心的競爭力在於其高效率、低成本的運行。公司從成立至今均維持了行業領先的ROE水平,在行業遭受重創的時候依舊堅挺。

通過拆分美西南和美國三大全服務航空的ROE,我們發現:美西南長期保持了高於三大航的淨利潤率和低於三大航的槓桿率,高效運行攤薄了公司的單位成本,高利潤率進而推升了公司的ROE,而較低的槓桿助力公司平穩度過行業危機。

圖表: 美西南ROE拆分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春秋航空——本土化低成本航空龍頭

我們認為,美西南航空的成功證明了低成本航空模式長期的可行性。受制於中美兩國國情的差異,美西南發展早期的行業環境與當前春秋面臨的環境有較大差別(截至2019年12月,春秋共93架飛機,機隊規模約為美西南1988年水平),因而春秋航空的運營模式針對中國民航業的特點進行了改善、與美西南模式存在一定差異,但春秋航空保留了低成本航空模式的核心——高運行效率,同時堅持「市場下沉」策略、堅持對低線市場的培育。

與美西南相比,春秋的低成本航空模式更加針對中國民航市場的特點:

?從航線布局看,春秋採用了點對點和軸輻式相結合的布局。與美國相比,中國人口分布更不均勻,航空市場主要集中在胡煥庸線以東南,機場數量較美國更少(截至2018年美國公用機場5,087個,中國為235個),且中國樞紐機場的收費低於低線市場,春秋以上海為主基地採用點對點和軸輻式相結合的布局,能充分分享上海市場的旺盛需求,同時兼顧成本控制。

圖表: 截至2019年春秋VS國航、東航前十大基地對比(ASK口徑)

資料來源:CAPA,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市場拓展看,美西南航空早期的目標市場(1小時以內的州內飛行)主要競爭對手是汽車自駕,然後實現跨州經營,進入全服務航空所在的市場;而春秋早期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高鐵,我們看到相較於高鐵,春秋的單位票價仍有優勢。此背景下,春秋的市場拓展方向是從上海主基地出發,培育二三線市場的需求這與中國當前消費下沉以及全服務航空公司市場拓展的整體方向一致,但春秋可以依託旅行社資源以及其成本優勢更快速地下沉市場,且在新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圖表: 截至2018年春秋航空單位票價低於高鐵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高鐵衝擊下航空出行份額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中國交通部,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收入端看,春秋票價較中國三大航的差距大於美西南,但客座率更高。截至2018年底,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約中國的11倍,而航空由於成本偏剛性,利潤率偏低,通常降價空間不大,因此對於中國居民而言航空仍屬於價格較高的消費品。而春秋為了贏得市場,其單位票價(營業收入/RPK)較三大航的差距比美西南更大(截至2018年末春秋單位ASK營業收入約為中國三大航均值的69%),因此需要更高的客座率來保持盈利,同時民航局對早期高客座率的航班有相應優惠也鼓勵了航班保持高客座率。另一方面,春秋和三大航、尤其是東航的基地重合度較高,需要有較多的讓利以謀取市場份額。

圖表: 美西南VS.春秋國內單位收入(客運收入/RPK)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春秋VS.中國三大航國內單位收入(客運收入/RPK)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成本端看,兩家公司均堅持高效飛行、攤薄單位成本,但就外部條件看,優惠的中小機場收費以及早期波音為美西南購買飛機提供的便利條件等都不可否認地促進了美西南的成長。而中國低成本相關的優惠政策仍處於發展初期(例如,與美國相反,中國二線機場收費標準較一線更高),春秋航空前期開拓市場仍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補貼,但我們認為,隨著公司長年培育的市場逐步成熟,票價的提升將逐步替代政府補貼為公司貢獻收益。

圖表: 春秋航空經營模式總結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新一線城市出行需求快速提升

資料來源:中國民航局,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補貼的幫助下,春秋當前利潤率及ROE水平高於與美西南機隊規模相當的時期。春秋2018年淨利潤率高於機隊規模相當時期美西南的淨利率,這一方面得益於春秋獲得的政府補貼,另一方面,中國民航局對航空行業的管理並未使中國航司出現類似美國航司之間激烈價格戰,也未出現大面積破產產能出清。當前中國民航業正處於航空滲透率快速提升的時期,我們認為春秋航空有望像西南航空一樣持續成長,並且較好地平滑航空行業的周期波動。

圖表: 春秋航空2015-2018年ROE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美西南1986-1989年ROE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財務與估值

從正式運營至今的49年間(1971-2019),美西南營業收入從213萬美元增長至224.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21%;淨利潤從虧損375萬美元增長至230億美元;2019年淨利潤率為10.3%,處於其歷史上較高水平。1980年至今,公司股價絕對漲幅超過280倍。根據彭博一致預期,當前公司股價對應2020年市盈率約12倍,市淨率約為2.3倍,顯著高於美國全服務航空。

風險

油價大幅上漲,波音窄體機型出現大面積停飛。

相關焦點

  • 從美國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淺議低成本航空(二):從美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低成本航空(LCC)的概念第一次是由美國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美西南在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發展後,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亞洲、澳洲甚至非洲,低成本航空才進入鼎盛發展期。儘管大家都把這一類企業叫做「低成本航空」,但他們在運營和管理模式上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  由於航空業和經濟發展一樣存在周期性,加上各國在航空領域的開放程度差異,造成了世界上各低成本航空在實際運營方面的策略各不相同。
  • 低成本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
    圖:Herb Kelleher(左)與現任總裁Gary Kelly合影 圖片攝於2014年10月13日 圖片來源:《華盛頓時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航空界傳奇人物、美國西南航空聯合創始人
  •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全球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廉航笑傲美國航空
    全球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於 1971 年設立,其成功引發了 航空運輸業的低成本革命,這種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在 90 年代被歐洲接受,21世紀開始在亞洲盛行,現在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要實行低票價,必然要實現 低成本,否則廉航公司無法盈利。典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經營模式與傳統網絡型 航空公司經營模式在機隊設臵、艙位設臵、飛機利用率、航線航班設臵、機票銷 售和附贈服務內容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我們認為廉價航空的基本商業模式可以 歸納為「兩一、兩高、兩低、中短程點對點、無附贈服務」。
  • 傳統航空借鑑低成本航空服務模式的思考
    (前四篇詳見《低成本航空最新服務模式概覽之一——美國西南航空》、《低成本航空最新服務模式概覽之二——亞洲航空》、《低成本航空最新服務模式概覽之三——精神航空》、《低成本航空最新服務模式概覽之四   從最近幾年歐美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實踐看,許多大型傳統航空公司開始借鑑低成本航空的服務模式,非客票收入在公司總收入的比重逐步加大。在我國經濟邁進新常態和民航業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參考英美發達國家的實踐,我國的傳統航空公司也有已經借鑑低成本航空服務的一些模式。在此,我們對傳統航空借鑑低成本航空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 低成本模式為什麼「短易遠難」?
    事實上,我們從美國西南航空、瑞安航空、易捷航空等例子中可以看出,短程低成本模式已經在全球航空市場上取得了極大成功,成為一種可持續盈利的業務模式。雖然這不是航空運輸業賺錢的唯一方式,但確實是非常重要、非常成功的一種模式。
  • 連續42年盈利,美西南航空如何讓旅客埋單?
    連續42年盈利,美西南航空如何讓旅客埋單?  本文主要研究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務種類、內容與特點,為準確了解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服務內容和借鑑其服務模式提供參考。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服務內容不是統一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特色,有些甚至截然相反。
  • 低成本航空或當成為中國民航發展的重要基石
    今年是中國低成本航空開航15周年,明年是全球低成本航空開張50周年,此刻正是值得對低成本航空進行全面總結和深刻反思的時機。在美國,美國航、達美航、美聯航三個全服務巨頭加上美西南和捷藍兩大低成本航空;在歐洲,國際航空集團(IAG)、法荷航、漢莎三強加上瑞安、易捷兩大低成本航空。 低成本航司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美西南為代表的經典款,第二類是以捷藍航為代表的加值型,第三類叫極端低成本,以美國的忠實航空、邊疆航空、精神航空和歐洲的瑞安為代表。
  • 低成本航空應當成為中國民航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基石
    在美國,美國航、達美航、美聯航三個全服務巨頭加上美西南和捷藍兩大低成本航空;在歐洲,國際航空集團(IAG)、法荷航、漢莎三強加上瑞安、易捷兩大低成本航空。  低成本航司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美西南為代表的經典款,第二類是以捷藍航為代表的加值型,第三類叫極端低成本,以美國的忠實航空、邊疆航空、精神航空和歐洲的瑞安為代表。
  • 南航與春秋航空 擬試水合作低成本模式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繼東航之後,南航也對低成本航空野心勃勃。6月26日,從南航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傳出消息,「南航未來將與春秋航空一起探索低成本航空發展空間,且正在研究旗下哪家公司適合發展低成本模式」。
  • 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的區別在哪裡?
    能否借鑑「瑞安模式」取決於兩個問題的答案,瑞安航空是特例嗎?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  瑞安航空是獨一無二的嗎?低成本航空只能運營短途市場嗎?事實證明,瑞安航空不是特例,除了自1973年開始持續盈利43年的美國西南航之外,世界範圍內低成本航空創新層出不窮。  在歐洲,被稱為低成本航空的航空公司不在少數,易捷航空和威茲航空是兩個典型。
  • 努力追求卓越 西部航空開創低成本航空新紀元
    本月,西部航空迎來了十周年慶。作為國內首個由全服務航空模式轉型低成本模式轉型成功的航企,西部航空近年來努力創新,積極品牌形象重塑,更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航空市場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共成長,逐年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 航空運輸業專題報告:從美國西南航空看春秋航空的成長空間
    作為全球低成本航空的鼻祖,西南航空的成功秘訣值得反覆思考,研究西南航空對研究我國低成本航司——春秋航空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本文旨在分析西南航空的成功要素, 以及通過比較春秋航空和西南航空的異同點,解讀我國航空市場的投資機會。
  • 中信證券:低成本加速崛起 美國西南航空(LUV.US)打造第一廉航
    復盤美西南,開闢廉航新模式,逆襲躋身美國四大航。美國西南航空(LUV.US)成立於1971年,採用單一機型、單一經濟艙位、以高頻次、低票價吸引價格敏感的自費旅客,具有競爭力的票價源自極致成本管控和高利用率。截至2018年末機隊規模750架,2019Q1日均出發航班超過4000班次、覆蓋城市100個。
  • 低成本航空成功的關鍵要素解析
    低成本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是美國市場上的第三類航空公司,包括西南航空、捷藍航空、維珍航空以及精神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已經從區域走向長途和網絡,競爭的邊界也不斷模糊。低成本航空成功的背後是文化、態度和創新,同時在顛覆和重塑行業的經營模式。  放鬆管制和天空開放是低成本航空成長的基礎土壤。
  • 波音空客都來押寶 低成本航空為何更賺錢?
    「以美西南、瑞安為代表的低成本航空高速發展,2014年已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7%,而國內低成本航空份額還只有8%。」在九元之前,更多的傳統航空公司也提出轉型低成本航空,重慶航空、成都航空、華夏航空、幸福航空、首都航空、中聯航……而目前內地完全按照低成本航空模式在運行的,除了春秋航空,還有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
  • 商者無域:全服務和低成本商業模式的混合化
    這體現在歐美發達的支線航空網絡。比如說,法航旗下的HOP!,漢莎Cityline,荷蘭航空Cityhopper,英航City Flyer等支線子公司。  西南航空首創了「西南模式」,這就是「經典LCC模式」,然後瑞安航空的天才設計師兼CEO邁克·奧萊利,早年曾被派去西南航空考察,當時邁克·奧萊利只是瑞安創始人的私人助理,隨後瑞安開始轉型。
  •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空間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自開航以來,已連續保持超過40年的盈利紀錄,譜寫了航空運輸界的經典傳奇,鑄就了低成本航空的標杆。愛爾蘭的瑞安航空、美國的捷藍航空、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和中國的春秋航空等,都是西南航空的跟隨者。
  • 全球低成本航空大排名:春秋航空客座率最高
    分析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歐美領先於亞太,東南亞領先於東北亞,中國發展緩慢且落後於印度。  從2013年公開發表年報的全球75家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經營數據看,其運輸旅客總量超過8億人次,增長近10%。美西南、瑞安和易捷在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中依然保持絕對領先優勢,同時全球有超過20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年旅客運輸量在1000萬以上。
  • 低成本航空最新服務模式概覽之——亞洲航空
  • 低成本航空LCC也「配」有豪華商務艙?
    歷史     1998–2000 成立:   捷藍航空於1998年8月在德拉瓦州註冊成立。David Neeleman大衛尼爾曼在1999年2月以「NewAir」的名字創立了這家公司。幾個捷藍航空的高層人員,包括尼勒曼本人都曾經是西南航空的前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