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都來押寶 低成本航空為何更賺錢?

2020-12-21 第一財經

「以美西南、瑞安為代表的低成本航空高速發展,2014年已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7%,而國內低成本航空份額還只有8%。」

在這兩天舉行的低成本航空論壇上,春秋航空副總裁王志傑列舉的這組數據,道出了國內低成本航空與國外的差距,不過,他也指出,2012年,國內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還只有4.5%,那個時候,國內在做低成本航空的,只有春秋航空一家。

然而似乎就在一夜之間,低成本航空成為了國內航空公司競相追逐的「香餑餑」。今年以來,國內新成立、已轉型和正在醞釀轉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當消費者可能還沒有太多概念的時候,飛機製造商已經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波音和空客都開始想方設法押寶低成本航空市場。

低成本改造潮

就在幾天前,九元航空首航廣州到湛江,這家由吉祥航空控股的低成本航空,將大本營放在了廣州,主要看中了珠三角巨大的勞工及旅客市場。

在九元之前,更多的傳統航空公司也提出轉型低成本航空,重慶航空、成都航空、華夏航空、幸福航空、首都航空、中聯航……而目前內地完全按照低成本航空模式在運行的,除了春秋航空,還有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

來自政府的明確支持,是低成本航空忽然「熱鬧」起來的導火索,早在去年的民航局工作會議上,局方多位領導就表示要支持低成本航空發展,去年年底,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民航局關於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對低成本航空的支持態度。

今年以來國內旅客結構在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下的變化,也是更多航企看中低成本運營的推動力之一,兩艙需求和票價水平下滑之下,低成本航空的高客座率和低成本、低票價優勢更加凸顯。

已經轉型低成本航空的西部航空一位高層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擁有13架飛機的西部航空盈利1億元左右,全年16架飛機預計盈利2億。春秋航空的一位管理層也透露,其利潤同比增長在10%以上,而傳統航空公司的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

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傳統航企,決心試水低成本運營的重要原因,不過,轉型的道路並不平坦。今年7月宣布啟動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中聯航就深有體會。

中聯航是東航旗下大本營在北京南苑機場的全資子公司,其總裁張蘭海就告訴記者,啟動轉型低成本航空的半年來,最大的挑戰就是公司原有的觀念、固有的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都要徹底改變,跟母公司的切割也需要時間,網站、APP都要重新做,營銷隊伍、IT要單獨建立,與母公司的航線網絡也需要協調,此外,在中國做低成本航空,好的時刻資源、飛機正點率都難保證,這就很難提高飛機日利用率,「有時候只用了半小時上客,卻往往在飛機上要等一小時才能起飛。」

製造商押寶低成本

儘管這一主要受政策推動而蜂擁的舉動,仍停留在「看上去很美」的階段,但飛機製造商卻已經開始為佔領陣地發力。

比如美國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就推出了以737 MAX 8為基礎的737 MAX 200,最多可容納200個座位,比競爭對手空客的同類機型多了十多個。

「每架飛機的座位多,對航空公司來說就意味著更多營收的機會,尤其是非常適合高客座率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東北亞區高級銷售副總裁毛毅山告訴記者,波音推出737 MAX 200,就是對低成本航空市場快速發展的響應。

據記者了解,在全球市場上,由於歐美低成本航空的鼻祖美西南航空和瑞安航空都選用波音737作為唯一的運營機型,波音737系列飛機在低成本航空中的份額要比空客A320多22%,不過在國內航空市場,目前可以稱得上實質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春秋航空和西部航空,則都使用空客A320作為唯一的運營機型。

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儘管在購買價格上,波音一般會比空客稍貴些,但算上之後的維修、運行等成本,從整個生命周期看,兩家飛機製造商的差別並不大,而如果座位數更多,對低成本航空來說可能會有更好的盈利空間,因為意味著每座成本會更低。

這也是九元航空成立後,一口氣訂下了50架波音飛機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九元航空的母公司吉祥航空,則是選擇了空客320作為運營的單一機型。

「吉祥航空成立時,波音有一些機位不足的問題存在,當時問我如果想要737飛機,我可能會說要等兩年,現在要立刻拿到飛機機位依然不容易,但我們在儘可能地提高產能,並在生產周期和銷售策略範圍內做出調整,以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毛毅山說。

據記者了解,過去幾年,由於在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和新興航空公司中的銷售更積極,空客320客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有超越老大哥波音之勢,而最近幾年,「慢熱」的波音則開始發力,希望通過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搶奪客戶。

最近一年來,波音737就先後獲得了九元航空和東海航空兩家新公司的訂單,而九元投運所使用的波音飛機,也是由波音幫助從國外飛機租賃公司租賃而來。

「對于波音和空客來說,它們已經不只是在賣飛機,而是幫助航空公司進行機隊和航線網絡的規劃,並聘請專家提供融資等各種諮詢服務。」一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這也是國產大飛機C919需要借鑑的。

C919飛機是新型15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與波音737飛機和空客320飛機屬於同一競爭機型,力爭在明年年底實現首飛,轉入試飛取證階段。而在C919還在總裝之時,波音和空客已開始對各自的機型進行改進,航空公司最關心的燃油效率都將有10%以上的提升。

相關焦點

  • 春秋航空欲上市融資 低成本航空為何逆市高飛?
    在中國,唯一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也於日前報出「2011年淨利潤約5億元」的消息,並啟動上市融資計劃,準備繼續擴大機隊規模、新開日韓及東南亞航線。  春秋樣本低成本航空為何能 「逆市高飛」?春秋航空是一個可供研究的樣本。春秋航空對於旅行者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低票價。
  • 低成本航空成功的關鍵要素解析
    儘管彼此之間有些雷同且存在競爭,但各類航空公司都有獨到之處和各自的特點。  大型航空公司:按照美國運輸部的規定,大型航空公司是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航空公司。美國的客運航空業由11家大型航空公司主導,多數大型航空公司的航線系統都屬於「中心輻射型」。即乘客從較小城市飛到中心城市,再從中心城市乘坐飛機前往目的地。
  • 海航為何發起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而說到低成本航空,則沒有聽過有航空聯盟出現,之所以如此是由於如下原因:第一航空聯盟的出現是航空全球化和航空業嚴格管制的結果,任何國家對外國資本控股本國航企都保持審慎態度,畢竟航空事關國土安全和國家利益,所以為了實現規模經濟和拓展更廣闊的市場,越來越多的全服務性航空公司抱團,發起成立並逐漸壯大三大航空聯盟,之所以也只有三個,是因為歐美主要航企都已加入其中,而這些區域的航空是發展最早
  • 廉價航空有多遠 低票價背後是低成本
    ■民航想要真正成為「大眾消費品」,多年鐵板一塊的不可控成本必須調整,同時力爭在所有航線上形成競爭態勢  廉價航空最近熱起來。繼年初定位於低成本、低票價的九元航空獲批後,東航旗下的中聯航最近也表示將轉型走低成本路線。2月底,中國民航局發布了「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為低成本航空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
  • 低成本航空聯盟與新興航空樞紐
    航空聯盟還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三大航空聯盟成員無一例外的是全服務航空公司,即使漢莎航空、澳洲航空等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很難參與到航空聯盟的網絡中,無法滿足不同層次旅客的需求。此外,航空聯盟之間所有成員的合作也並非都十分緊密。由於部分成員各自網絡和戰略需求不同,導致有的成員之間合作非常有限,這也是導致跨聯盟成員合作的重要原因。
  • 吉祥航空跑步進入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圖)
    九元航空註冊在廣州,而吉祥航空的大本營在上海。據吉祥航空副總裁紀廣平透露,之所以在廣州註冊,是看中了珠三角巨大的勞工和旅客市場,並避免與另外一家主打廉價航空牌的春秋航空在上海正面競爭。九元航空成立初期將以短程支線航空和獨飛航線運營為主。其實,售賣9元的機票,甚至更低價的1元機票,並非吉祥首創,國際上有很多。
  • 低成本航空能否扛住高油價?
    今年8月廉價航空酷航將開通天津至新加坡每周四班的直飛航線———   中國航空市場的大容量和中國遊客需求的多樣性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市場一試身手。昨天,亞洲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新面孔——酷航(Scoot)在北京亮相。
  • 三大聯盟門檻高,低成本航空組團來襲
    目前,主要的航空聯盟有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和寰宇一家,全球60%以上的運力都集中在這三大聯盟中,國內較大航司也加入到了聯盟之中,國航加入了星空聯盟;東航、南航、廈航加入了天合聯盟。每個航空聯盟有著自己的準入條件,申請入盟的航司需要達到該聯盟的準入條件之後才被允許加入其中。三大航空聯盟全球三大航空聯盟是指天合聯盟、星空聯盟和寰宇一家。
  • 為什麼都說低成本航空首選春秋航空?快來漲知識吧
    提起低成本航空,相信許多乘客會想起如春秋航空、祥鵬航空、聯合航空、西部航空等。這些低成本航空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普通人平價的交通運輸工具,那麼關於低成本航空各有什麼特點與優勢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低成本航空的事。先簡單單介紹一下各家低成本航空。
  • 全球低成本航空大排名:春秋航空客座率最高
    美洲、歐洲和亞太依然是低成本航空運輸量的主要貢獻區域,這個比例和全球航空運輸量分布基本一致。詳細見下圖1。圖1:2013年全球低成本航空客運區域分布  全球三大區域低成本航空表現情況見下圖2、圖3、圖4。
  • 日本低成本航空啟示錄
    但近10年來,東南亞地區低成本航空發展較快,在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低成本航空新興市場,市場份額分別達到38.5%、56.5%和61.8%。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兩年日本低成本航空異軍突起,發展迅猛。2012年,低成本航空佔日本國內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9%躍升到20.5%。業界認為,到2020年,低成本航空國內市場份額將達到50%,國際市場份額將達25%。
  • 來論:低成本航空也要走特色之路
    低廉的票價是低成本航空吸引旅客的「一招鮮」。而在低成本航空這種新生事物被市場廣泛接受之後,價格優勢開始進入其「長尾階段」,難以繼續產生可觀的經濟價值。低成本航空想要維持長期發展,富有競爭力,僅有低價還不夠,還需要開拓低價之外的新優勢。
  • 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的區別在哪裡?
    能否借鑑「瑞安模式」取決於兩個問題的答案,瑞安航空是特例嗎?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  瑞安航空是獨一無二的嗎?低成本航空只能運營短途市場嗎?事實證明,瑞安航空不是特例,除了自1973年開始持續盈利43年的美國西南航之外,世界範圍內低成本航空創新層出不窮。  在歐洲,被稱為低成本航空的航空公司不在少數,易捷航空和威茲航空是兩個典型。
  • 從美國西南航空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趨勢
    美西南在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發展後,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亞洲、澳洲甚至非洲,低成本航空才進入鼎盛發展期。儘管大家都把這一類企業叫做「低成本航空」,但他們在運營和管理模式上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  由於航空業和經濟發展一樣存在周期性,加上各國在航空領域的開放程度差異,造成了世界上各低成本航空在實際運營方面的策略各不相同。
  • 低成本航空第一股:春秋航空發行價為何能遠超同行?
    從招股說明書的數據來看,憑藉嚴格甚至到嚴苛的成本控制,春秋航空做到了連續多年盈利增長,其客座率、飛機利用率和單機盈利能力都遠超國內同行,甚至在全球航空業內也能排入前列。   開航十年,國內第一家低成本航空終於成功上市。
  • 20家低成本航空在臺灣慘烈競爭 臺灣虎航位居第一告別虧損
    航空圈訊 除了傳統航空公司之外,一個臺灣島居然有20家低成本航空(廉價航空)進行競爭,目前運營三年的臺灣本土唯一的低成本航空臺灣虎航在競爭中佔得先機
  • 春秋航空與全球知名低成本航空比較分析
    在中國,低成本航空雖剛起步,但市場前景廣闊,2005年成立的春秋航空公司經過不到10年的時間已達到40架飛機的規模,且保持連續盈利。2014年以來,民航局出臺關於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國有航空公司、民航資本、地方政府都開始關注、甚至開始涉水低成本航空市場,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低成本航空之所在國內受到如此重視,是與其在國外取得成功分不開的。
  • 傳統航空借鑑低成本航空服務模式的思考
    如果說對一個旅客的一種服務組合就是一種產品的話,這些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會有幾十、幾百產種產品,不同航班的產品組合也不相同,這些產品的組合比傳統航空更複雜,因此,現在的低成本航空不再是一種單一的產品。  2、傳統觀點認為,低成本航空公司票價低,結構簡單、單程、很少有適用限制,起飛時間越近票價越高;傳統網絡型航空公司是來回程票、結構複雜、多重適用限制,臨近起飛價格更低。
  • 搭乘低成本航空有訣竅
    很多人渴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卻對高昂的機票價格望而卻步。還好有越來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不過,如果你對廉價航空的印象還停留在飛機舊、沒有餐食、服務差的刻板印象上,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創建標誌著一個新的航空模式——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誕生。
  • 全球航空出行碳排放分析報告:低成本航司可能更環保
    飛友科技旗下出行數據智能品牌Airsavvi發布的《全球航空出行碳排放分析報告》顯示,全球熱門航線中,首爾仁川-香港赤鱲角頭等艙旅客人均碳排放量最高。而在不同類型航空公司的碳排放表現上,相比全服務航司,低成本航司可能會提供更環保的出行方式;在不同機型的碳排放表現上,新型客機則更為綠色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