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廉價航空酷航將開通天津至新加坡每周四班的直飛航線———
中國航空市場的大容量和中國遊客需求的多樣性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市場一試身手。昨天,亞洲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新面孔——酷航(Scoot)在北京亮相。酷航總裁康貝爾·威爾森在北京宣布,今年8月將開通天津至新加坡每周四班的直飛航線。
■酷航已開始接受航班預訂
據酷航總裁康貝爾·威爾森透露,該公司計劃於今年6月開始首次商業飛行,從3月22日起酷航已開始接受航班預訂。與其他低成本航空實施短途航線策略不同的是,酷航將全部採用波音777-200飛機運營包括澳大利亞、中國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中長程航線。低成本航空公司能盈利嗎?酷航市場部經理許美芬表示,去年,新加坡樟宜機場選擇廉價航空公司出行的旅客從以前的8%猛增至25%,「我們是覺得這個(低成本航空)市場空間很大,旅客也有很強的需求。」酷航總裁康貝爾則表示,與傳統大型航空公司比,酷航的機票要便宜30%-40%,因此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據酷航市場部經理許美芬透露,去年該公司曾通過網上推321新幣從新加坡飛澳大利亞或黃金海岸的公務艙特價,反響很強烈。
■新計劃針對富裕階層
低成本航空的快速上升正引來更多淘金資本。就在酷航宣布成立之前,東航和澳大利亞航空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捷星香港的名字在香港亮相,東航和澳航宣布成立捷星香港,將亞洲領先的低成本航空模式引入中國。
記者了解到,捷星香港的總資本最高達1.98億美元,雙方以現金出資,每家先期出資5750萬美元,各自持有50%股權。合作方三年內各自最高投入為9900萬美元。根據監管審批情況,捷星香港將於2013年以三架A320客機開始運營,並於2015年前將機隊規模擴大至18架A320客機。東航董事長劉紹勇表示,很高興延續與澳航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現正向香港民航處申請運營執照。
而捷星香港總裁布坎南則表示,總部位於香港的捷星香港的機票較現時全服務航空公司低50%,而捷星的目標是讓數以百萬的亞洲旅客出行更實惠,這計劃亦針對中國正在日益增多的富裕階層。
在國內,本土春秋航空通過多年低成本運營後,目前正謀求登陸資本市場。其他一些小航空公司或稱之為支線的航空公司儘管是以全時航空身份亮相,但長期的低折扣票價策略則很難與低成本航空公司完全撇清關係。
■高油價壓力不容忽視
廉價航空以其票價低廉,各項服務明碼標價開闢了與傳統大型航空不同運營模式的市場空間。不過廉價航空的利潤率和對油價的抗壓能力到底有多強,一直受到市場人士質疑和關注。
曾幾何時,香港的廉價航空——甘泉航空因扛不住高油價而宣布倒閉。值得關注的是,現時的廉價航空多半出自大型航空公司旗下,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航材共享,機隊維護和保養交由母公司打理,這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成本。同時,大規模網絡化售票也節省了到處設立機票代理的費用。旅客出遊的多樣性需求,對低成本航空搶灘市場起到決定性作用。
不過,亞太區的低成本航空到底能走多遠,依然是各廉價航空需要長期摸索的方向。
(責任編輯: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