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人群裡為什麼很少農民的身影?

2020-12-15 齊魯晚報網

生活隨想

圖文|褚延鋒

現在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作為我國人口眾多的農民群體旅遊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

旅遊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寬裕的時間,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再就是必須有一個好身體。

這些年,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加強和落實,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今非昔比。但總體而言,農民口袋裡的錢還不是太多,要辦的事情卻不少。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土地,可是,在大部分地方,土地給農民收入的貢獻率佔比並不是太高,對於搞傳統種植的農民來說,土地能夠解決的只是吃飯問題,而買房蓋屋、孩子上學、看病吃藥等需要花錢的事情,僅靠種地收入是無法解決的。因此,許多地方的農村,在家種地的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青壯勞力都到城裡打工了,在城裡打工所掙的錢遠遠超過在家種地的收入。實際上,除了特色農業搞的比較好的地區,以及一些二三產業發展較快的地方,廣大農村經濟條件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好。現階段,農民只是吃的、穿的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是像旅遊這樣的事情對多數人來說還屬於比較奢侈的事情。

旅遊除了花費錢,還要有時間,對於留守農村的中老年人,即使手裡有點錢,也沒有時間出門旅遊。農忙時節肯定無法出去,農閒時,還捨不得家裡飼養的雞鴨牛羊,有的還要照顧上學的孫輩們,有些零碎的閒散時間,他們巴不得在家休息一下,至於旅遊,最多在心裡想想,在電視上看看算了。那些到城裡打工的青壯年農民,他們的工作生活時間完全不由自己決定,他們背井離鄉加班加點幹活的目的就是為了多掙些錢,哪有時間去旅遊呀?

旅遊應該歸屬於精神需求,只有那些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求欲望的人,才願意走出家門,而對大部分鄉土觀念濃厚的農民來說,除非不得已,像為了生計外出打工之類,他們是不太願意離開家的,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不是一時的經濟條件改善了就可以改變的。因此,就算在一些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的農村,真正有旅遊習慣的也很少見,偶爾出趟門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會談論許久。

再就是身體方面,儘管現在農村大部分實現了機械化耕作,勞動強度比以前降低了許多,但是農民的體力付出比城裡上班族還是大很多。除卻經濟、時間方面的原因,即使手裡的錢比較寬裕,多數農民寧願待在家中休息,也不願出門旅遊,在他們看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與其把錢花在路上,還不如有時間在家裡吃好喝好,比出去受罪強百倍。

從各種因素綜合起來看,要想把廣大農民朋友變成旅遊的主力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喜的是,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的逐漸改變,旅遊隊伍裡正在出現越來越多農民的身影。

(文中照片作者拍攝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安老街)

壹點號儲己圖文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民很少養青魚?
    農民為什麼很少養青魚了?這主要取決於時代的變遷,同青魚刁鑽的食性。青魚又名螺獅皖,外表和草魚十分相似。草魚體色偏黃,青魚的體色更黑一些。十幾年前,社會上比較流行用青魚送禮。那個時期,青魚的價格比較高,比四大家魚的其他成員,幾乎貴了一倍。
  • 朝鮮水果賣得很貴,為什麼農民很少種水果?
    曾去韓國旅遊,韓國給我的印象是水果貴。夏天,在國內買一個西瓜可能十幾塊人民幣。在韓國買一個西瓜,可能需要上百人民幣。韓國水果貴我能理解。但朝鮮旅遊,朝鮮水果的價格,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朝鮮經濟發展水平低,百姓收入也低。但朝鮮水果價格,和韓國比起來,並不會便宜。
  • 現在遍地都是景點,卻很少看到有農民去旅遊?這是為什麼呢?
    從主要的旅遊景點看到,有很多人在到處移動。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消費品,並逐漸進入普通人的生活,無論他們去的地方遠或近,無論他們花的錢多或少,他們都想去旅遊,但是農民很少出去旅遊。也有一些旅遊公司不會到農村裡開發旅遊市場。甚至有網友表示,農民不喜歡旅遊,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他們還用旅遊嗎?事實上,並不是農民不喜歡旅遊,但大部分是由於這些原因。
  • 中國幾億農民為什麼你在網上很少看到農業知識?
    最近有很多的朋友問我,說:咱們中國好幾億的農民,按理說農業知識在網上也應該是很受歡迎的,為什麼我們很少在網上看到農業知識的文章呢?不特意搜索,很少看到關於種養的文章是咋回事呢?我給大家解答一些為什麼在網上很好推送種養類的文章?
  • 20元一斤草莓玉米,農民為什麼很少種植
    不過在我們農村,常見農民種植的玉米有白玉米、黃玉米等。但在最近出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糧食作物,它就是草莓玉米,草莓玉米不僅可以生吃,價格還能賣到20元一斤的高價。價格如此貴,為什麼農民都很少種植呢?原因如下分析。草莓玉米與普通玉米不一樣,它是一種可以觀賞又可以生食的玉米,之所以沒有大面積推廣,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有這幾種。
  • 為什麼建築工人工資這麼高,工地上卻很少見到年輕人的身影?
    但現在在建築工地裡依舊很少看到年輕人的身影,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是做餐飲行業和進廠打工,基本上不願意上工地幹活。據小編和一位幹了二十幾年的包工頭聊天才了解到,在工地上一個月基本上都能拿到7千以上的工資,勤奮一點的過萬一點也不誇張的。但大多數年輕人為什麼寧願拿著三四千的工資呆在餐廳和在廠裡打工呢?下面由小編來聊聊現在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吧!
  • 便利贊,城中村的便利店為什麼很少看到鮮食?
    城中村是指建立在都市裡的一些村莊,沒有鬧市那麼繁華,相對低廉的房價和生活開銷吸引了一大批人群駐紮在這裡。就算在稍微落後的城中村也依然可以看到許多便利店的身影,便利店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好像在城中村很少見到有賣鮮食的便利店,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德國人很少來中國旅遊,德國人說出實情,我國遊客啞口無言
    為什麼德國人很少來中國旅遊,德國人說出實情,我國遊客啞口無言!
  • 在鄉下大熱天裡,為什麼大多數農民一日二餐的啤酒還是喝不起?
    我們這裡的農村基本都靠海有山,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一般城市裡的人比不了。每次我去農村基本都是連吃帶拿,可以說是回回就不能叫你空手而歸。現在城市裡也有很多來打工的農民工,每次走到他們聚集的地方,都會看到這些農民工喝啤酒,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啤酒因為熱量高,加上消暑解乏,很多在城市裡打工的農民工都喜歡來上一瓶。
  • 「新型職業農民」的社會意義
    這項計劃的內容很多,包括加強重點人群的科學素養培養等,但「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民職業化」的問題,成為人們關心的重要話題。  對中國農村稍有了解的人,聽到這一消息的本能反應,是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農民是職業嗎?」確實,在人們的傳統印象裡,農民儘管從事了農業生產,但遠遠不能理解為一種職業。
  • 為什麼法國人很少到中國旅遊?聽完法國人的回答,國人:不得不服
    畢竟,外出旅遊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不僅能夠學習到當地的許多歷史與文化,增長自己的閱歷,還能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國同樣有著許多著名的風景名勝,例如北京的故宮和長城、杭州的西湖、長沙的張家界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景點,每年前去旅遊的遊客數不勝數。故宮光是門票錢每年就年收益接近10億元,由此可見有多麼受歡迎了。
  • 烏雞很貴,但是為什麼農民不愛養呢?
    為什麼烏雞賣的很貴?但是養殖的農民卻很少。或者沒有多少人願意養它。對於這幾個問題呢我們給大家分析分析需求量不大由於這個無羈,雖然有一定的營養,但實際上它的需求量不夠大,需求量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們很擔心在養殖的時候賣不出去的問題,所以面對這個問題的人,我覺得是有一定的疑問和一定的疑惑的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吃起來也比較好吃,但實際上,這個賣的卻非常慘澹,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黑人總偏愛中國,卻很少去日韓?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黑人總偏愛中國,卻很少去日韓?其實原因很簡單!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中國的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成為了當今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而經濟的穩固提升,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都注意到我們中國,在許多城市之中,都能看到外國人來我們中國旅遊的身影。不僅僅是歐美遊客,其中還有著許多黑人。這些黑人們來到我們中國旅遊之後,都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國家,選擇留在中國生活定居。有遊客去廣州旅遊的時候,看到了滿街的黑人,大呼:為什麼廣州這麼多的黑人呢?
  • 為什麼山西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卻很少遊客來這裡旅遊?
    為什麼山西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卻很少遊客來這裡旅遊?隨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外出旅遊也有了更多選擇,網絡的繁榮發展讓很多城市都成為了熱門的「網紅」城市,比如現在大火的成都,西安,重慶等都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推廣火了起來。其實作為擁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山西也有很多的旅遊城市和旅遊資源,為什麼卻成為不了大眾心中的首選旅遊地區呢?
  • 為什麼法國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法國人的一番話:讓我無話可說
    我國是一個傳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在這五千年的時間裡面,出現了很多的智慧大儒,也出現了很多的人才,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中國文化十分博大精深,留下了很多的名勝古蹟,再加上最近幾十年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所以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外國人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有很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遊,感受中國文化!
  • 為什麼有些農民勤勤懇懇,收入反而卻很少
    有些老人成天在地裡勞作,但一年的收成很有限。有些年輕人種地,成天車開著晃來晃去,人家的收入卻很可觀。這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首先,那些成天在地頭,上午鋤地,下午澆水的老人。一天天總不見閒的,但他們管理的莊家未必就比人家的高產。他們的上市場也不早,也沒有特色,所以很難賣到錢。而且這樣的農民,往往種植面積很少。真的偶爾趕上運氣好,豐產又價格高。但他們只有兩三畝地,也發不了多大的財。
  • 為什麼卻很少看見它們的屍體?
    麻雀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尤其在農村,我們更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麻雀它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
  • 一個鵝蛋比一斤雞蛋還要貴,為何農民普遍養雞卻很少有人養鵝?
    一個鵝蛋比一斤雞蛋還要貴,為何農民普遍養雞卻很少有人養鵝?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一些家禽、家畜,像雞、鴨、豬、牛、羊等在過去是十分常見的。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農村裡除了一些專業的養殖戶以外,基本上也少有人養豬了,像牛羊就更少了。不過,雞鴨這些小型的家禽,絕大多數農民都還是堅持養殖。因為一來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糧食的浪費,二來養殖的雞鴨所產的蛋不僅可以自己家裡人吃,而吃不完的還能賣錢。雞鴨就像是一個小型的銀行,而所產的蛋就是利息。目前市面上雞蛋一斤是在4元錢左右,而一個鵝蛋的價格卻要賣到5元左右,可以說一個鵝蛋要比一斤雞蛋的價格還貴。
  • 為什麼德國人很少到俄羅斯旅遊?德國人說的話,讓我們不能理解
    在距離俄羅斯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國家叫做德國,一說起德國,我們就會想到德國啤酒,德國豬蹄這樣的美食,德國人在任何事情上的嚴謹態度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但為什麼德國人很少到俄羅斯旅遊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德國人並不是一個喜歡旅遊的民族
  • 國人很喜歡到日本旅遊,為什麼日本人很少到中國旅遊?
    中國人喜歡到日本旅遊,這個是公認的,而日本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我覺得這個就是不一定。咱們先來看一個數據,據統計,2017年日本訪華遊客人次是268.3萬,日本人口是12644萬,比例為1/47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覺得日本人很少到中國旅遊呢?原因大概有下面幾個。人口基數大日本的疆土和中國的疆土根本是不能比的,而且中國人的人口基數和日本人的人口基數也是不能比的。中國一個發達城市的人口去日本旅遊,你都會覺得日本到處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