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種族歧視,電腦上常見的兩個詞也不能用了

2020-12-14 國際萬花筒

根據多家國外科技網站報導,美國谷歌公司旗下的Chrome瀏覽器開發團隊,準備將其程序代碼中所有的「黑名單」和「白名單」一詞,用更加「種族中立」的詞語替換掉,以支持美國黑人的反種族主義的運動,消除程序代碼中潛藏的隱性種族主義。

根據美國科技網站9To5Google.com的報導,繼6月3日美國谷歌公司宣布支持美國黑人群體的反種族主義遊行活動後,谷歌公司旗下全球知名的Chrome瀏覽器的開發團隊也開始採取行動,消除其程序代碼中會給人造成種族主義印象的用語。

▲圖為谷歌公司的印度裔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支持美國黑人群體的抗爭

其中,報導中重點提及了兩個將被移除的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詞語——「黑名單」(Blacklist)和「白名單」(Whitelist)。這兩個詞也是咱們中國人都在廣泛使用的單詞。

▲截圖來自9To5Google.com的報導

從9To5Google.com的報導來看,其實在去年10月甚至在2018年5月的時候,Chrome瀏覽器的開發團隊其實就已經開始鼓勵程式設計師們在使用其開原始碼時,避免使用「黑名單」和「白名單」這兩個詞了,其原因是這兩個詞語會加重人們對於「黑是不好的,白是好的」這種有種族主義之嫌的認知,並建議將這兩個詞更換為「屏蔽名單」(Blocklist)和「允許名單」(Allowlist)。

圖為此前谷歌Chrome瀏覽器的程序人員提議避免使用「黑名單」等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用語

如今,在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而死的事件引發了席捲全美遊行後,谷歌瀏覽器方面也決定全面推進這項更換「黑名單」和「白名單」等有種族主義色彩用語的工作。

根據9To5Google.com的介紹,這意味著將有超過2000個「黑名單」用語將被替換掉。不過,從Chrome程式設計師給出的修改建議來看,這個替換掉「黑名單」一詞的過程本身倒不會很複雜,就是把「黑名單」的英文單詞Blacklist中的第三個字母「a」替換成「屏蔽名單」英文單詞Blocklist的「o」即可。

圖為谷歌Chrome瀏覽器的程序人員給出的移除「」黑名單」以及「白名單」等用語的建議和步驟

(環球時報/耿直哥)

相關焦點

  • 種族歧視!電腦上這倆詞也不能用了
    根據多家國外科技網站報導,美國谷歌公司旗下的Chrome瀏覽器開發團隊,準備將其程序代碼中所有的「黑名單」和「白名單」一詞,用更加「種族中立」的詞語替換掉,以支持美國黑人的反種族主義的運動,消除程序代碼中潛藏的隱性種族主義。
  • 美國種族歧視有多嚴重?谷歌緊急禁用「黑名單」一詞!
    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因為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引發了美國種族歧視抗議運動。最近美國的種族歧視抗議運動已經越演越烈,從明尼蘇達州到席捲全美,從上街遊行到打砸燒搶。谷歌擔心可能涉及到種族歧視,而直接禁用了「黑名單」一詞。
  • 從一起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看網際網路上的種族偏見
    ,"their brain are so small like their eyes (他們的腦子跟他們眼睛一樣小)",這些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言論出現在Youyube上一個標題為 Women run to save parking space(女人跑著佔車位)。在這段視頻中,兩位女士以肉身佔據了一個空車位,與一輛正要進入這個車位的車主對峙。
  • 中日韓都輪不上,亞洲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大國居然是它……
    韓國民眾擔心種族歧視損人不利己,印度學者希望政府儘快出臺「零容忍」的反種族歧視政策,日本眾議院剛通過消除針對特定人種和民族發表「仇恨言論」的對策法。在德國學者看來,種族問題是涉及「政治正確」的敏感問題,亞洲社會應吸取西方的教訓,不要再為之付出代價。
  • 瑞士是否存在種族歧視問題?我們用數據說話
    成千上萬的瑞士人走上街頭開展示威活動,社交媒體上的抗議聲浪更是此起彼伏。統計數據顯示,儘管瑞士的種族關係尚未達到極度緊張的地步,但這個阿爾卑斯山國家仍然普遍存在仇外心理。雖然多數種族歧視事件純粹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但瑞士依然存在結構性和體制性的種族歧視問題。 種族歧視事件數不斷上升 聯邦反對種族歧視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涵蓋了各種類型的種族歧視事件,當事人將這些事件舉報給瑞士約20個諮詢中心。
  • 「你數學真好」:美國校園裡的種族歧視「進化」了!
    納波利塔諾校長建議教師不要使用一些可能構成「微冒犯」(microaggression)的話語或行為,比如說「你英語說得很好」,「你數學真棒」,「世界上只有一個種族,那就是人類」,「我覺得最有能力的人應該得到這份工作」等,因為這些可能構成「微冒犯」的用語,被認為是潛意識裡「種族歧視」的例子。
  • 英格蘭東遊遭遇種族歧視,東歐為何成種族歧視重災區
    昨天三獅軍團6-0大勝保加利亞隊,但是比賽的過程卻不太順利,主隊保加利亞的球迷的種族歧視行為讓全場比賽被迫中斷兩次。多名英格蘭隊的黑人球員遭到了保加利亞球迷瘋狂的噓聲,以及言語上的詛咒。賽前更是有許多球迷,在奏國歌的時候行納粹禮。如此嚴重和明目張胆的惡劣行為已經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賽後保加利亞總理博瑞斯夫也在社交媒體上,督促保加利亞足協立即調查此事。
  • 「降旗」治不了種族歧視頑疾
    實際上,民眾真正想要移除的是紮根美國幾百年的種族歧視頑疾。  血案是引線  「降旗」運動的導火索是一場教堂血案。  據CNN報導,上周,21歲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黑人教堂射殺了9名黑人教民。  經調查,官方認定這是一次「仇恨犯罪」。魯夫被證實是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
  • 聊聊我曾經經歷過的種族歧視
    但是民族自豪感,還是不能和種族主義劃等號的。其實,與其說澳洲人種族歧視有多嚴重,不如說白人骨子裡的那種傲嬌存在於世界各地。在來澳洲旅居之前,我和石頭因為愛好和工作去過很多國家,也和世界各地的人聊過中國印象,在西方世界,對中國了解且客觀看待的人並不是很多(也許是因為影視作品?
  • 星巴克讓步了,星巴克決定給員工製作反種族歧視T恤!
    此前星巴克稱:規定員工在上班期間不能穿著BLM標誌的衣服,雖該公司公開聲稱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但星巴克以著裝規範禁止涉及任何與政治或宗教有關為由,在員工內部通告中禁止員工穿戴印有這一口號的服裝或配飾,星巴克表示:根據公司的政策,禁止使用「提倡政治,宗教或個人問題的配飾」,隨後此事在社交媒體咆哮之後引起公憤,美國民眾因此掀起了一場「抵制星巴克」運動。
  • 澳大利亞到底有多少種族歧視案件?
    我的研究方法很簡單,就是將中文媒體中提到的內容,逐條用Google翻譯成英文,然後搜索與之匹配的網頁或文檔,再點進去仔細閱讀,逐條印證。這樣做當然無法保證100%準確,但是大概率可做參考,如有紕漏,請各位看官指正,我願道歉更正。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些事兒到底有沒有?
  • 種族歧視零容忍:看剛毅男神王嘉爾如何回懟種族歧視者
    5月23日,王嘉爾在直播中遇到涉及種族歧視的負面評論,機智的嘉爾選擇念出該評論,並用英語正面回懟了網友,呼籲大家多些積極正面的健康回應,獲得網友好評。「ChingChong,原為嘲笑中國掏金者的英文口音,笑華人發音不準,現為嘲笑華人的種族歧視名詞。另外,中國人以龍的傳人自居,清朝時,被外國人罵為「清蟲」音為chingchong.」
  • 加拿大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
    由於COVID-19大流行病的蔓延,加拿大大溫地區近期發生多起涉及新冠病毒的種族歧視事件。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一名原住民男子昨日發文稱,周五她的女兒在溫哥華東區受到種族歧視所引致的襲擊,一名身材高大男子在見到她打噴嚏後,誤認為他是亞裔,向她面部多次揮拳,並向她發出涉種族歧視的辱罵性言論。
  • 當你遇到種族歧視怎麼用英文懟回去?
    2.不單單華人被歧視,在澳洲但凡亞洲人都被歧視,澳洲滿大街的日本車韓國車,但日本人韓國人也跑不了被當地白人歧視,這東西你改變不了,你能做的就是好好提升自己,財富也好,修養也好,社會地位也好,不說別的,你真有本事先入個籍,證明自己在異國他鄉種族歧視嚴重移民政策緊繃的國度,還是有能力留下。你自然有這個底氣和自信面對侮辱時候很從容的罵回去。
  • 日媒:日本大阪舉行反種族歧視遊行 上千人參加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7日,日本大阪舉行了名為「保護黑人生命」的反種族歧視遊行,示威者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總人數超過1000人。7日,日本大阪爆發反種族歧視遊行,示威者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總人數超過1000人。
  • 英語教學:這些英語中的「敏感詞」千萬不要隨便亂用!
    一些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會造成冒犯的單詞,具體來講,這些單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文化與種族相關在涉及到一些少數族裔的稱呼時,有些單詞可能會引發爭議。現在很多人會避免使用mankind這個詞,而用humankind來代替。
  • 對有些黑人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
    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以至於我用「黑人」這個詞都被罵是種族歧視。種族歧視這個詞出現得頻率很高,還有另一個詞,頻率也很高。「崇洋媚外」。你怎麼會覺得有種族歧視這種東西在呢?當人與人坦誠相待,用基於自然性的樸素道理相處時,善意會得到善意的回應,基本不會產生大的矛盾。接下來說一些壞印象的,其實你們大概都聽過很多,網上都有。
  • 種族歧視與排外情緒在奧地利達到新高
    ZARA發布的《2017奧地利種族歧視報告》   充滿種族歧視言論的文章、帖子、新聞以及社交網站上的言語暴力,一共佔據了44%ZARA記錄在案的種族歧視案件。
  • 黑人反歧視盯上黑人牙膏,130年老品牌恐要改名,黑名單也不能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自從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爆發以來,引起了全球反歧視遊行就拉開了序幕。而且這波抗議的浪潮已經開始波及到了各行各業,BLM那些示威者甚至開始憑藉著這個機會,逐步打壓所有具有歧視黑色人種或者宣揚奴隸主義的各大品牌。
  • 那些年川普「煽動」的種族歧視暴力
    川普近期多次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要用武力鎮壓示威者,揚言報導真相的媒體在 「造謠」。川普如此言論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當下的種族矛盾。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新聞發布會上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死亡一事表態。埃斯珀說:「我們看到類似事件在重複發生,這是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