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君末白
為什麼要整合資源,看看阿里小馬哥,貨不是自己的,物流也不是自己的,自己就搭了一個臺子,所有人還要按照他的規則才能上去玩耍。
實體商圈和線上平臺也是一樣,都可以搭臺一起嗨,而整合資源就只有一個難點,那就是怎麼那些要整合的商家買自己的帳,達成整合的目的。
資源整合,你能給對方什麼?如果你是做房地產的,那麼你可以給婚紗攝影帶去什麼,給酒店、餐飲、旅遊行業帶去什麼,甚至八竿子都打不到的教育培訓還能給他們帶去什麼。
假如你就是做房產的,買婚房的人,就要拍婚紗,也要辦婚宴,也要租婚車,說不定還要去旅遊度蜜月,有了孩子還要去買奶粉,孩子長大了還要去幼兒園,去上培訓課…………如果這些商家都被整合在一起,那麼,就會形成一種現象,買了房,給他一張優惠券(當然,並不一定非要優惠券),到這家拍婚紗照可以優惠,拍完再送他一張,然後去這家酒店辦婚宴也能優惠,甚至還可以給他在培訓學校預留名額,到時候還能打個折扣,然而獲客點就只是在房地產那邊,後面的都是等著客戶上門來找你,唯一獲客成本就是優惠掉的部分。薄利多銷總比稀稀落落的高買高賣強。而且你無形間就佔有了他的一次消費需求,
簡單的說,張三一個月要出去聚餐5次,但是因為優惠券他去了你家3次,那麼對你來說,因為優惠券,就佔有了他3次消費需求。如果沒有優惠券,說不定他一次都不會去也完全有可能。
當客戶手裡有一張優惠券的時候,優惠券隨時都在提醒他快去這家消費吧。可能平時你給他一張優惠券,他不在意,如果這張優惠券跟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有利呢?
如果我準備去淘寶買件羽絨服,而我在一個麵館吃過面,老闆給了一張優惠券,去周邊的店鋪可以打折,那我肯定要去服裝店逛,服裝店又送我一張優惠券,去周邊的所有店消費還是能打折扣。手裡總有一張券在不停地讓我去周邊消費。那這樣的循環就很有意思了,消費一次就有一張,
對於優惠券,只是一種形式,不一定非得事一張優惠券,甚至也可以是一個設計精緻讓人捨不得丟棄的物件。也可以設計成一種模式,比如:會員,消費鏈、分銷制等等。但是所有的優惠就算給了他,他也只能在這個圈子裡面使用。
資源整合,對於獲客來說,簡單、高效、有促進性、統一性、用戶黏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