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當年賣掉阿拉斯加彰顯了沙皇俄國的大智慧?

2020-12-19 下午歷史茶

沙俄噬土如命一直被詬病。從1480年小小莫斯科公國,經過400餘年的擴張,成為橫跨亞歐兩洲的龐大國家。在「東羅馬帝國繼承人」的旗幟下,瘋狂奪取出海口,若不是蘇聯當年在阿富汗受挫,打通去往印度洋的道路,那麼俄羅斯就真的實現了「彼得遺囑」,擁有四大洋的出海口。

然而,也不盡然,俄羅斯就曾主動放棄阿拉斯加,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美國。對此,始終褒貶不一,但是絕不能簡單用吃虧佔便宜論長短,至於後來發現巨量資源以及隨著國際形勢變化阿拉斯加地位重要起來,那都是後來的事情,依當時的俄羅斯所面臨的形勢,賣掉阿拉斯加不失為一個正確選擇,一次華麗的戰略轉移,也彰顯了沙俄的大智慧。

事出有因

現在的阿拉斯加是美國第一大洲,也是美國的一塊飛地,被加拿大分割成兩塊,由於其石油資源豐富,漁業、礦業、林業和旅遊業發達,所以,生活並不差,人均GDP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這就是當年美國以720萬美元從沙俄手中買到的阿拉斯加。

事情是這樣的,1860年美國內戰,歐洲列強不想看到美國強大起來,就橫加幹涉,暗中支援南方政權,意在使美國南北分治。為此,英法派出艦隊幫助南軍封鎖北軍海岸線。此時的林肯意識到能幫助自己的只有與英法有仇的俄國,於是就請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支援,沙俄綜合利弊後,派出一支艦隊,震懾了英法聯軍,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林肯有了喘息和扭轉戰局的機會。

在出兵前,美國答應付給俄國720萬美元出兵費用,但礙於美國總統沒有支付這筆戰爭費用的權利,為此,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提出以購買阿拉斯加的方式來支付這筆軍費。終於1867年3月達成協議,以總價值720萬美元買下了阿拉斯加。而且美國也沒有支付現金,而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情勢所迫

其實,在未賣阿拉斯加之前,俄羅斯想要向北美擴張。如此就要通過阿拉斯加白令海峽進入北美大陸,而白令海峽,最窄之處僅有3公裡,用不著大船就能橫渡,是連接北美大陸重要通道。

1741年俄國人發現阿拉斯加後,就登上北美大陸,1799年成立阿拉斯加俄美公司,管理包括加利福尼亞在內的北美大陸西海岸,以及夏威夷群島、薩哈林島南部和阿穆爾河口等地,以及勘察加半島、阿拉斯拉和阿留申群島,可見這個公司權力之大。

1812年,俄羅斯為了獲得在北美大陸的更多利益,就在舊金山修建要塞,作為南下擴張的橋頭堡,這樣就觸碰了西班牙和英國的利益。而1840年鴉片戰爭,令俄羅斯放棄了南下擴張的戰略。在戰爭中清政府慘敗,英國就此打開中國大門,接受英國五口通商的要求。這引起了俄羅斯的注意與不安,在籤訂《南京條約》的第二年,阿拉斯加俄美公司就將舊金山羅斯要塞賣給了美國人,向南擴張計劃就此擱置。

幕後推手

而使沙俄改變南下北美戰略、促成阿拉斯加這筆交易的幕後推手,就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

這個人曾在1847年至1861年出任東西伯利亞總督。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指揮俄軍與英法聯軍作戰,挫敗了英法聯軍突襲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奪取遠東的陰謀,這是俄軍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少有的勝利。

此人對中國罪大惡極。曾三次組織炫耀武力威脅恐嚇的巡行黑龍江,並於1858年穆拉維約夫趁清政府陷入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際入侵黑龍江,最終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籤訂了中俄《璦琿條約》,奪走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以及庫頁島等15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

俄羅斯經略遠東的主要幕後推手穆拉維約夫,使俄羅斯獲得了戰略地位意義重大太平洋上的出海口,可見此人戰略眼光遠大。

華麗轉身

事實上,早在1847年穆拉維約夫出任東西伯利亞總督時,就向沙皇提出了放棄北美積蓄力量經略遠東、結好美國對抗英國的建議,但沒有得到沙皇的認可。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後,沙皇意識到這一建議的正確和重要。

這時的俄羅斯領土實際上跨越歐洲、亞洲、美洲,遠遠超過當時的經略能力。而莫斯科到阿拉斯加的陸上交通線已經超過一萬公裡,鞭長莫及,不僅阿拉斯加的資源難獲取,還給俄羅斯增加不少負擔。別說那個時候,就是現在俄羅斯對遠東的控制也是大打折扣的。

1866年年底,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決定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雙方各得其所。事實上,無論是當時還是在今天看來,俄羅斯放棄阿拉斯加都是一次非常英明的抉擇,一次華麗的轉身,一次漂亮的戰略收縮轉移。如若不賣給美國人,阿拉斯加極有可能被英國通過加拿大攻佔,如此俄羅斯就陷入被動。賣給了美國至少能擋住英國的威脅。

阿拉斯加出手後,俄羅斯把精力放在了經略遠東,玩起人口置換的老把戲,在黑龍江以北開墾經營,大力推行俄羅斯化,一支多萬人的哥薩克騎兵在此防守。不到半個世紀,海參崴永遠變成了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穆拉維約夫的雕像就在這座城市的中心。

結束語

歷史證明,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俄羅斯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當年由南下北美改為經略遠東,最終賣掉了北美的阿拉斯加,雖然沒得到錢,卻在遠東獲得了相差無幾的補償。而最終的受害者是腐敗無能的清朝中國。所以,當年俄羅斯賣掉阿拉斯加確實是一次華麗的戰略轉移,彰顯了沙俄的大智慧。

相關焦點

  • 沙皇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賣國嗎
    1857年4月3日,俄國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弟弟、當時主管海軍事務的康斯坦丁·尼古拉維奇大公正式向外交大臣戈爾查科夫提出建議,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康斯坦丁·尼古拉維奇大公這位大公是何許人也呢,可以說,沙皇俄國的海軍在他的手裡脫胎換骨。在克裡米亞戰爭時期,大公在喀琅施塔得要塞與英法艦隊交戰,看到英法艦隊的優勢,把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聘請工程師設計蒸汽炮艦。
  • 沙皇俄國北美殖民夢的破碎,賣掉阿拉斯加卻是當時最正確的行為
    1552年,沙皇俄國向東擴張,在不適宜居住的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俄國的擴張之路沒有受到明顯的阻力,到了1639年俄國的開拓者們到達太平洋沿岸,摸到了大清帝國的東北大門。於是去北太平洋探險成為了改變命運的又一新途徑,有了彼得大帝的號令,膽子大的付出了行動。
  • 阿拉斯加本是俄國領土,怎麼就成了美國的?這事俄國人至今都後悔
    其實阿拉斯加這個地方最早是沙皇俄國的,到了1854年,沙皇俄國被工業革命裝備的英法聯軍打的連連敗北,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據說也因此服毒自殺,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覺得阿拉斯加這個地方與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太近,覺得不安全,就想賣掉。當時的人們都認為阿拉斯加一點用處都沒有,的確,那個地方寒冷地偏,確實看不到什麼用處。
  • 720萬美元賣掉阿拉斯加,不知道俄羅斯現在後不後悔?
    大家都知道,阿拉斯加曾經是沙皇俄國的領土,若不是1867年沙皇俄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那現在的俄羅斯也許就會是地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國家,領土也會因此增加171.7萬平方公裡。
  • 俄國為何會將阿拉斯加以低廉的價格賣給美國?
    阿拉斯加州地理位置:阿拉斯加半島位於北美洲北部,臨近北冰洋,氣候十分寒冷,並且有大面積凍土,早期,阿拉斯加只有少量土著人,屬於無主之地,1741年,沙皇俄國支持航海家白令發現了阿拉斯加半島,阿拉斯加成為沙俄領土。
  • 阿拉斯加,你們敢相信它以前是俄國的麼?怎麼現在歸屬美國了
    要不是現如今在阿拉斯加半島上發現了豐富的石油資源,誰會去在乎北美洲北部那塊不毛之地呢?阿拉斯加半島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之所以說它神奇,是因為他之前有一個奇葩的主人叫俄國。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土面積越大越好,而19世紀的俄國卻主動將這塊地以最便宜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現在俄羅斯政府再談到阿拉斯加半島的時候表示後悔不已。整個阿拉斯加半島的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裡,比英法德三個國家國土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而當時的沙皇政府卻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與美國爽快籤訂了出售阿拉斯加半島的協議。
  • 美國為啥能從沙皇俄國手裡拿720萬美元買走170萬平方公裡領土?
    美國為啥能從沙皇俄國手裡拿720萬美元買走170萬平方公裡領土? 當年美國從沙皇俄國手裡買過來的這片叫做阿拉斯加的土地未經過開發,屬於荒蠻之地,由於經濟的全球化未開啟,加上沙皇,俄國對於這片土地的開發力度不足,所以這片土地的整體戰略價值不高。
  • 美國以黑龍江河谷,說服俄國720萬出售阿拉斯加,為何牽扯到中國
    俄國最虧本的買賣肯定是720萬美元出售阿拉斯加。近年來,俄羅斯國內民粹主義群體中傳來「收復」阿拉斯加的聲音,但在講究硬實力的今天,無異於天方夜譚。普京大帝曾經霸氣地說過:「俄羅斯國土雖大,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在領土問題上沒有談判,只有戰爭」,戰鬥民族無論是對外戰爭還是衛國戰爭,似乎都與土地緊密相關,為何當年的沙皇卻犯下如此糊塗帳呢?
  • 羅馬正統在東方: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
    沙皇俄國長年自稱「第三羅馬」,「沙皇」一詞就來源於羅馬帝國的「凱撒」。那麼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呢?476年(承明元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宣告結束。但「羅馬皇帝」的稱號並沒有消失,而是分為東西兩個繼續傳承。其中西方的「羅馬皇帝」衍生出了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 沙皇俄國為什麼一直在進行領土擴張?
    為什麼這麼喜歡領土擴張?說起俄羅斯前身之前是沙皇俄國,沙皇俄國起源於莫斯科公國。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更具體點是東斯拉夫人。之前莫斯科公國是受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的。莫斯科公國建立後的俄羅斯統一戰爭,類似於金人的內部統一戰爭。來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帳汗國的鬥爭,則類似於同樣來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遼帝國的戰爭。
  • 俄國賤賣給美國一塊土地,足有4個日本大,到頭來卻把自己坑了!
    1741年丹麥航海家發現了阿拉斯加,不過因為這裡地處北極附近,天氣寒冷,歐洲列強似乎並不感興趣。1784年俄國人搶先佔領了阿拉斯加,並且開始向該地區移民,有了人民和有效的管理,這裡自然就成為了他們的領土。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此時忙於戰爭的俄國顧頭不顧腚,他們雖然看起了強大,但是因為國土橫跨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俄國無法顧及遠在美洲的阿拉斯加。
  • 殖民北美洲︱俄國篇:阿拉斯加的得與失
    這條河全長大約180千米,是舊金山灣區的第二大河流。加州的「俄國河」在被西班牙地名包圍的美國西南部,為什麼會有這麼一條「俄國河」呢?實際上,這條河最初並不叫「俄國河」,而有個西班牙名字。然而在19世紀初,一股新的殖民勢力進入了這個區域,那就是俄國人。
  • 俄羅斯當年為什麼要賤賣阿拉斯加,美國又是如何開發阿拉斯加的?
    大家打開這世界地圖,尤其是看到這美洲地圖的時候會發現這北美洲的西北角上,也就是在加拿大的西邊,有一塊切割的非常整齊的領土,這塊領土就叫阿拉斯加。它是美國的一個州,跟美國的本土離得還挺遠的,那麼它為什麼會脫離開美國的本土?
  • 俄國為何720萬美元就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當時中國能買得起嗎?
    而這片廣袤國土中的絕大部分是1867年美國政府從沙皇俄國手上購買的,當時的售價是720萬美元(約合現在的1.19億美元),每平方公裡售價4.74美元,可以說是白菜價格從俄國人手中買下它。阿拉斯加的購買案使得美國領土向亞洲—太平洋地區大大擴展,同時也中止了俄國政府向北美尋求勢力範圍的努力。而反觀美國現在阿拉斯加完全是個聚寶盆,其蘊藏的價值不可估量。
  • 俄國皇帝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其中的阿拉斯加正是從當年的沙皇俄國手裡購買的,那麼當年美國為什麼要花費對當時的美國來說相當巨大的財富去買一塊臨近北極圈,荒無人煙而又氣候寒冷的荒蕪之地呢?為什麼沙俄也會用如此低廉的價格將這塊地方賣給美國呢?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終於,百餘年後,與東歐平原崛起的莫斯科公國即俄國的前身,有著新一代大帝國的潛力,於是東正教急不可耐地湊了上去。就這樣,莫斯科公國成了「羅馬第三帝國」,羅馬帝國的君主稱"凱撒",即"第一公民",所以作為繼承者的莫斯科公國,君主自然也就叫做凱撒了,翻譯過來就是「沙皇」。
  • 信東正教的俄國沙皇為什麼會成為天主教的騎士團大團長?
    奇怪的是,醫院騎士團的有一任大團長卻是信東正教的俄國沙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淳熙十四年(1187年),包括醫院騎士團主力的十字軍在哈丁之戰中被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打得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總部此後在地中海多次遷移,最終將總部定在了馬爾他島,即馬爾他騎士團。
  • 揭密:俄國末代沙皇被滅門真相
    皇后是德國黑森一達姆施塔特大公爵路德維希四世的女兒,名叫阿里克斯,婚後改名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他登基之時,沙皇制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他對外擴張、對內改革卻不盡人意。1905年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聖彼得堡發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發了俄國1905年革命。由於斯託雷平改革而暫時渡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複雜的巴爾幹問題。
  • 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
    本文系原創,請勿轉載沙皇俄國曾在元朝的版圖內,為何數百年間,面積卻擴張的非常大?歷史上的沙皇俄國,無論是面積和軍事力量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地步,迫使大清帝國籤訂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向東的地盤一直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向西一直到了瑞典,和當時的額瑞典欽定合約,獲取了波羅的海的部分出海權。但是沙皇俄國在我國元朝時候還是大元朝的疆域,為什麼僅僅幾百年的時間內,面積擴張的如此之大,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阿拉斯加面積比東三省還大,沙俄為何要賣給美國?
    然而讓人不理解的是,沙俄卻將自己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而且價格僅僅是720萬美元。這讓沙俄從一個地跨亞歐北美三大洲的國家,直接變成了亞歐國家。為什麼當年沙俄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阿拉斯加的總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公裡,相比之下,我們的東北三省總面積還不到150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