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時間越多,身心也就越健康。
——皮媽
文 | 我是嬌嬌媽
來源 | 嬌嬌媽(ID:jiaojiaoma8)
周末有空,只要天氣允許,我都會帶嬌嬌去大自然中透透氣。孩子因為缺少戶外運動而導致肥胖和體弱,動作協調性差;
由於在室內過多接觸電子設備、書籍、繪本、玩具等,聽覺、嗅覺等感官發展較弱,小小年紀就近視眼;
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不多,不願意一起參加戶外集體活動,不懂分享,強勢霸道,沒有合作和禮讓意識;
長期和家人在一起,語言表達僅限於日常常用詞彙,影響交往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出現膽小、害羞、木訥等社交短板;
走出戶外的頻次少、戶外活動時間短,造成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觀察力不夠,甚至出現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身體和皮膚與動植物的接觸少,觸覺不靈敏或過於靈敏,主動發現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培養,影響洞察力、創造力和想像力;
與自然脫節,對自然的認識只停留在書本中,甚至不認識常見的植物和農作物,感受不到生命的奇妙;
對自然界的生物表現冷漠或恐懼,缺少對外界新鮮事物的興趣,不能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情商低,缺少同情心,比如虐待小動物、破壞綠樹花草、破壞環境.
接觸大自然太少,孩子們過於依賴自己大腦裡的信息和成年人灌輸的概念,但對由身體五感帶來的各種豐富體驗,卻漸漸變得「接收無能」了。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好處多多,家長可千萬別忽略了,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家長應該多點時間陪伴孩子走進大自然的美。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有什麼好處?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好處多多,家長可千萬別忽略了,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家長應該多點時間陪伴孩子走進大自然的美。
親近大自然,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越來越多的城市兒童幾近變成了"宅兒童",將來又很有可能變成與自然隔絕的"宅少年"、"宅青年",他們不關注大自然的鳥語花香、小溪潺潺和松濤低吟,只關注電腦裡的"奧特曼"和"喜羊羊"、手機裡"憤怒的小鳥"和"會說話的湯姆貓",他們離自然越來越遠,這種疏離導致他們感官退化、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亂,甚至孤獨、抑鬱、憤怒等身心問題。
一個從小就對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孩子,長大之後怎會有關心地球和人類的責任感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激發孩子多與大自然親近呢?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認識自然和生命的關係?
該不該重視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孩子天生是對外界非常好奇,在大自然環境中,家長和孩子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釋放,共同嬉戲、玩耍中增進親子感情,在陌生的環境中對綠樹、青草、紅花、山水、陌生人、動物這一切都感覺新奇,運動對肌肉、骨骼、腸道、呼吸等系統的發育及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親近大自然對孩子的情感、智力、身體都有好處。
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繁重,常常因為各種學系而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親近大自然,在自然中隨意地奔跑開心地嬉鬧,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任務
在西方,很多媽媽會在孩子出生3天後帶著孩子去大自然聞青草味他們的小學非常注重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每一所美國小學都有自然課堂,要求孩子觀察大自然,在小學畢業時,還會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英國對讓孩子親近自然也有明確的要求。
與大自然親近,究竟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一、孩子更富有想像力
自然界有潺潺的流水,鮮豔的花朵,婉轉的鳥鳴,茂密的樹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讓孩子的想像力更豐富。
二、孩子的觀察力會更敏銳
春暖花開的時節,百花盛開,百花爭奇鬥豔,色彩斑斕。節假日裡,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到公園或郊外,觀察桃花、櫻花、杏花的區別,孩子在分辨花的形狀、顏色的過程中,觀察力不知不覺提高了。
三、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
調查發現,孩子每日平均花在電子媒體上的時間超過六小時。想轉移埋首於電腦或電視的孩子注意力,秘訣就在家門外。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步行20鍾,會 比在嘈雜的街道步行表現出更持久的注意力。所以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四、孩子的身體更健康
大自然是孩子孩子天然的運動場。你是否發現,孩子的體能是驚人的,他們可以不知疲倦地瘋玩一整天。而當孩子整天被拘束在狹小的住宅、教室裡時,可以想見孩子的潛能是多麼被壓抑。所以經常在自然界中「摸爬滾打」的孩子身體會健康。
五、孩子會更有毅力
孩子天生喜愛運動,坐不住,他們在大自然中瘋玩和瘋跑的過程是無意識地讓自己體驗疲累感。專家指出小時候的疲累感可以強化孩子的生命覺,讓孩子變得更堅韌、更有毅力。
六、孩子更懂得表達情緒
大自然開闊的視野讓孩子更願意大聲呼喊,身心變得更自由。他們會更願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釋放壓力。
七、孩子變得更聰明
大自然中有草有樹,有花有果,這樣多樣化的情景能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得到了鍛鍊,變得更聰明了。
如何改善這種現狀?很簡單,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放養就可以了。生物性理論之父愛德華·威爾遜在自傳《自然主義者》中提到:
「大多數孩子都有一個愛玩蟲子的階段,而我從未告別這個階段。在培養一名自然主義者的過程中,關鍵是親身經歷,而不是系統的知識。
最好去做一段時間未開化的原始人,不知道那些名稱和解剖細節。最好是使用很多的時間去探索和夢想。」雖然知識很重要,但是,興趣和愛好,激情和目標才是奮鬥的長期動力,大自然這部百科全書會給孩子一個應有盡有的世界,會讓孩子具備探索和夢想的能力。把孩子放歸自然吧,讓他們回到一個生命最初的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