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美古村落多數在南平,久居深山裡的茗鄉荼落……

2021-02-17 觸摸南平

點擊"觸摸南平"關注我

 資訊| 城事| 樂活| 閩北生活精選

大自然對福建的南平地區到底還是偏愛了些,所以在那片茂林叢森中我們能窺見到管密村的梨園,來布村的竹林園,鎮前村的鯉魚溪,念山村的梯田... ...除了這些大自然饋贈給他們的天然禮物,寶珠村的廊橋,井岐村的民俗風情,峽陽的馬頭牆,元坑的清代庭院皆為我們剪下歲月的綢緞,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去品味品味時光那婀娜多姿的倩影吧。

光澤縣管密村

梨園花海之源

武夷山脈聚集著大量如夢似幻的美景,如武夷山、大金湖等等。其間的南平市光澤縣李坊鄉管密村則如一顆尚未被人發現的珍珠,包裹在奇山秀水,以及重重疊疊的原始森林、峽谷、梯田間,等待人們的驚鴻一瞥。

清澈、平緩的溪流流淌而過,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而村莊則在山水間熟睡著。只有偶爾划過打魚的竹排,打破這寧靜。此為西溪,是閩江源頭富屯溪的上遊。聽村裡的老人們說,在交通不便的幾十年前,山上的毛竹就是在河邊打成竹排,成百上千張地從西溪順流漂到福州販賣。時間長了,遺落在河灘上的竹根,長成鬱鬱蔥蔥的竹林。竹林邊連綿著幾乎望不到頭的蘆葦蕩,各色的蘆葦花在風中搖曳,美得讓人恍惚。

溪邊成片的古民居,有一棵四五個人環抱不住的銀杏樹。當地一名姓吳的老人說,在元朝初期祖上順流而下,看到這棵大銀杏樹便決定在這裡紮根。

村尾豁然出現一片起伏的蔥綠,山丘上是2000多畝的茶園,它們圍繞著如月牙狀的平地。這平地上種著1000多畝、幾萬株的梨樹,管理果場的人說,這就是出名的管密黃花梨,每年春分到清明之間,上千畝的梨花同時綻放,一夜之間這裡就會變成雪白色的花海。

連這裡的茶葉都帶上梨花的天然香氣。泡上一杯,花香混合著果香、茶香撲鼻而來,再看看眼前的綠色,不由得想起這裡的地名:「天堂山」。

三十裡河谷狹窄彎曲的長源峽谷,可乘筏而下過竹海穿果園。萬畝原始生態林的大崗山裡,藏著太多大自然給予管密村的美麗,還好現在還來得及去欣賞。

南平市寶珠村

群山之中的寶珠

在素有「福建廬山」的南平茫蕩山上,有一個千年古村落,名叫寶珠村,海拔800多米,是茫蕩山海拔最高的村落之一。

到寶珠村首席映入人們的眼帘是三座古廊橋,分立於村頭村尾。在當地亦稱風水橋,據稱能永保寶珠世代好運氣。其中「三峰橋」與白牆青瓦的「天王殿」相連,是村中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廊橋。而「接龍橋」橋身建在風水龍脈之地,內側對著村子,外側則是參天古木。據傳是當年鄭成功護送隆武帝朱聿健離延平經過寶珠時,村中士紳在此擺宴接送,故此橋易名。「凌雲橋」建築在深谷之上,與三峰橋對峙,雨後乍晴,霧漫雲湧,構成一幅絢麗的「雙虹臥波」圖。

這裡的茫蕩山是著名的林區,寶珠村自然少不了古樹名木,幾座廊橋都有古樹相伴。這裡民風淳樸,自然環境非常好,老人都很長壽。


在村尾的三峰橋頭,有棵百年桂花樹,花開時節,百裡飄香。而村子中最出名的當屬「晴雨樹」———一株700年樹齡的紅豆杉,夏季烈日炎炎,樹下卻雨霧瀰漫,太陽越大,雨霧越濃。

南平三樓村

隱藏在高山梯田中的瑰寶

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位於茫蕩山上一處偏遠的山坡,海撥高,交通不便。村裡純樸的民風和田園風光,似山中瑰寶,常年四季都吸引著攝友和遊客的到來,特別是村裡的高山梯田、千年古樟、紅河峽谷,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從欣賞美景,再到創作作品,體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

順昌縣張墩村

葡萄村鄉愁館

張墩村包裹在濃得化不開的綠意中。行走,千奇百怪的瓜果懸在頭頂,不遠處飄來葡萄美酒的醇香。在村裡,有全國首座鄉愁館,正如館中牆上的一段話所說,在這裡,能夠勾起我們對鄉村的依戀、記憶、牽掛,那山那水、那田那丘……每一樣都會讓人魂牽夢繞、浮想聯翩。順昌縣埔上鎮張墩村,是全國「美麗鄉村」試點村。用它的魅力,讓你感受到這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穿村而過、上千米長的瓜果長廊,人行走在其間,頭頂上是黃綠雙色的鴛鴦梨南瓜、表皮雪白的玉女南瓜,以及形形色色、叫不出名字的瓜果,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傍晚,村民們從瓜果長廊兩側的葡萄園走出,抬著成筐的葡萄歸家,此時正是村裡釀葡萄酒的時節。在村民自建的酒莊裡,擺放著成排的酒罈,「村裡200來戶人家,有近一半人種葡萄、釀葡萄酒,通過幾年的嘗試,張墩村的葡萄越種越多,村民們學著用傳統方法釀造起葡萄酒,最後成了遠近聞名的『葡萄村』」。

   

有山,有水,還有鄉愁。穿過一片柿子林,低矮的竹柵欄圍起一座通透的屋舍,一張張竹匾、竹篩懸掛在屋簷下,屋舍門口,有上了青苔的石臼和石磨,這裡就是張墩村的全國首座鄉愁館。

全縣收集600多件農村生產、生活老物件,建起的這座鄉愁館,現如今每個月都有上萬人參觀,挖掘鄉土文化,回味鄉村記憶。

延平區高坪村

高林竹海,鴛鴦戲石

高坪村旅遊資源豐富,景點多,內涵豐富。如號稱天下第一愛情石的「鴛鴦石」,位於高坪海拔1363米的山頂,石體酷似一對不離不棄、恩愛纏綿的鴛鴦。四周青松圍繞,常年雲霧伴隨,一對鴛鴦酷似遠離人間的「神仙眷侶」,令人神往不已。此外,當地還有華光三聖廟、奶奶廟、神龜石、紅旗頂、迎客松、百年柳杉、紅豆杉林、原始生態林等景點也不錯。

茫蕩山脈秀美多姿,高坪村森林資源豐富,有近10萬畝竹園和原始生態林,人均佔有毛竹18畝。青翠的竹林浩瀚成海,挺拔的竹竿伸向雲霄。每年盛夏初秋,漫步於竹林小道,更覺綠蔭蔽日,十分涼爽;舉目遠望,群山連綿起伏,層層疊疊,交相輝映,雲霧繚繞,變化無常,讓您仿佛置身於一個天然的大氧吧之中。在高坪,可春賞杜鵑滿山、夏觀雲霧變化、秋品紅葉秋色、冬睹冰竹霧凇……

建甌市井歧村

獨特民俗風情

井岐村原名「岐陽村」,村名的變更緣於一段「天子井岐尋佳人」的傳說。相傳乾隆下江南時,曾路過岐陽村,忽見一個背著竹簍的女子,宛若仙子。當晚,乾隆決定在此地停留,尋覓神秘女子。次日凌晨,乾隆早起,親自尋訪。終於在村中的一口古井旁,終於懈逅了那位神秘女子。臨別,乾隆揮毫,給該村賜名「井岐」,延用至今。現今在井岐村的芝峰寺裡還留存一塊刻有「聖旨」二字的石碑,以顯示皇恩浩蕩。

千百年來,井岐古樸而濃鬱的鄉土氣息,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其中三月三報母恩、五月十三日盟兄弟節和五月初四、初五御賜「婦女節」一直延續至今。

在井岐,除了「三八」國際婦女節之外,井岐的婦女還享受著另一個婦女節,就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四、初五兩天的「井岐婦女節」。傳說乾隆下江南路過井岐,見井歧村婦女非常辛苦,頓生憐香惜玉之情。回朝後就傳旨讓井歧婦女每年五月初四、初五休息兩天,這兩天成年男人不準入村,只能去溪邊看划龍船。無論什麼人犯了規,都由本村婦女自已處理,多大的官都不能過問。200多年來一直傳承至今,衍生出許多獨特的民俗風情。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井岐村的盟兄弟節。這一天,在井岐村凡是有男性結盟兄弟的,都會放自己一天假,在家休息,凡本村有和外村男性結盟兄弟的,井岐的結盟兄弟會邀請外村的結盟兄弟到自己家團聚,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暢敘兄弟情誼。

南平市峽陽村

馬頭牆美宅院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峽陽,位於延平區西北富屯溪畔,西連順昌,北鄰建甌,因北倚玉屏山、南臨富屯溪,溪水群山連綿起伏故取"兩山一水謂之峽,山南水北謂之陽"之意而得名。

古鎮歷史悠久,名勝古蹟24處,明清時代建築200餘幢,其中大園房、關嶽廟、報國寺、百忍堂、應氏狀元祠、八字橋堪稱古代建築瑰寶。木質雕刻、民間剪紙,字畫珍藏,至今保留完好。享譽省內外的民間舞蹈《戰勝鼓》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現已成為福建省民間藝術團成員單位之一。

步入峽陽鎮街區,隨處可見高高的馬頭牆,馬頭牆內的宅院便是古代民居建築奇葩——峽陽土庫。「深深的居民房,步步高的三進廳,雕窗畫棟的美宅院」,是峽陽土庫的特點。

政和縣錦屏村

古銀洞杉木王

錦屏村是一個許多高考學子的景仰之地,村頭一棵號稱「狀元樹」的全國樹齡最長的「杉木王」和村裡共送出78名大學生的故事,每年都吸引不少來自浙江和省內的高考學子。


 

在錦屏,我們可以去幽靜的松林島欣賞世外桃園般的美景;去風光無限的香爐峰體驗碧波萬傾的雲海;去廊橋流水的鄉間感受雞犬相聞的和睦等。首尾迎送的千年"杉木王"、"千手觀音柳"向您講述 "寶地幽居已是仙也,金榜大名豈非戲哉"的美麗傳說;穿行359年歷史的"古銀洞",仿佛感受到古人用鐵鑽、手錘採礦迴蕩洞中的聲音,感覺"八萬打銀工,三千買賣客"的壯觀場面,讓您驚嘆不已;暢遊在錦屏的鄉間小路,郊外清新的空氣撲面迎來,錦屏美麗的鄉村畫卷也向我們徐徐地展開……
 

政和縣鎮前鎮

人魚同戲鯉魚溪

鎮前鎮是中國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武夷山鷲峰山脈北瑞,位於閩東北結合部,素有「閩北東大門」和「旱地碼頭」之稱。

據了解,在鎮前鎮中間有條長約1000多米的鯉魚溪,有著神話般傳說:一千多年前,村民們在溪畔耕作,歇息進餐時,總是將飯菜省下一口餵食溪中鯉魚,久而鯉魚成精,有一次,這些鯉魚精得知山神發怒將發山洪的消息,在山洪暴發前夜,紛紛託夢村民,第二天清晨,當村民們轉移到安全地帶時,山洪暴發,村民們躲過了一場劫難,從此,人們為報答鯉魚救命之恩,立碑禁漁,訂下保護鯉魚溪的鄉規民約,把鯉魚當作神靈供養,鎮前人民世代愛魚蔚然成風。

人鯉同戲傳佳話,八方來客仰神魚,而今古鎮遊鯉溪,民居祠廟沐蒼翠。近年來,鎮前鎮建設「鯉魚溪公園」,他們修河堤、鋪設鯉魚溪兩岸的水泥路、水泥欄杆,架設廊橋,觀魚石拱橋、觀魚涼亭,建造了園內小島、健身場所,綠化帶3000多平方米,修建了「心緣禪寺」、「觀音殿」等,如今鯉魚溪已成為人們駐足遊玩的「綠色公園」,休閒聖地。

政和縣洞宮村

奇峰異景洞宮山

政和縣楊源鄉洞宮村位於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屏南鴛鴦溪上遊 ,因山中一巨石呈「宮」字狀,其山洞又有洞中宮殿之稱,故名。

山中有奇峰異景49處,其中建於明代的花橋橋孔中央石縫間,居然伸出了兩把黝黑的寶劍尖,逢澇伸出,旱時縮5至20公分,實屬天下奇觀。洞宮山霧中橋下峽谷中的8塊巖石上,布滿280多個形狀規則、大小各異的同心圓,令人撲朔迷離。

洞宮山海拔很高,在南方很少地方在冬季能見到雪,而這裡卻幾乎每年都有下雪。

政和縣楊源村

明清古居老房子

在閩北大山深處,藏著一座千年古老村落。這裡天兒藍,星兒璨,夏天不用風扇。這裡,上百棟明清古民居外燈籠璀璨,」四平戲仍在上演,溪裡的鯉魚死去,村民也會細心埋葬 ……這就是政和縣楊源鄉楊源村。

楊源鄉位於政和縣東南部,該鄉海拔860米,境內氣候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14.7℃,平均氣溫與低海拔地區相差4℃左右,具有典型的「南原北國」氣候特點,有「福建涼都」的美譽。 

剛到楊源村,一行人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一條「S」形的小溪,將古村分成兩半,形成一種天然的曲線美。沿著小溪,黑瓦土牆的老房子一棟挨著一棟。穿過石拱橋,是通往村落深處的悠長小巷。古老的建築密集分布在圓形的村落中,人走在村裡,仿佛行走在一個巨大的八卦陣裡。

南平市黨城村

金黨城君子鄉

對東遊來說,黨城村無疑是最一個閃亮的傳統文化符號。這個素有「金黨城、君子鄉」之美稱的小村莊曾經富甲一方,是東遊的驕傲。黨城村南北走向,依水而建,猶如一道彎月鑲嵌在松溪河畔。這裡盛產大米,有「東溪米糧倉」之稱。緩緩步入黨城村街巷,古道、古宅、古寺、古香、古色便映入眼帘。高牆深院節次鱗比,氣勢宏偉;石街小巷四通八達,曲徑通幽,寧靜之間透出幾分神秘。

黨城歷史遺蹟隨處可見,文物古蹟俯拾皆是,保留著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建築63棟,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規模之大,實屬閩北罕見。這些古民居房屋多為兩層磚瓦結構,採用四至八拼、二至三進廳構築,每棟房屋採用磚雕、石雕、木雕等工藝,梁柱、牆面、窗欞、天花均雕梁畫棟,花鳥魚蟲、人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倘若你穿行在縱橫交錯的巷道、走在歷經歲月風蝕的小路、看餘暉下映照的古民居、端詳門窗天花上的雕琢,你也會成為一張古韻剪影的主角,沉浸在對古村落昔日的浮想聯翩。

邵武市金坑村

紅色歲月,閃耀明珠

邵武市金坑鄉是閃耀在閩贛邊區的一顆「紅色明珠」。1931-1933年,中央紅軍從江西黎川先後九次進駐金坑。在這裡朱德、項英、賀龍、方志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試點,開展武裝鬥爭,先後建立了省、縣、區、鄉四級紅色政權,星星之火從這裡開始燎原。


回望凝固的歷史,探尋金坑的往事。在上坊、下坊百餘幢明清庭院中,儒林郎、文昌閣、大夫第、九級廳……還有教堂、寺廟,展示著閩贛邊界金坑曾經有過的繁華。金坑的清山、綠水、翠竹、儒家精粹、宗教文化,特別是蘇區精神在這片紅土地上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詩篇。

政和縣念山村

福建最美梯田

念山又稱黃念山,地處政和縣城東10公裡處,山名與黃巢起義有關。公元878年,黃巢率領農民起義軍數萬人由浙江省過仙霞關經松溪進入政和境內,紮營念山,與唐朝招討使張謹戰於山下的田野,全殲張謹官兵並戰死念山。當地村民為紀念黃巢起義軍,將整個山村統稱為黃念山。


念山美,美在梯田,美在古樹,美在村落。

念山的梯田多、小、長。說多,這裡有1600多畝水田,估計最少也有6000丘以上;說小,當地村民是這樣形容的:「一躍過三丘,一牛躺一丘。」意思是,人一個跳躍,就可以跨過三丘田;一頭牛躺下,就佔了一丘田;說長,這裡梯田都是細長條狀,一丘田要連貫幾個山坑山嶺,長的有二三百米,當地也有「早起去插秧,一行插半晌」的順口溜佐證。


念山雖然梯田連片,但田邊、路邊、村邊古樹特別多,一片片,一行行,一棵棵,點綴其間,構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在餘屯自然村村口有一片30多畝、保護十分完整的古樹林,密密匝匝,直衝雲霄。這片森林叫「猴山林」,因為樹木茂盛,常有猴群出沒,群眾便這樣稱之。

  

念山的村落美,美在小巧、幽靜。它的美,美在「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村落布局雖然鬆散,卻村村相通遙相呼應,而互不幹擾。這裡的村子都被樹林、竹林包圍著,顯得特別幽靜,小巷深處,雞鳴犬吠,房前梯田層層,屋後茶園碧翠,堪稱是世外桃源。

政和縣坂頭村

宏偉花橋文禮村

政和縣楊源鄉坂頭村四周環山,森林資源豐富。村頭有古榲樹10餘株,楠木4株。坂頭行政村下轄坂頭、花橋、樓下等11個自然村,其轄天井洋自然村盛產天井洋大雪梨。

唐時,坂頭村曾分為東面坂頭、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頭)三處。東面坂頭為魏葉兩姓建村,祝姓和陳姓分別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時,陳姓家族興旺,另三姓相繼外遷;且有陳文禮中舉,衣錦還鄉時,曾以其名命其村為文禮村。歷史上村裡曾出過陳恆、陳文禮等名人。

  

在花橋村內,有明朝陳恆修造的花橋,鹹豐元年受洪水衝垮,後重建。橋中供列神像和陳恆、陳文禮像等。花橋宏偉壯觀,雕梁畫棟,文人墨跡甚多,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政和縣石圳村

白茶之鄉古民居

石圳是南平市政和縣的一個小村子,山不高而林茂竹豐,水不泛而清波蕩漾。早在宋代就已形成的村落,一路走來,歷史在石圳留下了眾多的痕跡:古道、古井、古民居……吸引人潮前來的,除了石圳的韻致、悠遠和厚重便是它的白茶了。


七星溪是政和的最主要河流,七星溪流經距離城關5公裡的石圳時,拐了一個大彎,便彎出了數百年的繁榮。這個大彎形成了一個深水港灣,明清時期成為外埠工業品、食鹽及政和茶葉、木材、糧食等進出城關的中轉碼頭,便讓石圳逐漸成為以航運為主的村莊,茶館臨街而設,茶客絡繹。在石圳,可以了解政和茶葉的發展歷史,因為石圳茶在源遠流長的政和茶史中,一枝一葉都是那麼充實和那樣瀰漫。

順昌縣元坑鎮

清代庭院,千年古鎮

在宋初,元坑先輩陸續攜妻帶子舉家遷入順昌婁杉都、靖安都(現元坑境內),闢宇而家,繁衍發展至今一千多年。聰明勤勞的古鎮先人們,遊走他鄉,經商聚富,湧現出一批豪商巨賈,他們大興土木,廣置豪宅,至今遺存的古代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蔚為壯觀,令人讚嘆。理學大師楊時、遊酢、朱熹曾在此遊歷授業,傳揚理學,為古鎮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增添了歷史的厚重與韻味。

走進元坑古鎮,覽不盡元坑古建築的斑斕藝術,參不透古鎮文化的神秘底蘊。踏著青石小路,穿行在狹長縱橫的高牆古巷,就像穿越歷史的隧道,腳下的刻字石板,兩側的門樓磚雕,無不讓你清晰地感覺到歷史就是這樣實實在在,抬眼即是,觸手可得。


無論是從秀水沿溪而上,還是從福峰拾階而行,一座座古建築鱗次櫛比,把福峰、秀水、東郊、九村四大村落緊緊相連,形成龐大的古建築群落。深入這些大大小小的清代庭院,徜徉在歷史的海洋裡尋珍覓奇,吸引著我們去親近她、了解她。

大幹鎮上湖村

高老莊拍攝地

上湖為大幹鎮土壠村的一個自然村,位於大幹鎮西北部,村落選址於寶山半山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寶山腳下形態比較完整的村落,現在主要作為寶山齊天大聖文化的旅遊區進行規劃。該村落的傳統村落肌理清晰,保存的村落格局也比較完整,有古井、古廊橋、上千年的古杏樹群、民間信仰傳說的幹仙寮等等。2009年張紀中導演的新版《西遊記》考察場地場景,看中上湖村作為「高老莊」的拍攝場地,同年9月在此地建設高老莊之高員外府。2010年開機拍攝的《西遊記》中豬八戒在高老莊的相關劇情,把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搬上銀屏,使其走進千家萬戶。


武夷山市下梅村

晉商茶路萬裡行起點

在山清水秀的武夷山東南10公裡處,有一座被山水溫柔環抱的古村落,幾百年來,作為萬裡茶路的起源,茶葉讓它繁榮,雖然沒有江南古鎮的寬宏和奢華,卻有一股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醇香。它就是下梅村。

一條名叫「當溪」的河流,將下梅村分為南北兩街。沿街仍然保留著30餘幢清代民居,這些粉牆、青瓦、馬頭牆在講述著過去的故事。那些裝飾在窗楣梁柱上的木雕,讓人覺得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臨河的廊道上,揀茶少女的倩影倒映在河水裡,宛如一幅油畫。

下梅是武夷山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你可在村口「晉商茶路萬裡行起點」的紀念碑上鐫刻的茶路線圖,體會到萬裡茶路宏闊的情景。

位於下梅北邊的鄒氏大夫第,門壁全用磚雕裝飾,浮雕和透雕相結合,層次分明。兩廂的隔窗分別雕刻蝙蝠、花卉等圖案,整座大夫第盡顯富麗堂皇。大夫第的後花園「小樊川」,有鏡月臺、金魚池等,民居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在有限空間裡營造一個有山水、有花樹的無限天地。

相關焦點

  • 福建這座久居深山裡的村落,美豔得宛如微縮版的小江南
    說起去古鎮、古村落旅行,你一定會離不開蘇州、鳳凰、麗江...其實在咱們福建家門口就有古色古香的村落~可以媲美周莊秀麗的江南風貌鳳凰靜謐古樸的人文氣息今天兔小編就帶你去深山裡的茗村落做回神仙>識宛若小江南的下梅村在山清水秀的武夷山東南10公裡處,有一座被山水溫柔環抱的古村落,幾百年來,作為萬裡茶路的起源,茶葉讓它繁榮。
  • 四川平武銀嶺村:藏在深山的古村落
    四川平武銀嶺村藏在深山的古村落胡 宇銀嶺村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豆叩羌族鄉,古稱「銀灣堡」,清中葉後稱「銀灣裡」,是綿陽首批13個最美鄉村之一。這裡土質肥沃,物產豐饒,被譽為豆叩羌族鄉的糧倉。這裡森林資源豐富,植被良好,覆蓋達84%以上。這裡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環境寧靜,到處鳥語花香。在這裡,你可以盡情體驗濃厚的羌族民俗和 採茶制茶的樂趣。村內有千年紅豆樹、大清同治四年建築的羌族木製吊腳樓民居建築群、張家祠堂、皇親例贈古墓群、藏寶洞等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
  • 福建尤溪:賞花曬穀 古村落裡話秋收
    福建尤溪:賞花曬穀 古村落裡話秋收-新華網福建尤溪:賞花曬穀 古村落裡話秋收2020-10-03 13:38:2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10月3日電(蔣巧玲 袁羽)炊煙嫋嫋,桂花飄香,古民居裡話秋收
  • 福建莆田最美10大古村落,海濱鄒魯莆仙之地人居如畫
    福建,莆田。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這裡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在這片美好古老的土地上,一起來看最美的10大古村落。他們以村後的山峰為題,以數字「九」為數據,以表示村後有許多山巒及決心在這裡久居的意思。經過幾百年的人口繁衍,人們生活及生產的變遷,村裡自然形成如今的4個自然村,以及莊、方、黃、甘四大姓,還有顏、鄧、林、謝、郭、陳、張、連八個姓。走進村中,除了看到許多民房和一條橫穿東西方向的古道外,最突出的是有22幢非常漂亮壯觀的古典式磚瓦樓房。
  • 中國最美的五個古村落,第一個就心動了
    500多年來,幾百位村民在這個遺世獨立的小村莊裡世人皆驚嘆於丹巴的神奇與美麗和一個民族倚山而居的執著堅守東方大峽谷的低調和神秘怒江水的自由與野性孕育出了這座淳樸又動人的古村落▼風雨不改,築起一屋溫暖說起古村落
  • 福建古田最美7大古村落,每一處都古樸靜美透徹心扉
    福建寧德,古田。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縣。逾千年閩東山水間,時光流韻,古村依昔。一起來看看此處最美的7大古村落。號稱「寧德十大最美鄉村」。有著豐厚的畲族文化積澱,保存著鮮活的畲族原生態文化,是我市境內乃至全省少有的能展現畲族優秀傳統文化及民間習俗的村落。
  • 中國最美12個銀杏古村落,滿地金黃藏不住,恍若仙境!
    圖源丨攝影部落 80坐標: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最佳賞期:11月上旬-12月上旬浙江 · 指南村銀杏華東地區最美古村落指南村,是一座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村,被稱作華東地區最美古村落之一。圖源丨攝影部落 knight26百年以上的古銀杏樹就有1400餘棵,樹齡最大的古銀杏樹1200多年。圖源丨攝影部落 knight26分布在山間村落各個角落裡的銀杏,便會搖曳著風情,綻放迷人的美麗。
  • 古村落裡最美鄉愁
    中裡鄉位於貴港城區以北的蓮花山脈盆地中,距貴港城區22公裡,東與奇石鄉接壤,南與港城鎮、根竹鄉相連,西靠東龍鎮,北界武宣縣通挽鄉。全鄉現轄23個行政村,106個自然村,總人口9.5萬人,其中壯族約9.1萬,總面積約190平方公裡。馬來江的悠悠之水貫穿著中裡鄉的腹地,生生長流。這裡風光旖旎、鍾靈毓秀、物產豐饒、民風諄樸。
  • 廣州十大最美古村落及十大特色古村落揭曉
    梅縣雁洋鎮橋溪村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古村落最能體現當地的人文景觀,體現文化特色。近日,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在佛山西樵山揭曉,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黃埔村等十個古村落獲得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稱號。「我們的家園——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頒獎盛典」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隆重舉行;廣州市黃埔村、佛山市松塘村、河源市林寨村、梅州市橋溪村、惠州市範和村、江門市自力村、肇慶市黎槎村、清遠市南崗瑤寨、潮州市龍湖古寨、揭陽市泥溝村等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及廣州市沙灣10個特色古村落獲授牌。
  • 1分鐘遊全福建攻略
    寧德太姥山福州三坊七巷寧德白水洋·鴛鴦溪福建土樓(永定·南靖)福州國家森林公園 泉州開元寺 永安桃源洞旅遊區 廈門園林植物園 連城冠豸山 (華安)旅遊區 南平市溪源峽谷旅遊區 南平市天成奇峽旅遊區 連城天一溫泉旅遊區 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祖宮景區 三明市建寧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 南平市邵武雲靈山旅遊景區 龍巖市連城培田古村落旅遊區
  • 金華最美古村落⑤:山下鮑村——界外烏託邦
    【編者按】由金華市委宣傳部、金華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金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金華市旅遊局、金華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主辦
  • 中國十大最美原生態古村落盤點
    中國十大最美原生態古村落盤點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流傳不少珍貴文化,民俗,傳統等,在這中間,有不少古村落也隨之流傳下來,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因此較少被人打擾,還保存了不少自己的特色。丹巴藏寨中國第一最美村落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
  • 紅陽苗寨:藏在貴州深山裡的古村落
    紅陽苗寨:藏在貴州深山裡的古村落依稀仿佛,身著苗裝的我正悠閒地漫步在紅陽草坪上,放著牧兒,哼著歌曲,呼吸著草坪內的新鮮空氣,面對著起伏的山峰、蠕動的白雲,感受那種遠離塵世、天人合一的安詳與寧靜,心隨之飄然......
  • 藏在北京深山的千年「古村落」,建築多以四合院為主,卻荒無人煙
    現如今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人們都住進了高樓大廈,家家戶戶都被厚厚的鐵門關在了一個密封的空間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好像很忙,忙到沒有時間社交;這不由得讓人們開始懷念以前那種村落小院的生活,鄰居之間都非常的相親相愛,大家住在一個巷子裡,一路走進家門都是熟悉的面孔,親切的話語,那種美好的感覺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遠;說起北京的四合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四合院式北京最具代表的古代居民建築物
  • 山西最美8處古村落!有山有水、人煙稀少……
    做客村民家中吃上一個用柳條或檸條編制的筒子再也不想離開地址:臨汾市鄉寧縣雲丘山第二站——深山裡的小布達拉宮汖字讀三聲chuang有山有水,謂之「汖」名字的由來更是美好原來在村口的山上有三條瀑布村子居最大瀑布之地
  • 皖南古村落中,藏在深山中的它最不起眼,卻也是最原生態的一個
    這些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其中以西遞、宏村為代表,更是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 8個有著國內最美秋色的超冷門古村落,看到第一個就心動了
    最有韻味的秋色,莫過於古村落間,那一幅幅油畫般,絢爛而有詩意的景色。本期分享8個有著國內最美秋色的超冷門古村落,看到第一個就心動了!有你去過的嗎?每年深秋,楊家溪的250畝楓樹林,楓葉黃裡透紅,層林盡染,是拍攝大片的好地方。
  • 中國最美的11個古村落,適合一個人小住三五天,您去過幾個?
    一個人的旅行,特別適合從一個安靜的古村落開始。如果此生只能去一個地方旅行,那一定是一處靜謐的古村落。中國最美的11個古村落,您去過幾個呢?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是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有"民間故宮"之美譽。古村落頗有規模,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小徑巷道和饒有趣味的戶名房名對聯門聯都非常特別,透露出厚厚的文化底蘊和客家人開朗進取的文化精神。
  • 國內最美原生態古村落,人間天堂
    ,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獨特之美,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評選的最美村落,以下這些美麗的村落或宏大,或秀美,或以民居聞名於世,或以山水潤澤心靈,趁著他們商業氣息還不濃重,趕緊走起。」、「 最美中國符號」、「全球十大最美梯田」的「美玉」。
  • 避暑勝地雲上古村落——南平寶珠村
    原標題:避暑勝地雲上古村落——南平寶珠村此外,寶珠村古村落風貌獨特,閩北文化底蘊深厚,旅遊娛樂設施完善,交通住宿接待能力強,安全應急管理措施較為完善。古樹、廊橋、竹林、雲海、梯田……是一處絕佳的避暑清涼福地。「太涼爽了,就像遺落人間的高山明珠,這裡適合邀約三五家庭,住上一周,慢慢地遊玩!」同行的福建日報記者郭斌老師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