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山水畫系列展之一

2020-12-12 騰訊大渝網

展覽時間:2019.1.20-2019.5.20

展出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4樓歷代書畫廳

展出形式:免費展出

曾經有西方學者把中國宋代的山水畫與德國古典音樂、古希臘雕塑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典藝術的高峰,可見山水畫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文人士大夫心靈的安頓之處,山水畫亦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重要地位。2019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以館藏中國山水畫為主題,推出山水畫系列展,分三期,從實景山水、摹古山水和寄情山水的角度讓觀眾欣賞到山水畫「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獨特魅力。

第一期展出的實景山水,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按照題材劃分的一個門類。顧名思義,實景山水就是以寫實的手法描繪客觀存在的有具體指向的山水圖畫,內容包括名勝古蹟、名山大川、故土家山、園林別業、樓觀舟橋、田野村居等。這裡的實景不僅指畫家真實遊覽過的景致,亦指真實存在於世的風光,人們在現實裡遊心馳目,內在世界與萬物寫照和諧相生。此類山水畫不僅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幽景,還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和社會審美意識,背後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變遷的內涵,比如明代中期大量出現的紀遊圖,就與當時富庶社會好遊歷的交往方式有關。我們亦從眾多實景山水中,提煉出了具有勝景、紀遊、園林特質的作品,以饗觀眾。本次展覽將展出山水畫共6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7件套,二級文物17件套,三級文物25件套。

「勝景暢神」展現了儒家學士所追求的境界,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們以山水比德,認為大山大水所承載的深闊高遠,才能體現人的心胸與氣魄,涵養人的情操,此謂山水之境即人生之境,煙霞旖旎,風光暢神的名山大川、勝景山河更為君子所嚮往。在這裡,觀眾將欣賞到長達14米的清代無款青綠山水卷《長江萬裡圖》,一睹江上千帆競發的繁榮,整幅長卷不僅繪有深壑、丘陵、淺灘,也有城池、廟宇、村屋、漁船,人們在這繁忙而幽靜的世界裡山行、談笑、獨坐、送別、捕魚、泛舟、拉縴,充滿了詩意般的生活氣息。卷中還出現了大量的古地名,如襄陽、均州城、赤壁、黃州、三山峽、道士湖、丁家灣、南都、鎮江、金山、焦山、九江府等,亦是歷史地理研究的重要視覺材料。此外,謝時臣《黃鶴樓圖軸》、梅清《黃山松谷圖軸》、奚冠《西湖春曉圖軸》、顧符稹《虎丘圖卷》、朱鶴年《太湖圖扇面》也是本部分不容錯過的重要展品。

「紀遊怡情」最主要的特點在於畫中出現的遊者視角、遊覽路線和大量的文字題跋,畫家在紀遊過程中表露的怡人之情,與宋代追求真山水的傳神,以及元代山水中滿溢的出世思想已大不相同。本單元的重點展品是三幅手卷,謝時臣《西湖圖卷》、張宏《遊石公山圖卷》、袁棠《莫愁湖秋汎圖卷》,所繪均是江南景致,不僅反映了江南地區自古氣候宜人山水秀美,也印證了社會經濟的發達,會促使人們更加偏好遊歷的風尚。

「園林通幽」呈現了古人最為理想的生活狀態,即「園居」。古代的私家園林具有待客、生活、讀書及遊樂的功能,多與住宅相結合,包括山居、別業、草堂、園亭、池館等,在境界上追求幽靜安寧平和,建築風格不求華麗氣派,而是營造一種與喧囂世界相隔絕的世外桃源般的格調。在這部分,觀眾既可欣賞到曾存於世的兩座洛陽名園,唐代裴度的午橋莊和北宋文彥博的文潞公園,也能瞻仰蜚聲乾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法式善的詩龕。另有兩幅均為清人摹倪瓚作品,秀雅曠逸,一為黃鼎《摹倪瓚獅子林圖卷》,一為錢杜《摹倪瓚龍門茶屋圖軸》。

前三個單元是在館藏實景山水中提煉出的具有代表性特點的部分,第四單元「實景娛目」包含了其餘的實景類別,畫家筆端描繪的無論是身邊景象,家鄉風物,熟悉的自然山林,或親歷的真實山水,甚至僅僅只是前人實景的摹繪,這些均融合著造化之實與本人的心境,映射出的是一個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相交融的包含著大千萬象的精神世界。本單元的展品數量最多,重點展品包括沈周《吳門懷古圖軸》、張宏《虎丘看月圖軸》、惲壽平《柳汀月下圖軸》、龔有融《寫生小品圖軸》,以及近代畫家黃賓虹、張善子、徐悲鴻、董壽平等的實景佳作。

清顧符稹虎丘圖卷

清無款長江萬裡圖卷(局部)

明沈周吳城懷古圖軸

明謝時臣黃鶴樓圖軸

清梅清黃山松谷圖軸

相關焦點

  • 在重慶三峽博物館讀「溪山清賞」:桃源、幽居與漁隱
    澎湃新聞獲悉,4月25日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展出「溪山清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山水畫系列展之三 寄情山水」。2019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策劃以館藏中國山水畫為主題,推出山水畫系列展,分三期從實景山水、摹古山水和寄情山水的角度讓觀眾欣賞到中國傳統山水畫「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獨特魅力。
  • 「溪山清賞「在山城:看文徵明、董其昌、四王筆下的摹古山水
    「溪山清賞「在山城:看文徵明、董其昌、四王筆下的摹古山水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9-06-02 10:12 來源:澎湃新聞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典藏明代書畫!見證中國畫的魅力!
    1962年於重慶購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此圖為設色人物寫真。筆墨簡練,設色淡雅,可謂寫真畫的佳作。款識:「崇禎甲申夏為樂梧老親翁寫照,上元張風」。張祐《秋林策杖圖軸》,明代。縱131釐米、橫55.5釐米。1983年李初梨捐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 走近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山水十二條屏》部分畫作。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山水十二條屏》部分畫作。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約10萬多件,資料5萬多件,其中就有一套極為難得的稀世珍寶。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抗戰西遷古琴清賞會演奏現場。 記者 魏中元 攝
    原標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抗戰西遷古琴清賞會演奏現場。 記者 魏中元 攝   唐琴「襄」。  一把好的古琴,除了能夠彈弦出天籟之音,其琴聲上的斷紋也在述說著那無盡的殘缺之美。  名琴賞析  潞王「中和」琴  在明代的傳世古琴中,出自皇親宗室的「四王琴」享負盛名。  「四王」指寧、衡、益、潞四位藩王,其中又以「潞王琴」數量最多。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一張名為「中和」的古琴即是標準的潞王琴。
  • 遊南濱路、逛博物館……五一不用出重慶,主城和區縣耍事多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在舉行「衣襲華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盈 攝看展覽去三峽博物館看旗袍前世今生今日,「衣襲華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覽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本次共展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54件/套,其中旗袍文物46件。
  • 這周重慶的文化精彩內容,都在這兒啦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30日-2019年3月3日 展覽地點:三峽博物館4樓展廳 展出形式:免費參觀 2 溪山清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山水畫系列展之
  • 重慶:走進三峽博物館一探其中奧秘
    三峽博物館外形最顯眼的是大面積的弧形藍色玻璃幕牆和古樸方正的砂巖外牆。王川平說,藍色玻璃象徵著水,砂巖外牆則代表著山,它體現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     博物館正面右上方,有一個4米見方的巨大篆體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9個大字。這個印章所散發出的古老氣息和磅礴氣勢足以讓人暗暗稱奇。王川平說,這是三峽博物館的特殊標識,依他的想法,在晚間這個印章要閃閃發亮,成為重慶夜空的一道絢麗景致。
  • 【展覽】木乃伊、黃金面具……「失落的黃金國」亮相三峽博物館
    157件套出土文物,精選自秘魯11家考古類博物館藏品,年代跨度約3000年,多為秘魯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器、紡織品和木乃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消息,世界文明與藝術系列展之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將於6月25日,在三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A免費面向市民開放。
  • 畫想像中的山水生活,清代王雲繪《溪山樓閣》
    古人對山水的喜愛大概是源於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無論是屈原行走在山水之間,還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之下,都是為了表達他們灑脫率真的生活態度。這種情懷到了宋元時期被畫家繼承下來,在畫作中常會展示出他們描述的風景是可居、可遊、可賞的。清代山水畫在創新方面成就不多,但在繼承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總分館制的探索
    歡迎關注「文博中國」!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發揮帶動輻射功能,結合重慶直轄體制和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實際,在借鑑吸納中外博物館總分館制經驗的基礎上,對總分館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
  • 2017年去逛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這些展覽可以看
    三峽博物館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24日11時訊(首席記者 黃軍)2017年來了,你有什麼看展計劃嗎?記者今(24)日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獲悉,今年,三峽博物館將聯合國內知名文博單位打造多個精彩和重磅的展覽。到底有哪些重點展覽,一起來看看?
  • 藏於三峽博物館的這把古琴,蘇東坡曾用過,唐伯虎為其題字
    古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就保存著48張不同時代的古琴文物。今(20)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來渝的新加坡古琴學會開展了古琴鑑賞交流會、古琴雅集等中國傳統文化交流活動,並精心挑選了四張代表性館藏古琴進行展示。其中一張名為「松石間意」的古琴可謂備受古代文人寵愛,「江南四大才子」中有三人都在琴腹上留下了題刻。
  • 清雅秀美,花鳥畫家也能畫全景山水,清代鄒一桂繪《溪山行旅》
    鄒一桂 溪山行旅 局部鄒一桂不是專畫山水的畫家,對他而言,花鳥畫才是他的強項,他畫山水更多的是為了學習筆墨技法,進而增強在花鳥畫創作中的表現力。鄒一桂備受帝王賞識,他有機會見到皇室貴族私藏的宋畫真跡,為他臨摹提供了基本條件。畢竟到了清代中期,就連元代繪畫作品也都成了被庋藏的珍品。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斬獲文博界又一殊榮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過20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申報的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等10項案例被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 「靈鼠迎新」成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20開年首展
    12月31日,靈鼠迎新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二樓臨時展廳正式開展,30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辦了開幕導覽活動並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相關內容。▲「小老鼠偷油」(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預示著一個新輪迴的開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系列展:靈鼠迎新」將在一年新舊交替之時,為廣大市民獻上以生肖之鼠為主題的新春展覽。
  • 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看古代的...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2日20時訊(記者 李華僑)今(12)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百川歸海——天津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媒體見面會。據悉,這是繼「新春系列展:靈鼠迎新」之後,該博物館的又一新春檔展覽。該展覽從1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一直持續到4月12日。
  • 沈周、文徵明合作《溪山長卷》流傳軼事述
    《溪山長卷》為沈、文合作之畫,主筆則為沈周。見到畫中文徵明之題識,方明白高先生是見到過此畫的,這幅畫目前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工山水,隨意結構,迥異凡筆。又「三韓蔡琦書畫之章」即蔡巍公,名琦,此人目力甚精,所藏多精品。亦為清康熙年間人。「魏公真賞」是印,即蔡琦也。是畫尚有虞山孫藩夔王氏之印、慈封丙舍、漢陽吳氏、會稽內史孫(此印無解)等先後收藏,因囿於鄙人粗淺之學力,若干印章未能完全解讀,惟待俟後考證。
  • ...博物館正常開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旅遊景區|重慶|武陵山大裂谷
    渝中區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紅村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微信公眾號:洪崖洞重慶天地旅遊區>重慶黔江愛莉絲莊園景區可預約網站:攜程網、去哪兒網;重慶市黔江神龜峽景區微信公眾號:黔江神龜峽景區涪陵區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景區微信公眾號: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區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總分館制」在三峽庫區開花結果
    5月2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在三峽庫區的重慶市雲陽縣召開了總分館工作座談會,舉行了雲陽文旅文創產業平臺項目籤約儀式,標誌著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推行了五年的總分館制再次取得階段性成效。總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一行、雲陽縣文旅委主任林冬利一行和三峽庫區的分館巫山縣博物館館長張潛、忠州博物館館長陳雲華、開州博物館館長王永威、雲陽博物館館長溫小華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