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事,居民議!育才社區徵集金點子,培育小區自治先鋒

2020-12-17 佛山本地

每一位居民都是社區的主人翁,社區的美好建設有賴於每一位居民的共同參與。12月10日,在育才社區黨總支引領和「關愛桂城」建設督導委員會指導下,桂城街道育才社區發展服務項目社工協同開展了「小區事,居民議」——金點子活動頒獎儀式暨小區自治先鋒動員會,推動社區居民圍繞垃圾分類、環境衛生以及不文明養寵三大議題進行建言獻策,共同點亮和推動金點子成真。

(活動合照)

徵集金點子為社區治理獻計

「我們進駐育才社區後,為了使項目服務更緊貼服務對象及社區治理的需求,在2020年7-9月期間開展了居民需求調研,收集居民需求,收集到桂華教師村小區居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加裝電梯,環境衛生和不文明養寵。此後,我們在11月中發動居民從中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議題類型並提出金點子,金點子徵集結束後經過方案展示和居民投票環節,最終根據票數確定了獲獎方案。」桂城街道育才社區發展服務項目社工何卉妍表示,金點子徵集活動開始後,共收到桂華教師村居民提出的涵蓋環境衛生、不文明養寵、加裝電梯、垃圾分類、消防安全、電車規範停放、落體防盜門鎖、噪音擾民、綠化問題等9種社區問題類型的金點子42個,最終通過投票評選出了16個更被居民認可的社區金點子。

(社工介紹社區治理政策)

(社區居民進行方案分享)

活動共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12月10日當晚,育才社區黨總支委員、育才社區發展項目負責人分別為金點子方案獲獎者進行了頒獎。「本次活動接地氣,能調動居民參與社區的積極性,具有操作有效性。」育才社區黨總支委員楊映婕表示。

培育小區自治先鋒促社區善治

據介紹,當晚活動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活動參與者相互認識、活動介紹、金點子方案頒獎儀式以及推動金點子方案的落地討論。項目社工還帶領大家了解桂華教師村的改造歷史,讓在座的參與者能直觀地感受到居民參與自治後共同收穫的喜人變化。

(2020年11月17日,育才社區項目社工通過家訪的形式動員社區居民參與金點子活動投稿)

頒獎儀式後,本次金點子獲獎者分為兩組,以小區自治先鋒身份從本次獲獎票數最高的議題中,聚焦垃圾分類、環境衛生及不文明養寵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思考推動方案落實的具體措施。經過一輪思想碰撞,各組代表進行了心得分享。

(2020年11月28日,育才社區項目社工在金點子投票活動中向社區居民宣傳社工服務和社區金點子活動,邀請居民參與金點子活動投票)

獲得一等獎的金點子提出者潘青雨在垃圾分類方面提出了建議:「我們可以邀請社區裡熱心志願者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可以和市政聯手設置泔水桶解決廚餘垃圾分類投放問題等。」潘青雨是一名教師,提倡除了教孩子們垃圾分類的環保意義外,自己也踐行垃圾分類行為,她希望自己可以帶動更多社區居民學習和踐行垃圾分類,讓小區更加環保和健康。

(2020年11月28日,育才社區項目社工將所有的金點子方案投稿分類整理並製作成海報,展示於小區宣傳欄中)

接下來,項目也將推動金點子進一步落實,如計劃在元旦遊園會上組織社區居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組建一支志願巡邏隊日常解決小區環境衛生問題等。另外,育才社區發展服務項目也將以此活動為開端,擴寬居民參與社區平臺,提高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度,並進一步發掘、吸納較為積極的居民群體,孵化和培育樓長、街坊會等社區社會組織,推動居民的社區參與,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實現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來源:珠江時報見習記者鄒韻斯

通訊員:何卉妍

相關焦點

  • 有事找社區 海曙這7個小區有了居民自治服務站
    昨天上午,作為海曙區首批「鄰舍家」小區居民自治服務站試點,月湖街道遊河、太陽公寓、偃月、梅園、水倉、菱池西區、鎮明7個小區的自治服務站正式揭牌。海曙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治服務站的成立是海曙區邁出社區治理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此舉將社區治理重心進一步下沉到小區,進一步提高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提升居民自治能力,讓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在社區內充分互動協作,打造高水平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 鎮海試點小區居民自治互助站 新模式託起「熟人社區」
    近年來,鎮海區不少居民自發在小區裡建起一個個「公共空間」,他們聚集在這裡,將鄰居當家人、把社區事當自家事,攜手解決各類社區治理難題,彼此間的感情也更加親密。眼下,鎮海區作為我省首批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正在結項驗收,小區居民自治互助站作為其中一項創新項目,正在鎮海全區推廣。
  • 荷花池社區開「荷」議庭,居民事請居民來議
    星辰在線7月7日訊  長沙晚報7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陳怡)12米的長桌當街一字排開,冰鎮西瓜、啤酒上桌,40戶居民代表和社區幹部圍坐,直播環形補光燈下,現場全程直播——這不是街坊長桌宴,也不是草根網紅帶貨,而是一場「透明」的社區自治議事會。
  • 萬州天台社區開展小區自治模式 切實解決居民難題
    同時,根據志願者隊伍的特點,打造「社區美容師」「快樂四點半」「縴手義剪」「愛心義診」等志願服務品牌,多元化服務居民群眾,逐步強化「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小區自治模式,讓轄區黨組織聯起來、黨員帶起來、居民動起來。筆者發現在體育花園小區一棵茂盛的黃葛樹下,圍坐了不少人。走近發現,天台社區的社區幹部又帶著紙筆,在這裡廣泛收集社情民意。
  • 居民變成「管理員」東華路社區成立「先鋒管家」服務中心
    掌上春城訊11月8日一大早,東華小區住戶徐阿姨高興地來到東華公園小廣場。從此刻起,她將與其他70多位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一起,成為官渡區金馬街道東華路社區「先鋒管家」服務中心的一名「銀髮先鋒」。「服務中心的成立,其實是對社區現有自治力量的一種整合。」東華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曉玲介紹,作為典型的老舊小區,東華小區目前存在著老齡人口多、流動人口多、低保人口多、問題訴求多、物業管理繳費難等突出問題。社區多次嘗試引入物管企業,都以失敗告終。但同時,從全市首個社區自辦老年食堂、首個社區居民聽證會制度到首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多年來,社區培育了良好的自治基礎。
  • 百姓事百姓議,常州薛家有個19∶00議事廳
    19∶00議事廳,把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群眾自己調和「家事」,這是新北區薛家鎮中巷社區基層民主自治的一項探索。   議事廳舉辦了30多場,為老百姓解決身邊事   「物業費收繳票據怎麼開?」   「垃圾堆放場地清理由誰負責?」   「小區『殭屍車』佔道怎麼辦?」
  • 西屯街道:「社區微自治」 增添居民幸福感
    街道社區離百姓最近,管都是外人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常有「管不過來、管不好、不好管」的困惑,面對這種情況,西屯街道開出良方,實行「社區微自治」,鼓勵居民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兒。
  • 安徽商報第e時間:合肥一街道為老舊小區制「自治」規劃
    在專業社工的牽頭下,通過項目化運作,在小區居民中培養骨幹,對老舊的、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實行自治管理,人人都是小區的主人。據了解,該項目服務對象為北苑村轄區內居民,重點以北苑村社區53棟、79棟居民為對象開展服務,同時輻射社區其他居民,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將北苑村打造成宜居社區。  調動居民積極參與「自治」小區  「項目的最終目的,是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參與小區的自治管理。」
  • 順德大良昇平社區舉辦高坎新村小區自治成果展
    居民一起參與社區事務,小區環境更靚麗了。11月14日,「築享家園 溫度昇平」社區營造項目之高坎新村小區自治成果展在該小區舉辦。活動除了分享一年多來社區營造成果之外,還發布了新的小區公約,調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建設。
  • 徐匯區楓林街道確定首批15項自治家園項目 解決小區現實困難
    群策群力之下,大家提出由物業來接管當然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當前狀況下確實沒有物業來接手的話,那麼就只能嘗試通過居民自治的方式,把黨員、樓組長、志願者的力量凝聚整合起來,試行小區自治管理。於是,這套名為「吉象三保」的自治方案便出爐了。「我們打算成立管理小組,通過業委會聘請門衛、清潔工和維修工,讓小區的保潔、保安、保修能夠正常進行。」宛三居委負責人表示。
  • 自治之花盛開 老舊小區展新顏 蘭州市「三社聯動」試點工作打通...
    對此,蘭州市積極依託「三社聯動」試點工作,探索出一條通過為老舊小區打造居民自治小組,讓老舊小區治理從「包辦」轉換到「自辦」的新局面。經過三年多的不懈探索和實踐,「三社聯動」在蘭州已經成為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回應居民服務需求的有效途徑。
  •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北玻社區:打造「黨建為核、服務為本、自治為魂...
    堅持黨建引領,以網格化管理構建自治格局把黨旗插在網格中。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樓門中心戶」的組織體系,組建1個小區黨總支、3個網格黨支部、6個樓棟黨小組,織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基層黨建網。
  •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出「金點子」議出「好主意」——津南區雙...
    老年文藝隊的活動如何更加豐富……日前,津南區雙新街新景家園社區「議事廳」內,八名「金點子議事團」成員坐在一起,就社區的大事小情,你一言、我一語地集思廣益,不時碰撞出火花。民情民意就是「指揮棒」。不只是新景家園,今年5月份以來,在雙新街的每個社區都活躍著一支以「高效」出名的「金點子議事團」,一件又一件令居民「撓破頭皮」的事,通過他們得到了及時解決。
  • 長沙砂子塘街道創新開展樓棟黨建 設「一事一議」制
    去年至今,在全街12個社區24棟居民樓的明星黨員家裡設樓棟關懷室,開黨員議事廳。以樓棟黨支部為載體,開展扶貧幫困的黨員關懷、社區自治的「一事一議」以及考評幹部的「大浪淘砂」系列活動,通過樓棟黨建實現「議事」、「勵人」、「考官」,將黨建觸角延伸至社會最基層,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海曙首批小區居民自治服務站成立
    而在小區,特別是物業小區,規模相對適中,一般基於共同的物權利益或者文化歸屬,相互之間的關聯度更高,關係更加緊密,小區居民具有更強的治理參與積極性和內在動力。小區自治服務站的成立,則是海曙區邁出社區治理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什麼是小區居民自治服務站?
  • 關鍵時刻社區黨總支站出來 梅苑小區走出物業自治新路
    武昌區梅苑小區趟出一條老舊小區物業自治管理的新路。昨日,武昌區現場推介其經驗。    物業公司一夜「蒸發」  2000多戶居民小區遭棄管    梅苑小區緊鄰傅家坡長途車站,住戶2000多戶、居民6850人,是上世紀90年代開發的住宅小區。
  • 亮出「金點子」 議出「好主意」──津南區雙新街創新社區治理...
    內容提要:小區出口距離公交站太遠,是否可以重新開一個小門,方便居民乘車?停車難怎麼解決?老年文藝隊的活動如何更加豐富……天津北方網訊:小區出口距離公交站太遠,是否可以重新開一個小門,方便居民乘車?停車難怎麼解決?
  • 由亂到治 白玉蘭花園小區的"自治三步曲"
    第一步:完善民意徵集的反饋機制  白玉蘭花園小區建於2002年,居民多為知識分子、公務員、商人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居民層次較高的商品房小區,從居民與開發商、物業未能就「產證」、「會所」等問題達成一致開始,積累的矛盾越來越深。  當時的白玉蘭小區,用「一盤散沙」來形容也不為過。
  • 從三個社區的蛻變看居民自治動能 發揮居民自治作用 夯實成都基層...
    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如何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力量,形成社會治理的向心力?近年來,成都市以持續開展社區營造行動、發揮居民自治作用為抓手,讓居民自治和政府治理良性互動,加快構建社會共治的同心圓。  在多方參與中聚人成事、在民主協商中凝聚共識。今年,成都市金牛區、新都區、邛崍市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這些地區對此開展了哪些探索與創新?
  • 用「小區自治金」,撬動海灣居民自治新活力
    2020年,海灣鎮各居民區通過創新服務方式,依託「小區自治金」平臺,不斷激發社區黨員、樓組長、志願者等人員的積極性,切實提升群眾的自治意識和自治能力。什麼是小區自治金?小區自治金是接納民聲的「工作室」傾聽居民的困擾、意見為居民們排憂解難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小區自治金」項目是如何產生的吧~參與式討論會洪衛居委星二居委居民分小組討論中港居委星一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