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阿姨每天在客廳跑5至10公裡「健康跑」

2020-12-14 環京津網

長江網6月17日訊(記者徐錦博 通訊員任銀髮)「3,2,1,跑步開始。」6月17日早上7時許,60歲的趙影戴著耳機和運動腰包,按下腰包裡手機上一款運動APP的計時鍵,開始了當天的健身鍛鍊。宅家109天裡,她每天在客廳跑完了5-10公裡「健康跑」。

開始的25天經常拖延不想跑

「我今天跑了個『半馬』。」趙影是漢陽區老年大學盆景花卉班班長,春節期間,一位朋友告訴她,自己在家用2個多小時跑完了「半馬」。趙影平時喜歡遊泳、跑步,敬佩朋友的同時,她心裡暗下決心,覺得「我也能」。

第二天,她起了個大早。穿上運動衣、運動鞋、護膝等裝備,在腰間系好運動腰包,按下腰包裡手機上運動APP的計時鍵後,在客廳和自己房門口之間不到10米的走道上,她戴著耳機開始了折返跑。

聽到耳機裡傳來APP發出「5公裡」的提示音,趙影停下了腳步。她從腰包裡掏出手機,按下APP上的計時暫停鍵,第一天5公裡的「健康跑」結束,用時約29分鐘。

「天天跑,今天就休息一下吧。」趙影說,剛開始的25天裡,自己經常找藉口,拖延著不想跑。「今天全國有3000人在跑步」「你跑到了60%人的前面」……躺在沙發上看著APP上這些數據,趙影又有了動力,往後的日子裡,每天到了7點多,她就想跑步。「25天很重要,挺過去了就能堅持下來。」

趙影在家裡「健康跑」。記者徐錦博攝

5公裡「不過癮」又跑10公裡

7公裡、8公裡、9公裡……跑了一段時間5公裡,趙影覺得「不過癮」,開始不斷增加裡程,後來逐漸穩定在了10公裡,有時花1個小時跑完10公裡,有時則上下午各跑5公裡。APP顯示,趙影2月9日以來宅家健康跑的109天裡,累計跑了688.7公裡,相當於跑了16個全馬。

「當時看著疫情數據和新聞,心裡很壓抑,感覺沒病都要生出病來。」趙影告訴記者,老伴兒在家有過咳嗽,女兒又是量體溫又是叮囑要吃藥,家裡的氣氛非常緊張,從沒有吵過架的一家人,甚至因為擔心感染新冠病毒鬧過矛盾。開始健康跑以後,家人「入了夥」,趙影每天跑完步,老伴和女兒起床了也會跟著跑,緊張的氛圍逐漸消失。

家人說,疫情防控期間,趙影做到了「四個堅持」,堅持每天跑一次「健康跑」、寫一篇抗疫日記、作一幅畫、練一次鋼琴,其中日記包括《待在家裡的日子》和《重啟》兩部分,至今已有135篇。她在日記中寫道,「沒有過不去的冬天,春天遲早會來到。」

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社區又組織了全民核酸檢測,宅家健康跑4個多月後,趙影開始走出家門,到小區空地、武昌江灘等室外場所跑步健身。「很多中老年人每年要跑好幾個馬拉松,把腿伸出來動了,跑步永遠都不晚。」

相關焦點

  • 鄭州70歲老人每天跑10公裡,每月跑一次半程馬拉松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文圖 在鄭州跑步圈裡,有一群公認的「老炮」,他們平均年齡60歲,卻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今年70歲的葉永亮便是其中一員。1964年夏天,葉永亮考入離家4公裡的開封師院附中,每天上下學都靠跑步,這便成了葉永亮開始跑步最原始的,最迫不得已的動因。 葉永亮說,從那時起,他每天堅持跑步,為了「跑出一個健康的體魄,跑出一個全新的自我」。這一跑,他堅持了54年。
  • 52歲阿姨每天客廳跑步10公裡,「硬核老人」背後有新時尚
    近日,安徽安慶52歲阿姨周琴的「隔離日記」視頻廣泛流傳,贏得網友們紛紛點讚。周阿姨是一個跑步愛好者,每天堅持晨跑,自詡「跑步老奶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她就給鞋子穿上厚襪子,每天在客廳跑上10公裡,現在已跑200公裡,還扛著孫子做深蹲,周阿姨說自己和年前相比一點沒長胖。
  • 室內跑步也能如此勵志,客廳繞圈10小時跑100公裡
    室內跑步也能如此勵志,客廳繞圈10小時跑100公裡 2020年02月20日 17: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前不久重慶江北一位48歲大叔,平常熱愛健康和跑步,還曾經參加過馬拉松比賽和100公裡賽事,雖然宅家期間減少外出,但是他卻一直沒閒著,沒有了戶外跑道,將把客廳陽臺也可以作為賽道,從陽臺跑到客廳跑了大概2800多圈,用時10小時共計約100公裡,比兩個全程馬拉松還要長。
  • 40歲的男人,每天堅持晨跑5公裡,對身體是好還是壞?
    小楊教練今年35歲了,跑齡有25年了,10歲就跟著老師練習田徑了。南航大學時期的小楊教練,發現頭髮有點長,影響速度廢話不多說了,來說說40歲的男人每天晨跑5公裡好不好吧。首先40歲的男人在身體沒有傷病的前提下,特別是膝蓋沒有傷病的情況下,每天5公裡對身體肯定是有益處的。
  • 繞床跑6450圈,客廳跑步100公裡,跑友玩起宅家馬拉松
    杭州跑友潘善粗圍著兩張床用5小時跑了6450圈、西安跑友程大度在客廳連續跑步100公裡、「辣媽」跑友譚雪在家裡完成半馬後通過社交媒體曬出了兒子畫給她的「號碼布」……雖然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不能外出,但「家馬」正成為許多中國跑友疫情防控期間的跑步新選擇
  • 每天都跑5公裡,還是隔天跑10公裡?跑個步而已,要不要這麼難?
    剛開始喜歡上跑步的朋友們估計都會遇到困擾:是每天跑,還是隔天跑,每次要跑多少才合適?馬拉松愛好者、常年跑步的朋友通常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因為訓練目標很明確,這些都不是事兒了。2)我此前跑過5公裡或10公裡嗎,每次的感受如何?3)我的身體是否已經準備好開始接受考驗?如果不出所料,大多數普通人跑步的初衷都是強身健體,可能此前對於跑步的經驗還停留在以前的體育課或是單位運動會上不得不跑的比賽,而且極有可能還沒開始做好身體上的準備,只是試試而已。
  • 增強市民體質 上海舉行萬人10公裡健康跑
    東方網6月9日消息:昨日上午7時30分,隨著上海市副市長周慕堯的一聲令下,來自本市和外埠近2萬名群眾開始了安利紐崔來活力健康跑———首屆上海市10公裡健康跑的活動。
  • 隔天跑十公裡健康麼?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10公裡簡直是個天文數字,但對於那些跑步頻率高、運動頻率高的人來說,10公裡還真不算多,輕而易舉!但放鬆一定意味著健康嗎?真不見得,雖然十公裡不多,但也有一些人不習慣每天跑十公裡,因為這樣對身體的負擔太大,很容易造成身體的傷害!
  • 白巖松:每次跑5-10公裡,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01最近,小編看了一本書,書名是《跑步筆記》,作者為《跑者世界》專欄作家方旭東。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為這本書寫了序。在序中,白巖松提到,作者方旭東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用一年的時間堅持每天最少跑2公裡,最後的365天,他做到了。
  • 他一天在客廳跑了100公裡!每天在家一個半馬,你能做到嗎?
    然而,大家不知道,西安一位跑步痴迷者「瘋大度」,從1月30日起,每天在家中客廳刷一個半馬,並且昨日在家中跑了100公裡!淨耗時8小時!「 程大哥來自西安著名跑團「跑者無疆」 在家中跑100公裡,在常人看來,是一件難以挑戰的事情,但是程大度做到了,沒有因為疫情停下腳步,用實力詮釋了對跑步的痴迷。 「100公裡在家裡跑確實頭一回,也怕把自己轉暈。
  • 鄭州55歲「獻血王」:每天晨跑10公裡 每兩周獻次血
    【跑步】為了備戰全馬他一年跑了6000多公裡5點50分,室外的溫度在零攝氏度左右。穿上短袖、薄毛衣、單褲,系上鞋帶,楊澤予「咣當」帶上了房門。他的目的地是紫荊山公園,他要在那裡完成每天15公裡的長跑。從2016年開始跑全程馬拉松(全馬),楊澤予每天早起的運動量就是15公裡以上,一年下來他跑了6000多公裡,相當於地球赤道的半徑,整個人也瘦了40斤。「只要跑步的總量夠了,誰都能跑全馬。」2017年,他參加了河南的三場馬拉松比賽,並且飛到臺灣,在臺北馬拉松比賽中跑進了4小時。55歲的他因為常年鍛鍊,皮膚光滑,少有皺紋。
  • 商洛65歲老人每天堅持跑15公裡 兩年前曾挑戰馬拉松
    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 2017別克10公裡城市路跑賽廣州開跑 65歲夫妻跑者亮了!
    2017年5月28日上午,由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傾力打造的「2017別克10公裡城市路跑賽」首站在廣州海心沙亞運公園鳴槍開跑。超過2,000名跑者在領跑車別克昂科威的帶領下,沿著美麗的10公裡珠江跑道熱情開跑,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績。
  • 跑步10公裡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為什麼有人要跑馬拉松呢
    如果只是純粹為了強身健體而跑步,10公裡完全足夠用,不需要更大的跑量,但人生追求的不僅僅只是健康,還有更高的追求目標。剛開始鍛鍊時肌肉力量、耐力都比較差,1小時很難跑10公裡,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會逐步提高,心率則會隨著鍛鍊經驗的增加緩慢下降一點,這時候1小時跑10公裡就比較輕鬆,甚至超過10公裡。但是人生不止追求健康。
  • 57歲大叔每天早晨跑完43公裡再去上班,是為了……
    在浙江麗水松陽有位57歲的超級大叔從今年1月16日開始每天凌晨兩三點起床從今年的1月16日開始,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天跑43公裡以上的距離,一天都不能停。剛剛過去的這個周六,顏宇慧還激動地說:「跑了個新的突破,100公裡的個人最好成績,破了10小時的大關,用時9小時54分30秒。」
  • 5公裡10公裡跑配速能說明啥?朋友圈敢曬12分鐘跑距離才是玩真的
    朋友圈炫步數不如炫一次12分鐘跑成績現在我們應該弄明白了,平時當我們看到別人的3公裡跑、5公裡跑、10公裡跑成績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只簡單地以每公裡配速或總的用時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成績比較。在了解了12分鐘跑之後,可以說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
  • 每天跑10公裡,每公裡配速7分鐘,雖然有點慢,但樂此不疲
    健身已經被很多人重視起來,因為只有自身強大才能抵抗病毒的入侵,保持身體健康。每天要不刷個1萬步,你都不好意思開啟微信運動。一萬步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標配,不過即使你走了1萬步,估計也只能排在100名左右。你不禁要問:他們每天都去哪了?其實很簡單,想要走路刷1萬步,至少要走兩個小時。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的健身時間,所以你微信運動裡面的大神們,應該是在跑步。
  • 7公裡跑了42分鐘,這位50歲的跑友很滿意
    跑完7公裡後,50歲的張先生在終點處做著恢復訓練。耗時42分鐘,在七公裡賽事的參賽者中,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對他來說,比較滿意。「一些三十出頭的小夥子,他們跑得還不如我快。」「從齊魯壹點上了解到本次馬拉松系列賽活動後就報了名。」作為一名跑馬業餘愛好者,張先生說道,自己十分關注齊魯晚報組織的路跑賽事,「這是我今年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賽事。」
  • 跑步達人8年來每天堅持跑10公裡 耗時8天跑到上海
    跑步至上海途中的吳超「到揚州辦事,景太漂亮了,繞著跑一跑賞景。」日前,寶應27歲的跑步「達人」吳超繞著揚州城長跑賞景。27歲跑步達人每天跑10公裡8年來出門辦事能跑就跑17日清晨3時多,寶應27歲的跑步達人吳超就早早起來,開始一天的長跑,隨著天色漸亮,因急著到揚州辦事,他搭乘了一段車。吳超說,他已堅持跑步8年,8年來哪怕是出門辦事,能跑著去的就一定會跑著去,除非很趕時間。
  • 能負重20斤跑5公裡的人與一次能跑10公裡的人,身體差距多大
    能負重20斤跑5公裡的人與一次能跑10公裡的人,身體差距多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對於身體肌肉的好感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