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羅夫對喬治亞女記者不滿:姑娘們,你們真是病了!

2020-12-10 俄羅斯的觀察者

2020年2月26日,瑞士日內瓦,喬治亞媒體《Imedi》、《1TVGe》的女記者「襲擊」了以謝爾蓋·拉夫羅夫為首的俄羅斯代表團。

女記者們想從部長那裡得知,俄羅斯是否會在今年5月前往提比里西參加歐洲委員會的會議。這一過程裡,試圖靠近拉夫羅夫的喬治亞女記者推搡、尖叫、抓撓,俄外長身邊的工作人員為此受傷。

喬治亞女記者的無禮行為惹惱了俄羅斯外交部長,面對推擠和打擾,不知是不是因為對問題不滿,拉夫羅夫外長的回應頗為強烈,他一邊走一邊對女記者說:「姑娘們,你們真是……病了!」

當喬治亞電視臺將相關內容播放出來後,提比里西響起批評拉夫羅夫的聲音。喬治亞人認為,搶新聞是記者的天職,衝向目標人物進行採訪,是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俄國外長出言羞辱,是非常不妥當的。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隨後進行回應,她放出了幾張手臂和手背的照片,照片中的人明顯受到擦傷和抓傷,扎哈羅娃稱,喬治亞女記者採訪過程中抓傷了拉夫羅夫身邊的俄羅斯外交官,自己拿出的照片便是證據。

喬治亞現在是歐洲委員會主席國,因此,今年的歐委會部長委員會會議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提比里西召開。傳統上,拉夫羅夫往往代表俄羅斯參加此類活動,但喬治亞反對派呼籲阻止俄羅斯參加活動,禁止拉夫羅夫率團入境。

不過,喬治亞總統祖拉比什維利不贊同上述提議,她表示準備在提比里西接待俄羅斯代表團。拉夫羅夫則在多個場合宣稱,他一直主張莫斯科與提比里西建立友好關係。(2020年2月26日,作者:劉鵬)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稱其為「女士」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再次謾罵普京。喬治亞記者去年在喬治亞一家電視節目上謾罵普京,後來這家電視臺換了新老闆,這個記者也被辭退。最近,這位記者又在喬治亞一家地方電視節目上再次爆粗口謾罵普京。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格奧爾吉.加布尼亞再次謾罵普京時,她引用了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曾經對喬治亞女記者的話。
  • 拉夫羅夫譴責四國聯盟,俄羅斯對印度加入「反華」不滿
    近年來,印度對中國的態度越發強硬,特別是今年爆發的中印邊境衝突,更是讓中印關係不斷惡化,特別是在印度政府的主導下,印度國內反華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印度這樣的做法卻遭到了俄羅斯的不滿。
  • 普京「寵愛」的搭檔,「七朝元老」俄外長拉夫羅夫
    歡迎來到十點解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普京的搭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權力之路。拉夫羅夫,全民叫謝爾蓋·拉夫羅夫。拉夫羅夫是俄羅斯元老級別的政壇人物,在俄羅斯外交部長一位上,已經待了16年,是妥妥的「7朝元老。」1950年3月,拉夫羅夫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
  • 拉夫羅夫:當了16年的俄羅斯外長,為什麼能讓普京難離難捨?
    毫無疑問,拉夫羅夫的學習能力出人意料的優秀,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拉夫羅夫考上了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這所學校被譽為是俄羅斯外長的誕生地,而拉夫羅夫的政治生涯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拉夫羅夫不僅掌握了英語和法語,甚至還自學了斯裡蘭卡的官方語言僧伽羅語,而這也成為了他後來外交生涯中重要的技能,也是因此,拉夫羅夫在畢業以後如願獲得了外交官的資格,並且成為了蘇聯駐斯裡蘭卡的外交官。  而這也是他事業的起步,此後四年,拉夫羅夫一直努力提升著自己的職業技能,並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外交官不斷積累著經驗。
  • 不滿俄國偏向塞族:波赫主席團穆、克兩族代表拒絕與拉夫羅夫會面
    2020年12月15日,正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進行工作訪問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遭遇刁難。當地時間周二上午,俄聯邦外長本應與波赫主席團穆、克、塞三族領導人代表賈費羅維奇、科姆希奇、多迪克在塞拉耶佛會面。但規定時間到來時,波赫主席團三位成員中只有多迪克抵達會場。
  • 波赫領導人拒見俄外長,拉夫羅夫:有人在背後指使
    據環球時報17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5日,正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進行工作訪問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遭遇刁難。波赫主席團的兩名成員因為立場問題拒絕會見來訪的拉夫羅夫,波赫主席團輪值主席(國家元首)稱此事件為「外交醜聞」。
  • 波赫領導人拒見俄外長,拉夫羅夫發聲:有人在背後指使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張曉東 柳直】當地時間15日,行使國家元首職能的集體機構——波赫主席團的兩名成員,因為立場問題拒絕會見來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波赫主席團輪值主席(即國家元首)多迪克稱此次事件為「外交醜聞」。
  • 金像獎收視率升8點 刪節感言惹觀眾不滿(圖)
    不過,由於無線臺轉播時刪節了鮑起靜和蕭芳芳的感言,引起了香港市民的不滿。  蕭芳芳謝謝觀眾不拍手  蕭芳芳在獲得終身成就獎時,由於耳疾,助聽器承受不了場下過響的掌聲,臺下的人紛紛以揮手向臺上的她致敬。「謝謝各位不拍手,我不知道金像獎安排了一個無聲的掌聲。作為一個演員,不能再聽到掌聲,一聽到就會病,這個演員的藝術生命力也就結束了。
  • 為一己之私,印度加入四國同盟,拉夫羅夫:俄印關係或破裂
    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面臨著嚴峻考驗,實際上,俄羅斯和印度不是盟國勝似盟國,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國關係都一般,甚至兵戎相見,比如波羅的海三國,比如烏克蘭和喬治亞。印度則是一個例外,從前蘇聯時代起,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都很好。
  • 波赫領導人拒見俄外長,拉夫羅夫發聲:有人在背後指使,不代表波赫...
    【環球時報記者 張曉東 柳直】當地時間15日,行使國家元首職能的集體機構——波赫主席團的兩名成員,因為立場問題拒絕會見來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波赫主席團輪值主席(即國家元首)多迪克稱此次事件為「外交醜聞」。拉夫羅夫認為,此次事件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不代表波赫人民的意願。
  • 在喬治亞豔遇俄羅斯姑娘
    老一輩的喬治亞人都會俄語,但是現在年輕人有很多已經不會俄語了。所以,如果去到喬治亞的偏遠的地方,應該學俄語?真是個好爹。大叔們喊了一句話,我聽不懂。kira告訴我,大叔讓我們過去。還沒坐下,先到了一杯伏特加,大叔們不會英語
  • 緬甸姑娘吐槽緬甸男人,跟中國男人比,你們真是太差勁了!
    近年來,很多外國人都是進入我國,對我國的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認識,像我國男性就很受外國女性的歡迎,這就是緬甸,緬甸姑娘吐槽緬甸男人,跟中國男人比,你們真是太差勁了!緬甸姑娘吐槽緬甸男人,跟中國男人比,你們真是太差勁了!
  • 印度加入四國聯盟招致批評,拉夫羅夫:俄印關係變壞不可逆轉
    據俄媒近日報導,在俄羅斯智庫國際事務理事會12月10日的年會上,俄外長拉夫羅夫對印度加入四國聯盟一事予以強烈批評,表示印度此舉不符合地緣政治利益,對周邊國家造成嚴重傷害。拉夫羅夫警告稱,印方此舉是不明智、不理智的,這給俄印關係造成了嚴重破壞。
  • 拉夫羅夫點名德國,俄羅斯將採取行動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歐盟國家傲慢無理的姿態讓人受不了,這種態度對和平坐下來對話有些困難。並且俄羅斯方面表示目前想的不是如何和歐盟國家打好關係,而是想著要不要繼續維持關係。拉夫羅夫特意強調了德國作為「侵略態度」的先行者,並對德國外長馬斯的講話表示譴責,認為他的講話粗魯而且對於阿布哈茲、克裡米亞無端的指控反俄意圖很明顯,他們這種做法必將會受到反制,俄羅斯也會採取相應的行動。德國舉步維艱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會發展到如今的地步,這一切都是因為美國。
  • 拉夫羅夫一句話全場鬨笑,美記者怒氣衝衝離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布會上幽默地表示,美國一直在指責中俄兩國幹涉其國內的大選,要問中俄兩國哪個國家幹涉美國的大選最多,俄羅斯目前只能排在第二位。拉夫羅夫的話引起現場一片笑聲,而與會的美國記者則怒氣衝衝地離開。
  • 旅行是對生活的加冕.一個人喬治亞6天暴走遊記
    因為想到要去徒步而決定在旅行裝備上進行縮減,結果吹風機和夾腳拖鞋這樣的旅行必備品也被我在出發前一刻拿出了背包,真是後悔不已!只覺腦袋和胸腔都熱熱的,北京4年多的生活像電影一樣歷歷在目,好多次就是這樣背著背包在凌晨的機場出發,也有和朋友一起出發的時候,也有和以前公司的同事一起出發去年會的時候,還有在機場送走家人的時候,首都機場還真是我充滿回憶的地方。
  • 美女記者揭露美國在喬治亞進行生化實驗
    美麗而勇敢的女記者迪利亞娜.蓋坦芝耶娃(Dilyana Gaytandzhieva),得到了喬治亞內部人士的一些機密的內部文件。 這些文件牽涉美國外交官利用豁免權運送和實驗致命病原體,並且可以在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五角大樓生物實驗室盧佳爾中心研究致命病毒和襲擊人類的昆蟲。
  • 喬治亞旅遊防坑指南,你值得擁有!
    今天寫一篇關於格魯吉亞旅遊防坑指南,超級實用的哦!話不多說,言歸正傳了哈:喬治亞旅遊還沒被開發過度,旅遊體驗比國內好很多,但是,只要是旅遊景區都會存在坑蒙拐騙遊客的現象,我呢,以平時的經驗給大家列舉幾個,希望你們不要中招哦!
  • 高加索的風遊蕩在喬治亞!
    在菜市場內菜販們賣著當日的新鮮蔬菜;和磨碎的堅果混合成做成固體香腸的樣子;外面的小店裡面是昏黃的燈光和落滿了塵土的雜貨,時間在這裡仿佛停了下來。他們看到遊客逛菜市場,頗為新奇,用喬治亞語大聲地和我嚷著,我只能報以微笑。我走進大巴扎對面的一家「美髮沙龍」,因為我的計劃是過幾天從巴統跨過邊境,前往土東。基於土耳其的高物價,於是先在這裡把頭髮剪短。
  • 疫情面前 巾幗不讓鬚眉 ——記金華廣播電視總臺的一線女記者們
    疫情面前 巾幗不讓鬚眉 ——記金華廣播電視總臺的一線女記者們 2020-02-15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